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地雄狮
在陆战武器里面,要属坦克装甲车最为厉害。自从1916年问世之初到现在,坦克凭借一身钢铁盔甲、强大的火力和优越的机动性能在陆上战场大显身手,获得了无数美誉——“钢铁战士”“陆战之王”。无论是在白雪皑皑的北欧平原,还是在撒哈拉茫茫的戈壁沙漠;无论是在大西洋边缘的诺曼底海岸,还是在形势复杂的中东战场,总能见到它们英武刚硬的身影。
“马克”Ⅰ型坦克
1916年9月15日,60辆“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为了纪念发明家Tank,改武器取名为坦克。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Tank”这个单词的音译。
诞生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

“马克”的出现,改变了那种残酷的血肉横飞的战争模式。
外形特征
于1916年生产的“马克”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车体两侧的履带架上有突出的炮座,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
两大种类
“马克”Ⅰ型坦克的乘员为8人,该坦克有“雄性”和“雌性”两种类别。“雄性”坦克装有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而“雌性”坦克仅装有5挺机枪。

坦克分为“雄性”和“雌性”两种类别。
大受欢迎
“马克”Ⅰ型坦克靠履带行走,由于它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不怕枪弹、无所阻挡,很快就突破了德军防线,从此开辟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代。

马克”Ⅰ型坦克
小知识
体积较小的“马克”坦克起初是被用做坦克兵团的训练坦克。
FT-17轻型坦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继英国之后,先后研制出“施纳德”突击坦克、“圣沙蒙”突击坦克、“雷诺”FT-17轻型坦克和2C重型坦克。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雷诺”FT-17轻型坦克。

合理设计
FT-17是世界上第一种装有可360度旋转炮塔的坦克。此外,该坦克的动力舱后置,车体前还设有驾驶席。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绝大部分现代坦克都沿用了这一设计。

“雷诺”FT-17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
两大型号
事实上,“雷诺”FT-17轻型坦克有两种型号,它们分别是由法国制造的“雷诺”FT-17轻型坦克(机枪型)和由法国及波兰共同制造的FT-17轻型坦克(37炮型)。
材质问题
1925年至1927年间,波兰利用法国和自制的零部件组装了二十多辆FT-17。由于波兰版的FT-17材质低劣不能用于实战,波兰军队便用这种型号的坦克进行训练。

深受喜爱
据说,希特勒对“雷诺”FT-17轻型坦克可谓是情有独钟。他在看了陆军研制的几种坦克为他所做的表演后,曾兴奋地大叫:“这正是我所要的!这正是我所要的!”

“雷诺”FT-17轻型坦克久经战火的洗礼,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出色表现令世人刮目相看。
小知识
1917年,“雷诺”FT-17轻型坦克的第一辆样车得以问世。
“虎”1坦克
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很快便发现,自己现有的坦克不足以对付苏军便开始大量装备T-34中型坦克和KV-1重型坦克。于是,德国人开始研制第二代坦克,由此便产生了后来的虎式坦克。

正式研发
“虎”1坦克的研制其实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就已开始了,但其真正研发还是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后。1942年8月,德国开始正式生产由亨舍尔公司研制的“虎”1重型坦克。
无所不摧
由于“虎”1坦克安装有一门致命的88毫米L56重炮,因而它可以摧毁当时包括IS-2在内的一切坦克。
小知识
“虎”1有良好的多面防护,这也使它的重量达到了56吨之多。
刀枪不入
“虎”1坦克的正面装甲虽然没有采用黑豹坦克的那种斜面装甲,但其厚达110毫米的正面装甲似乎更显得刀枪不入——绝大多数盟军坦克在正常作战距离内对它也无可奈何。
传动方式
“虎”1坦克采用了电动力传动方式——先发动汽油机,再带动电动机,这样可以使驾驶员能够改变电动机的转速使坦克转向,就像开汽车一样。


“虎”1坦克是一种典型的旋转炮塔式坦克,炮塔扁平,采用液压驱动,转速很慢,一旦发动机停转,就只能采取手动转向。
T-34坦克
T-34坦克是世界各国坦克发展中的经典模式,它为现代坦克的设计思想打下了基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型T-34坦克的生产总量多于5万辆,远远超过所有德国坦克的总和。
名师之手
T-34坦克是苏联著名设计师科什金呕心沥血的杰作,它具备出色的防弹外形,强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机动能力。此外,该坦克还拥有无与伦比的可靠性,易于大批量生产。

从上图不难看出,T-34坦克的炮塔比较低矮,其防弹外形比较出色。
有得有失
T-34坦克的炮塔低矮,从而减少了坦克被对手发现和被击中的几率,提高了生存能力。但这种造型的炮塔同样也限制了火炮和机枪的射击角度,使其无法近距离命中目标。
小知识
在陈列支架台上停放了60多年的T-34,至今依然可以使用
“雪地之王”
T-34坦克具有超强的越野机动能力,这是苏军装甲部队大纵深攻击战术的硬件基础。在冰天雪地的战场,该坦克可以在雪深一米的冰原上自由驰骋,被德军称为“雪地之王”。

幸运化身
1943年的苏德战争中,苏军的第5近卫坦克军遭遇了德国党卫军第2装甲军。虽然T-34坦克在火力和装甲防御上要比德国的“虎”1和“豹”式弱,但最终苏军却赢得了胜利。

M60主战坦克
M60主战坦克是美国陆军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主要制式装备,它包括M60、M60A1、M60A2和M60A3共4种车型。作为世界上最早装备于部队的主战坦克,M60也是西方目前装备最多的主战坦克。
更新特点
1960年,M60主战坦克被列入美军装备。与其前身M48A2坦克相比,M60主战坦克主要采用了新的105毫米火炮、改进火控系统和柴油机等,其火力加强,最大行程也大大提高。
大致结构
M60主战坦克是传统的炮塔型主战坦克,分为车体和炮塔两部分。此外,该坦克车体的前部还可以安装M9推土铲,用于准备发射阵地或清理障碍,这很像我们现在见到的推土机。

改进车型
M60A1是M60系列坦克的第一种改进车型,也是M60系列的基本车型,其研制代号为M60E1。它的底盘与M60基本相同,主要采用前尖后长的新型炮塔。

上图为美国陆军的演习,他们通过一个狭窄的德国村街参加多国军事演习。
致命缺陷
M60系列坦克存在两个致命缺陷:一是炮塔靠液压系统工作,命中弹丸的冲击力容易将液压管打漏;二是坦克油、弹存储部位间距较小,命中后容易引起连锁反应,造成车毁人亡。
参加战斗
海湾战争中,M60A3坦克曾投入战斗。由于处于地面作战阶段,伊军难以组织有效地反坦克作战,所以无法检验其真实水平。此外,它与M1系列坦克相比不占优势。

M60A3
小知识
M60主战坦克是在M48A2主战坦克基础上研制而成的主战坦克。
M1主战坦克
美国现役中最高性能的主战坦克要属“艾布拉姆斯”M1主战坦克,它可是冷战时期典型的产物。与之前的M60系列坦克相比,M1主战坦克不仅速度更快,其机动性也更好。
名称由来
1976年,经过测试与评估,克莱斯勒设计的坦克被选中了。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装甲部队司令格雷夫顿·W·艾布拉姆斯将军,该坦克被命名为“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独特装备
在世界上现役的坦克中,M1主战坦克是唯一采用车载燃气轮机作为主发动机的坦克。尽管在理论上,车载燃气轮机具有优良的燃料消耗率,但现实中柴油机也有鲜明的优势。

AGT1500燃气涡轮引擎
小知识
M1侧面的影像更低更小,从而降低了被敌方攻击的概率。
最大特点
M1主战坦克给人印象最深的特点还是它的特种装甲,该装甲是由钢和其他材料组成的“三明治”式结构,可以抵御具有动能穿透力的破甲弹的袭击。
“保姆”车队
M1发动机的性能毋庸置疑,它比美国陆军装备的其他柴油坦克的引擎更加可靠。该引擎工作的时候非常安静,这就为士兵免去了噪音的干扰。

M1A1装载机
焊接工艺
M1不像早期的坦克那样用装甲铸造法制造装甲外壳,而是用扁平的装甲部件焊接而成。此外,它还装有先进的火控系统和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武器装置。

T-90坦克
T-90坦克是俄罗斯研制的一种新型主战坦克,该坦克是典型的组合式坦克,堪称俄罗斯陆军最先进的陆战装甲装备。从总体性能来看,T-90坦克还是处于世界前列的。
发展过程
1992年,俄罗斯国防部将T-72y主战坦克重新命名为T-90主战坦克,并于1993年6月在库宾卡试验场将其首次公开。1996年1月,该国防部决定逐步采用T-90作为制式装备。

T-90主战坦克。
高端防护
T-90坦克的炮塔采用复合装甲铸造而成,内部还有一个夹层。该装甲的整体厚度相当于380毫米钢装甲,其抗穿甲能力相当于530米钢装甲,抗破甲能力相当于520毫米钢装甲。

T-90坦克的炮塔
“午夜幽灵”
T-90坦克的车、炮都拥有各自的全景稳定式热像仪。该热像仪具有搜索、发现和指示目标的能力。在夜间,T-90的最大有效视距可达3700米,所以它被称为“午夜幽灵”。
水土不服
来到印度的T-90因抵挡不住当地炎热的高温天气,暴露出好多问题。该坦克在印度沙漠地区的极高温环境下执行任务时,坦克内的平均温度通常能达到55℃~60℃。
不断改进
自1994年开始小批量的生产装备俄罗斯陆军起,T-90坦克就在不断地改进。目前,它至少已有两种变型车,即T-90E和T-90C,估计未来几年还会有新的改进型出现。

小知识
T-90的整个火控系统是独立研制的,并安装了主动防御系统。
“豹”2坦克
德国研制的“豹”2坦克几乎是德国陆军的标志,它凭借着优异的性能,从1988年以来一直占据各种《世界坦克排行榜》的首位,是世界现役主战坦克中综合性能最优秀的一种。
诞生背景
1970年,德国和美国联合研制MBT70坦克的计划告吹后,德国便决定研制“豹”2坦克。第一辆预生产型“豹”2坦克于1978年年底被交给了德国国防军。

豹2原型车PT19(1978年)。
引领时尚
1979年,“豹”2坦克首次装载了热像仪。这一改进使得坦克不仅在黑暗中,而且在雾中也能发现并攻击敌人。自此之后,这些夜视装置便成了坦克的必要设置。

在马德里的西班牙“豹”
巧妙设计
“豹”2坦克把乘员的力量置于首位,车体前端呈尖角状。此外,由于增加了厚的侧裙板,从而提高了该炮正面弧形区的防护能力。

“豹”2炮塔细节
不断革新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德国便实施了“豹”2坦克的改进计划。其改进型号命名为“豹”2改,后定名为“豹”2A5主战坦克。

德国“豹”2A6M
小知识
“豹”2A5最初是为英国陆军“挑战者”坦克的替代计划而研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