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病的配餐常识

食物是胃肠病患者康复的物质基础。胃肠病患者的膳食安排要及时纠正因胃肠疾患带来的营养素不足,还要考虑食物进入胃肠道后对其黏膜的影响,同时又要利用饮食治疗胃肠疾患,所以胃肠病患者的膳食安排尤为重要,技术要求更高。

胃肠病患者的膳食指南

食物是胃肠病患者康复的物质基础。胃肠病患者的膳食安排要及时纠正因胃肠疾患带来的营养素不足,还要考虑食物进入胃肠道后对其黏膜的影响,同时又要利用饮食治疗胃肠疾患,所以胃肠病患者的膳食安排尤为重要,技术要求更高。一般情况应遵守如下原则:

1.注意饮食卫生 各种病原体和致癌物质几乎都是随着食物进入体内的。因此,保护消化道的首要措施是讲究饮食卫生,不进食和饮用不干净的食物和水。

2.饮食要有规律,进食要定时定量 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这样可以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吸收,有助于防治消化道疾病。

3.食物多样化,搭配合理 根据不同胃肠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食物配餐,食物种类可以多样化,并合理搭配,这样才能全面补充营养素,以维持机体需求,并促进疾病康复。

4.少吃油炸食物 因为这类食物所含油脂高且不容易消化,多吃会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

5.少吃腌制食物 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6.少吃生冷刺激性食物 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胃肠病的配餐常识 - 图1

7.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进行初步的消化,减轻胃肠的负担。同时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而唾液中的碱性物质、黏液蛋白能中和胃酸产生的沉淀物,黏附于胃黏膜上,对抗胃酸的腐蚀,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8.温度适宜 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过热、过冷饮食,进入胃部之后可刺激胃黏膜,对胃黏膜不利。

9.饮水择时 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影响食物的消化。

10.不吸烟 因为吸烟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

走出胃肠病患者的饮食误区

1.常喝稀饭 过去主张胃病患者饮食大多以稀饭为主。实际上,稀饭未经咀嚼就吞下,没有与唾液充分搅拌,得不到唾液中淀粉酶的初步消化,同时稀饭水分较多,进入胃内稀释了胃液,这都成为引起稀饭不易消化的原因;加之喝稀饭使胃的容量相对增大,而所供热量较少,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胃的负担,而且营养相对不足。所以胃病患者不宜天天喝稀饭,干饭只要细嚼慢咽,不仅对胃部无害反而会促进消化,对健康有利。

2.吃汤泡饭 有的人认为将菜汤舀在碗里泡饭可以使饭菜吞得顺当及易于消化。这种方法也不科学。它的原理和喝稀饭基本一致。

3.少食多餐 很多人会嘱咐胃溃疡患者一定要“少食多餐”。然而新的研究结果表明,食物进入胃内,本身对胃黏膜就是一种刺激,不仅促使胃肠蠕动加快,而且会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对溃疡病的愈合无益。目前主张溃疡病人的饮食注重的是定时、定量,避免饥饿和饱餐,这才有利于消化性溃疡的愈合。不要过分强调少食多餐。

4.牛奶疗法 传统的观念认为牛奶能中和胃酸,对消化性溃疡的康复有帮助。近年研究表明,牛奶能促进胃酸分泌。有报告说,饮牛奶后胃酸分泌增加30%。所以,消化性溃疡患者和饮牛奶后即出现腹泻的人都不宜喝牛奶,更不能经常一次性喝大量牛奶,宜改为豆浆或酸牛奶,因为豆浆是碱性食物,而酸牛奶内含较多乳糖酶,容易被消化和吸收,对消化性溃疡无不良反应。

5.少吃纤维素多的食物 以往认为患胃溃疡病的人不宜吃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只吃精粮细菜。而国外一些专家研究结果认为,溃疡病人长期吃精粮细菜,会因在胃内滞留时间长,产酸产气多而出现腹胀等不适。同时因咀嚼时间较少,唾液分泌少,唾液的助消化、中和胃酸、胃黏膜屏障作用减弱。因此,主张在溃疡病没有合并出血或未处在疼痛阶段的病人,可以适当进食含纤维素的粗粮与蔬菜,这样可以增强胃肠黏膜对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加快胃的排空,有利溃疡的愈合。

6.限制进食酸性食物 新鲜柠檬汁、橘汁、柚子汁等味道很酸,但其pH值也不过是2~3.6,而胃酸的pH值是1.6,因而不会影响胃液的酸度。对溃疡病人来说,没有限制的必要。

7.不吃辛辣食物 其实,辣椒会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并会刺激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能有效阻止有害物质对胃黏膜的损伤,对胃有保护作用;大蒜能杀灭胃内的幽门螺杆菌,该菌是消化性溃疡主要致病原因之一。可见,胃溃疡病人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适当食用辣椒、大蒜等辛辣食物,只是注意不要过量即可。

胃肠病患者的营养需求

首先,胃肠病患者有着同正常人一样对营养的需求,就是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七大营养素。其次,胃肠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原因,较其他疾患更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故胃肠病患者对营养的需求除了健康人应有营养需求外,还应对疾病中出现的某些营养素缺乏及时纠正、补充,力求通过营养治疗,使症状减轻,促进康复。

常见胃肠病的营养需求特点

1.急性胃炎或肠炎 由于吐泻的原因容易造成水和体液(如消化液)的急性丢失,常导致水和电解质的失衡。对暂时不能进食的病人应鼓励少量多次饮水,或在水中加适量的盐和糖,或以米汤、藕粉,或米汤加牛奶、果汁等流食。待可以进食后可予蒸蛋、粥、面条等,以补充水、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电解质和蛋白质。

2.慢性胃炎 由于消化功能的减弱,容易出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饮食所供热能和各种营养素要充足、均衡,防止贫血和营养不良。对伴有贫血和营养不良的在饮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质和血红素铁的食物,并注意补充维生素C、B族维生素和叶酸。

3.消化性溃疡在获取各种充足、均衡营养素的基础上,消化性溃疡特别突出的是对蛋白质的需求,因为对损伤黏膜的修复需要蛋白质,如果合并了出血也需要充足的蛋白质。所以溃疡患者有必要摄取比普通人多的蛋白质。贫血同样要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叶酸。

4.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病程长,反复发作,也容易出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对营养的需求与慢性胃炎相似,要求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

5.便秘 对没有出现营养不良的便秘患者对营养素的需求与正常人一样,但便秘患者的饮食特点是利用饮食改善症状,对常见的功能性便秘患者应提供有利于肠道蠕动的粗纤维、B族维生素和适量高脂肪。

6.溃疡性结肠炎 患者多伴有营养不良,饮食应提供足够的热量、优质蛋白质、无机盐和丰富的维生素。对营养的需求以补足机体必需、疾病所失、黏膜修补所需为目的。

胃肠病患者的膳食种类

●普通膳食

特点是饮食无需特殊限制,与正常人略同,一般食物均可采用。但应避免或少用油炸、油煎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和浓烈刺激性的食品。所用食物应新鲜,适应季节,品种多样化,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以增进病人食欲。

普通饮食适用于消化功能正常、胃肠病恢复期和症状较轻的病人。

●软膳食

其特点是介于正常膳食与半流质之间,必须少含渣滓,食物应细、软、易消化,与正常膳食的区别在于烹调时必须将食物切碎煮软,将粗纤维软化。不能用油炸、油煎等烹调方法和强烈的调味品。营养上的要求基本上同正常膳食。

软膳食适用于胃肠病恢复期、消化能力差、消化道慢性疾病和吸收功能暂时不能适应普通饮食的病人。

●半流食

食物多呈半液体状,含食物渣滓极少,比软膳食更易于消化。由于半流食含水较多,摄入食物较少,营养素供给较低,为了满足胃肠病患者的营养素和热能需要,大多采用少食多餐方式进食。每日5~6餐。半流食适用于腹泻、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暂时不能适应软膳食的病人。

●流食

食品多呈液体状,没有食物残渣,极易消化,不采用任何浓烈调味品。流食要每天少食多餐,每隔2~3小时1次;一般每天进食6~7次;消化性溃疡的病人可在临睡前再加餐1次。

流食适用于急性消化道炎症、消化性溃疡、食管狭窄、急性重症、极度衰弱、无力咀嚼食物的病人。

胃肠病患者的膳食如何进行合理烹饪

胃肠病的配餐常识 - 图2

胃肠病患者不仅要认真选择合适的食物,还要进行合理的烹饪,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中的营养素,又符合胃肠病患者食用。胃肠病患者饮食烹饪的重点要放在如何使食物变得易消化上。同样的食物做法不一样,有的好消化有的难消化,如谷物好消化,但做硬了就会变得不易消化了,相反,食物本身是不好消化的,但如能根据疾病的特点进行科学烹调,食物也可以变得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在烹饪方法上下工夫,选择食物的种类范围会增大,这样也能丰富食谱,增进食欲。具体的帮助消化的烹饪方法简介如下:

1.使用新鲜材料。

2.谷物以蒸煮为好。

3.肉类去皮和筋,沿切断纤维的方向切,去掉多余脂肪。

4.瓜果去皮去子。

5.食物切碎(切碎、压碎、礤泥、过滤等)。

6.食物尽量不用煎、炸、烧、烤、熏,宜用煮、蒸、炖、焖、熘等。

7.控制油脂量。

8.要清淡,并注意色、香、味、形。

9.菜应现做现吃,忌反复加热。

如何计算配餐的营养素含量

为评估每天摄入的营养素是否恰当,人们应学会计算配餐中营养素的含量,其方法分4步:首先记录每天摄取的所有食物的种类与数量。其次,称量或估算出所有摄入食物的具体数量。然后,查找《食物成分表》中各种食物所含各种营养素的含量,根据所吃的量算出每种食物所含的各种营养素的量。最后分类相加,算出各种营养素的总含量。

例如:某人一天吃了米饭300g,牛奶500g,猪肉100g,绿豆芽200g,植物油25g。先从《食物成分表》中找出各种食物所含各种营养素的含量,根据所吃的量算出每种食物所含的各种营养素的量。如:

300g大米中含有:能量4344千焦(1039千卡),蛋白质22.2g,脂肪2.4g,碳水化合物231.6g,铁6.9mg等。

胃肠病的配餐常识 - 图3

500g牛奶中含有:能量1130千焦(270千卡),蛋白质15g,脂肪16g,碳水化合物17g,维生素C 1mg,铁1.5mg等。

100g猪肉中含有:能量1653千焦(395千卡),蛋白质13.2g,脂肪37g,碳水化合物2.4g,铁1.6mg等。

200g绿豆芽中含有:能量150千焦(36千卡),蛋白质4.2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4.2g,维生素C 12mg,铁1.2mg等。

25g植物油中含有:能量940千焦(225千卡),脂肪25g,铁0.9mg等。

这样,分类相加算出此人一日摄入的总能量为8217千焦(1966千卡),蛋白质54.6g,脂肪80.6g,碳水化合物255.2g,维生素C13mg,铁12.1mg等。

适合胃肠病患者的食物

粮食类

大米 性平,味甘、酸。具有健脾和胃,益气生津,濡润五脏等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

粳米 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和胃,缓和五脏,生津止渴等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

糯米 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暖胃止泻等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有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小麦 性凉,味甘。具有益脾厚肠,补养气血等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咽干舌燥。炒面或炒焦的面制品可止泻痢。

小米 性凉,味甘、咸。具有养胃和中、健脾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出现的反胃、呕吐、腹泻、口渴等症状。

蔬菜类

油菜 性温,味辛。有行气暖胃作用。适合于虚寒型的胃肠病患者。

胡萝卜 性温,味甘。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称之为饭桌上的人参。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癌作用。

南瓜 性温,味甘,无毒。具有补中益气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南瓜中的果胶,可保护胃肠道黏膜免受粗糙食物的较强刺激,促进溃疡的愈合;果胶还能黏结或消除体内细菌,适用于胃肠炎脾胃虚弱者,出现少食、腹胀等症状。

黄瓜 性凉,味甘、寒。具有养胃生津、通便降脂的作用。可用于胃肠疾病偏热型。它的纤维素不粗,所以比较适合胃肠病患者食用。

苦瓜 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止痢之功。据测定,每500g苦瓜含维生素C224mg,比菜瓜、丝瓜高10~20倍,还含有蛋白质、糖、钙、磷、铁等。

丝瓜 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利肠、凉血解毒等功效。现代研究认为丝瓜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瓜氨酸以及B族维生素、维生素C,还含有人参中所含的成分——皂苷,因其鲜美、滑爽,老幼均宜,营养丰富,且颇具药用价值,适用于慢性胃肠病患者。

番茄 性平,味甘、酸。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热解毒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番茄中的烟酸既可保护人体皮肤健康,又能促进胃液正常分泌和红细胞生成。适用于萎缩性胃炎、口干渴、食欲不振等病症。番茄中的纤维素可促进胃肠蠕动和促进胆固醇从消化道排出体外,因而具有通便的作用。

辣椒 性热,味辛。具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的功效。适用于寒滞腹痛、呕吐、泻痢等证。一般在胃溃疡发作期不宜吃辣椒,以免刺激胃黏膜。

芹菜 性凉,味苦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它丰富的纤维素对胃肠蠕动有促进作用,比较适用于便秘患者。

菠菜 性平,味甘。内含丰富的铁,是一种补血养血的好蔬菜。慢性胃肠病兼有贫血者,可适当常吃。

白菜 性平,味甘。现代研究表明,大白菜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较丰富,其所含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防止大便干结,能减少大便中各种致癌物质与肠黏膜的接触。因此,常食大白菜既可预防便秘,又能预防痔疮及结肠癌。

卷心菜 性平,味甘,无毒。具有利五脏,调六腑的功效。适用于消化道溃疡、便秘等病症。现代研究证明,卷心菜是中性的,适合胃酸过多的患者食用。

扁豆 性温,味甘。具有健脾化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泄泻等症。现代研究表明,扁豆有抗胰蛋白酶的活性,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对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急性胃肠炎有解毒作用。

豌豆 性平,味甘。具有和中下气,止呃逆,止泻痢等功效。适用于湿浊内停之呃逆、呕吐、腹胀、泄泻等症状。

茄子 性平,味甘。有白色、青色、紫色。以紫色茄子为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居蔬菜之首,对溃疡病出血有防治作用。

莲藕 味甘,生则性寒,具有生津解渴,止血健胃的功效;熟则性温,具有开胃消食,健脾止泻,养血生肌的功用。适用于久痢、久泻等病症。

金针菜 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胡萝卜素、纤维素和钾、硒等矿物质。金针菜具有健脾疏肝解郁的作用。有利于胃肠病的恢复。

香菇、蘑菇 性温,味甘,无毒。都属高蛋白、低脂肪、含糖不高的保健品。现代研究表明有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可调节自身抗幽门螺杆菌的能力。因含有多糖成分,还能防止慢性胃肠病癌变。

香菜 又名芫荽,性温味辛。有疏风散寒、行气开窍的功效。可用治风寒感冒,做菜时搭配可起到调味、去腥、开胃健脾的作用。

蒜苗 性温味辛之品,由蒜在春天发芽长出,有行气化淤的功效,可温养胃气,促进脾运,是调整胃功能的上等菜,也是治疗慢性胃痛的佳品。

土豆 性平,味甘、辛,无毒。营养成分齐全,含有米、面不具备的营养素。具有和中调胃、健脾益气、消炎、解药毒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土豆中所含的膳食纤维还具有促进胃肠蠕动作用。适用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习惯性便秘等。

青芋 又名芋艿、芋头,是四季都有的食物。内含粘蛋白,有滋润胃黏膜、保护胃黏膜、防止胃蛋白酶侵害形成溃疡的作用。

水果类

苹果 性平,味甘、酸。具有开胃生津,补心益气,止泻润肺,除烦解暑,醒酒等功效。适用于气弱神倦,纳差腹胀等症。常吃苹果或常饮苹果汁,能增加血红蛋白,对贫血患者有一定疗效。

香蕉 性寒,味甘,无毒。具有健胃消食,润肠通便,益气生津等功效。适用于消化不良、便秘等病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香蕉对某些药物诱发的胃溃疡有保护作用。英国科学家发现,未成熟的香蕉里含有一种化学物质,能促使胃黏膜细胞生成,修复胃壁,阻止胃溃疡形成。

橘子 性凉,味甘、酸。具有开胃理气功效。适用于脘腹气滞,呃逆不止等病症。

芦柑 性凉,味甘、甜。具有生津止渴功效。适用于胃热口渴等症状。

葡萄 性平,味甘、酸。具有生津开胃,益血补气等功效。适用于食欲不振、气血虚弱。现代研究表明,葡萄中的有机酸类和果胶能抑制肠道细菌繁殖,并对肠道有收敛作用。

荔枝 性温,味甘、酸。具有生津和胃,益肠解毒止泻等功效。适用于胃寒痛、身体虚弱、病后津液不足、腹泻等病症。

菠萝 性平,味甘、微酸。具有补益脾胃,生津止渴等功效。适用于口干烦渴,消化不良,少食腹泻等病症。现代研究表明,菠萝中含有和胃液作用相似的酶,能帮助消化,宜饭后食用。

杨梅 性温,味甘、酸。具有生津和胃,止呕消食,行气止痛等功效。适用于烦渴、腹痛、呕吐、痢疾等病症。

山楂 性微温,味酸、甘。具有消食化积,散淤行滞等功效。适用于食积停滞,腹痛泄泻等病症。每日用量为10~15g。此外,山楂还具有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红枣 性温,味甘。具有养胃健脾,益血壮身,益气生津等功效。适用于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等症。

猕猴桃 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尤其维生素C含量很高。猕猴桃汁具有阻断致癌性亚硝基化合物合成的作用,还含有硫醇蛋白酶的水解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抗癌、抗肿消炎功能。

芒果 性凉,味甘、酸。具有抗菌消炎、防癌抗癌的作用。芒果果实含芒果酮酸、异芒果醇酸等三醋酸和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癌的药理作用;芒果汁还能增加胃肠蠕动,使粪便在结肠内停留时间缩短。

西瓜 性寒,味甘。是夏季常用水果,具有清热解暑、补充营养的作用。西瓜在所有瓜果中果汁含量最为丰富,几乎包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含有大量水分、多种氨基酸和糖,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利。

金橘含丰富的糖和维生素C,还含有挥发油、金橘苷等活性物质。金橘皮薄,可连皮生吃,亦可酒浸、制作蜜饯等。金橘用开水泡饮,可治食欲不振。

肉蛋类

猪肉及内脏 性温,味咸平。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可以常吃。有滋阴润糙,补虚强体的作用,久病体虚、便秘者均可吃。猪肚有补虚损、健脾胃的作用。猪肠有滋阴润肠作用。

羊肉 性温,味甘。具有益气补虚,御寒保暖,温中暖肾,生肌增力等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幽门梗阻、营养不良、贫血等病症。现代研究表明,羊肉是一种良好的滋补强壮品,吃羊肉能增强消化功能,保护胃壁,冬季食用羊肉尤为合适。

牛肉 性平,味甘。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等功效。适用于虚损消瘦、消渴、脾虚不运、水肿、腰膝酸软等病症。现代研究证明,牛肉蛋白质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甚多,故营养价值高,胃肠病身体虚弱及病后恢复期的人吃牛肉非常适宜。

鲫鱼 性温,味甘。具有温脾健胃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胃脘冷痛等病症。

狗肉 性温,味咸、酸。具有暖胃强腰等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阳虚气弱、营养不良等病症。

龟肉 性平,味甘、咸。具有滋阴养血等功效。用于慢性胃肠病患者脾胃虚弱、胃下垂、消化道出血、慢性腹泻等病症。

鸡蛋 味甘,性平,无毒。现代研究表明,鸡蛋黄中所含的卵磷脂除能健脑外,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种很薄的保护层,对胃黏膜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和抵御有害因子损伤的防护作用。

鸡肉 性温,味甘。具有温补脾肾,益精养血等功效。适用于阳虚气弱、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幽门梗阻、贫血等病症。

其他

豆制品 大豆中含有丰富的优质植物蛋白质和维生素E,也是修复胃黏膜所需要的。但腹痛、腹胀的病人不宜吃炒黄豆,会产气,增加腹胀。

牛奶 性平,味甘。具有补虚,解毒热,润肠通便等功效。鲜乳中所含的糖为乳糖,甜度只有蔗糖的1/6,可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消化性溃疡病人喝牛奶不宜强调大量,而应适量。

生姜 性微温,味辛。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散寒,和胃止呕的功效。适用于胃炎或腹部受寒所致的胃痛、呕吐等病症。

大蒜 性温,味辛辣。大蒜用油烧过,可以减少辣味对胃肠的刺激。胃病吃适量大蒜,可以增进消化、健胃消食、解油腻。

胃肠病患者选择食物时应注意的问题

1.胃肠病患者是须忌口的 关于忌口问题,可以这样理解,《金匮》中说:“所食之味,有与身为害”,这个“与身为害”就是饮食不当,将对身体(包括有病之身)不利,为避免这种不利,就需“忌口”。食物进入人体后首先要直接与消化道接触,所以胃肠病患者的饮食要特别讲究易消化少刺激,以求对治疗有益,故胃肠病患者是须忌口的。急性、慢性胃炎患者忌辛辣刺激、过冷过热、尖硬粗糙、变质不洁食物及烟酒浓茶;急性疼痛时忌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消化性溃疡患者忌辛辣刺激、尖硬粗糙、胀气、过冷过热食物;急性肠炎水泻期应禁食,可以进食时应忌牛奶等易产气食物;慢性腹泻患者忌油腻、产气食物及生冷瓜果、牛奶、海鲜;便秘患者忌食油炸、煎、烙、烤食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忌刺激性和纤维素多的食物。

2.选择营养价值高的多样化食物 患了胃肠疾病的人,往往因为禁忌多,在选择食物时容易消极,认为这也吃不得,那也吃不得,结果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影响疾病的恢复,甚至导致身体逐渐虚弱。吃是根本,特别是溃疡病,为使受伤黏膜再生,提高黏膜抗病力,应尽可能选择营养丰富的多样化食物,充分摄取充足的营养素,才能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3.注意不要吃使胃肠有记忆的食物 通俗地说,就是不要食用曾经让你的胃肠不舒服的食物。由于慢性胃肠疾病患者病程长,所以食疗期也比较长。在长期的食疗过程中,不要过分拘泥细节,具体到每个病人身上病情各不同,食物的选择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具体操作,随机应变。哪些食物食后刺激了胃黏膜、增加了胃肠蠕动或使胃液分泌亢进、胃肠负担加重,这些食物就使胃肠有了记忆。如吃甜食过多时,胃消化不良;喝凉的食物时,胃刺痛;吃某种水果时,出现腹痛腹泻等,那么在下次就避免选择它。这类食物,除辛辣刺激性的外,还有冷的、热的、过硬的及油腻的等。这类食物对病情的影响程度还与当时的病情有关系。患者和家属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摸索适合和不适合患者的食物。

不同胃肠病配餐的宜与忌

慢性胃炎饮食的宜与忌

慢性胃炎患者配餐的目的是利用饮食来减少或增加胃酸的分泌,调整胃的功能。

【宜】

1.饮食规律,定时定量。

2.易消化、少刺激食物。

3.胃酸不足的宜食多汁食物,如藕粉、粥类、果汁、酸味水果或乌梅制品,烹调时可适当用些醋。

4.胃酸增多的宜进食碱性食物,如苋菜、芹菜、海带、牛奶、豆制品等。在面食和粥中可以适当加碱以中和胃酸。

5.贫血者宜食鸡蛋、瘦肉、猪肝等。

6.蔬菜水果宜新鲜少渣的,可用果汁或蔬菜汁。

【忌】

1.忌烈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强的饮料。

2.忌辣椒、胡椒、芥末等芳香调料。

3.胃酸缺少者忌食碱性食物。

4.胃酸过多者忌食浓肉汤、糖、酸性食物。

胃肠病的配餐常识 - 图4

消化性溃疡饮食的宜与忌

消化性溃疡患者配餐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饮食来中和胃酸和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肠负担,缓解和减轻疼痛,合理利用饮食营养改善全身营养状况,促进溃疡的愈合并防止复发。

【宜】

1.饮食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2.宜进食米粥、软面、豆浆、牛奶、奶油等易消化和能中和胃酸的食物。

3.进食富含蛋白质易于消化的动物性食物:瘦肉、鱼肉、猪肝等。

4.新鲜少渣的蔬菜水果:冬瓜、茄子、土豆、水果泥。

【忌】

1.忌粗硬多纤维食物,如粗粮、芹菜、韭菜、雪菜、竹笋、干果类。

2.忌食干硬食物如腊肉、蚌肉及干菜类。

3.忌易胀气难消化的食物如豆类、干果。

4.忌富含氮渗出物的浓肉汤。

5.忌强烈的调味品(芥末、胡椒、辣椒、咖喱、酒)。

6.忌大量的蔗糖、咖啡、可可、巧克力、油炸食物等。

7.忌任何过冷过热的食物。

慢性腹泻饮食的宜与忌

慢性腹泻患者配餐的目的是通过合理饮食减轻对肠道的刺激,缓解腹泻,合理利用饮食营养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宜】

1.宜少渣、质软、易消化饮食,主食用粥、挂面、软米饭等。

2.宜高蛋白饮食,可用瘦肉、鸡肉、蛋、鱼肉、虾等。

3.宜鲜果汁、蔬菜汁补充维生素。

4.烹调方法宜蒸、煮、烩、烧等,控制油脂量。

【忌】

1.腹泻次数多时忌蔬菜和水果。

2.忌粗粮和粗纤维食物如韭菜、芹菜、榨菜等。

3.忌生冷瓜果、凉拌菜。

4.忌肥肉、油炸等高脂食物。

5.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烈酒、芥末等。

便秘饮食的宜与忌

便秘患者配餐的目的是通过合理饮食改善和缓解便秘。配餐的原则根据便秘的原因不同,各不一样。对于常见的功能性或梗阻性便秘的配餐原则是给予粗纤维饮食,提供足够的水量和维生素。

【宜】

1.多食粗粮。

2.多食纤维素含量高的新鲜蔬菜水果。

3.多饮水。

4.多食产气食物如洋葱、萝卜、蒜苗、生蒜、豆类等。

5.适当增加高脂肪食物如芝麻、花生、核桃以及芝麻油、花生油、豆油等。

【忌】

1.忌油炸、烙、烤食物。

2.忌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3.忌长期使用泻药。

溃疡性结肠炎饮食的宜与忌

慢性结肠炎患者配餐的目的是通过合理饮食来减轻对肠道的刺激,缓解症状,补充营养,防治营养不良,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宜】

1.宜少渣少刺激性饮食。

2.宜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可选用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瘦肉、禽肉、鱼、蛋、适量奶类。

3.宜丰富维生素饮食。

4.宜有收敛作用的食物和饮料如红茶、焦米汤等。

【忌】

胃肠病的配餐常识 - 图5

1.忌纤维素多的多渣食物如白薯、韭菜、芹菜、心里美萝卜等。

2.忌辛辣食物及刺激性的调味品如辣椒、芥末、葱、姜、蒜等。

3.忌多油食物、油炸食物。

4.腹泻期忌蔬菜水果。

胃肠病患者如何进行各种食物的搭配

1.科学的食物搭配原则 从食物的分类和所含营养素来看,有些食物含某些营养素较多,而含其他的营养素较少,没有一种食物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素的。比如:猪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等多种营养素,但它几乎不含维生素C;新鲜的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但蛋白质含量很少。所以各类食物合理地搭配着吃才能满足人体需要。中国营养学会根据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并结合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了“平衡膳食宝塔”,来表明平衡膳食,并指导人们怎样将各种食物合理搭配。宝塔由5层组成:

第1层 谷类食物,如米饭、馒头、薯类等,这是塔底,表明应该是每天吃的最多的食物。每天应吃300~500g。

第2层 蔬菜和水果,每天也要多吃,在膳食中仅次于主食。每天应吃蔬菜400~500g和水果100~200g。

第3层 由肉、蛋、家禽、鱼和豆腐构成,每天应吃得适量,但比蔬菜、水果要少。每天应吃鱼虾类50g,畜、禽肉50~100g,蛋类25~50g。

第4层 主要为奶类制品。每天应吃奶类及奶制品100g,豆类及豆制品50g。

第5层 纯能量食物,即油脂类,是塔尖。每天吃的量应该最少。每天不超过25g。

虽然,平衡膳食宝塔是基于健康者的饮食原则,但对于广大胃肠病患者依据此原则进行食物搭配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胃肠疾病患者由于消化及吸收功能减弱,在具体进行食物搭配时,应根据情况做些调整,适合什么用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既要符合合理的膳食结构,又能补充缺乏的营养素,还能适合胃肠病患者食用。

2.合理的食物搭配方法

主副食搭配:主食是指含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粮食作物食品。主食可以提供主要的热能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副食可以补充优质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

干稀食搭配:主食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干稀搭配,这样,一能增加饱腹感,二能有助于消化吸收。

粗细粮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混合食用,可提高食物的风味,有助于各种营养成分的互补,还能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程度。

荤素食搭配:副食品种类要多样,并做到荤素搭配,这样有利于食物的蛋白质互补并调节机体酸碱平衡。肉类、鱼、奶、蛋等食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两者搭配能烹调制成品种繁多,味美可口的菜肴,不仅富于营养,又能增强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动物性食品含丰富的氯、硫、磷等非金属元素,植物性食品如谷类、蔬菜和水果中含钠、钾、镁等金属元素多,在体内则生成碱性氧化物。所以,植物性与动物性食品的合理搭配有利于机体酸碱平衡调节。

季节搭配:食物搭配要适应季节变化,夏季食物应清淡爽口,适当增加盐分和酸味食品,以提高食欲,补充因出汗而导致的盐分丢失。冬季饭菜可适当增加油脂含量,以增加热能。

常见的不合理的食物搭配

1.豆浆冲鸡蛋 鸡蛋中的黏液性蛋白会与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从而使食物失去应有的营养价值。

2.茶叶煮鸡蛋 茶叶中除生物碱外,还含有酸性物质。这些化合物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胃部也会相应地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而且也不利于消化吸收。

3.高蛋白饮食加浓茶 有些人喜欢在进食许多肉类、海产品、贝类等高蛋白食物后,频频饮用浓茶,误以为饮用浓茶就可以去除高脂肪,清心醒脑、助消化。其实,恰恰相反,茶叶中的鞣酸与蛋白质相结合,会生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人的消化系统、排泄通道不适,肠道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的滞留时间延长,这是产生便秘的因素之一,也会增加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危险。

4.牛奶与橘子同食 牛奶与橘子等酸性水果同食,或者是刚刚喝完牛奶就吃橘子,就会将牛奶中的蛋白质无形之中与橘子中的果酸——维生素C相结合而凝固成块,这样会影响消化吸收,而且也会引发腹胀、腹痛。

5.菠菜炒猪肝 猪肝中含有丰富的铜、铁等金属元素物质,一旦与含维生素C较高的菠菜结合,金属离子很容易使维生素C氧化而失去本身的营养价值。

6.豆腐与猪血同炖 豆腐中的营养成分一旦与血中的铁及血块中破坏营养素的物质结合,不仅达不到应有的营养效果,反而会使豆腐中的纯营养物质受到破坏,因而此二物不宜同炖。

7.土豆烧牛肉 由于这两种食物所需的胃酸浓度不同,使食物在胃中滞留时间延长,引起肠胃消化吸收的时间延长。

胃肠病患者如何进行各种食物的互换

胃肠病患者要依据平衡膳食结构并结合自己的病情来制订合适的一日食谱、一周食谱,但并不是每天都得照着上面的种类和数量吃。例如烧鱼比较麻烦,那就不一定每天都吃50g鱼,可以改成每周吃2~3次鱼,每次150~200g较为切实可行。实际上平日喜吃鱼的多吃些鱼、愿吃鸡的多吃些鸡都无妨碍,重要的是一定要经常遵循所提供各层各类食物的大体比例。同一类中各种食物所含营养成分往往大体上近似,在膳食中是可以互相替换的。

食物互换的原则是:同类互换,多种多样,适合病情。同类互换就是以粮换粮、以豆换豆、以肉换肉。例如大米可与面粉或杂粮互换,馒头可以和相应量的面条、烙饼、面包等互换;猪瘦肉可与等量的鸡、鸭、牛、羊、兔肉互换;鱼可与虾、蟹等水产品互换;牛奶可与羊奶、酸奶、奶粉或奶酪等互换;大豆可与相当量的豆制品或杂豆类互换。多种多样就是选用品种、颜色、形态、口感多样的食物,变换烹调方法。例如每日吃50g豆类及豆制品,可以变换出数十种吃法,可以全量互换,全换成相当量的豆浆或熏干,今天喝豆浆、明天吃熏干;也可以分量互换,如1/3换豆浆,1/3换腐竹、1/3换豆腐,早餐喝豆浆、中餐吃凉拌腐竹、晚餐再喝碗酸辣豆腐汤。适合病情就是选用适合病情的食物品种和烹调方法,例如腹泻时以牛奶换酸奶,选用少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可饮用蔬菜汁和水果汁;便秘时选用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在烹调上腹泻时不吃凉拌菜等。

如何根据胃肠病患者的病情、年龄进行配餐

1.根据胃肠病的不同时期配餐 急性胃肠炎和慢性胃肠炎的配餐不同。急性期的饮食要清流质饮食,使胃肠得到充分的休息,如米汤、藕粉等,食物内容以咸淡交替为宜,症状缓解后可以逐渐转为少渣半流饮食,给予蛋花、稀饭等。待慢性恢复期时,可改少渣软食,如软米饭、面条、包子、蛋糕等。

2.根据胃肠病的疾病特点进行配餐 对胃酸缺乏的萎缩性胃炎和伴高酸的慢性胃炎要区别对待。胃酸缺乏者,应给予富含氮浸出物的原汁浓汤,带酸味的食品及适量的糖醋食物,以增加胃液分泌,提高胃酸浓度和食欲;忌冲淡胃液,要控制饮水,饭前及饭后应尽量少喝水;少吃难消化、易胀气的食物。对胃酸过多的慢性胃炎者,避免使用含氮浸出物的原汁浓汤,并要多食碱性食物。

3.根据胃肠病患者的年龄进行配餐

幼儿时期 正值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以急性胃肠病多见,配餐应当注意补充水和电解质。对进行性营养不良的慢性患者,注重补充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青少年时期 也是以急性胃肠病多见。此时期身体发育较快,是肌肉和骨骼生长的重要时期,需要足够的钙、维生素C、维生素A等营养成分,尤其是要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当患有胃肠病时,配餐除了根据病情需要以外,还要注意营养均衡,尤其配餐中谷类食物要保证充足,注意多吃鱼、禽、蛋、肉等优质蛋白质食物。还应多吃奶类及奶制品以补充钙的需要。要保证所含的热量能够充分满足青少年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的需要。

青壮年时期 组织器官的功能已经成熟,新陈代谢率开始放慢,这段时期各种胃肠病都有可能发生,配餐时除了根据病情需要以外,要保证营养均衡,女性宜多食乳制品、豆类、绿叶蔬菜和干果,以减少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对男性青壮年来说饮食中应含有丰富的锌、硒、维生素E和维生素C,会改善生殖能力。

中年时期 生理功能日渐减退,慢性胃肠病比较多见,饮食中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钙、磷等。妇女到了绝经期时,要多食大豆等含钙丰富的食品,和含有植物雌激素的食物,能把骨损耗减少到最低程度。并建议每天补充适量维生素E。

老年时期 新陈代谢已经明显衰退,需要的热量较少。但患有胃肠病时必需的营养成分和热量不能减少,还要注意保证钙的供应,以防止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推荐含有丰富抗氧化物的饮食,如水果、蔬菜、植物油、纤维素、含油多的鱼和低脂肪动物瘦肉类,可以提高抗衰老和抗病能力。

胃肠病的配餐常识 - 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