彼得大伯

    “好啊”走了以后,我和彼得大伯的关系逐渐密切起来。彼得大伯和外祖父一样瘦,个子比外祖父还要矮小。他的脸上堆满了皱纹,好像农民犁的地。这片“地”上露出一双灵活的眼睛,显得十分可笑。他的头发是浅灰色的,卷曲得很厉害。他和别人说起话来瓮声瓮气的,在我听来像是在嘲笑对方。

    “开始那几年,一位可爱的伯爵小姐成天支使9我干这干那的。有时,她会说:‘你当铁匠吧。’可过了一阵子,她又改口说:‘你去给园丁帮忙吧。’行啊,干什么都行,我就是受人支使的啊!过了一阵子,她又改口,让我去捕鱼!于是,我就去捕鱼了。我刚爱上这一行,又接到命令去赶马车了。再往后,小姐就不能再命令我了,因为农奴10解放了。我身边只剩下这匹马,这是伯爵小姐赠给我的。”

    彼得大伯最后提到的是一匹老马。它的毛色很杂,不但瘦得可怜,而且两眼昏花,走起路来慢吞吞的。彼得大伯对它一向毕恭毕敬,既不打它,也不骂它,还称呼它为丹尼尔。

    有一天,外祖父问他:“你为什么要给牲口取基督教徒的名字呢?”

    “噢,不是的,基督教里可没有这样的教名啊!”彼得大伯这样说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也认识一些字,很熟悉《圣经》里的故事。

    他经常和外祖父争论宗教方面的问题,外祖父说不过他的时候,就会气得脸红脖子粗。可他又没有理由指责彼得大伯,只能冲我撒气。

    彼得大伯喜欢整洁。为此,他经常为院子里的垃圾生气,一边踢它们一边骂:“这是谁弄的?真是碍事儿的东西!”

    虽然彼得大伯很喜欢说话,但他也有忧愁的时候。那时,他就会躲到一个角落里,阴着脸,像他的哑巴侄子一样,一句话都不说。如果有人问他:“彼得大伯,你怎么了?”他就会粗暴地回答:“滚到一边去!”

    我还记得彼得大伯的一件事,事情是这样的:我们那条街不知什么时候搬来了一个脑门上长着肉瘤的老爷,他有个非常不好的习惯——每逢周末,他就坐在窗口上用猎枪打小动物,有时候还向他看着不顺眼的行人开枪。有一回,“好啊”被他打中了腰,幸亏穿着皮衣才没受伤。外祖父劝“好啊”去告状,“好啊”拿着子弹看了好久,说:“不值!”

    还有一次,喜欢惹事的老爷开枪打中了外祖父的腿。外祖父十分愤怒,向治安法官告了状,并且召集了其他的一些受害者和一些枪击的目击证人,可那个老爷突然不见了。

     - 图1

    每次听到枪声,彼得大伯总是匆忙地把破帽子往头上一戴,跑出门去。他挺胸抬头,在街上来回转悠,好像生怕那位老爷打不中他似的。不过,那位老爷显然对他没兴趣,彼得大伯经常毫发无伤地回来。

    有时,那位老爷被他激怒了,就会向他射出几发子弹。彼得大伯如果中弹了,就会兴奋地跑到我们面前,说:“啊,子弹打着我了!”有一回,霰弹打进了他的肩膀和脖子里。外祖母一边用针给他挑出霰弹,一边说:“你干吗招惹那个恶棍呢?小心他把你的眼睛打瞎!”

    “我看他没那个本事!”彼得大伯轻蔑地说。

    外祖母问他:“老爷们这样打枪会打死人吗?”

    “当然了,他们自己还互相打呢。如果他们打死了自己人,就会被判流放,如果打死农民就是另一回事了。因为农奴没解放以前,农民还是他们的私人财产。现在不是了,就随便打!”

    外祖母反驳说:“唉,那时候不也随便打嘛!”

    彼得大伯附和着说:“是啊,我怎么忘了,私人财产更不值钱啊……”

    彼得大伯对我很好,跟我说话总是比和大人说话和气。他给我的面包片抹的果酱总比别人的厚,跟我说话也是一本正经的。可是,我总觉得他身上有一种我不喜欢的东西。

    “小少爷,将来你想做什么事啊?是当兵还是当官啊?”

    “当官不好,还是当兵吧。”我回答。

    “好啊!可是当兵不容易啊!做神甫多好,随便说几句‘上帝保佑’就可以应付差事,比当兵好!不过,还是当渔夫最容易,什么也不用学,习惯就行了。”

     - 图2

    接着,他就模仿起鱼被钓出水面的样子,看上去很有趣。

    “你外祖父打你,你生气吗?”他问我。

    “生气!”

    “小少爷,这可是你的不对了。他是在管教孩子啊,为了你好!我的那位伯爵小姐打人才叫狠呢!她专门养了一个打手,那家伙可厉害了,远近闻名。邻近的地主都向伯爵小姐借他去打农奴!”

    这种故事我从外祖父和外祖母那里知道很多,它们虽然有不同的内容,但有同样的主题:侮辱或者压迫。我不喜欢听这些故事,于是请求彼得大伯讲讲别的故事,可他讲着讲着,不知不觉中还是讲到了别人受压迫的故事,于是我就很生气。

    每逢过节,我的两个叫萨沙的表哥都会来外祖父家做客。一天,我们在屋顶上闹着玩,看见贝特连家的院子里有个穿绿色皮礼服的老爷。他没戴帽子,露出光秃秃的脑袋,坐在墙边逗着几只小狗玩。一位表哥提议去偷他的一只狗,而且马上就制订了一个绝妙的偷窃计划:他们先跑到贝特连家的大门前,我留在屋顶吓唬那位老爷。等他跑掉以后,他们就进去偷狗。

    “怎么吓唬他呢?”我问道。

    一个表哥说:“往他头上吐唾沫!”

    我觉得这是小事一桩,比这更残酷的事我都听过。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执行了我的任务。

    结果,我的行动引起了轩然大波11:贝特连家出来一大群人,对着我大喊大叫。由于我的两位表哥在我事发时跑到街上玩,把我忘了,所以,外祖父认为只有我一个人有错,当着贝特连全家人的面,狠狠地揍了我一顿。

    我挨完揍,便回到厨房的吊床上哭泣。这时,彼得大伯穿着过节时的衣服来看望我,并且对我说:“好啊,小少爷,对那个老坏蛋就应该这样,如果用石头砸就更妙了!”

    听了这句话,我的脑子里顿时浮现出那个老爷的脸:圆乎乎的,没有胡须,像个孩子。他像小狗一样叫了起来,用手绢擦着脑袋。想到这儿,我看了看彼得大伯那张堆满了皱纹的脸,发现他那张脸跟外祖父打我时露出的表情很相似。我惊叫一声:“走开!”并且用力把他推开。

    从此以后,我就再也不愿意跟他说话了。

    后来我才知道,彼得大伯和他的侄子其实是抢劫惯犯。在警察的一次抓捕行动中,他的侄子被捕了,并且供出了一切。彼得大伯在逃跑途中被抓捕他的人打成重伤,跑到我们的后花园里躲起来,最终因为受不了伤痛的折磨而自杀。

     - 图3

    注解:
    1 【百叶窗】窗扇的一种,用许多横板条制成,横板条之间有空隙,既可以遮光挡雨,又可以通风。
    2 【马厩】饲养马的房子。
    3 【奋笔疾书】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快速书写。
    4 【恍然大悟】形容突然醒悟。
    5 【呆若木鸡】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6 【隐士】隐居的人。
    7 【颓废】意志消沉,精神萎靡。
    8 【突兀】突然发生,出乎意外。
    9 【支使】命令人做事。
    10 【农奴】封建社会中隶属于农奴主或封建主的农业生产劳动者。在经济上受剥削,没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政治权利。
    11 【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