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斯特里牧师的梦想
谁会想到,神学院毕业的牧师,竟会有这样的梦想:揭开燃烧的秘密!
他就是第三个向燃素学说发出挑战的英国著名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1733—1804)。
普利斯特里是一位神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可是他的名字却更多地同化学联系在一起。
1733年3月13日普利斯特里生于英国约克郡菲尔德赫德。他7岁时丧母,由一位笃信宗教的婶母把他养大成人。他身体瘦弱多病,而且说话口吃。年轻时他学习语言、逻辑学和哲学,是个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在神学院读书期间,他勤奋好学,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牧师。
普利斯特里当上牧师后,教区的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听这位牧师讲故事。要做一名优秀牧师,必须知识渊博。为此,普利斯特里开始探索自然科学如天文学、物理学等科学知识。
有一次,教区来了一位化学博士,普利斯特里听了他的讲课。普利斯特里想,化学这个领域里,有那么多没有搞清楚的问题,如果我们连天天接触的燃烧现象都不能解释,那么,怎么称得上是合格的哲学家呢?
从此,普利斯特里开始研究化学,还亲手制作一些仪器搞起实验来。他首先对空气产生了兴趣。他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放在封闭容器里的小老鼠,为什么过几天就死了?容器里有空气,跟外界的不是完全一样吗?
他想起了做学生时的一件事,有一次他随两位朋友去参观啤酒厂,当他走到发酵车间时,曾经爬上梯子,躬身去观看桶中的发酵液。
“快下来,对着啤酒汁呼吸,你会失去知觉的。”一位朋友朝他喊道。
当时普利斯特里的确感到呼吸困难。他问这是怎么回事?那位朋友也说不出道理。他点燃一根细木条,把它举到啤酒汁上面,普利斯特里惊奇地看到,燃烧着的木条立刻就熄灭了。
这件事在普利斯特里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想,是不是存在好几种空气(当时“气体”的概念还未产生),一种是生物呼吸的纯净空气;另一种是比纯净空气更重的空气,生物在这种空气中会死去。
普利斯特里试验点燃一支蜡烛,放入装着小老鼠的容器中并封闭起来。一会儿,蜡烛熄灭了,小老鼠也奄奄一息。他想,空气中大概存在一种什么东西,当它燃烧时会污染空气。
动物在“被污染的空气”中会死去,那植物又会怎样呢?于是,普利斯特里把一盆花罩起来,里面放一支燃烧的蜡烛,烛光很快熄灭了,但几小时过后,花竟然一点儿也没枯萎,把它放窗台上,一夜过后,花仍然鲜艳夺目,绿叶葱葱。
普利斯特里多次重复实验,从而证明了植物吸收“固定空气”(即二氧化碳气体),而放出“活命空气”(即氧气)。这种“活命空气”维持着动物呼吸,并能使物质更加剧烈地燃烧。
这位牧师已不安分守己地执著他的神学了,他的好奇心驱使他不断地向科学的领域探索。
由于普利斯特里专心致志地进行科学研究,受到了教徒中狂热分子的迫害,还称他为“可耻的无神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