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自我保护应急办法
抽搐的紧急处理
如果是在游泳时发生抽搐,你应马上上岸,把脚伸直坐下,反复用手捏住大足趾向后拉,并按摩小腿肌肉。如不能上岸的话,应吸着气,让背浮起在水中做上述动作。这只是小抽筋而己,更危除的是抽搐,此时,首先用纱布手帕裹在筷子或小调羹上,塞在患者上下齿之间,以防咬破舌头。
如果牙齿咬得很紧,不要强行撬开,可用筷子从两旁牙缝中插入。同时,应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患者领口,放松裤带,让其平卧,头侧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而造成窒息。针刺人中穴或用手指重按人中穴位,有时也可起到止痉的效果。
另外,当患者因高热而抽搐时,应让其睡在凉快的地方,解开衣服,用冷水浸湿毛巾置于额部、腋窝及腹股沟大血管处,以加速机体散热,促使体温下降。
怎样预防毒品的侵害
近年来,吸毒、毒品犯罪正逐步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通常所说的毒品包括鸦片、大麻、海洛因、可卡因等多种。
毒品对人有刺激、麻痹作用,吸食容易上瘾;危害极大。在某些毒品泛滥的地区,中小学生已经成为毒品的直接受害者。预防毒品的危害,应当注意:
1.可以向家长、老师了解一些有关毒品的知识;提高识别能力,避免受骗上当而误吸毒品。
2.不听信任何人的教唆、引诱,坚决地拒绝尝试吸食毒品。
3.在发现有关毒品的不法活动或可疑情况,应立即设法向家长、老师或公安部门报告。
食物中毒的自救方式
食物中毒后第一反应往往是腹部的不适,中毒者首先会感觉到腹胀,一些患者还会腹痛,个别的还会发生急性腹泻。与腹部不适伴发的还有恶心,随后会发生呕吐的情况。
食物中毒自我急救的最常用办法就是催吐。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喝浓食盐水或生姜水是催吐的常规办法,如果还不能吐的话,可用手指或筷子等直接刺激咽喉引吐。但因食物中毒导致昏迷的时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当然,这种紧急处理并不是治疗食物中毒的最好办法,只是为治疗急性食物中毒争取时间,在紧急处理后,患者应该马上进入医院进行治疗。同时注意要保留导致中毒的食物,以便医生确定中毒物质。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俗话说:“病从口入”,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在于把牢饮食关,搞好饮食卫生。
1.注意挑选和鉴别食物,不要购买和食用有毒的食物,如:河豚鱼、毒蘑菇、发芽土豆等。
2.烹调食物要彻底加热,做好的熟食要立即食用,储存熟食的温度要低于7℃,经储存的熟食品,食前要彻底加热。
3.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不能用切生食品的刀具、砧板再切熟食品。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
4.饭前、便后要洗手。
5.避免昆虫、鼠类和其他动物接触食品。
6.到饭店就餐时要选择有《食品卫生许可证》的餐饮单位,不在无证排档就餐。
7.不要毛蚶、泥蚶、魁蚶、炝蚶等违禁生食水产品。
8.不要到无证摊贩处买食品。不买无商标或无出厂日期、无生产单位、无保质期限等标签的罐头食品和其他包装食品。
9.按照低温冷藏的要求储存食物,控制微生物的繁殖。
10.瓜果、蔬菜生吃时要洗净、消毒。
11.肉类食物要煮熟,防止外熟内生。
12.不随意采捕食用不熟悉、不认识的动物、植物(野蘑菇、野果、野菜等)。
13.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误服药物后怎样急救
当你家有人误服药物后,你要尽快弄清什么时间,误服了什么药物和大体剂量。如果误服的是一般性药物(如毒副作用很小的维生素、止咳糖浆等),你可以多饮凉开水,使药物稀释并及时排出;如果吃下的药物剂量过大又有毒性,应立即用手指或硬鸡毛剌激舌根催吐,然后再喝大量茶水、肥皂水反复呕吐洗胃。
催吐和洗胃后你再喝几杯牛奶和3-5枚生鸡蛋清养胃解毒;如果误服的是碘酒类等腐蚀性药物,要马上喝米汤、面汤等含淀粉液体;若是来苏儿可喝蛋清、牛奶、面粉糊以保护胃粘膜;若为强酸,应立即服石灰水、肥皂水、生蛋清,以保护胃粘膜;若为强碱,应立即服用食醋、桔计、拧橡水等,然后立即去医院。
吃了有毒性的药物,在采取急救措施后,可取绿豆100克、甘草20克,煎煮30分钟服汤以解余毒。另外,你去医院急救时,应将错吃的药物或药瓶带上,以使医生对症及自时采取解毒措施。
中风病人怎样紧急救护
1.让病者保持安静,如果在浴室、厕所等地时,应安静地就近转移到易于处置的地方。
2.将病者上半身垫高少许,躺下,松开衣服,室内保持安静和暧。
3.脑出血病人常发生呕吐,为便于呕吐物吐出,以免误入气管,可将病者头部侧向一边。
4.病者出现大、小便失禁时,应就地处置,不要移动上半身。
5.病者口部常较干燥,可用1%的重碳酸纳水或温开水润湿口唇,并以湿棉签将口中的粘液抹掉。
6.与医院联系。
发生压埋伤的应急处理
煤窑、防空洞、菜窑、房屋等倒塌,都可以造成人员压塌伤,发生骨折、窒息、甚至死亡。
发生这种情况,应迅速抢救,将被压伤员救出险境,但不可用力强拉硬拉,以兔脊椎骨折者发生脊椎横断。
救出伤员后,立即清除口腔和鼻孔内的泥沙,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和心脏停止者,立即进行现场的心肺复苏,口对口吹气,胸外心脏按压。
发生出血、骨折者,要进行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处理,然后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横穿马路应该注意什么
横穿马路,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会大大增加,应特别注意安全。
1.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或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3.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
5.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朋友呼唤,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进站,千万不能贸然行事,以免发生意外。
乘坐机动车应该注意什么
汽车、电车等机动车,是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为保证乘坐安全,应注意以下各点:
1.乘坐公共汽(电)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带入车内。
3.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4.乘车时要坐稳扶好,没有座位时,要双脚自然分开,侧向站立,手应握紧扶手,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摔倒受伤。
5.乘坐小轿车、微型客车时,在前排乘坐时应系好安全带。
6.尽量避免乘坐卡车、拖拉机;必须乘坐时,千万不要站立在后车厢里或坐在车厢板上。
7.不要在机动车道上招呼出租汽车。
外出时迷失了方向怎么办
同学们独自外出到陌生的地方,可能会忘记或辨认不清来时的方向和路线而无法返回;和家人、同学等一起出行,也可能发生走失而迷路的情况。外出时迷失了方向怎么办呢?
1.平时应当注意准确地记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区、街道、门牌号码、电话号码及父母的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需要联系时能够及时联系。
2.在城市迷了路,可以根据路标、路牌和公共汽(电)车的站牌辨认方向和路线,还可以向交通民警或治安巡逻民警求助。
3.在农村迷了路,应当尽量向公路、村庄靠近,争取当地村民的帮助。如果是在夜间,则可以循着灯光、狗叫声、公路上汽车的马达声寻找有人的地方求助。
4.如果迷失了方向,要沉着镇静,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要瞎闯乱跑,以免造成体力的过度消耗和意外。
酒精中毒时的应急处理
当体内酒精量达20-40ml时,出现头晕、乏力、自控力丧失、自感欣快、语言增多,有时粗鲁无礼,感情用事,颜面潮红或苍白,呼出气带酒味;体内酒精量达0-100ml时,动作不协调、步态蹒跚、动作笨拙、语无伦次、眼球震颤、躁动;体内酒精达200ml以上时,患者沉睡、颜面苍白、皮肤报冷、口唇发细。
严重者出现呼吸、心跳加快、两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死亡,也可因咽部反射减弱,饱餐后呕吐,导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而死亡。
紧急处理六步骤:
1.检查患者有无意识。
2.患者无意识时,可让患者保持正确昏睡体位,并且开放气道,然后尽快送医。
3.患者有意识时,可松开衣服,并盖上毛毯保温。
4.患者想吐时,将脸侧向一边,并尽量的吐。
5.稳定后,可让患者喝少量的水(不可一口气喝下,会使血液中的酒精浓度急速上升)。
6.送医治疗。
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
食品是人类赖已生存和发展的第一物质,食品的安全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随着医学科学和公共卫生学的发展,食品卫生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人的一生离不开衣食住行,一日三餐必不可少,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餐桌上的花样多了,一家人其乐融融,但是我们还是要提醒大家,吃的虽然好了,但是要吃的安全、吃的科学、吃的合理。
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多因细菌污染食物而引起的一种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最常见的为沙门氏菌类污染,以肉食为主,葡萄球菌引起中毒的食物多为乳酪制品、糖果糕点等,嗜盐菌引起中毒的食物多是海产品,肉毒杆菌引起中毒的食物多是罐头肉食制品。因此禁食霉腐变质的食品可预防食物中毒发生。
食物中毒以呕吐和腹泻为主要表现,常在食后1小时到10小时左右出现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继而可出现脱水和血压下降而致休克。肉毒杆菌污染所致食物中毒病情最为严重,可出现吞咽困难、失语、复视等症。
判断食物中毒主要有四条标准:短时间内大量出现相同症状的病人;有共同的进食史;不吃这种食物不发病;停止供应该种食物后中毒症状不再出现。当发生食物中毒时要及早到医院救治,不要耽误,不能自己到医院的拨打急救电话120。
如何预防扁豆中毒
扁豆是人们普遍食用的蔬菜,一年四季都有。但扁豆中含有毒素,若加工制作方法不当,会导致中毒发生。一般认为扁豆中毒与品种、产地、季节和食用部位(如扁豆的外皮)等因素密切相关。
扁豆中毒的主要原因与扁豆没有熟透有关,如吃扁豆馅面食、沸水焯面码、急火炒扁豆及各种凉拌扁豆等。
扁豆中毒潜伏期最短为1小时,多为15小时,一般在2-4小时,中毒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疼、头晕、心慌胸闷、出冷汗、手脚发冷、四肢麻木、畏寒等症状,经及时治疗大多数病人在24小时内即可恢复健康,愈后良好,无死亡。
扁豆所含的毒性物质能被持续高温破坏,所以炒菜时不要贪图脆嫩,应充分加热,使扁豆颜色全变,里外熟透,吃着没有豆腥味,这样就能避免中毒。特别是单位的集体食堂和接待会议或宴会的饭店招待所,必须要掌握完全熟透的原则。
如何预防发芽土豆中毒
发芽土豆中含有难溶于水的龙葵碱,土豆中龙葵碱一般含量很少,但在贮存过程中逐渐增加,土豆发芽后,其幼芽和芽眼部分的龙葵碱含量达0.3-0.5%,正常人食入0.2-0.4g即可引起中毒。
土豆中毒表现先为咽喉抓痒感及烧灼感,上腹部烧灼或疼痛,其后出现胃肠炎症状,还有头晕、头痛、轻度意识障碍、呼吸困难,重症者可因心脏衰竭、呼吸中枢麻痹而致死。
当土豆贮存不当,至土豆发芽或部分变黑绿色时,其中的龙葵碱大量增加,烹调时又未能除去或破坏龙葵碱,食后即发生中毒。尤其以春末夏初季节更为常见。
预防措施是土豆应贮存在低温、无直射阳光照射的地方,防止生芽。不吃生芽过多、黑绿色皮的土豆。生芽较少的土豆,应彻底挖去芽或芽眼,并将芽眼周围的皮削掉一部分,这种土豆不宜炒丝或炒片吃,宜红烧、炖、煮吃。由于龙葵碱遇酸易分解,所以烹调时可加些食醋,加速龙葵碱破坏。
如何防止冰箱食物中毒
冰箱在我国居民家庭中使用的普及大大减少了细菌性食物中毒,减少了食品的腐败变质,但如果使用不当,把冰箱当成“保险箱”的话,则可能适得其反。
首先我们应了解大部分微生物的最适宜繁殖温度在37℃左右,但相当部分微生物在20℃以上均能迅速繁殖生长,在10℃以下,绝大多数微生物生长缓慢。
因此,冰箱贮存食物可延缓微生物的繁殖生长,但不能杀灭微生物。不合适的贮存温度、食物温度过高、反复冷藏、食物太“脏”、冰箱内生熟交叉存放等因素均可影响冰箱的冷藏效果,大大降低冰箱的“保险系数”。
要防止冰箱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菌痢等消化道疾病,关键是要正确使用冰箱。首先要破除冰箱等于消毒柜的错误观念,加强对冰箱内的消毒处理,定期进行清理。
其次是储存食品不宜太多,时间不宜太长。专家建议肉类食品冷藏不宜超过2-3天,蛋类为7-15天,水果、蔬菜为4-7天。
三是存放食品最好用保鲜袋包好,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存放的熟食要热透后在食用。瓜果要重新用清水洗净或开水烫洗后才能吃。
为什么会发生毒蘑菇中毒
每年入夏以后,各地会陆续发生一些毒磨菇中毒的现象,并会有人死亡。一般发生毒蘑菇中毒的原因有两种:一是采蘑菇的人不认识有毒蘑菇,自食或卖出后引起中毒;二是仅凭经验之谈、民间传说,未能正确鉴别有毒蘑菇,致使误食而发生中毒。
在采蘑菇时要认真辨认,如果您不认识可食用的蘑菇,就不要采,最好也不要吃。以免发生中毒。
毒蘑菇中毒一般可分为速发型毒蘑菇中毒与迟发型毒蘑菇中毒。速发型毒蘑菇中毒,就是食后发病快,一般在半小时至6小时之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明显,症状消失后,很快好转、痊愈,极少有死亡发生。
迟发型毒蘑菇(如白毒伞、毒伞)中毒恰恰相反,发病慢,一般在误食毒蘑菇10小时以上发病。常常是出现吐、泻症状之后,似乎痊愈,即假愈,经过1-3天假愈期后,突然出现严重的肝、肾、脑等脏器损害的症状,如肝肿大、黄疸、广泛出血、尿少、无尿、烦躁不安、昏迷、抽搐、休克,甚至死亡。
对此应该特别注意,吃蘑菇中毒后,发病时间在食后10小时以上的,一定不要被假愈期所迷惑,千万要及时到医疗部门诊治,并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对同时吃毒蘑菇而暂未发病者,也应视为已发病者对待,以免发生意外。
如何预防毒蘑菇中毒?
首先,要提高鉴别毒蘑菇的能力,不吃不认识或没有吃过的蘑菇。其次,不要轻信一些不可靠的鉴别毒蘑菇的方法。有些说法,如颜色鲜艳、样子好看或蘑菇盖上长疣子的有毒,不生蛆、不长虫子的有毒,有腥、辣、苦、酸、臭味的有毒,碰坏后容易变色或流乳状汁液的有毒,以及煮时使银器或大蒜变黑的有毒等,这些说法是有局限性或有误的。
如白毒伞的菌盖纯白色、毒伞的菌盖暗灰绿色,颜色并不鲜艳,样子也不怎么好看,碰坏后又不变色,也不使银器或大蒜变黑,没有苦味,却鲜味宜人,然而是极毒的毒蘑菇。
成年人吃一个湿重50克的白毒伞或毒伞就可以死亡。顺便说一句,据实验研究表明,尚无一种常见的毒蘑菇可使银器变黑。
又如豹斑毒伞生蛆,它能把这种毒蘑菇吃光;裂丝盖伞既无乳状汁液、也无苦味,菌盖上也没有疣子,可是同样都有毒。
因此,用一些不可靠的方法来鉴别种类繁多、形态多样和含毒成分复杂的各种毒蘑菇是极为危险的。只有掌握正确的鉴别方法,防止误食毒蘑菇中毒,才是可行的。
中小学生为什么不宜饮酒
有些同学受家庭和社会影响,学会了喝酒,有的甚至养成了喝酒的习惯,这是有害无益的。为什么中小学生不宜饮酒呢?
1.同学们正处在生长期,身体各个器官还很娇嫩,尤其是消化系统。因此,不能过多地承受刺激性物质。酒具有刺激性,所含的酒精对肝、胃等的伤害更甚。
2.喝酒会降低人的免疫力,酒后毛细血管扩张,散热增加,抵抗力下降,容易患感冒、肺炎等疾病。
3.饮酒过量会伤脑,使同学们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严重的还会使智商下降。
4.据实验,中小学生饮酒还会对身体的发育带来不良后果。
中小学生吸烟有什么害处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明确要求在校学生不得吸烟,同学们应自觉遵守。
吸烟只是一种习惯,对人体有害无益。研究表明,吸烟时烟雾中有许多有害成分,对人体的呼吸道、心血管、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对中小学生来说,吸烟的危害更大:
1.烟草在燃烧时会产生烟焦油,含有致癌物质,能诱发各种癌症。
2.烟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种剧毒物质,对人的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长期吸烟,会引起心血管疾病。
3.吸烟不仅害己,还会污染环境,给他人带来更严重的危害。
4.吸烟者的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70%,寿命也明显缩短。
怎样避免陌生人闯入家中
当同学们独自在家时,要注意避免陌生人进入而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
1.独自在家,要锁好院门、防盗门、防护栏等。
2.如果有人敲门,千万不可盲目开门,应首先从门镜观察或隔门问清楚来人的身份,如果是陌生人,不应开门。
3.如果有人以推销员、修理工等身份要求开门,可以说明家中不需要这些服务,请其离开;如果有人以家长同事、朋友或者远方亲戚的身份要求开门,也不能轻信,可以请其待家长回家后再来。
4.遇到陌生人不肯离去,坚持要进入室内的情况,可以声称要打电话报警,或者到阳台、窗口高声呼喊,向邻居、行人求援,以震慑迫使其离去。
5.不邀请不熟悉的人到家中做客,以防给坏人可乘之机。
冻伤后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1.发现冻伤患者后,立即用棉被、毛毯或棉衣等保护受冻部位,以防止再次受凉。衣服、鞋袜等连同肢体冻结者,不可勉强卸脱,迅速将患者护送至温暧的室内,用40℃左右的温水使冰冻融化后脱下或剪开。
2.能减轻局部冻伤和有利于全身冻伤复苏,立即施行局部或全身的快速复温,这是冻伤急救的关键措施。具体方法是用足量的温水(38-42℃)浸泡伤肢或浸浴全身,浸泡过程中注意要保持水温恒定,并可轻轻按摩未损伤的部分,帮助改善血循环。
浸泡至肢端转红润、组织变软,皮温达36℃左右为止。对已经复温的病人,应立即停止浸泡,以防浸泡时间过长增加组织代谢,有碍恢复。
若现场没有温水,可将冻伤局部置于自身或救护者的温暖体部,如腋下、腹部或胸部,以达复温的目的。严禁用火炉烘烤、雪搓、冷水浸泡或猛力捶打患部。复温后继续采取保温措施,用毛毯、电热毯、电褥子保暖,要注意保护受冻部位,预防外伤。
3.复温过程中和复温融化后病人会出现剧烈疼痛,可口服止痛药。
4.严重冻伤者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预防性注射抗生素。
防冻知识:
(1)防寒:严冬季节出门时应戴口罩、手套、耳罩,保护暴露在外的皮肤。鞋子和袜子的大小、松紧要合适,不宜过紧过小。
(2)防潮:潮湿会促进体内热量的散发,易发生冻伤,因此服装鞋袜要保持干燥,受潮后及时更换,利于保温。
(3)防静:低温环境中要避免肢体长期静止不动,久坐、久站后要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4)增加抗寒能力:冬季室外工作者应注意休息和营养,以增强对机体抗寒能力。将要到高寒地区工作的人,可进行耐寒锻炼,坚持用冷水洗手、洗脸甚至冷水浴,以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5)不可饮酒挡寒:冬季有人喜欢饮酒御寒,但实际上酒后血管扩张,人体散热量向外发散,反而不利于抗寒,且容易引起感冒。
如何防范精神病患者的伤害
精神病患者常常是独来独往,肮脏邋遢,行为怪异,有时会对他人做出攻击行为。怎样避免他们的伤害呢:
1.遇到他们,应当尽快远离、躲避,不要围观。
2.不要挑逗、取笑、戏弄精神病患者,不要刺激他们,以免招致不必要的伤害。
3.智能低下的痴呆者,甚至醉酒者,也会做出类似精神病患者的举动,同学们也应躲避,不要刺激他们。当他们自身遇到危险或者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时,应当向老师、民警或其他成年人报告。
牙痛了采取什么应急止痛法
一般在吃较硬食物或遇甜酸、冷热时,疼痛加剧。可用新鲜大蒜头去皮、捣烂如泥,填塞于龋齿洞内;也可取云南白药适量,用温开水调成糊状,涂在牙周及齿跟部位;还可用风油精、十滴水擦于患处,或连续用较大量的防酸牙膏刷牙等,都会使疼痛迅速缓解,继而消失。
对于牙齿过敏而发生酸痛可用小苏打2-3片研碎,溶解于1杯冷开水中,每日漱口多次。另外,对于龋齿合并感染,牙周炎、牙龈炎、牙髓炎等症引起的牙痛,可取六神丸6粒加少量黄酒研细,放于龋齿洞内,或将其研细置于牙龈上与唾液混合,可使疼痛迅速缓解至消失。
牙疼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是牙神经痛。可采用冷敷法缓解疼痛,也可用棉球蘸取75%的酒精涂于牙痛处2-3分钟,再用酒精棉球压在痛处。或取鲜生姜1片含于痛处。
头部创伤的急救原则是什么
当您的头部创伤后,千万别着急,只要按下面5点做,一定会没事的。
1.迅速用清水洗净伤口异物,盖上一块敷料挤压伤口周围,使创口闭合以减少出血。
2.保持按压10分钟左右,当出血减缓时,在第一块敷料上再盖上另一块敷料。
3.用一只手固定放置于伤口的敷料上,并将绷带的一端放在敷料上开始包绕头部,以包扎伤口。
4.为防止绷带滑脱在头部背后(如果伤口在前面),可使绷带上下缠绕并互相压叠。
5.包扎完后系牢,但不要太紧,并立刻去医院。
骑自行车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骑自行车外出比起走路,不安全的因素增加了,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下:
1.要经常检修自行车,保持车况完好。车闸、车铃是否灵敏、正常,尤其重要。
2.自行车的车型大小要合适,不要骑儿童玩具车上街。也不要人小骑大型车。
3.不要在马路上学骑自行车;未满12岁的儿童,不要骑自行车上街。
4.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逆行;转弯时不抢行猛拐,要提前减慢速度,看清四周情况,以明确的手势示意后再转弯。
5.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不闯红灯,遇到红灯要停车等候,待绿灯亮了再继续前行。
6.骑车时不要双手撒把,不多人并骑,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闹。
7.骑车时不攀扶机动车辆,不载过重的东西,不骑车带人,不在骑车时戴耳机听广播。
8.学习、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知识。
做好宿舍的安全防范措施
学生宿舍,特别是女生宿舍,也常常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目标。学生宿舍的安全防范应注意:
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性,不给坏人可乘之机。
2.晚上入睡前要关好门窗,并检查插销是否牢固。
3.夜晚有人来访,不轻易开门接待;陌生人来访,一定不要开门,坚决拒之门外。
4.夜晚到室外上厕所,要穿好衣服,结伴同行,最好携带电筒以及防卫用具等。
5.假期不回家的学生,应集中就寝,避免独居一室。
6.宿舍中可以准备一些木棍等防卫用具,一旦遭受袭击,要团结一致;坚决自卫,与坏人搏斗;同时大声呼救或者设法报警,以求得援救。
消除蔬菜水果中残留农药
蔬菜和水果能提供丰富的纤维、维生素、矿物制。由于某些菜农未按规定使用农药,造成蔬菜水果表面多残留着一些农药,特别是刚喷过或喷过农药不久就收割上市的蔬菜,食用后对身体健康有害。
目前广泛用于谷类、蔬菜、水果等作物的农药是有机磷农药,这类农药化学性质不稳定,在自然界极易分解,其降解速度受温度和PH影响,长期食用农药超标的蔬菜水果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怎么能除去残留农药呢?水果:洗净、削皮;蔬菜:先去除根、帮,然后用碱性洗涤剂反复浸泡清洗,最后用净水冲洗后,再烹调加工。
避免坠入下水管道竖井
街道上设置有许多下水管道竖井(还有用于安装、检修煤气、通信、供水管线的竖井),在这些竖井的井盖损坏、丢失的情况下,常会发生行人坠入竖井的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怎样才能避免这种危险呢?
1.在街道上行走或骑自行车,应精力集中,注意观察路面情况,夜晚路黑或路灯光线不足时更要加倍小心。
2.下雨天道路积水会漫过井口,所以行路时要格外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3.发现井盖损坏、丢失,存在潜在危险的情况,可以报告巡逻民警或有关管理人员,以及时排除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