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不完的故事

    我们讲述了苏颂82岁的生命里程,但是,有关苏颂的故事并没有讲完。

    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在英国的南肯辛顿科学博物馆,在福建省同安县的苏颂科技馆,都复制了苏颂的水运仪象台。一批又一批的观众,一队又一队的青少年,正在观看精妙的水运仪象台复制模型。特别是福建省同安县的水运仪象台是可以运转的,国内外的观众无不为之倾倒与叹服。

    在英国剑桥大学,由李约瑟与马伯乐先后两次将苏颂的天文专著《新仪象法要》译成英文,刊印于欧洲。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研究所,在日本的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在韩国的汉城大学,科技史专家们正在研读《新仪象法要》,让这份珍贵的遗产更加发扬光大。

    在国内,1991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了管成学与杨荣垓的《苏颂与〈新仪象法要〉研究》,对《新仪象法要》的科学成果进行了逐项阐述,对《新仪象法要》原文进行了逐字句的注解。

    苏颂《本草图经》的大部分药图收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译成英文、日文、俄文等向全世界传播,有些秘方仍在救死扶伤,造福于人类。1983年由尚志钧先生辑校,皖南医学院印制了辑复本《本草图经》;1988年又由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胡乃长、王致谱校注、蔡景峰审定的《本草图经》;1991年长春出版社出版了管成学、邓明鲁主编的《苏颂与〈本草图经〉研究》,1994年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高光震主编的《苏氏(颂)秘方集成》,苏颂学术研究正方兴未艾,如火如荼。

    苏颂学术研究丛书正通过港台,东南亚各国,美国和加拿大的各苏姓宗亲会传向全世界,让全世界都分享这属于整个人类的科学遗产。

    苏颂的后代子孙,由于地处福建沿海,自宋代以后,开始大量迁往东南亚各国,乃至美国、日本、加拿大也有其子孙组成的苏姓宗亲会组织。

    苏氏子孙最早迁入台湾省,并有文献可查者,可以上溯到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

    宣和进士苏钦为其家谱《德亲使星坊南市苏氏族谱》所写的序言说:

    “苏氏家族分于仙游南门、兴化涵头、泉州、晋江、同安、南安塔口、永春、龙溪、台湾省,散居各处。”上述引文既说明了苏颂是同安苏氏的同宗,又说明北宋宣和年间苏姓已移居台湾省。

    苏绅、苏颂直系脉衍的子孙,较早迁入台湾省者,还有清乾隆年间的苏秀璋、苏寅迁入今台北市,苏秀星迁入今台北县三峡(旧名三角涌);嘉庆年间,苏秀颜亦迁入今台北县三峡,苏炳选入垦今台北县新庄。

    今据《永定武功苏氏族谱考证》,苏颂四子苏诒之裔孙——苏alt,由福建汀州府永定县于乾隆年间入垦台湾省。苏昌龙入垦台后里,苏焕章、苏周琮入垦今苗栗头份,苏承益、苏怀德入垦今新竹宝山,苏禄进、苏乾德入垦今新竹县香山;嘉庆年间,有苏进魁入垦今新竹芎林,苏湖宗入垦今桃园芦竹,苏新长入垦今苗栗铜锣;道光年间,苏拔益入垦今苗栗公馆,苏成昭入垦今新竹关西,苏开全入垦今新竹树圯林。

    上述入垦新竹之苏姓,因为来自永定苦竹,所以在新竹建立了纪念祖先的武功堂。其武功堂正门的楹联,以“武荔”二字冠顶:武著千秋源“苦竹”,功传万世念“芦山”。说明他们是武功派“芦山堂”子孙。

    台湾省各地有许多苏姓子孙,据1978年6月30日台湾省统计资料,台湾省各县、市总姓量为1694姓,苏姓位列第33人,人口总计190516人,分布的县市以人数多少为序,是高雄县、台北县、台南县等。

    台南市苏姓宗亲会旧址为台南市七股乡城内村,理事长是苏裕夫;嘉义县苏姓宗亲会设在嘉义市民族路693号,理事长是苏贤杰;基隆市苏姓宗亲会地址是基隆市义一路108号,理事长是苏朝镇;台中市苏姓宗亲会地址是台中市北屯路三光巷90弄17号,理事长是苏哲辉;台北县苏姓宗亲会会址是三重市厚德体育馆,理事长是苏木水;高雄市姓宗亲会会址是大同一路51号。

    台湾省各地的苏姓宗亲会,近年来不断组团来福建省同安县追宗认祖,拜谒“芦山堂”。同时作经济考察,投资祖国的经济建设,为祖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苏颂子孙移居东南亚各国也都组成苏姓宗亲会,以便互相帮助,发展当地的经济,表示身在他乡,心念祖国,千秋万代不忘同姓宗族。

    旅居缅甸的苏颂子孙,在仰光市建立“芦山堂”,又称正简公祠堂。宗亲会会址设在仰光16条街37号,建立于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

    缅甸南部的毛淡棉市也设有“芦山堂”,二次世界大战时,毁于炮火,战后再将重建。其门楹对联以“芦山”两宗冠首:上联是“芦水南渡衍派分支溯源祖国”;下联是“山川北向钟灵蕴结发展他邦”。

    1985年,仰光“芦山堂”重建,选出了苏佐雄、苏珍储、苏明钦、苏福来、苏扶助五人领导小组。苏佐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志士。

    仰光市“芦山堂”重修落成之日,上海市文史馆馆员苏局仙,以105岁的高龄挥笔题联:“庙貌重新无替千秋俎豆;孙枝分衍莫忘祖国山河。”海内外苏姓子孙的心是紧紧相连的。

    新加坡于1929年3月1日组织“芦山堂”公所。日寇南侵,星岛沦陷,停止活动。光复后,再度成立苏氏公会,会址设于新加坡维拉三美路14号。每年农历11月23日苏颂安葬日举行集会,纪念先祖。

    1969年出版苏姓公会成立40周年庆祝特刊,1989年又举行60周年纪念大会,发行特刊,邀请世界各地的苏姓宗亲会齐集新加坡,商讨成立世界苏姓宗亲会事宜。

    香港苏姓宗亲会会址是香港九龙佐敦道18—24号鸿运大厦16楼G座,理事长是苏汝谦。

    马来西亚彭亨州苏氏宗亲会地址是115—A, Kg.Baru Kenayong, 28300 Thiang Panang Darul Markmur. Panang. Malaysia。

    菲律宾苏姓宗亲会会址是1337, Narra Street. Tondo, Manila. PhilippineS(岷里拉市那拉街1337号)。理事长是苏世庆。

    1993年10月23日菲律宾苏姓宗亲会举行55周年纪念大会和宗亲会办公大楼——武功大厦落成典礼。

    美国苏姓宗亲会的地址是106WAVER PLACE SAM SRAMCLSCO, CALIF。94108 U.S.A。理事长是苏日成,秘书长苏锡芬。

    1994年3月19日,港台和各国苏姓宗亲会的代表齐集菲律宾,召开第一届世界苏姓宗亲会总会成立大会。会议选举菲律宾的苏世庆为理事长,香港的苏汝谦、台北的苏荣华、泰国的苏岳章为副理事长,菲律宾的苏浪声为秘书长。

    国内在厦门、长春、承德三地成立了苏颂学术研究会。由于中共长春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长春苏颂学术研究会的学术活动开展得最活跃,成绩最大。

    1985年,吉林大学管成学副教授应厦门市政协同安芦山堂之邀,赴厦门、同安讲学,作了《苏颂生平及科学成就》的报告,厦门日报、厦门电视台,厦门广播电台作了新闻报道。

    1986年管成学受苏姓宗亲的委托,编撰了《中国宋代科学家苏颂》一书,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1987年由管成学、王同策、颜中其等主持校点了苏颂文集——《苏魏公文集》,198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1987—1988年,管成学与同安县办公室主任洪辉县往来于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会之间,促成了1988年第一届苏颂学术研讨会的召开。

    1990年8月5日,长春苏颂学术研究会成立,选举颜中其为会长,管成学为常务副会长,王耀庭、尹殿海为副会长,田育诚为秘书长。

    1991年第二届苏颂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宾馆召开。中共市委副书记邢志、副市长于福今等亲自主持会议并讲话。吉林省高教工委书记张国学,白求恩医科大学副校长钟国赣,长春中医学院院长邓明鲁等到会,来自台北、香港和菲律宾的苏姓宗亲参加了会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各大报刊对会议做了报导,长春电视台、长春广播电台、吉林日报等,对会议做了连续报道。美国旧金山的华文报纸转发了学术会的盛况。

    第四届苏颂学术研讨会1993年8月在吉林省敦化市召开,第五届苏颂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8月23日在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召开。这些学术会议都是由长春苏颂学术研究会筹划和主持的。

    苏颂学术研究会还3次派学术代表团出国访问,收集有关苏颂的学术资料和宣讲苏颂的科技成就。

    1993年8月2日,长春苏颂学术研究会派会长颜中其教授、常务副会长管成学教授出访日本。在日本京教区国际交叉广场的科学城,参加了第七届国际东亚科学史研讨会。然后到东京大学、日本国会图书馆,收集《苏氏族谱》的资料。在京都、大阪、奈良、东京与科学史工作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引回《苏氏族谱》三部。

    1993年11月颜中其、管成学应美国苏姓宗亲会理事长苏日成的邀请出访美国。9月抵达旧金山。

    11月10日晚,美国苏姓宗亲会在美丽的屋仑市东海大酒店举行盛宴欢迎苏颂学术研究会的代表。出席宴会的有84岁高龄的大亚进口企业公司董事长、美国苏姓宗亲会理事长苏日成,美国苏姓宗亲会第一副理事长、成勤食品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苏文光,鹏飞实业投资公司董事长、中华总会馆商务董事苏鹏飞等,席间研究了学术访问的日程、《苏氏族谱》的资料收集和旅游等问题。

    其后,我们又走访了西雅图市的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市的芝加哥大学,波士顿的哈佛大学,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市的国会图书馆,与芝加哥大学的王文意博士、哈佛大学的吴文津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的安芳湄(汉名)博士、AMY、LADECK. HEINRICH图书馆馆长做了学术交流,从美国引回《苏氏族谱》四部。

    1996年5月28日,长春苏颂学术研究会派出以副会长冯忠诚、管成学,常务理事刘永江为代表的一行16人,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与新加坡、泰国两个宗亲会举行谊祖会和学术交流。讨论了《苏姓古今名人传》一书的编撰和第六次苏颂学术研讨会在承德召开等问题。

    苏颂学术研究活动的开展与苏颂学术著作的出版,还有一个令人鼓舞的经济成果。这是中共长春市委和市政府于第二届苏颂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口号,叫“学术搭台,经贸唱戏”。每一届学术研讨会,都向海外苏姓宗亲会介绍长春市的经济情况和招商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992年10月8日吉林日报发表专论表扬苏颂学术研究会的工作。正题是“苏颂研究会为长春建设出力”,副题是“兴学术研究,收经济硕果”。专论说:“最近,长春市长江路西段改造工程引起人们注目,这个项目就是推进苏颂学术研究带来的效益。”“香港信中公司苏汝谦董事长与东建公司的第一期房地产投资就达两亿五千万人民币……长春苏颂学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管成学教授被香港广兴公司聘为顾问,广兴公司对吉林省和长春市的投资也已经展开。吉兴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第一期投资五百五十万美元,厂房建筑已经开始,生产设备业已订购……”

    现在,富丽宏伟的长春市商业城已经开业,它矗立在长江路与人民大街交叉的路口上;以苏颂命名的中医门诊部也已在长春市的工农大路上开业;在吉林省乾安县香港投资的葵花籽加工厂经营得十分成功,大量产品正销往港台与东南亚……所以,我们说苏颂的故事是讲不完的。我们正在享受这位900多年前伟大科学家的福荫。

    900多年前的宋代,曾培育和造就了一个学贯古今,誉满全球的苏颂。现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处于她历史上最美好的时代。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前景,正展现在广大青少年的面前,我们坚信这个美好的新时代必将造就更多的新一代苏颂!

    我们勤劳智慧的伟大中华民族,既然有光辉灿烂的过去,就一定会有无限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