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养生益寿与元素

蛋白质的防衰及摄取方法

由于人体组织本身不能产生蛋白质,所以人们必须从食物中获得所需要的一定数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经过人体内酶的分解,变成氨基酸后,再按其一定程序合成人体蛋白质,如心、肝、肾、肺、脑以及皮肤、毛发等。另外,还有调节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激素,如甲状腺素、胰岛素以及催化其化学反应的各种酶,能增强人体防御功能的抗体,也是蛋白质及其衍生物。蛋白质不仅是人体的基础构造材料,而且还参与各种生理活动,食物的消化、氧的运输、心脏跳动、肌肉收缩等都与各种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有关。此外,蛋白质与核酸在机体的生长、修复、后代的繁殖和遗传上,亦具有主导作用。

食物中的蛋白质除供人体构造和修补组织所需外,还可供给热能。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产热能4千卡。

每天由食物供给的蛋白质质量为:正常成年男子80克左右,女子70克左右,少年男子80克~90克,少年女子75克~80克。按体重计,每天每公斤体重需供给蛋白质1.5克左右。由蛋白质供给的热量占膳食总热量的10%~15%为宜。

当膳食中蛋白质供应不足时,控制人体新陈代谢的酶减少,抗体降低,抗病能力减弱,制造结缔组织的胶原细胞合成速度减慢,出现肌肉萎缩、易疲倦等一系列衰老现象。如果从膳食中摄取了丰富的蛋白质,就可以推迟人体衰老的进程而使身材健美,从而保持人体的青春活力。

含蛋白质的食品中,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越多,其营养价值也越高。因为它们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获得,才能满足代谢的需要。

日常膳食中的蛋类、奶类、瘦肉、鱼类、奶酪、土豆、黑面包、豆类中的氨基酸含量较高,其蛋白质与人体组织蛋白亦较接近。

在考虑多摄取蛋白质的同时,还应考虑到如何提高蛋白质的质量,也就是说,提高其营养价值。各种不同食物有着不同的营养价值,这是由它们所含的八种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决定的。一般说,动物性蛋白质中必需的氨基酸比较适合人体需要,因此,其营养价值比植物蛋白质为高。但值得一提的是,植物蛋白中的大豆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及其构成比例,可与动物性蛋白质媲美。其他营养价值较低的植物蛋白质可以通过互相混合,取长补短的办法来补救,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维生素C的防衰及摄取方法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溶于水,怕热,对氧敏感,惧铜和碱,在酸性环境中稳定。

维生素C的主要功能有:①参与体内氧化还原体系,为呼吸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②促进组织中的胶原形成,维持结缔组织细胞间结构与功能的健全。③维持骨骼、牙齿正常生长,促进伤口愈合。④增进机体抗体形成,提高白细胞吞噬作用,增强人体抗病及抗癌能力。⑤具有广泛解毒作用。⑥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有辅助防治贫血作用。⑦参与胆固醇代谢,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除此以外,维生素C还能使肌肤产生娇嫩的美容效果,以防皮肤衰老;维生素C在提高头脑活动能力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它好像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的润滑油,有了它大脑的功能活动才能机敏灵活,这是由于维生素C在促进细胞结构坚固,消除脑细胞结构的松弛与紧缩方面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当维生素C摄取量不足时,会导致脑神经血管发生堵塞、松弛、变细等情况,进而致使脑功能下降。在此种情况下,采用大量摄取维生素C的办法,就能减轻症状,以至恢复正常。

维生素C大多来自新鲜蔬菜和水果,特别是鲜枣、山楂、猕猴桃、枣梨、青椒、西红柿等,其含量尤为丰富。

人体每天所需的维生素C大约为50毫克~100毫克,这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达到的。如要在中年以后仍要保持青春活力,就必须注意维生素C的摄取,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维生素D的防衰及摄取方法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极为常见的现象,而且可以导致各种严重后果,特别是易发生各部位骨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维生素D不足,导致一系列代谢失调所致。

老年人所以缺乏维生素D,主要是由于老年人闲居家中,日光中紫外线照射减少,引起内源性维生素D经光和作用合成下降。此外,老年人饮食中维生素D随着年龄增长而吸收不良。当长期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时,可以引起骨质疏松、骨软化症。导致各种骨折发生。所以老年人补充维生素D是必要的。

定时日光浴

老年人每日在户外进行15~30分钟日光浴,可以轻度增高血液中维生素D的水平。如果30分钟以上,可有明显增加。对年老体弱者预防骨软化有明显作用。

加强户外身体锻炼

每日30~60分钟的户外锻炼,不仅可以通过阳光经皮肤作用使维生素D的合成、转化、吸收增加,同时也能加强老年人的肌肉强度,防止骨质丢失,减少老年人骨质疏松后的骨折。

可以多食用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

多吃一些酸牛奶、水果、蔬菜,可以增加维生素D的吸收。

每日口服l万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可以使血浆维生素D维持在正常水平,一般可连用6个月,6个月后可每日减少一半作为维持量,也可一次肌注60万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补充其他物质

在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可以结合补钙每日1克~3克,补充氟化钠每日40毫克~100毫克,或者补给少量雌激素,会有更明显效果。

以上各法,宜结合本人身体健康情况、维生素D缺乏程度和其他伴发疾病情况,合理调治。

维生素E的防衰及摄取方法

人类寿命的长短主要与细胞分化、衰退速度相关,而维生素E则能有效保护细胞正常功能,延缓衰老,其主要功能如下:

延年益寿

人类胚胎的肺细胞,其繁殖分裂的传代数仅为50次,若在人胚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E,那么,其繁殖分裂的传代数可超过120次。再者,维生素E尚可隐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

抗氧化作用

在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一种称之为“自由基”的物质,随着年龄老化,自由基随之增多,它是一种强氧化剂,活性很强,当自由基过多时,极易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之破裂失去正常功能,引起疾病,加快衰老。此外,自由基能加速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使不饱和脂肪酸的分解产物过氧化脂质增多,后者进而形成褐质的前体蜡样质和脂褐素。脂褐质沉积于神经细胞、心肌细胞、肝细胞内,随着年龄增长,各种细胞中脂褐质越积越多,使脑、心、肝等功能受到损害,使人体逐渐衰老。

由于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是机体内最重要的抗氧化剂,因此,维生素E有增强细胞消除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作用,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阻抑过氧化脂质和脂褐质的形成,维持细胞膜的正常功能,使脑、心、肝功能少受损害或不受损害。由此可见,维生素E具有很强的抗衰老作用,是延缓老化、延长寿命的一种有效物质。

此外,老年人皮肤上的“老年斑”也是脂褐质在皮肤中沉积的结果。适量补充维生素E也有助于对抗老年斑的形成。

增强免疫功能

缺乏维生素E可使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等功能受到抑制,亦可使脾组织杀菌力降低。相反,给予维生素E,则可使胸腺重量增加,脾脏合成抗体的细胞数目增多,以及血清溶菌酶活性增强。

此外,维生素E可强化溶酶体而消灭病毒。维生素E确有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和消灭入侵机体病毒的作用。

人们经常说女性的平均寿命要比男性长,这除了因男女性染色体不同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妇女体内骨组织中可以贮存8000毫克的维生素E,而男人只能贮存3450毫克维生素E。

维生素E的用量及其来源

正常成年人、孕妇、乳母每日所需的维生素E供应量约为15国际单位。对维生素E缺乏症的治疗,通常口服维生素E胶丸,每丸含维生素E 50毫克,一次口服l丸~2丸,每日1次~3次。口服这一剂量的维生素E,可增强氧利用率、保护细胞膜、增强免疫力、可减少衰老时脑组织中出现的脂褐质。可用于防治冠状动脉硬化、老年早衰及记忆力减退。

若能经常食用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可收到补充维生素E的良好效果。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麦芽油、向日葵油、麻油、玉米油、大豆油、棉籽油、棕榈油、人造奶油。此外,在豆类、青菜和菠菜等绿色植物中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

核酸的抗衰及摄取方法

核酸是细胞的重要成分,在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核酸一旦功能下降,就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导致机体的衰老。一般说来,到了20岁,人体合成核酸的能力下降,使体内核酸发生变化。另外,自然界中的辐射线加速了核酸的变化。人体每天或多或少地受到微弱辐射线的照射,日积月累的结果,引起人体中核酸的变化,造成身体细胞老化。如不及早防衰,就会出现黑斑、皱纹、皮肤粗糙、视力减退、体力衰弱、健忘等老化现象;中年时期就会开始脱发或早白。

可以通过摄取含核酸丰富的食品,来加速细胞的新陈代谢,滋润皮肤,保持其光滑美丽,消除黑斑、皱纹;使稀疏的头发恢复粗黑;改善呼吸、消化器官。核酸不仅可促进外观改变,而且还可恢复细胞活力,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脑中风、心脏病、糖尿病等成人病的发生。

核酸防衰是容易办到的,它无需特殊材料和添加物,而在每天的食物中,或多或少都含有核酸,只要适当调配即可达到目的。

有些食品含核酸量很高,如沙丁鱼、鲑鱼、乌贼鱼、豆腐、豆类和各种蔬菜。但在实行高核酸膳食时要注意少吃盐(10克以下/每人/每日)、多喝水,以利于核酸在体内的代谢需要。

锌、锰元素的防衰及摄取方法

衰老与人体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减缓有密切关系。细胞增殖就是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细胞分化,就是已分裂的幼稚细胞在遗传信息的指挥下合成所需要的蛋白质,使幼稚细胞变成生理功能的成熟细胞,这样才能使衰老的细胞被新的、有活力的细胞所代替,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这一增殖分化过程必须有锌离子和锰离子的参与才能进行。机体成熟后,随着年龄增长,这种细胞更新过程日趋缓慢,如果饮食中再缺乏锌、锰元素,细胞更新就会更加缓慢,衰老就会相对加快。

人体细胞膜和细胞内其他生物膜都是由含磷的脂肪分子组成的。这些磷脂分子代谢时,常产生一些具有很强氧化作用的化学基因,叫做“自由基”,它能破坏细胞,加速衰老。同时人体细胞也能合成一些清除自由基的酶,叫做超氧物歧化酶(简称SOD),这些SOD必须与一些金属元素结合才能发挥清除自由基的活力。可与其结合的有锌(锌-SOD)、锰(锰-SOD)、铜(铜-SOD)、铁(铁-SOD)。SOD与金属元素结合后,具有防衰、防肿瘤、抗辐射等功能。由此可见,饮食中锌、锰等元素是必不可少的。

甲状腺是一种蛋白质,它的合成必须有激活锰的酶催化才能完成。锰离子与头发色泽有很大关系,头发变白是一个衰老标志,黑发含锰充足,灰白发含锰较少,白发含锰最低。锰还参与中枢神经介质的传递及中枢神经细胞的能量供应。食品中缺乏锰、就会出现反应迟钝及智力减退等现象。

内分泌失调也是一种衰老现象。锌缺乏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会有障碍,从而造成垂体促性激素生成减少,造成老年人性机能衰退。维生素A是一种重要的视觉物质。当维生素A参与视网膜感光和变色的时候,必须有锌参与才能起到视觉反应作用。免疫功能减退常常是衰老的一个因素,而锌是免疫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锌、锰元素在食物中成分较广,只要在膳食中,稍加留心就能满足需要。含锌量在1000毫克/公斤的食物有:鲱鱼、牡蛎;含量在20毫克/公斤~50毫克/公斤的食物有:杏仁、核桃仁、花生仁、葵花籽、动物肝、牛肉、蛋类、黄豆;含量在5毫克/公斤~20毫克/公斤的食物有:大米、赤豆、全麦面包、绿豆、毛豆、大青菜、菠菜、觅菜、韭菜、荠菜、萝卜、胡萝卜、青蒜、慈菇、沙丁鱼、鲫鱼、河虾、猪肾、猪肉、鸡肉、鸭肉、鹅肉、奶糕、全脂奶粉;含量为5毫克/公斤的食物有:苹果、香蕉、橘子、西瓜、西红柿、花菜、黄瓜、莴苣、茄子、圆白菜、菜豆、豇豆、平菇、面粉、白糖、牛奶。

含锰量很高的食物有:水芹、金花菜、韭菜、坚果、谷类、茶叶、香料、咖啡、调味品、标准粉,含锰量较多的食物有:菠菜、荠菜、苋菜、蓬蒿菜、洋葱、茄子、茭白、青蒜、菇类、标准粉、肉类、蛋类。

铜、铁元素的防衰及摄取方法

胶原蛋白是人体含量最多的一种蛋白质,是人体结缔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骨骼的核心物质。胶原蛋白质像是几根细绳子一样扭成一束,成为胶原纤维。胶原纤维形成时必须在胶原蛋白分子内部或分子之间交联起来,才能坚韧有力,强硬耐拉。此种交联反应必须由一种叫做赖氨酸氧化酶的催化才能完成。此酶是一种含铜的金属酶,必须具备充分的铜才能起作用。进入老年期后,如食物中缺乏铜,就会出现骨质疏松、牙齿脱落、伤筋损骨等症状。

人体血清里的铜几乎80%都存在于铜蓝蛋白中。铜蓝蛋白是一种含铜的氧化酶,它能氧化体内的酚类、脂类和维生素C,并能使二价铁变为三价铁,使之便于在体内运输,并负责细胞色素的再生,从而保证细胞内产生足够的能量。上年纪的人如果缺铜,会导致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出现精力缺乏、步履不稳、运动失调及思维迟钝等症状。

铜的重要来源是谷物的皮壳、壳类动物和新鲜水果,如坚果、苹果、李子、猪肉、禽肉、豆类、荞麦、粳米、芝麻、牛奶、油菜、茄子。

铁对于造血功能和牙齿及骨骼的构成相当重要,人体中含铁量不足,会导致贫血和乏力,还会产生心情压抑、易怒及皮肤干皱等后果。老人体内贮铁较年轻人多,但老人红血球吸收铁的能力下降,所以老人的食品中如果缺乏铁会使免疫机制受损害,抵抗力下降,容易染上疾病。因此膳食时,应多摄取含铁量较多的食物,如黑木耳、海带、腐竹、豆类、蔬菜、禽肉、河虾等。

硒、铬元素的防衰及摄取方法

硒是人体和动物必不可少的一种微量元素,与保持机体持久健康有关。它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能将有毒的过氧化物还原为无害的物质,能分解过氧化氢(H2O2),对细胞和组织有保护作用,使之免于受到过氧化物的损害,对细胞膜和细胞器(线粒体、微粒体、溶酶体)膜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维生素E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硒的作用不仅与维生素E类似,且有协同作用,两者能共同对抗“自由基”对机体的危害作用。因此硒和维生素E都具有抗退行性病变和抗衰老的功效。老年人食品中如缺硒,就会引起体内最重要的电解质钠、钾、钙的代谢紊乱,体内脂肪质过氧化物的增强,从而导致各种疾病发生。

在动物机体内,硒存在于所有的细胞和组织中,所含浓度与膳食的摄入量有一定关系。其中以动物的肝、肾含硒量最高。此外,鱼、虾、贝壳类水产品中含硒量也属最高之列。蔬菜中的大蒜、辣椒、大豆、洋葱、蘑菇、芦笋和胡萝卜的含硒量较多。主食中的面、糙米也有一定的含硒量。人奶中的硒量比牛奶中的硒量约高2倍;一个鸡蛋约含10μg的硒,绝大部分存在于蛋黄中。经常食用上述主副食品,即可基本满足人体对硒的需要。

铬在人体细胞内参与形成葡萄糖的耐量因子。这个因子能促使胰岛素发挥最大的生物效应。上了年纪的人易患糖尿病,常与食品中缺铬有关。铬常存在于糙米、粗面中。

纤维素的防衰及摄取方法

食物纤维属于多糖类,主要存在于蔬菜、糠麸和谷类植物中,水果中的果胶也是一种与纤维素相仿的物质。

缺乏食物纤维的膳食是许多疾病,如结肠癌、高胆固醇血症、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以及便秘、痔疮等的直接或间接病因之一。

纤维素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而总是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形成粪便的过程中,纤维素可使其体积增加,密度减小,并能刺激肠道蠕动和促进排便。如果膳食过精过细,脂肪和肉类过多,可使肠内厌氧菌大量繁殖,使中性或酸性类固醇特别是胆固醇、胆酸及其代谢产物溶解;而粪便中增多的胆酸代谢物则可能是致癌的辅助物质。食物纤维能影响大肠细菌的活动,使大肠中的胆酸生成量减少,并能稀释肠内有毒物质,使粪便变软和通过肠道的时间缩短,减少致癌物质与易感的肠粘膜长时间接触,从而防止肠癌的发生。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下降,肠蠕动减慢,肠内有益细菌、乳酸菌减少;而适量多食用食物纤维,则可弥补这种不足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食物纤维可影响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和药物的依赖性,并有防止热量过剩、控制肥胖的作用。因为多纤维素食可延缓胃排空时间,增加饱胀感,使摄入的食物量和热量减少,有利于老年人减轻体重和控制肥胖,还可预防胆结石和降低血脂。

老年人每天摄入6克~10克的食物纤维,对预防上述疾病大有益处。膳食中富含纤维的食物有:麦麸、米糠、鲜豆荚、嫩玉米、草莓、菠萝、花生、核桃、菠菜、蒜苗、马铃薯、玉兰片、南瓜、芋头、胡萝卜、地瓜、蘑菇、裙带菜、海带等。

食物纤维对老年人益处很多,但食用过量也有害。高纤维会干扰胃肠对钙、锌等元素的吸收,食用过量的精纤维成分,也容易造成胃癌、结肠癌。所以,老年人饮食中应注意荤素搭配,不应偏食,应在保证营养平衡基础上,适当多吃些纤维食品。

钙质的防衰及摄取方法

人到老年,极易患“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而这种病的病因是因为老年人身体内缺少钙质,骨质较脆,这种病的直接危害是很易造成骨折。

骨质疏松早期很难发现,只有到骨质丧失30%以后,经摄片才能发现,这种病除易造成老年人骨折外,还有疼痛、乏力等症状。

预防和早期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最有效办法便是补充钙质。钙质的最佳来源是牛奶,其次是食用牡蛎、蚌、豆腐、菠白菜等,病情严重者可服钙片。为促进钙的吸收,应同时服用一定量的维生素D。另外,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及饮氟化水也可防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