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养生益寿与生活
长寿的低枕法
长时期用高枕头,头部被固定在前屈位,天长日久,头部的骨骼就会出现形态上的改变,肩酸、头痛等症状也接踵而至。颈部前屈还会压迫动脉,妨碍血液循环,使大脑血流量降低,引起脑缺氧,加速细胞的消耗,较高的枕头确可使人情绪安定,但是低枕(六至九厘米)却使人身体健康。
养生的闲居法
不少离退休人员一旦离开紧张而又充实的工作岗位,就马上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失落感,感到一种无从排遣的孤独。
所以应该重视生活环境的选择,优美幽雅的环境能陶冶人的性情。在院中种植一些花卉,“不求各种异卉,四时不绝便佳”。并可养几尾金鱼,插一些瓶花,这些都应自己亲手来干。还可以广辟园林,遍种古松,临池造馆,以便既得人工之美,复得自然之趣。由于日日与花木虫鱼为伍,与大自然相亲近,摒绝了俗思杂想,所以既能快乐,又可健身。能起到怡心延寿之大益,因此大有收益。
系列养生方法
量体重
要注意体重,过于肥胖或消瘦会减少寿命。
少喝酒
酒能使人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头癌的可能性,酒还能使血压升高,导致患心脏病或者心肌梗塞。
多纤维
含丰富纤维的食品,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少吃盐
每天食用比身体所需多10倍的盐,就有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危险。
重淀粉
淀粉(碳水化合物)能保护不受病菌感染,能预防心脏病和癌症。
少吃糖
糖不仅会毁坏牙齿,而且会加大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的危险。
少咖啡
咖啡同患心脏病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每天喝6杯咖啡,死于心力衰竭的风险就增加3倍。
多运动
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比不锻炼的人患心脏病的比例要低得多。每天应当锻炼30分钟。
常吃鱼
吃鱼能延年益寿。鱼脂肪少,多吃鱼能增强人的免疫系统,降低早期死亡率。
控脂肪
构成每天能量的脂肪的摄入量不得超过30%,但不得少于15%。脂肪摄多的风险因素是肥胖症、心脏病。
多果菜
每天应至少吃400克水果和蔬菜。
多吃钙
缺钙容易骨折或患骨质疏松症。鱼、杏仁、绿色蔬菜和奶制品(脱脂奶)都含钙,要多吃些。
不抽烟
抽烟会平均减少10年寿命。
选职业
应从事合适的工作。职业对寿命有着巨大的影响。
择居处
应在适宜的地方工作生活。
应结婚
结婚有偶者的早死率比独身、丧偶和离异者低。
勿自扰
消极的感觉(紧张、挫折、沮丧)易使人生病。不要老是去想生活中那些阴暗面。
忌乱性
性生活不能乱。变换性对象会造成心理压力,并使生活方式失去节奏。
淡名利
不能不惜任何代价去追求升迁发迹。安定生活与否是影响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系列抗衰老方法
长期定时慢跑
慢跑和行走是人体最完美的运动,不但有利于锻炼肌肉和心脏,而且可以锻炼大脑。
适度限食
过食、超重者,平均寿命可缩短10年左右。一般认为,每顿七八成饱即可,实行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的原则。
坚持防癌十原则
不偏食、不抽烟、少饮酒,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少吃盐,不吃或少吃熏煎食品,多吃蔬菜,少吃脂肪,适量摄入维生素A、B、C、E,不过度晒太阳,讲究清洁卫生。
积极进行食补
食高碘蛋
所谓高碘蛋就是含碘量比普遍鸡蛋高30克~100倍的鸡蛋。
勤用脑
不论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者,晚年应尽量用脑,以减缓脑部衰退,保持大脑年轻。
养生防老与“饥饿疗法”
人在饮食方面最容易犯的过失是饮食过量。饮食过量是导致肥胖的原因之一。肥胖往往加重内脏的负担,容易发生高血压、冠心病、癌症等疾病,是影响人生长寿的大敌。
控制饮食是一种防老的诀窍,在细胞培养时,给过多的营养培养基,细胞就会早熟,容易导致早衰。生理有效饥饿疗法加上天然饮食可以治愈动脉粥样硬化、活动性关节炎、高血压和某些肠胃病,甚至一些血管梗塞的病人也得到成功的治疗。
人体所需的热量,一般只是通常想吃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食用天然饮食,加上定期饥饿疗法,使肌体各个器官能量的消耗也更加合理。
不良习惯有碍养生
卫生纸干净,可擦拭餐具、水果和嘴
许多卫生纸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含有大量细菌,容易粘附到被擦物体上。
饭桌上铺塑料布
那样做容易积蓄灰尘、细菌等杂物,而且塑料布多由游离单体氯乙烯树脂制成,餐具和食物常与这种有害材料接触,容易使人慢性中毒。
长期喝茶的杯子久久不洗
有人认为杯上的茶锈是消过毒的茶水蓄集的,不脏。其实茶锈垢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可使肾脏、肝脏和胃等器官发生病变,甚至组织坏死。
用纱罩罩食物防蝇
若苍蝇在纱罩上面停留,难免不会留下病菌的虫卵,从孔隙中落下去污染食物。
铝锅内的棕色锈需要经常擦除
铝锅内产生的深棕色锈其实形同一层薄膜,使铝质不会轻易地溶解到水中,从而减少了人体对铝的吸收。
慈静俭和是养生四宝
(1)慈是慈善,人能慈心于物,不为一切害人之事,即使一言有损于人,亦不轻发,推之戒杀生以惜物命,胸中有慈祥之气,自然灾诊不干,则可以长寿。
(2)静为和静,性静情逸。身不过劳,身不轻动,一切烦劳忧惶,喜乐恐惧之事,外则顺而应之,心则凝然不动,犹如澄潭,怡如古井,静而不动。
(3)古人以俭为宝,勤与俭并列,克勤克俭,在生活上方能富裕。俭于饮食,可养脾胃,俭于嗜欲,可以聚精神,俭于言语,可以养气息非,俭于交游,可以择友寡过,俭于夜坐,可以安神舒体,俭不宜扰,宽心自得,乐而为之,实为延年之法。
(4)人常和悦,则心气和而五脏安,脑力亦健。夜晚家居,寻喜畅议。与客纵谈,欢颜大笑,发舒一日劳顿郁结之气。善养生者,一生直欢,从不忧忿。从容自生,欢乐为怀,名利有道,非义不为,是乃养生之要。
学习庄子养生“八字诀”
庄子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哲学家,学识渊博,还有一套“少私、清静、寡欲、乐观”的养生之道。
少私
庄子认为私是百症之根。一个人如果私心满腹,就会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终日不得其安,必致形劳精亏,积虑成疾。只有心底无私,才能胸怀大志,不计较功名利禄,才会知足长乐,乐观坦荡。
清静
庄子提倡有志之士应当重视磨炼自己的自控能力,在奋进中不时创造静下来的机会,这对保持健康的心境和体魄至为紧要。庄子常劝人施行以头空、心静、身松为要领的静坐功。
寡欲
庄子认为“人欲不可饱,亦不可纵,”纵欲则必招祸染病。他提出,少性欲就不会损精伤神,节食欲就不会劳气伤身,寡官欲就不会积虑伤心。庄子所说的寡欲,既是处世也是养生要诀。
乐观
庄子曾形象地比喻说,水泽里的野鸡,十步一啄,百步一饮,逍遥自得,情绪乐观,因之得以保生;而鸟儿关在笼中,羽毛会憔悴,意志消沉,低头不鸣,因之难以长生。人如果禁锢于精神惆怅之中,必然会忧愁相接,有损健康。他主张人生在世,要“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乐观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