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养生益寿与疾病
气虚体质的养生方法
气虚体质的人,体倦乏力,面色灰白而无光泽,怕运动,稍动就气喘出虚汗,说话有气无力,舌淡苔薄,脉搏虚滑无力。此种体质者,宜选散步、慢跑、交谊舞等锻炼项目,可练养肾功。饮食调养宜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黑米、山药、莜麦、土豆、大枣、胡萝卜、香菇、禽肉、鱼、牛肉等食物,也可常服金匮薯蓣丸。偏脾气虚者,可选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偏肺气虚者宜服补肺汤;偏肾气虚者,可服肾气丸。
血虚体质的养生方法
血虚体质的人,经常头晕目眩,面色黄白,体质乏力,失眠、多梦,嘴唇苍白,脉象细弱。此种体质者,不可过度用脑,通过听音乐,观看相声、哑剧等,以振奋精神;也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锻炼项目。饮食调养宜常食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畜肉、甲鱼、海参等食物。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服当归补血汤、四物汤或归脾丸。若气血两虚者,宜服八珍汤、十全大补丸或人参养荣丸。药膳中可选当归、黄芪、黄精、熟地、首乌、桂圆、西洋参等药物。
阳虚体质的养生方法
阳虚体质的人,平时喜热怕冷,手脚常感冷酸,面色苍白,多郁郁寡欢而对人冷淡。好静恶动,舌淡苔白,脉象沉缓无力。此种体质者平时要注意避风寒,多参加慢跑、球类、舞蹈活动及五禽戏、八段锦等动功,取“动则生阳”之义。还可常作日光浴、空气浴,以强壮卫阳。饮食调养方面,宜多食羊肉、狗肉、鹿肉、鸡肉、韭菜粥、附子粥等壮阳食物。并根据“春夏养阳”的法则,在夏日三伏天,每伏可食附子粥或羊肉附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气旺盛之时,以强壮人体之阳,最为得法。还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补益阳气的药物,如鹿茸、鹿角霜、淫羊藿、巴戟天、仙茅、冬虫夏草、蛤蚧、补骨脂、胡桃、杜仲等,或选用成方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全鹿丸。偏心阳虚者,常服桂枝甘草汤加肉桂,虚甚者可加人参;偏脾阳虚者,可选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脾肾两虚者用济生肾气丸。
痰湿体质的养生方法
痰湿体质的人,常食量大而体胖,面色光滑亮白,怕冷又怕热,爱出汗,行动缓慢且易倦嗜睡,舌肥苔滑,脉象弦滑而濡弱。此种体质者,应坚持散步、爬山、慢跑、自行车、八段锦、五禽戏、健美操等运动锻炼,并逐渐加大运动量。饮食调养宜清淡,忌肥甘厚味,注意节食,可常食萝卜、荸荠、冬瓜、包菜、海蜇、洋葱、扁豆、薏苡仁等。可常服二陈汤,食山楂粥、荷叶粥等,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香砂六君子丸、平胃散和温胆汤及减肥消脂茶。
热盛体质的养生方法
热盛体质的人,多心宽体壮,声音宏亮,手足多汗,精神亢奋而致面红体热,因而喜冷、畏热、好冷饮,脉急有力,大便燥结,舌红苔黄。此种体质者,宜选择游泳、跑步、球类等运动量大的项目锻炼身体,让体内多余的阳气散发出来。饮食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香蕉、西瓜、西红柿、莲藕、柿子及绿豆粥、藕粥之类,多饮绿茶或白开水,忌酒、咖啡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胡椒、生姜、葱、狗肉、羊肉、鸡肉、牛肉、鹿肉等应少食。平时可常饮菊花茶、苦丁茶、金银花茶,睡前宜练静功,常洗冷水浴。大便干燥者,用麻仁丸或润汤丸;口舌干燥者,可服麦门冬汤;心烦易怒者,宜选用丹栀逍遥散;皮肤常长疮疡者,服牛黄解毒丸或三黄散。
瘀血体质的养生方法
瘀血体质的人,身体消瘦,皮肤暗涩无光泽,眼眶及嘴唇和舌处呈现紫黑色,脉细涩。此种体质者,宜多练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舞蹈及保健按摩,促使气血运行。饮食调养宜常食黑豆、油菜、慈菇、桃仁及山楂粥、花生粥,可适量饮丹参酒、山楂酒、红葡萄酒等以助气血畅通。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服地黄、丹参、当归、川芎、茺蔚子、草决明、三七、五加皮、红花、地龙等药物。
气郁体质的养生方法
气郁体质的人,常抑郁不乐,胸闷不畅,易激动、急躁或唉声叹气,食欲不振而面色憔悴,舌色淡苔白,脉搏弦滑。此种体质者,宜多参加集体文娱活动或社会活动,常看喜剧、小品和听轻松欢快的乐曲,不宜看悲剧。常参加体育锻炼、跳集体舞或外出旅游,以活跃身心,解除郁闷。饮食调养宜多食佛手、柑橘、橙子、荞麦、茴香茶、大蒜、火腿、高粱、香橼等。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常服香附、乌药、川楝子、郁金、青皮等具有疏肝、理气、解郁作用的药物或越鞠丸、逍遥散等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