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养生益寿与方法
现代平衡养生法
根据现代平衡,使人在衣、食、住、行方面及营养的摄入和热量的排出,都要维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的水平,太多或不足都会损害健康。饮食过饱,损伤肠胃,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甚至胃胀等;饮食过少,营养不良,可引起机体功能减退,体力下降;饮食偏嗜,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可致某些营养素缺乏症及肥胖症。平衡养生法,要求膳食平衡,即膳食中应包括人体需要的所有的营养素,而且各种营养素的数量和搭配适当,与机体的需要基本保持平衡。也就是说,首先要食物多样化,没有多样化就谈不上平衡;其次要求营养素的种类全,如品种单一,无法平衡;最后是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与人体组织的需要相统一,不协调也就不平衡。只有坚持平衡膳食,才能维持人体健康,才是科学的膳食。平衡养生法,要求人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如果违背自然界的四时变化规律而使人体失去这些平衡,人体就会患病。
现代主动养生法
顺应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积极主动地去保健和养生,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使自己能始终保持健康体魄,即为主动养生法。
不累也主动休息
主动休息,指劳动、工作或学习一段时间后,机体或大脑虽未出现疲劳感,也要按时休息。主动休息能使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及时消除体内代谢的废物,补充必要的营养,体力和脑力得到休整,精力更加充沛;主动休息还能协调全身器官功能,增强人体免疫水平,提高抗病能力,有效地预防疾病,消除各种不利于健康的隐患,特别有助于防范疲劳的发生,提高劳动效率和生活质量。
不渴也主动饮水
主动饮水是指在早晨起床后、两餐之间、睡觉之前及工休、课间休息时间,虽不感觉口渴,也要自动饮水。主动饮水能及时有效地预防机体细胞缺水,维持正常新陈代谢,保护脏器组织,提高生命质量。但注意一次饮水不要过多。
无喜事也主动欢笑
主动欢笑,指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多一些欢声笑语。自然而亲切的欢笑,是内心高兴的表示,是好修养好素质的象征,是自信的体现,也是身心健康的标志。可以使全身肌肉和关节得到有益的活动,对人体各个系统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肺部扩张,增加肺活量,有利于呼吸道的通畅;可以使心脏功能加强,血液循环加快,血压保持正常;可以消除有害于健康的紧张、压抑和忧虑等情绪,对神经系统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以使你忘记烦恼和忧愁,减轻身体的疼痛和疲劳,永远朝气蓬勃;还能广交朋友,增进相互信任,对工作、事业充满信心。让自己笑,能健身益神;与别人同笑,使处处生春。常常笑容满面,精神焕发,不仅显得年轻、潇洒,而且能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
无便意也主动入厕
主动入厕,指每天定时排便,无论有无便意,养成卫生习惯。定时排泄二便,是人体新陈代谢正常的标志,是除旧迎新的需要,也是防治便秘、前列腺增生、痔疮、肛裂和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便秘会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痔疮,甚至血压升高。憋尿,会使膀胱过度充盈,引起心烦不宁、思维紊乱、血压上升,甚至发生泌尿系统结石等病症。主动定时排便,将会觉得轻松、健康与安宁。
无痰也主动咳嗽
主动咳嗽,指每天早起锻炼时,在户外空气新鲜处先做深呼吸,吸气时缓缓抬起双臂,然后呼气,呼完后突然主动深咳,并迅速垂下双臂,使气流从口鼻中喷出。如此反复做10次,每次咳嗽间隙做几次正常呼吸,以防止过度换气、咳嗽,造成气管或支气管损伤。主动咳嗽,能有效清除肺部的污染物,给肺来一次“大扫除”;主动咳嗽,能清除肺部残余气体,增大肺活量,维护肺的正常功能。
无病也主动求医
主动求医,指无论是否患病,都定期检查身体,做到有病早治疗,无病早预防。定期做体检,对于早期发现脏器组织的隐患、跟踪观察病变和治疗的结果,为防病治病提供依据,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极其重要的。一般来说,40岁以上的人最好每年定期测血压,做1次胸透、B超或甲胎蛋白测定以及血脂、血糖测定,每半年做1次大便隐血试验,嗜烟者应每年做一次胸部摄片。
现代刷身养生法
现代刷身养生法,指用已经使用过的椭圆形棕刷子摩擦全身,以求健身益寿。具体实施方法:先脱去衣服,用旧棕刷子由左小腿、右小腿、左手、右手、左大腿、右大腿、左臂、右臂、臀部、背脊、腹部、胸部,顺次摩擦,擦至肌肤微热,并呈现出淡红色为止。夏季可先用水淋湿刷子,轻轻用冷水摩擦。摩擦完后,应立即穿上衣服,防止感冒。每天早晚各1次。刷身养生法,与中医按摩、推拿、刮痧等方法近似,有增强血液循环、醒神益智、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毛发生长等效果。
现代浮箱养生法
现代浮箱养生法,指将人放入一个周围都涂成黑色、里面装有温度为37℃的高浓度盐水的大箱子里,让身体浮在水面上,自由地随波漂浮,达到健身目的。身体在高浓度盐水中因水的浮力而失重,全身漂浮,肌肉和关节都能充分放松和舒展,因此能消除机体的疲劳;四周漆黑,万籁俱静,大脑和神经也能得到从未有过的解脱和松弛,在宁静中休息和调整;浮箱中,人体的活动自如,新陈代谢减慢,使心脏、血管、胃肠等组织有一个休整和“充电”的机会,有助于功能的恢复,因而有利于身心健康。
为何修养必得长寿
性格开朗,有良好性格修养的人,总是愉快、安定、自信、进取、谨慎、坦白、爱好人类、满足、庄重、热心的。相反,急躁、狭隘、不注意性格修养的人,往往时时诉苦、抱怨、紧张、做事厌烦、习惯性易怒、恍惚、喜孤寂、轻薄、失望、吞吞吐吐、好冲动、易与人发生争执。
虽说性格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但是上了年纪的人,也应继续修养性格,尽量避免恶性因素刺激,将脾气稳定下来。有人善于在不愉快或怒气冲冲之时,采取打球、散步、看电影、做手工活或旅游等办法来转移情感;还有人在苦恼或痛苦之时,孜孜不倦地工作和学习,使感情升华,将消极因素变成积极因素,更有人采取养花、绘画、书法、打太极拳、下棋、听戏、培育下一代来调节生活的情趣。所有这些,都有可能免除癌细胞对机体的袭扰,抗拒高血压、心脏病对生命的危及,有助于更好地安度晚年、健康长寿。
为何大德必得长寿
大德者必得其寿,不仅是对道德高尚的人的一种赞扬,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依据。
诚实有益健康。诚实的人,心地无私,襟怀坦白,生活坦然,能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抵御各种疾病的侵入。私心重和说谎的人,体内会分泌一种荷尔蒙物质而加速心脏跳动,使血压上升,白血球数量下降。虚伪的人,精神常处于一种紧张状态,最终导致机体的生化代谢和神经调节功能紊乱,造成内伤。
善良使人健康。有颗宽厚、善良的心,将使人更健康长寿。当人们不怀好意和愤怒时,肾上腺分泌加强,呼吸和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有损于心脏健康。
多做好事利于健康。人们做好事时,唾液中免疫蛋白A的含量大大增加。这是一种抵御感染性疾病的抗体。
人际关系和谐增进健康。人际关系和谐,人会感到温暖而愉快,获得精神上的平静和舒畅。人际关系紧张时,血液和尿中的茶酚胺含量明显增加,促使血脂升高。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形成动脉硬化。
健康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反映。一个人期望长寿,除要坚持锻炼身体、讲究卫生、注意营养外,切莫忘了追求“道德健康”。
为何“四伴”必得长寿
孤独乃老年人之大忌。然而,人到老年,尤其是离退休以后,孤独之感会油然而生,从而给健康长寿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讲究心理卫生,避免孤独感,对老年人延年益寿是大有裨益的。
老年人要避免孤独感,使生活充满欢乐、温馨,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应当充实生活内容,力求做到“四伴”:
以人为伴,和睦相处
以人为伴首先是指夫妻,几十年如一日忠贞不渝的夫妻,到了老年阶段,更应当相依为命,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以物为伴,自寻欢乐
大千世界奇花异木、鱼虫鸟兽、文物玩具,应有尽有,若能选择其心爱者,与之结伴,那么,“任是无情也动人”。能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使生活过得五彩缤纷,并永葆活力。
以艺为伴,其乐无穷
老年人离退休后闲居在家,如果无所事事,不仅心理上会感到不适,还会产生老朽感、寂寞感、孤独感、无价值感等等。这种负性心理是健康长寿的大敌。为此,老年人离职居家,应努力培养自己的志趣,如练书法、学绘画、吟诗、填词、集邮、创作、听音乐等,倘若有一二门入迷,将会给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
以游为伴,山河皆亲
名山秀水众多,老年人离退休后,可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条件和兴趣爱好,游之远近,可任选择。这可开拓视野,陶情养性,使人心旷神怡,乐趣无穷。
名医长寿的启示及保健措施
《冷庐医话》的作者陆定圃说过:“名医多寿。”纵观医史,确非虚谈。
华佗弟子、《吴普本草》的作者吴普,享年90余岁;晋代著名的医药学家葛洪81岁;北齐名医徐之才80岁;北周姚僧垣85岁,许智庄80岁;唐代孙思邈101岁,甄权103岁,孟诜93岁;宋朝的儿科医生钱乙82岁,苏颂81岁;金时的李庆嗣80岁;元朝朱丹溪78岁;明朝戴无礼82岁;清代徐大椿79岁;近代的张锡纯等皆寿高70岁以上,历史上名医多长寿,说明他们都能遵循医学规律注意养生保健。
病弱者长寿的启示及保健措施
体弱多病者往往却能长寿,原因在于:
善养生
他们深感自己有病,倍加注意保养身体。饮食清淡,不厚味,不暴食暴饮,注意生活规律,劳逸有度,利于养体。
淡名利
他们痛感自己体弱多病,看空一切,不去追求功名利禄,淡泊人生,安于平凡,省却许多烦恼,利于养神。
心平和
大多数体弱多病者很少与人争胜好强,既不做力不能及的事,也不为一些小事生气,不急不躁,豁达大度,心胸宽广,乐于助人,活得从容,利于养性。
重锻炼
大多数体弱多病者,都比较注重锻炼身体,他们都能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锻炼项目,并能坚持不懈,利于强身。
戒烟酒
体弱多病者,大多都戒除了烟、酒,从而减少了有害物质对身体的毒害,利于健康。
多经验
体弱多病者因常受疾病刺激,他们都比较重视积累有关医疗保健知识,用于与疾病作顽强斗争,并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对待人生,增强了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增强了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从而减少了某些突发病和癌症的罹患机会,利于延年。
慢性病患者长寿的启示及保健措施
一个人一生中免不了要生病,无疾而终的人绝无仅有。所以,有点小毛病或患慢性病的人,用不着忧虑,过度焦虑反而影响健康。
患病的过程,是人体对外界环境及体内有害因子作斗争的过程。通过斗争,机体可获得各种防御、适应和代偿功能,促进神经、内分泌系统活跃,从而促进肾上腺髓质和皮质激素的释放,机体内的能量也可充分适应机体的需要,各种抗体也应运而生,免疫能力提高。可见,与疾病斗争,实际上是对机体的一种磨练,可使机体更能适应外界环境,而且,小毛病有利于大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当然,对小毛病也要重视,积极治疗,同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做到身体键康,心情舒畅。这样,就可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