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空战鹰
自古以来,人类就梦想着能像鸟儿一样在太空中飞翔。飞机的“出生”,正好实现了人类飞上天的梦想。飞机不仅仅是人们飞向天空的一个工具,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类的战争,使得这个美好的东西变成了战斗的武器。现代的战争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这些功能齐全的战斗飞机,在未来的发展中,它们将会越来越先进。
U-2侦察机
有“间谍幽灵”之称的U2侦察机是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研制成功的,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空中侦察机。作为一种专用的远程高空侦察机,U2的飞行高度在2万米以上。

研发背景
20世纪50年代初,东西方之间的对抗开始了。由于传统的情报收集手段不能满足要求,于是,一种新型高空侦察机的诞生就显得非常的迫切。
U2前身
1954年4月,洛克希德公司高级研发中心向美国国防部递交了研制新型高空侦察机的报告,并极力推荐工程师凯利·约翰逊提出的CL-282项目方案,这就是U2侦察机的前身。

小知识
为了能够执行长距离的飞行任务,U2不得不携带大量的航空燃料。

身怀绝技
作为一种间谍飞机,U2有两个绝技:一是飞得高,它因而一度被认为是难以击落的;二是谍报本领强,它不仅可进行照相侦察,还可以进行电子侦察。
巧妙设计
为了减轻重量,U2在制造上采用了很多滑翔机技术,其机翼内部载有大部分燃油。而每边的机翼下,都装有一个钛金属制的滑橇,目的是为了在着陆时保护机翼。

U-2的有效载荷范围
光荣复命
1962年8月,美国当局获得了苏联可能在古巴建立地对空导弹的阵地,于是中央情报局立即派出U2进行查证。最后,U2在古巴西部发现了苏联正在修建的核导弹基地。
SR-71“黑鸟”侦察机
SR-71“黑鸟”侦察机有一个非常奇特的外形,它全身都是黑色的,两个三角形的翅膀横插在机身的尾部,每个发动机上还高高撅起个“小尾巴”,远远看去就像一只“黑天鹅”。
研制设想
SR-71“黑鸟”的研制是美国空军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于1959年开始实施的一项计划。起初,这个计划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够在20000米以上高空进行高速拦截的战斗机。
正式诞生
1962年,原计划的第一架试验机A-11试飞,但该机的技术条件不够成熟,美军就放弃了它。A-11的优秀性能使美军决定将其改进,于是,SR-71“黑鸟”诞生了。

新的突破
SR-71是第一种成功突破“热障”的实用型喷气式飞机。所谓的“热障”是指,当飞机的速度快到一定程度时,它会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威胁到飞机的安全。
空中神话
SR-71“黑鸟”是世界上飞得最快的军用飞机,它的最快速度可达3529千米/小时。凭借如此高的速度,它曾创造了一个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未被击落一架的神话。

“快”是“黑鸟”的最大特长
小知识
之所以将SR-71外形设计得很奇怪,是为了满足其高速的需求。
RC-135“铆钉”侦察机
RC-135“铆钉”是美国空军最先进的战略电子侦察机之一,它被视为21世纪最重要的侦查工具。它的头部是一个巨大的“疣猪鼻”形整流罩,因此人们也称它“疣猪”。
电子设备
RC-135“铆钉”装有大量的电子天线,再配合机内众多的电子侦察设备,就使得它能够识别和监听广泛频段的无线电信号。L-3通信公司主要负责对RC-135机身和电子设备的改造。

小知识
RC-135的电子侦察人员分别负责雷达、通信和照相侦察三大系统。
诸多版本
自打RC-135“铆钉”侦察机问世以来,已有多种改进型,如A、S、U、V、W、X等型号,其中最新型号是X型。它们分别用于信号情报、电子情报和弹道导弹情报的侦察。
战斗目标
战争开始后,RC-135能够迅速捕捉和分析战场上的各种电子威胁,然后将分析的结果与其他电子系统进行协同,最后把目标的数据提供给其打击装置。
屡受使用
近年来,RC-135的身影经常会出现在战场、热点地区和例行性侦察行动中。例如在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军共派出4架RC-135对伊拉克进行不间断地侦察监视。

RQ-4A“全球鹰”无人机
该无人机的机体比较庞大,其多处均采用新型材料制造。由于它的飞行控制系统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所以它可以自动完成从起飞到着陆的整个飞行过程。
主要优点
无人机是一种以无线电遥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为主的不载人飞机。与载人飞机相比,无人机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

地面遥控装置
无上荣耀
2003年8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向美国空军颁发了国家授权证书,允许其“全球鹰”无人机系统在国内领空实施飞行任务,这使“全球鹰”成为美国第一种获此殊荣的无人机系统。

RQ-4A“全球鹰”无人机
越洋创举
2001年4月22日,“全球鹰”完成了从美国到澳大利亚的越洋飞行创举。飞行距离远使得“全球鹰”可以逗留在某个目标的上空长达42个小时,以便连续不断地进行监视。
主要缺点
“全球鹰”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飞行速度与高速战斗机比起来,难以逃脱高速战斗机的追击;尽管它采用了隐身技术,但喷气发动机工作时仍会产生一定的红外辐射信号。


保养中的环球之鹰
小知识
“全球鹰”承载能力有限,所以一旦被敌方战机锁定,还是会被击落。
V-22“鱼鹰”直升机
V-22“鱼鹰”直升机是贝尔直升机公司与波音直升机公司为满足美国政府于1981年提出的“多军种先进垂直起落飞机”计划的要求,在贝尔301/XV-15的基础上共同研制的倾转旋翼机。
达成协议
1983年4月26日,贝尔及波音直升机公司与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签订了一项为期24个月的合同,双方约定对V-22进行初步设计。
分工不同
合同规定贝尔公司负责V-22机翼、发动机短舱、螺桨—旋冀装置和传动系统及发动机一体化;波音公司负责其机身、尾部装置、起落架装置、整流罩以及综合电子设备。

收纳成紧致状态的MV-22,主翼转90度后与机身平行,冷旋翼也转至重叠,以便运送。
续订合同
1986年5月2日,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又与贝尔公司及波音公司签订了一项价值达4.97亿美元的合同。该合同是V-22为期7年的第一期合同。

美国海军鱼鹰式直升机
首次试飞
1988年5月23日,V-22的1号原型机在贝尔直升机公司的阿林顿飞行研究中心出厂。该机于1989年9月14日完成首次由直升机状态向定冀机状态过渡的飞行转换。

小知识
V-22“鱼鹰”原定1991年底至1992年初交付美国海军陆战队。
AH-64“阿帕奇”直升机
AH-64“阿帕奇”不仅是美国陆军航空兵的主力装备,也是美国最先进的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的武装直升机。它能有效摧毁中型和重型坦克,拥有良好生存能力和超低空贴地飞行能力。
诞生背景
1972年底,美国陆军为了加强其武器装备,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要求研制一种能在恶劣气象条件下昼夜执行作战任务,并具有很强的战斗、救生和生存能力的直升机。

主旋翼上方搭载毫米波雷达的日本自卫队AH-64D阿帕奇长弓。
正式问世
该计划提出后,美军选中了贝尔和休斯直升机公司的方案。1976年,美国陆军正式宣布休斯公司的YAH-64方案获胜。1984年1月,第一架生产型AH-64A正式交付部队使用。

设计难题
武装直升机在执行作战任务时,往往飞得很低,这样很容易受到敌方地面火力的攻击。因此,为了克服这些缺陷,AH-64“阿帕奇”的设计动了很多心思。
巧妙设计
在旋翼桨的设计中,“阿帕奇”采用了先进的设计材料。经实弹射击证明,这种旋冀桨叶的任何一点被12.7毫米枪炮击中后,一般不会造成结构性破坏,完全可以继续执行任务。

AH-64直升机
小知识
AH-64“阿帕奇”可近地面低飞,也能利用地形或地面物体做掩护。
Mi-24“母鹿”直升机
Mi-24“母鹿”直升机是苏联米里直升机设计局设计的第一代专用武装直升机,北约组织给予它的绰号是“母鹿”。该机于1971年定型,1973年正式开始装备部队使用。
地位显赫
尽管之后米里设计局又推出了更新的Mi-28直升机,但由于Mi-24至今仍是俄罗斯陆军航空兵和世界许多国家空军的主干,该局便继续以Mi-28的技术改良Mi-24。
无可替代
一向使用西方武器的以色列,也为了争夺市场而推出Mi-24的改进型,由此不难看出Mi-24在武装直升机中的重要地位。

Mi-24“母鹿”直升机
小知识
Mi-24一共发展了A、B、C、D、E和F六种型号,生产了2000多架。
主要布局
Mi-24采用单旋翼带尾桨布局,该旋冀有5片玻璃钢桨叶,每片桨叶均装有调整片和电加热防冰装置。该机机身采用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驾驶舱上半部随任务不同而有所不同。

便于作战
Mi-24延续了Mi-8宽大的机身,有一个能装8名步兵的运兵舱,这是Mi-24与AH-1为代表的西方武装直升机的重大差异。该运兵舱非常适合用于陆军部队协同空降作战。

Mi-24D座舱仪表。
设计巧妙
Mi-24直升机的重要部位装有防护装甲,其双发动机和双重的系统设计使它中弹后仍能安然返回基地。
A-10“雷电”攻击机
攻击机家族里的A-10“雷电”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凶悍无比,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完美的攻击机之一,该攻击机主要用于攻击坦克群和战场上的活动目标及重要火力点。
“坦克杀手”
A-10“雷电”攻击机的特点是起、降滑跑距离短,出动迅速,载弹量较大。它那独特的外形和装甲赋予了自身强大的生存能力,加上强大的火力,使其成为了“空中的坦克”。
设计性能
A-10“雷电”从开始设计就被确定设计为亚音速飞机,由于战术攻击作战并不需要太大的速度,亚音速的飞行,更能提高对小目标的攻击命中率。

小知识
“雷电”在海湾战争中出色的表现,为其赢得了“坦克杀手”的美称。
扬威战场
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中,144架“雷电”机群执行了将近8100次任务,一共摧毁了伊拉克1000台以上的坦克、2000台其他战斗车辆以及1200个火炮据点。


未升级前的类比式仪表板。
最大问题
A-10“雷电”最大的问题就是航电设备比较简陋。此外,它与战斗机相比,具有机动性差、机体重量大、速度慢等弱点。

A-10
AV-8B“鹞”式战斗机
AV-8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垂直/短距起落攻击机,该机有两种型号,分别是AV-8A和AV-8B。AV-8B“鹞”式战斗机是改进型,布局与AV-8A基本类似,但却增强了空战格斗能力。
AV-8A
英国“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研制成功后,美国海军陆战队购买了一批英国“鹞”Mk50,重新编号为AV-8A,用于近距离空中支援和侦察。
“鹞”Mk50
“鹞”Mk50与英国的“鹞”GRMk3基本上一样,但英国宇航公司应美国要求进行了细节改进,如增加使用“响尾蛇”导弹的能力等。

AV-8B原型机于1979
主要特点
AV-8B“鹞”式战斗机不仅加装了升力改进装置,还重新设计了座舱、前机身和发动机进气道,从而加大了垂直起飞和短距起飞时的推力。该机加装的前缘边条,改善了瞬时盘旋性能。

“大翼鹞”
英国宇航公司曾为英国“鹞”式的“大翼鹞”改进型设计了前缘边条,AV-8B采用了这一设计,但边条大小只有原设计的64%。改进不仅增加了该机的重量,同时增加了其外挂载荷。

小知识
英阿马岛之战中,“鹞”式机击落了对方16架飞机,从而一举成名。
F-15“鹰”战斗机
F-15“鹰”战斗机是全天候、高机动性的战术战斗机,它是美国空军现役的主力战机之一。该机是由1962年展开的F-X计划发展而来的,1974年首架量产机交付美国空军使用,直到现在。
所属类型
F-15“鹰”与F-16,美国海军的F-14、F/A-18,欧洲的“狂风”,法国的“幻影2000”“阵风”,英国的“台风”,中国的歼10等同归为第三代战斗机。

NASA的F-15Active试验机。
主要功能
F-15“鹰”既可用于夺取战区制空权,也可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与美国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相比,F-15最大的改进是具有高度的机动性和加速性能。

从空中加油的F-15E座舱
不同本领
F-15“鹰”不仅能作高空高机动飞行和转场飞行,也能单人操纵投放各种武器。此外,该机还可近距格斗,其野战自助能力强,并具有雷达下视能力。

航电系统
F-15“鹰”具有多功能的航电系统,该系统包含了抬头显示器、先进的雷达、惯性导航系统、飞行仪表、超高频通讯、战术导航系统与仪器降落系统。
携弹能力
F-15“鹰”能够携带AIM-7“麻雀”空空导弹、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而在右侧进气道外侧,还有一座M61A1火神机炮。

F-15D正在投放热焰弹
小知识
F-15自1983年展开提升计划,1985年,第一架MSIP型F-15C完成。
F-16“战隼”战斗机
F-16“战隼”战斗机不仅是美国空军装备的第一种多用途战斗机,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作战飞机。该战斗机正式被投入使用的时间为1979年,到现在已经服役20余年。
大量外销
F-16是现役西方战斗机当中产量最大也可能是最重要的机种,其制造量已经超过了4000架。尽管美国空军的订单已经生产完毕,但该战斗机还是在对外生产和销售。

小知识
1974年1月8日,F-16在美国加州爱德华空军基地开始首次试飞。
开阔视野
一般的战斗机都是飞行员乘坐在机身的高处,这样他们看座舱罩的视野就被限制了。然而,F-16“战隼”机舱却拥有泡状座舱罩,它能够给飞行员很理想的视野范围。

便于操作
F-16“战隼”机的坐椅是30°的斜躺,更符合人体工学;其飞行控制杆则安装在右手边上,而非传统的在两腿之间。这些都大大地方便了飞行员的操作。

士兵所用F-16的驾驶舱。
美丽外观
据说,F-16“战隼”的外形是从50多种方案中挑选出来的。它采用悬臂式的中单翼,平面几何形状呈三角形。前缘的襟翼,可以随飞行速度的变化而自动下偏以改变机翼弯度。
F/A-18“大黄蜂”战斗机
在战斗机界,也有一个叫“大黄蜂”的成员。这个大黄蜂相当得厉害,一般称之为F/A-18战斗机。该战斗机于1978年11月进行了首飞,并于1980年5月开始装备美国海军。

“二合一”
美国海军最初计划研制两种单座型的战斗机,即执行空战任务的F/A-18和执行攻击任务的A-18。由于这两种型号非常相似,美国海军就决定将它们统一为一种机型,称F/A-18。
“夜鹰吊舱”
由于F/A-18机身的内部空间已满,所以新的电子设备只能挂在机外。美军于1993年1月开始为其安装了一种秘密电子舱,称作“夜鹰吊舱”。

可靠性高
F/A-18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F-14的4倍。从首次试飞至1993年9月17日,F/A-18创下了总飞行时数200万小时的纪录。
家族庞大
F/A-18有YF/A-18A/B、F/A-18A、RF-18A、F/A-18B、F/A-18C和F/A-18D等6种型别,共生产了1137架。其中的150架是双座教练型,112架是侦察型。

F/A-18“大黄蜂”突破音障。
实战表现
在1986年3月的“草原烈火”行动中,F/A-18首次参与实战,对利比亚的岸基设备实施打击。

F/A-18战机从美国“杜鲁门”号航空母舰上起飞
小知识
无论昼夜,“夜鹰吊舱”都能正常工作,并精确指示轰炸目标。
F-111“土豚”战斗机
F-111“土豚”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用型变后掠翼飞机,它曾是美国王牌战斗机。该机的特点是航程远、载弹量大、能全天候攻击,主要用于夜间和不利气象条件下执行常规和核攻击任务。

研制背景
F-111原本是为美国空军和海军研制的,由于各自的任务要求不同,美国军方便提出研制一种既能满足空军的战术对地攻击、又能满足海军舰队防空和护航要求的通用战斗机。
正式定型
为满足不同作战要求,美国军方决定研制A、B两种型别。因此,出现了以对地攻击为主的空军型F-111A和以对空截击为主的海军型。随后,F-111便成了纯粹的空军型飞机。

F-111座舱在夜间操作的情景
配置较高
F-111“土豚”战斗机有许多高级的配置:第一是采用了整体弹射座舱;第二是有一门M61型6管机炮;第三是有一套特别的逃生装置。

F111投下24枚MK82炸弹。
改进型
F-111有6种改进型,分别是C型、D型、E型、F型、EF-111及FB-111。其中的C型是为澳大利亚空军生产的型别;D型和E型则是基础型的改进型。
受到劫持
越南战争中,苏联专家通过无线电干扰,切断一架正在执行任务的F-111A与基地的联系,迫使其在越南北部降落。
小知识
1986年4月14日晚,英国的24架F-111开始长途奔袭利比亚。
F-117“夜鹰”战斗机
F-117“夜鹰”是世界上第一种隐形战斗机,它的功能非常强大,在以往的战争中创造出了许多的战争神话。然而,由于它的外形非常奇怪,曾经多次被人看成是外星人的飞碟。
诞生背景
由于飞机在天空中飞行的目标很大,于是研究人员就想着要研究一种可以隐形的飞机,这样的飞机可以在天空中“隐形”作战。于是,典型的隐形机“夜鹰”就诞生了。
隐形绝技
“夜鹰”的全身都被涂上了灰黑色的涂层,这是一种吸收雷达波的涂料。雷达波照射在机身上后会被吸收,只有很少的雷达波会被反射回去,这样就达到了隐形的效果。

F-117
小知识
“夜鹰”的最大速度还没超过音速,这在一流战机中几乎不存在。
战场传奇
“夜鹰”战斗机不仅会隐形,而且充满了传奇色彩。自它于1981年加入美国空军以来,无论敌机隐藏得多隐秘,或在周围设置何种防备,“夜鹰”都能将它们抓出来。

遭遇失败
由于“夜鹰”的雷达隐形涂料对波长十分敏感,因此,长波雷达侦察它的能力也就逐渐提升。1999年,美军参与了科索沃战争,“夜鹰”被派去空袭南联盟时,就被击落了。

F-22“猛禽”战斗机
在美国空军2007年的军事演习中,有这样一种新型的第四代战斗机,传闻它曾在模拟空战中创造了击落上百架敌机而无一伤亡的神话,这就是F-22“猛禽”战斗机。
诸多之最
F-22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战斗机,它是标准的第四代战斗机,主要用于替换美国空军现役的F-15战斗机。因此,该机在美国空军武器装备发展中占有最优先的地位。

早期YF-22原型机
小知识
F-22改装的FB-22即将问世,它是一种中型的战斗轰炸机。
武器内装
F-22可以进行超音速巡航,它机身的下部很平坦,看不见任何外挂武器。该战斗机的武器采用的是内装式,都装在机身里,使用时才打开武器舱门。

“隐形衣”
F-22的机身大量采用复合材料,整个机身都是灰色的,这是一种隐身涂料,相当于穿上了一身紧身衣。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减少雷达反射截面积。

相见恨晚
F-22可以在21世纪进行“超视距作战”,美国空军对此充满信心并已接近成功。他们甚至认为,如果F-22早问世十年,那么海湾战争可能打不起来。
米格-25“狐蝠”战斗机
米格-25战斗机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高空高速截击歼击机。作为世界上第一种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北约组织给予该战斗机的绰号为“狐蝠”。
打破记录
米格-25在设计上强调高空高速性能,它曾打破多项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世界纪录。该机可在24000米高度上持续飞行,是目前世界上闯过“热障”的仅有的三种飞机之一。
首次试飞
1961年3月10日,米高扬签署研制米格-25原型机E-155的指令。两年后,米格-25的第一架原型机E-155R1出厂。1964年3月6日,苏联著名试飞员费多托夫首次驾机升空。

教练型
1968年,米格-25的教练型开始试飞。为简化设计,教练员舱设在原驾驶舱之前,以便将设计修改局限于前机身,为此,取消了机头雷达和武器。

不同成员
米格-25有以下几种改型:米格-25II高空高速截击型、米格25P高空高速侦察型、米格-25y双座教练型、米格-25P电子侦察型和米格-25MII先进截击机型等。
高温措施
高温是米格-25研制中面临的一大挑战。米高扬设计局选用了不锈钢和焊接工艺来制造机体的主要结构,与美国的F-108选择同样的技术途径。

米格-25战斗机
小知识
2002年,伊军的米格-25成功击落了美军一架“捕食者”无人侦察机。
苏-27“侧卫”战斗机
苏-27“侧卫”战斗机是近十年来最著名的战斗机,其主要任务是国土防空、护航、海上巡逻等。该战斗机有很多改进型都曾引起世界的轰动,如苏-30、苏-34、苏-35、苏-37。
研发背景
1969年,苏联开始有针对性地研制新型战机,并进行招标,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要超越美国的F-15。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苏-27“侧卫”战斗机便诞生了。

小知识
苏-27“侧卫”的近距格斗能力可与第四代战斗机F-22相媲美。
出色系统
苏-27战斗机有着出色的火控系统,它的火控系统使得飞行员在运用各种武器,尤其是近距离进行格斗时,在使用导弹方面得心应手。

苏-27驾驶室
“普加乔夫机动”
“眼镜蛇机动”是在空中的一种表演动作,在做这一动作时,飞机的姿态很像眼镜蛇,所以,人们称它为“眼镜蛇机动”,也有人称其为“普加乔夫机动”。
守护之神
1987年,一架挪威的P-3B巡逻机沿着距离苏联海岸线90千米的航线自西向东飞行。很快,一架苏军防空部队的苏-27战斗机升空进行监视。

挂载电视制导炸弹的Su27SK。
“幻影”2000战斗机
法国研制的“幻影”2000战斗机于1984年开始在法国空军服役,此机的技术先进,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完全不“师承”苏美技术的战斗机之一。目前,它是分布最广泛的战斗机之一。
研制历史
1975年12月18日,为替换和补充“幻影”III和“幻影”F1,法国政府正式决定选用“幻影”2000作为法国空军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主力战斗机。

设计要求
法国政府提出了对“幻影”2000的设计要求:尽可能减轻结构重量;采用新技术改善气动特性和飞行性能;采用新型发动机,增大续航能力等。

性能出众
“幻影”2000应用先进技术,装备了大推力的涡扇发动机和更先进的电子设备,所以作战能力大幅度提高,属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

“幻影时代”
“幻影”2000是“幻影”系列中最新的一种战斗机,它不仅是法国航空兵的主力战斗机,而且已成为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空军的主力机种。
家族成员
“幻影”战斗机的第一代成员是“幻影”III,它参加过中东战争和印巴战争。该家族的第二代成员则是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幻影”F1战斗机。

幻影2000
小知识
“幻影”2000-5是在“幻影”III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战斗轰炸机。
JAS-39“鹰狮”战斗机
JAS-39“鹰狮”战斗机是瑞典航空航天工业集团SAAB公司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该机的原型机于1988年12月9日首次试飞,生产型飞机则于1993年3月4日首次试飞。
名称解释
从JAS的字意上不难了解到,“鹰狮”是一种“截击战斗/对地攻击/侦察”的多用途飞机。它已成为本世纪末“雷”式飞机的接替者,又叫做“北欧守护神”。
初遇难题
由于条件限制,JAS-39原型机于1989年2月2日在试飞时坠毁。此后,瑞典飞机制造公司重新修改了飞行控制软件,解决了这个问题。

小知识
yīngJAS-39“鹰狮”战斗机有单座和双座教练两种型种的分类。
博得喝彩
1992年9月8日,在英国伦敦市西南郊范堡罗机场,一架参展的JAS-39战斗机腾空而起,直插蓝天,并表演了倒飞等一系列高难动作,博得了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结构特点
JAS-39机身细长,其圆锥形头部略向下倾,有悬臂式大面积单垂尾。从重量上看,该机可称得上“小巧玲珑”。最值得一提的是,JAS-39安装了新型电子设备,称为D80系统。

喷气口
D80系统
D80系统包括5部多功能处理机:一部用于电子干扰设备;一部用于雷达;两部用于控制显示系统;还有一部用于飞机的中心处理设备。
B-52轰炸机
绰号为“平流层堡垒”的B-52轰炸机是美国空军重型亚音速战略轰炸机,它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服役,目前只有最新的B-52H型还在服役,可以说是标准的“老兵”了。
作战方式
B-52的作战方式从最初的高空高亚音速突防核轰炸,到越战时的中高空地毯式常规轰炸,之后是20世纪80年代的低空突防常规轰炸,再到后来的地毯式轰炸方式。

“数字空军”
近年来,波音公司为B-52轰炸机进行“作战网络通信技术”升级,使其融入先进数字通讯网络,与地面指挥中心、地面部队和其他飞行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一架B-52(前)和两架图-95(后)比较,最大的差异是图-95采用了四台有外露桨叶的涡桨引擎。
震撼人心
在海湾战争中,有68架B-52G投入对伊拉克部队的轰炸中,共执行了1624次任务。B-52所投炸弹的巨大爆炸声,给伊拉克军队以极大的震撼,大大削弱了伊军的士气和战斗力。

B-52F释放其有效载荷的炸弹。
一大亮点
经过一番数字化升级,B-52轰炸机成了美军“数字空军”中的一个新亮点。在此基础上,美国空军又为其加挂“狙击手”先进瞄准吊舱,使其拥有了激光测距和精确打击能力。

B-52H最终型号一次可以搭载大量武装。
小知识
经美军的不断改进和升级,B-52的服役年限将计划延长到2030年。
B-1B“枪骑兵”轰炸机
美国新一代战略轰炸机B-1B“枪骑兵”的主要作战方式为低空高速突防,它通过低空飞行来躲避雷达的捕猎。1986年,首架B-1B投入现役,目前在役的数量约为95架。

两大法宝
B-1B能凭借超音速和隐身两大法宝突破敌方防线。为实现超音速和隐身,B-1B外形采用了翼身融合体,发动机则收在翼根下方,该机的流线型设计非常漂亮。
流行机翼
当B-1B起飞和着陆时,两个机翼就会尽可能向后掠,这样做是为了缩短滑跑距离;当它在几十米的超低空飞行时,两个机翼要微微张开些,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减轻飞机的颠簸。
震惊世界
1995年,一架B-1B从美国本土起飞,绕地球飞行一周,中间进行了4次常规轰炸,最后又飞回美国本土。这可称得上是B-1B完成的一次震惊世界的壮举。

驾驶舱
作战目标
B-1B轰炸机主要用于执行战略突防轰炸、常规轰炸、海上巡逻等任务,也可作为巡航导弹载机使用。目前,B-1B还能执行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打击机动目标和应急目标。
首次实战
1998年,美军对伊拉克实施了“沙漠之狐”的打击行动。这次行动是B-1B首次参加实战,它携载常规炸弹参加了对伊拉克的第二轮轰炸行动。

B-1B“枪骑兵”轰炸机弹舱装弹中
小知识
1999年,6架B-1B参加了科索沃战争,共执行约100次作战任务。
B-2“幽灵”轰炸机
B-2“幽灵”不仅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略轰炸机,也是唯一的大型隐身飞机。B-2的隐身性能可与小型的F-117隐身攻击机相媲美,而作战能力却与庞大的B-1B轰炸机相似。
性能出众
B-2出众的隐身性能首先来自它的外形,该机机体扁平,采用翼身融合的无尾飞翼。其机翼前缘为直线,机翼后缘成双“W”形,外形像一只巨大的黑蝙蝠。

B-2可以空中加油
艰难定型
由于空军对作战飞机的性能和要求有所提高,于是,人们于1984年对B-2的主翼设计进行了重大改动。正因为多次的改进,使得飞机的设计历经了好多年才得以定型。
小知识
美空军将用下一代极高频卫星通信系统代替B-2双向通信设备。
首次试验
1997年6月12日,B-2轰炸机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靶场进行了作战试验。其中的B-2轰炸机一次投放了16颗制导炸弹,而这16颗炸弹都各自瞄准了目标群。


B-2“幽灵”与两架F-117在空中飞行。
首次实战
1999年3月,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一次空袭。在这次空袭中,他们首次动用了B-2战略轰炸机,这是这种飞机第一次用于实战。

E-3“望楼”预警机
E-3预警机是根据美国空军“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统”计划研制的,它具有下视能力及在各种地形上空监视有人驾驶飞机和无人驾驶飞机的能力,其别名为E-3“望楼”。
“大蘑菇”
E-3背上的那个“大蘑菇”是雷达罩,该雷达罩对低空飞行目标的探测距离达320千米以上,而对于中空、高空目标探测距离更远。
小知识
有关资料显示,E-3“望楼”预警机的活动高度一般在8000~10000米。


家族成员
E-3的主要型号有E-3A、B、C、D四种。其中,E-3A为美军的首批生产型。它的机载设备可分成搜索雷达、敌我识别器、数据处理、通信、导航与导引、数据显示与控制等6个部分。
主要功能
E-3能将收集到的战场信息实时的传送给不同的部队,这些信息包括敌机敌舰、和友机友舰的位置和航向等。情况紧急时,这些信息还可以被直接送往美国本土的最高指挥机关。
“超级望楼”
1994年10月,美军展开了“超级望楼”计划,该计划的谜底是要将E-3机队的使用寿命延长到2025年。“超级望楼”计划是要能满足当时美国空军的紧迫需求。
C-130“大力神”运输机
C-130“大力神”是按美国空军的要求制造的一种能在简易机场起降,以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为动力的战术运输机。该机也是美国最成功、最长寿和生产最多的现役运输机。
诞生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由于苏联和西方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当时柏林的居民需要靠西方救援才能生存下去,这样庞大的运输行动促进了运输机的发展。

C-130使用耀斑
主要任务
C-130可以按照需要运送或空降人员以及空投货物,返航时也可从战场运送伤员。经过改型后,它还可用于高空测绘、气象探测、搜索救援、森林灭火及空中加油等多种任务。

不同型号
C-130有多种型号:C-130A是第一种生产型;C-130B为发展型;C-130C是美国空军附面层控制试验机;C-130D是A型的改进型,主要用于南北极地。

C-130给直升机空中加油
作战历史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空军有700架C-130运输机及其派生型进行空运及其他作战支援任务。在科索沃战争中,美空军也派出C-130运输机,担负各种中、远程战术运输任务。

小知识
C-130是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研制的4发中型多用途战术运输机。
KC-135空中加油机
KC-135是为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的各型战机进行空中加油的运输机,它是在C135军用运输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该机于1956年8月首次试飞,代号为“平流层油船”。
首次试验
1923年,美国上空的两架飞机在编队飞行。忽然,从上面一架飞机上垂下一根软管。下面那架飞机上的人捉住软管,把它接在自己飞机的油箱上。这是航空史上第一次空中加油试验。
机箱庞大
KC-135加油机是波音公司在波音707原型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所装的燃油可以给多种型号的战斗机加油,也可供自身的发动机使用。该加油机共有10个机身油箱。

能力出众
KC-135加油机可以给各种性能不同的飞机加油,在加油时排除了让受油者降低高度及速度的麻烦,既提高了加油安全性,也提高了受油机的任务效率。

一架KC-135R正在给F-15“鹰”加油。
原型改进
为延长服役期限,美国空军改装了300余架KC-135空中加油机,称为KC-135R空中加油机。改进后的KC-135有更强的收集、传递和发送信息能力,从而极大提高了战区加油的效率。

美国空军KC-135R吊臂操作员视图
小知识
1967年5月31日,一架KC-135同时为五架飞机提供了加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