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解放军开创新天地
●彭德怀司令员强调人民解放军要继续发挥“三个队”(即战斗队、生产队、工作队)作用。
●解放军进入新疆后,为了加强治安,巩固边防,成立了两个三级军区,为新新疆的和平安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广大解放军战士的不懈努力,一座座营房、仓库、伙房陆续建成,组成了军垦村落,在大漠雪原上飘起了迷人的饭香。
朱德召开座谈会奠基兵团事业
1949年12月20日,遵照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的命令,“三区”民族军正式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下辖第十三师、十四师两师,共计1.4万人。军部驻伊宁,军长列斯肯、政治委员顿星云、副军长马尔果夫、副政治委员曹达诺夫、参谋长尼古拉也夫、政治部主任李恽和。
第十三师驻南疆,师长伊敏诺夫、政治委员马洪山;第十四师驻北疆,师长依不拉音拜、政治委员胡政。
五军辖两个步兵师和两个独立骑兵团。
在特克斯骑兵一团的基础上扩建为步兵第十三师,下辖三个步兵团;
在民族军中线部队及军直的基础上,组建了步兵第十四师,下辖三个步兵团;
以阿山骑兵团及塔城骑四团之一部为基础组建独立骑兵第一团;
以沙湾骑兵团为基础组建独立骑兵第二团。
为了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第一兵团先后从第二军、第六军抽调出一批优秀的政治工作干部到第五军的军、师、团中负责政治工作,建立各级党组织和政治委员制度。
这些调到第五军做政治工作的汉族干部,克服各种困难,排除各种干扰,加强了第五军党政工作和思想工作,为促进第五军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第五军各部队通过思想教育和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政治觉悟提高很快,一些指战员陆续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
到1951年,基层连队已普遍建立了党支部。第五军在党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建设阶段。
第五军成立后,党中央、毛主席对第五军的广大指战员十分关注。
1950年国庆典礼,专门邀请第五军组织一个参观团,参加国庆1周年大典。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了第五军代表团的全体成员。
之后,朱德总司令亲自召集第五军代表团成员开了一个座谈会,听取汇报,并对第五军建设做了重要指示。
对“三区”民族军队的改变和改造,统一了解放军在新疆地区的军事领导权,而且更大的方面是增加了解放军在新疆的兵源,加强了新疆兵团的力量。
彭德怀、王震领导起义部队整编
1949年10月8日,在和平起义之后,彭德怀在酒泉会见陶峙岳。
朱德与陶峙岳具体商定了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国民党军队要在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统率下,实行统一指挥、统一制度、统一编制、统一纪律,并按此原则改编国民党起义部队。
10月9日,王震在第二军党委扩大会上做题为《关于西北形势、解放新疆的斗争特点与任务》的报告。王震在报告当中,对如何进行改造起义部队的工作做了重地要阐述。
王震说,国民党军队要转变为人民解放军,必须经过艰苦的思想教育,走群众路线,采取民主方法的思想斗争。进行革命政治工作,不但要团结士兵,而且要改造大部分军官。
12月20日,陶峙岳发表《为整编部队告起义将士书》。陶峙岳要求全体起义官兵,要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整编,并指出:部队实行合理编并;人事做公正合理的调整;政治工作制度要确实建立;劳动生产要尽量做好。
1949年12月13日,彭德怀司令员在迪化第一兵团师以上干部和起义部队高级将领会议上,强调人民解放军要继续发挥“三个队”(即战斗队、生产队、工作队)作用,搞好稳定社会秩序、建立各级地方政权和改造起义部队的工作。彭德怀还指示,由第一兵团抽调干部到起义部队担任各级政治领导。
根据彭德怀司令员的重要指示,由解放军第二军第四师负责起义部队骑兵第八师,第五师负责起义部队第二十七师,第六师负责起义部队第二十五师;
第六军第十六师负责起义部队第二十六师,第十七师负责起义部队骑兵第七师。
12月7日,根据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
20日,新疆军区发布第二十二兵团团政治处以上干部任命。同一天,新疆军区司令部向西北军区呈报第二十二兵团改编情况的报告。竖日,新疆起义部队整编完毕,举行了成立大会,受到了新疆人民群众的称赞。
第二十二兵团下辖第九军、骑兵第七师、骑兵第八师。第九军辖步兵第二十五师、第二十六师、第二十七师。
兵团司令部驻迪化,司令员陶峙岳、政治委员王震(兼)、副司令员赵锡光、副政治委员饶正锡、参谋长陶晋初、政治部主任李铨。
第九军驻景化,军长赵锡光(兼),政治委员张仲瀚,第一副军长王根僧,第二副军长陈德法,参谋长李祖堂,副参谋长曾文思、朱文盈。
第二十五师驻迪化,师长刘振世、政治委员贺振新、第一副师长杨廷英、第二副师长陈海州、参谋长李雪谷、政治部主任刘一村。
第二十六师驻绥来,师长罗汝正、政治委员王季龙、第一副师长高戎光、第二副师长周茂、参谋长熊略、政治部主任鱼正东。
第二十七师驻焉耆,师长陈俊、政治委员龙炳初、第一副师长文升乔、第二副师长韩际隆、参谋长李存中、政治部主任傅志华。
骑兵第七师驻奇台,师长韩有文、政治委员于春山、第一副师长韩荣福、第二副师长郭全梁、第三副师长马全吉、参谋长李纲、政治部主任杨贯之。
骑兵第八师驻莎车,师长马平林、政治委员张献奎、第一副师长李朝弼、第二副师长刘抡元、参谋长祝源开、政治部主任杨烈光。
到此,解放军对国民党的起义部队已经整编完毕,使解放军真正意义上完全统一了新疆,而解放军宽厚的政策,也是国民党接受整编的一个重要原因。对起义部队的整编和改造最直接的一个影响就是巩固了和平起义的成果。
部队整编后驻守新疆各地,担负了维护地方稳定的任务,通过改造确立了党对起义部队的领导权,转变了旧军队官兵的落后思想,使得二十二兵团的广大官兵成为真正的人民解放军,这无疑巩固了和平起义的成果。
12月17日彭德怀主持召开新疆省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宣布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同日,新疆军区宣告正式成立。
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命彭德怀为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王震为第一副司令员,陶峙岳为第二副司令员,赛福鼎·艾则孜为第三副司令员。张希钦为参谋长,曾震五为第一副参谋长,沙哈诺夫为第二副参谋长。
同日,迪化举行人民解放军、“三区”民族军、新疆和平起义部队联合入城式。人民解放军由东门入城,“三区”民族军由西门入城,起义部队由北门入城。
一野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及王震、张治中、包尔汉、陶峙岳、赛福鼎、徐立清等检阅了部队。
12月28日,彭德怀离迪化赴北京参加中央人民政府第五次会议并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新疆情况。
彭德怀在报告中说,新疆军事政治大势已开始稳定。但对民族和宗教问题,今后尚应特别注意。新疆目前最严重的问题,是财政经济问题。彭德怀还报告了新疆军队生产情况和拟采取的措施,请示中央研究新疆与苏联恢复通商等问题,以开发新疆矿藏,繁荣新疆经济。
组建两个军区司令部
解放军进入新疆后,为了加强治安,巩固边防,1950年2月,新疆军区决定成立两个三级军区。
在南疆,以喀什为中心成立南疆军区,由第二军军部兼南疆军区司令部;
在北疆,以迪化为中心成立北疆军区,由第六军军部兼北疆军区司令部。
建立了阿克苏、和田、莎车、焉耆、哈密、伊宁、塔城、阿勒泰等八个军分区,分别由第二军、第六军和第五军的各师团担负军分区工作。
1950年3月,第二军、第六军所属各部全部进驻指定地点,按点线布防,担负治安和边防任务,以保障新疆的政治安定。
各师团驻地是:喀什第四师师直、第四师第十团;莎车第四师第十一团;伽师第四师第十二团;阿克苏第五师师直;库车第五师第十三团;温宿第五师第十四团;和田第五师第十五团;且末第五师独立团;焉耆第六师师直、第十六团、第十七团;库尔勒第六师第十八团;若羌第六师骑兵团;哈密第十六师师直、第四十七团;镇西第四十六团;吐鲁番第十六师第四十八团;迪化第十七师师直、第四十九团;伊犁第十七师第五十团;绥来第十七师第五十一团;乌苏军直独立营。另外,在鄯善、七角井、星星峡各派驻一个营。
新疆位于祖国西北边陲,有5400多公里长的国境线。当时,中苏、中蒙友好,边境安宁;南疆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毗邻。
阿富汗有美国势力渗入,巴基斯坦的统治者和美国紧密勾结,印度独立不久,尚未摆脱帝国主义势力的影响。英国在巴基斯坦的吉尔吉特、期喀吐等地建立有空军基地,美国想利用克什米尔作为跳板来侵略中国。
从上述情况看,保卫边防的安定是驻疆部队的首要任务。
1950年3月,第二军第四师第十一团一部进驻通往印度、巴基斯坦之要地巴扎大拉,第五师第十五团一部进驻通往印度之要地赛图拉,第五军第十三师一部进驻蒲犁,从而巩固了边防的安全。
1950年,在剿匪结束后,反动分子和地方民族分裂分子,纷纷向西逃窜,伊宁成为反动分子活跃的中心。
为了加强伊犁地区的治安工作,在1952年3月,由第二军第五师第十三团、新疆军区通讯团、第六军骑兵团组成第五军第十五师,师长冯祖武、政治委员胡天勋,驻防巩留、新源、伊宁、巩哈、昭苏、特克斯等地。
解放军部队进入新疆后,对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新中国的和平安定奠定了基础,更有效地保卫了边境地区的安全,防止了一些国家的侵略企图。
解放军开展大生产运动
周恩来说:人民解放军要驻守边疆,保卫边疆,不能长期靠别人吃饭,自己不生产是不行的。
毛泽东指示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还是一支生产军……中央要求,驻疆部队必须生产自救。
而1950年初,解放军刚刚进入新疆时,边疆军民面临新的困难:民生凋敝,百业待兴。进疆部队加上民族军和起义部队,总共20万之众。当时实行供给制,吃穿用都由国家提供,另外还要发津贴,而1949年底新疆财政收入只有35万元,这对于庞大的军队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驻疆部队的生活条件很差,衣服、鞋子都烂得不成样子,而且冬天没有厚衣服。在伙食方面更是差得要命,没油没肉,连蔬菜也常常吃不到,战士们顿顿只能拿粗面馒头蘸着盐水吃。
当时的新疆还没有真正的稳定下来,外有敌人,内有叛匪,局面很混乱。而老百姓也难以填饱肚子,也没有粮食来供给部队。若从内地运粮,仅运费就高于粮价的七到十倍,进口粮食更不可能。部队要吃粮只好向私商、巴依、头人去买,由于他们对新政权有抵触,不认纸币只认银元。
因此,解放之初,军区后勤部每月都要派飞机赴京去运大量银元回来购粮。一次,军区后勤部长又去向周恩来总理要银元,总理签付后,表情严肃地说:“人民解放军要驻守边疆,保卫边疆,不能长期靠别人吃饭,自己不生产是不行的。”可见,国家也是“囊中羞涩”啊!一场生存的较量和考验,就这样地摆在了这支曾获南泥湾垦荒模范称号的“老八路”面前。
为解决新疆驻军吃粮难问题,在王震领导下,解放军战士一面守卫新疆边防、肃清土匪特务,一面又从事生产建设,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
王震指出新疆军队生产的方针,首先是发展农业生产,依靠全体官兵亲手劳动开垦土地,就地解决生活问题。并规定,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据此,驻疆解放军除一部分兵力担任国防、进军西藏阿里、清剿匪患、维持社会治安任务外,11万解放军战士在天山南北,按师、团布点,就地驻防,就地屯垦,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和南泥湾精神。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头,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当时的新疆大地,仍是冰天雪地,寒风刺骨。为了不错过生产最佳时机,他们不怕严寒,冒着狂风大雪勘察地形,寻找可以开垦的土地和安营扎寨的地方。在沙漠边缘,在阿尔泰山麓,在帕米尔高原,在广阔无边的荒野上,战士们挥起劳动工具去开拓农田。
昔日的新疆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在冬天,你一眼望去,除了蓝天就是无边无际的白雪。战士们所到的目的地,多是水到头、路到头、飞鸟罕至、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或沙包、或烽燧、或树、或草、或滩、或石……
经过广大解放军战士的不懈努力,一座座营房、仓库、伙房陆续建成,组成了军垦村落,在大漠雪原上飘起了迷人的饭香。那没有人烟的冰雪野地,在解放军战士们双手的雕琢下,变成一亩亩良田。
解放前新疆没有任何现代工业,为了发展新疆工业,广大指战员精打细算,节衣缩食,用节约下来的军费作资金,自己动手,发展工业。1952年,当各族人民穿上自己生产出来的细布、花布时,心里有着说不出来的激动和喜悦,他们在歌中唱道:“脱去千年老羊皮,换上天山细布衣,感谢亲人解放军,感谢领袖毛主席。”
毛泽东代表中央人民政府签发人民解放军转业命令,并号召: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
解放军广大战士通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改善了各族人民的生活,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政治影响,从而使解放军在新疆牢牢地站稳了脚跟,受到了各族人民的热烈拥护。
新疆从此走上了多民族和平相处与发展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