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地爱恋法国公主

真诚地爱恋法国公主

培根抵达法国后,由于十分年轻,又天真烂漫,而且侠肝义胆,所以很快就受到了女人们的喜欢。他开始恋爱了,并全身心地投入了进去。

在培根看来,爱不应该一闪即逝,也不应是一时的冲动。这是他的初恋,也是他唯一一次真正的恋爱,是他一生中不能忘怀的最美之“爱”。后来,当他全身心爱恋的人儿,被证实对他不忠时,他才发现自己投入了多么深刻的感情,很具有悲剧性。

玛格丽特·瓦卢瓦,或者叫玛格丽特公主,是凯瑟琳·德·梅迪契的女儿,洛伦茨·德·梅迪契的外孙女,她就是弗朗西斯·培根心仪的那个人。当培根第一眼见到玛格丽特公主时,他的魂儿就被勾走了,他觉得她是那么的可爱,他完全被征服了。培根刚到法国不久,就见到了她。

玛格丽特这个名字,在培根听起来,应该不会陌生。她于1572年8月18日嫁给了表兄亨利,亨利是纳瓦拉国的国王,玛格丽特从此改信新教。也就是在那天晚上,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屠杀案。

在玛格丽特新婚的第六天,巴黎街头便沾满了新教徒的血迹。可怕的消息传到伦敦,弗朗西斯·培根没有忘记整个新教社会的愤慨与战栗。整个恐怖事件,都是信奉天主教的玛格丽特的母亲一手所为。而现在,培根却深深地爱上了她的女儿。

玛格丽特与纳瓦拉国王的结合并非两相情愿,而是出于政治目的。玛格丽特并不是个言听计从的公主,她对母亲逼她嫁给纳瓦拉国王,心中充满了愤懑。弗朗西斯·培根见到她不久,她就提出了离婚的要求。

之所以要离婚,与玛格丽特和吉斯公爵之间的男女之情有关系。吉斯公爵被公认为是法国最漂亮的小伙子,也是苏格兰女王玛丽最认可的人物。吉斯家族一直是玛格丽特家族的强大对手,正是这种情形,才使得他们彼此之间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培根承认,他最初与玛格丽特相遇时,她绝对不是个天使。她比他大8岁。在培根眼中,她没有圣人的光环。但是培根觉得,她是自己在法国见过的最美丽的女人,她浑身充满了珠光宝气。很快,培根对她的赞美之词更加热情洋溢。他说,她是他“最甜美、最甜美的爱”,是他心中“耀眼的天使”。

不过,当时玛格丽特的画像,却一点儿也没有显示出培根所描述的那种美丽动人。画像上的玛格丽特,紧绷的脸上神色阴沉,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也许是其具有的魅力与人格,弥补了不足,令培根心中产生出一种美感。他写下许多文字,对她大加赞赏,崇拜她的美。

玛格丽特的美丽与魅力征服了弗朗西斯·培根,她身上的其他东西也令他赞叹不已。玛格丽特对培根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看到,他们在各个方面都非常的相像。培根认为他们是命中注定的一对,对此他丝毫也不怀疑。

玛格丽特也像培根一样,头脑聪慧、精明过人,对音乐非常喜欢,又有机智应答的天资。她也喜爱诗歌,可以花上几个小时阅读并深入思考而乐此不疲。对普通人的福利问题,她也给予关注,还经常拿出钱财赈济穷苦百姓。所有这些,都是她令人着迷的地方,令培根为之深深倾倒。

最令培根钦佩的是,玛格丽特经常在家里举行社交晚会。她邀请最杰出最有文化的知识精英到场,与他们讨论诗歌、音乐、文学、神秘主义,以及当时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俨然一个小型的学术沙龙,与当时盛行于整个欧洲大陆的沙龙一样。

在众多的聚会中,培根遇到了法国最杰出、最多产的“诗圣”龙萨先生。龙萨创办了“七星诗社”。这个诗社的主要目的是使法语变得更加高贵,使法国文学更有地位。

培根在这里看到了他的生活目标,这影响了他的一生。他甚至暗下决心,要将自己的母语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将英国几乎连雏形都不存在的文化发扬光大。

培根对玛格丽特的爱,每天都在增加。每次与她相见,培根都会更加迷恋她。当听到玛格丽特与纳瓦拉国王之间并没有爱情时,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玛格丽特天性表现出来的高贵的样子,以及她对这位来自英国的迷人的年轻人的兴趣,最终促使培根鼓起勇气,向她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

玛格丽特早已习惯了男人们对她的溢美之词,但她对培根所投入的热情还是很感动的。在爱情上,培根还是一个非常单纯的小伙子,但他却很忠诚,让人信赖。培根相信自己对玛格丽特的爱是十分神圣的,他向玛格丽特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当她接受这一切时,培根相信,作为回馈她也等于承诺爱他,并忠诚于他。

随即,培根开始安排玛格丽特与纳瓦拉国王的离婚事宜,并不失时机地继续对她展开追求攻势。但是,伊丽莎白女王否决了培根娶玛格丽特的请求。不过,这还不是导致培根彻底失望的主要原因。

一天,玛格丽特的老保姆将培根叫到一边,跟他耳语了一番。她告诉培根,公主之所以没有把全部的爱都付出,是因为她已经将一部分给予了别人,这个人就是她的情人吉斯公爵。

培根听后痛苦万分,他说:“我绝对不能容忍爱情中有别的竞争者。”此时,培根才真正意识到玛格丽特的情感世界,绝非他所想的那样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