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牙痛

牙痛的概述

牙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症状,多因牙齿与牙周局部组织疾患所引起,是指牙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而言,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见于西医学的龋齿、牙髓炎、根尖周围炎和牙本质过敏等。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牙痛发作或加重,属中医的“牙宣”、“骨槽风”范畴。传统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足阳明胃之经脉络于龈中,所以齿与肾、龈与胃关系最为密切。从整体观念出发,牙痛往往与外邪侵袭、炎症、肝肾功能失调与不重视自我保健有关。一般而言,急性牙痛、牙龈红肿者,多从胃治;而慢性牙痛、齿松、齿痛隐隐、红肿不甚者,宜从肾治。

牙痛的症状

牙痛是一种常见疾病。其表现为: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等。

牙龈鲜红或紫红、肿胀、松软,有时龈缘有糜烂或内芽组织增生外翻,刷牙或吃东西时牙龈易出血,但一般无自发性出血,病人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有时可有发痒或发胀感,口臭明显。牙周炎早期,牙龈发痒、不适、口臭,继之牙龈红肿、松软,容易出血,疼痛,反复发作。日久牙龈与牙根部的牙周膜被破坏,形成一个袋子,叫牙周袋,袋内常有脓液溢出,炎症继续扩大,可成为牙周脓肿,病情加重,局部疼痛、肿胀,初为硬性,后变为软性,有波动感,可自行穿破,流出脓液,出脓后,疼痛可减轻,或反复发作,非常痛苦。

牙痛的原因

牙痛因风火毒邪侵犯,伤及牙体,邪聚不散,或胃火素盛,循经上扰牙床,伤及龈肉,或肾阴亏损,虚火上炎,灼烁牙龈所致。牙痛大多由牙龈炎和牙周炎、龋齿(蛀牙)或折裂牙而导致牙髓(牙神经)感染所引起的。中医认为牙痛是由于外感风邪、胃火炽盛、肾虚火旺、虫蚀牙齿等原因所致。引起牙痛的主要因素有:

龋齿

俗称“虫牙”或“蛀牙”,真正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明确。不论乳牙或恒牙都可以发生龋齿。龋齿可造成咀嚼能力丧失,严重时可发生牙髓炎、牙周脓肿、颌骨骨髓炎等并发症,危害全身健康。

急性牙髓炎

牙髓炎俗称牙神经痛,多半是由龋齿的感染发展到牙髓腔而引起,是造成牙痛剧烈的主要原因。

急性牙周膜炎

疼痛很剧烈,持续性的跳痛,牙齿不能咬嚼,痛牙好像要比其他牙长出一些,有牙浮起的感觉。

急性智齿(尽根牙)冠周炎

主要是因第三磨牙位置不正,牙冠面上部分有牙龈覆盖,常有食物嵌塞,易造成细菌滋生感染,并发生炎症,导致牙痛。

牙釉重度磨耗

牙釉俗称珐琅质,牙齿因长久担负着咀嚼食物的功能,最外面一层牙釉质逐渐被磨耗,使第二层牙本质暴露,因牙本质中有神经末梢的分布,故遇有冷热或机械性的刺激时,就可感到酸痛。

牙颈部楔状缺损

由于牙龈萎缩和牙刷毛太硬,在牙面接近牙龈部分,牙釉质很薄,常可因刷牙时刷毛的摩擦,将釉质磨除,暴露的牙本质较软,被刷毛磨成较深的凹陷,就会感到酸痛。

还有一些引起牙痛不常见的原因,比如牙齿没有萌出,压迫附近的牙齿;牙髓有结石;牙冠裂开等。另外,某些特殊人群也可能出现牙痛,如高血压患者的牙髓充血,糖尿病患者的牙髓血管发炎坏死等原因都可引起牙痛。虽然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牙痛,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早期针对病因治疗。

牙痛的辨证

因风火邪毒侵犯,伤及牙体及牙龈肉,邪聚不散,气血滞留,瘀阻脉络而为病;或胃火素盛,又嗜食辛辣,积火与新热互结上冲,或风热邪毒外犯,引动胃火,循经上蒸牙床,伤及龈肉,损及脉络而为病;或由于肾阴亏损,虚火上炎,灼烁牙体及牙龈,令骨髓空虚,牙失荣养,致根脚浮动而隐痛。辨证首先辨牙痛的虚实,属何脏腑。牙齿位于口内,属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之脉入于上齿,手阳明大肠经之脉入于下齿,故本病与肾、胃、大肠等脏腑关系密切。实证,多由于风火邪毒侵袭,或胃火上蒸,伤及牙体及龈肉所致;虚证,多由于肾阴亏损,虚火上炎,牙失荣养所致。

中医辩证分型的对症疗法

风火牙痛

【临床症状】

牙痛剧烈,呈阵发性发作,遇风发作或加重,遇冷痛减,受热加重,牙龈红肿,全身常出现恶寒、发热、口渴、脉数等症状,多见于急性牙髓炎与根尖周炎初期。

【饮食宜忌】

(1)宜食食物

可以多吃些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豆制品和蔬菜、水果等。

(2)忌食食物

饮食上应该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葱、芥菜、大葱、蒜等,因其生热,会刺激牙髓使疼痛加重。此外,还应忌食粗糙、坚硬以及煎炸食物,它们会损伤牙齿,刺激牙髓。酒和酸性食物对牙髓也会产生化学刺激,加重疼痛,也应忌食。

【食疗药膳】

(1)香蕉皮炖冰糖

[原料]香蕉皮2个,冰糖30克。

[操作]香蕉皮、冰糖,隔水炖服,每日3次。

[功效]清热去火。

(2)丝瓜姜汤

[原料]鲜丝瓜300克,鲜姜60克,将鲜丝瓜洗净切段,鲜姜洗净切片。

[操作]上二味水煎1小时,每日饮汤2次。

[功效]清热去火。

(3)柳根煲瘦肉

[原料]柳树根50克,猪瘦肉100克。

[操作]二味洗净加适量水同煲,调味后饮汤吃肉。

[功效]适宜牙龈肿胀、腮部红肿的风火牙痛者食用。

【中医治法】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常方]银翘散加减

[方义]用银花、连翘为君药,既有辛凉透邪清热之效,又有芳香辟秽解毒之功。臣药有二,一是辛温的荆芥穗、豆豉,助君药开皮毛而逐邪,桔梗宣肺利咽,甘草清热解毒,竹叶清上焦热,芦根清热生津,皆是佐使药。

[处方]连翘9克,银花9克,苦桔梗6克,薄荷6克,竹叶4克,生甘草5克,荆芥穗5克,淡豆豉5克,牛蒡子9克,芦根9克。

[用法]按原方配伍比例酌情增减,该作汤剂,水煎服。亦可制丸剂或散剂服用。

[加减]渴者加花粉清热生津;项肿咽痛者,加马勃、玄参清热解毒;衄者,去荆芥、豆豉,因其辛温发散而动血,加白茅根9克,侧柏炭9克,栀子炭9克,清热凉血以止衄;咳者,加杏仁,利肺气。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中药处方】

(1)薄荷连翘汤

[主治]清热解毒。

[处方]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竹叶12克,绿豆衣12克,知母12克,生地黄15克,薄荷6克(后下),牛蒡子1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生地丹皮汤

[主治]清胃火,解热毒,祛风热,凉血消炎。适应症风火牙痛,牙根肿疼,牙周炎,牙龈出血以及龋齿引起的牙龈红肿化脓等症。

[处方]生地30克,丹皮12克,石膏30克,青皮12克,荆芥9克,防风9克。

[用法]水煎两次,两次煎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儿童酌减。每日1剂。

(3)生地麦冬汤

[主治]有清热、降火、消炎的功效。

[处方]大生地4钱,麦冬3钱,花旗参2钱,骨碎甫5钱,二花3钱。

[用法]诸药加3碗水煎成茶饮,加点盐,饮两次后,牙龈牙根便可以渐渐消肿和止痛。

【穴道疗法】

(1)指压疗法

[取穴]迎香、人中。

[操作]前三齿上牙痛取迎香、人中。下牙痛取承浆。后五齿上牙痛取下关、颧突凹下处。下牙痛取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中点、颊车、大迎。以指切压,用力由轻逐渐加重,施压15~20分。

(2)针灸疗法

[取穴]颊车、合谷、上关、大迎、人中、承浆、内庭、太阳、列缺、照海、太冲、太溪。

[操作]颊车、合谷为主穴。根据牙痛的部位,增加穴位,如上牙痛加上关,下牙痛加大迎,门牙痛加人中或承浆。热重,加内庭、太阳;阴虚,加列缺、照海、太冲、太溪;寒痛,加用灸法,尤其是合谷穴多用灸法,面部穴用麦粒灸,注意不要烧伤皮肤。

(3)针灸疗法

[取穴]主穴:合谷、颊车、下关。配穴:外关、风池。

[操作]用泻法,循经远取可左右交叉刺,合谷持续行针行针1~3分钟。

胃火牙痛

【临床症状】

疼痛剧烈,牙龈与颜面部红肿,或牙龈溢脓、牙龈出血,有时张口困难,同时可见头痛、口渴、口臭、尿少、便秘、发热、舌苔黄腻等症状,多见于冠周炎、化脓性根尖周炎。

【饮食宜忌】

(1)宜食食物

应该吃点能够清胃泻火,凉血止痛的食物,如牛奶、贝类、芋头和新鲜的红、黄、绿色蔬菜等。宜多吃清胃火的食物,如南瓜、西瓜、荸荠、芹菜、萝卡等。

(2)忌食食物

忌食辛辣、油炸、坚硬、粗纤维食物。此外,熏烤类食物会直接刺激牙周黏膜,破坏黏膜的上皮细胞,使它充血、水肿,引起疼痛;含糖、脂肪高的甜食对牙龈有刺激,又不易消化,也应忌食。

【食疗药膳】

(1)三花茶

[原料]金银花20克,野菊花20充,茉莉花25朵。

[操作]上料加水煮沸5分钟或沸水冲泡,加糖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和中。主治胃火牙痛。

(2)石膏粳米粥

[原料]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

[操作]若用水煎石膏,过滤去渣取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功效]清胃泻火。

(3)黄瓜豆腐汤

[原料]黄瓜250克,水豆腐500克。

[操作]将以上两物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沸。此汤代茶,频频饮之。

[功效]适用于胃火牙痛。

【中医治法】

[主治]清胃泻火、凉血止痛

[常方]清胃散加减

[处方]黄连10克,生地15克,丹皮10克,升麻6克,黄芩12克,生石膏30克,连翘15克,白芷10克,细辛3克,大黄6~12克。

[方义]黄连泻心火,亦泻脾火,脾为心子,而与胃相表里;当归和血;生地、丹皮凉血,以养阴而退阳;石膏泻阳明之大热。升麻升阳明之清阳,清升热降,则肿消而痛止;黄芩泻热;连翘、大黄清热、解毒;白芷、细辛消肿止痛。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素体阴虚者,可用玉女煎加地骨皮、玄参。

【中药处方】

(1)玉女煎加减

[主治]清胃热,滋肾阴

[处方]石膏15~30克,熟地9~30克,麦冬6克,知母、牛膝各5克。火盛者,可加山栀子、地骨皮以清热泻火;血分热盛,齿衄出血量多者,去熟地,加生地、玄参以增清热凉血之功。

[用法]上药用水一盅半,煎七分,温服或冷服。

(2)生地玄参石膏汤

[主治]清胃泻火。主治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或牙龈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处方]生地、玄参、石膏各20克,制大黄、炒栀子各6克,黄连9克,元胡、白芷各15克,生甘草6克,制蜂房5克。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

(3)牙痛散

[主治]清热泻火,适用于胃火牙痛,牙床腐烂出血。

[处方]取大黄15克,生石膏30克。

[用法]上料沸水冲泡2~3分钟,代茶饮,每日1剂。

【穴道疗法】

(1)按摩疗法

[取穴]肩井。

[操作]取肩井穴(此穴位于肩上陷中,患者可用患处对侧手的食、中、无名三指按在肩部,食指贴颈,中指指腹按压处即是),左右各一穴,找准穴位,用力按压,以能耐受为度,按压30秒,再压再放松,直至牙痛缓解为止。一般按压治疗,疼痛可明显减轻,经过1~3分钟,疼痛即可消失。

(2)针灸疗法

[取穴]主穴:合谷、颊车、下关。配穴:内庭、二间。

[操作]用泻法,循经远取可左右交叉刺,合谷持续行针行针1~3分钟。

(3)针灸疗法

[取穴]颊车、下关、合谷、内庭。

[操作]太阳深刺,施泻法。运针1~2分钟后去针,挤去恶血。余穴均用泻法,留针至痛止或痛缓,其间须作间断运针刺激。

虚火牙痛

【临床症状】

牙齿隐隐作痛,程度较轻,午后与夜间可能加重,牙龈多不红肿,常出现牙齿松动、咬物无力且疼痛加剧或牙龈出血。全身可伴有腰酸、头晕、口干咽燥、舌红苔白、脉细数等症状。多见于老人慢性牙周病。

【饮食宜忌】

(1)宜食食物

应多吃一些可以滋阴益肾、降火止痛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饮用清热解毒的绿茶、菊花茶、绿豆汤等,是最好的饮食调节办法。

(2)忌食食物

勿吃过硬食物,少吃过酸、过冷、过热食物。

【食疗药膳】

(1)咸蛋蚝豉粥

[原料]咸鸭蛋2个,蚝豉(干牡蛎肉)100克,大米适量煲粥。

[操作]连吃2~3天。适宜虚火上炎牙痛者食用。

(2)皮蛋腐竹咸瘦肉粥

[原料]皮蛋2个,水发腐竹60克,咸瘦猪肉100克,大米(或小米)适量煲粥,连吃2~3天。

[操作]皮蛋切小块,腐竹洗净切碎,猪肉切碎,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煲粥,连吃2~3天。

[功效]适宜虚火龋齿疼痛者食用。

(3)贻贝苁蓉黑豆汤

[原料]贻贝(淡菜,为海产品)、肉苁蓉各30克,黑豆150克。

[操作]洗去贻贝砂泥,黑豆洗净,肉苁蓉切片,共放锅里加清水适量熬煮1小时以上,然后去取汁,1次服完。每日1剂,连服数天,牙痛痊愈为止。

[功效]贻贝入肾经,滋阴降火;黑豆补肾,除胸中热痹,散五脏积热。适宜龋齿牙痛及虚火上炎的牙龈肿痛者食用。

【中医治法】

[主治]滋阴益肾、降火止痛。

[常方]知柏地黄汤加减

[处方]知母10克,黄柏10克,生熟地各15克,山萸肉10克,山药3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骨碎补15克,狗脊30克,细辛3克,牛膝10克。

[方义]知母、黄柏清热、泻火、解毒;生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固涩精气;山药、山萸肉、牛膝固肾益精;丹皮、细辛解热、镇痛;泽泻、狗脊滋养肝肾,骨碎补补肾镇痛。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加减]渴者加花粉;衄者,去荆芥、豆豉,咳者,加杏仁。小便短者,加知母。

【中药处方】

(1)阴虚牙痛方

[主治]补肾益阴,止痛。

[处方]生地24-30克,熟地24~30克,元参15克,骨碎补9克,二花15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双地牙痛方

[主治]滋阴益肾、降火止痛。

[处方]熟地12克,生地18克,麦中24克,石膏24克,牛膝24克。如口干明显者加玄参25克,芦根20克,如牙龈肿痛明显者加丹皮12克,赤芍12克,如大便干者加麻仁12克,大黄10克,如疼痛明显者加升麻5克,花椒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每日2次。

(3)山萸肉贞子汤

[主治]女贞子、旱莲草补养肝阴,山萸肉、五味子控制虚火,牛膝、食盐同用,将虚火向下引离口腔,以减轻对牙齿的影响。

[处方]山萸肉15克,女贞子10克,牛膝10克,旱莲草6克,五味子10克,食盐2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穴道疗法】

(1)针灸疗法

[取穴]主穴:合谷、颊车、下关,配穴:太溪、行间。

[操作]主穴用泻法,循经远取可左右交叉刺,合谷持续行针行针1~3分钟。太溪用补法,行间用泻法。

(2)针灸疗法

[取穴]合谷、颊车、太溪、然谷。

[操作]太溪用补法,余穴用轻泻法。留针至痛止或痛缓。

(3)耳针疗法

[取穴]上颌、下颌、神门、上屏尖、牙痛点。

[操作]每次取2~3穴,毫针刺,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

日常保健与预防

饮食保健

进食及食物的刺激能增剧牙痛,因此对牙痛病人的护理要注意饮食方面的调节。饮食不宜过温过凉,要富于营养而易于消化,最好进食流质或半流质。宜清淡食物,忌辛辣煎炒及过酸过甜,忌酒及热性动火食品。睡前不宜吃糖、饼干等淀粉之类的食物。宜多吃清胃火及清肝火的食物,如南瓜、西瓜、荸荠、芹菜、萝卡等。忌酒及热性动火食品。勿吃过硬食物,少吃过酸、过冷、过热食物。

生活保健

保持大便通畅,勿使粪毒上攻。注意口腔卫生,每日最少早晚各刷牙一次,除去牙面和牙间隙中污垢及食物碎屑,保持牙齿洁净。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采取自我口腔保健与专业性防治相结合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牙齿,健康快乐生活,应从齿开始。

心理保健

脾气急躁,容易动怒会诱发牙痛,故宜心胸豁达,情绪宁静。牙痛往往伴有放射性头痛,特别是晚上痛疼加重,影响进食和睡眠,容易产生焦虑,惧怕和紧张情绪。

医疗保健

发现蛀牙,及时治疗。龋齿牙痛应及时请牙医修补或拔除。从整体观念出发,牙痛往往与外邪侵袭、炎症、肝肾功能失调与不重视自我保健有关。一般而言,急性牙痛、牙龈红肿者,多从胃治;而慢性牙痛、齿松、齿痛隐隐、红肿不甚者,宜从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