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水粉画

水粉画概述

水粉画是彩色画的一种,它吸收了油画、水彩画的某些长处,而独立成为一种画种,并具有它自身的特点。水粉画用粉质所制颜料和水调合绘成。颜色一般不透明,运用得恰当,能兼有厚重和明朗轻快的感觉效果。可画在各种纸上,也可画在布上或板上,在调色时,不宜象水彩画那样过多的用水,以能涂得均匀为适当。在调色方法上、水粉画与油画比较接近,但又利用了水分,因而产生了厚薄浓淡的丰富变化。

水粉画的工具与材料

1.水粉画所用的画笔和刷子,水粉画所用的笔,一般使用狼毫扁形笔,这种笔弹性强,笔形是平头的,笔触效果有独特的塑造性。绘制大面积的水粉画,也可使用大号软平的油笔刷子或底纹笔,为作画方便起见,应按笔的大小号码、软硬性能,多备一些,以供在作画时选用。另外,亦可备两只狼毫叶筋、衣纹笔,作线或细部刻划用。

2.水粉画颜料的购置:水粉颜料中的结合剂是用水、树胶、甘油等制成,每种料中所含结合剂与白粉的分量都是不同的。有些颜料画到画面上干后仍发亮,影响画面的统一,原因是结合剂内胶固材料太多;有些颜料画完之后,容易干裂,这是由于胶固材料不够或配合不当。因此,我们在选择颜料质量务求高级。瓶装颜料在使用时不要把浮在面上的胶液全部倒掉,避免画面干裂。

3.水粉画纸的选择水粉画用纸的要求不高,只要不过分吸水,不过分光滑,一般的铅画纸即可用,纸亦可裱或虚裱在板上画,方法是先将纸的反面,用湿毛巾或排刷蘸水涂均匀,使纸吸收适当水分涨足,平放在板上,四周用厚些拉力强的纸条,涂上厚浆糊在四周裱贴好,待纸干后经收缩,纸面平整即能作画。由于画纸反面末涂浆糊,画完之后,只要将四周的纸条用小刀割开撕去,即可以把画幅取下来。如绘制大面积的宣传画亦可把纸的背面用稀浆糊均匀涂一遍,将涂浆糊面向板面,然后用排剧在正面轻轻刷一遍,务使纸平整地、紧密地贴在板上,(不能起泡或起皱纹)待干即可画。

4.调色金选用塑料压模的调色盒为好。它轻便耐用。而铁皮喷漆的调色金易生锈,喷漆遇到浸入性较强的颜料,易附着在表面,不易洗掉。绘制大幅水粉画,也可用大的白色陶瓷盘来调色。

5.洗笔缸、吸水布在作画中,为了转换笔上的颜色,经常要洗笔或吸水,所以,要备一个盛清水的搪磁缸或玻璃杯。水洗污以后要经常更换清水,以保证色彩的纯正。笔上含水量太多要去掉一些。所以要备一块旧棉布或旧毛巾吸水,这样,可避免把笔上的水到处乱洒。

水粉画的表现技法

水粉画是利用水粉的性能、特点,形成表现的技法,使能更好地表现对象。根据内容的需要和不断的实践,技法也是不断创造的。

水粉画的技法

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漫画法,一种是干画法。

湿画法:用水略多,颜色较薄,趁湿一笔笔画下去。衔接自然,无明显笔触,效果较细腻、柔和。这种画法,适用于画天空和远景、或大面积色块,尤其是画雾、丽景,有独特效果。湿画法的特点,是能保持色彩新鲜、明朗,运笔流畅。在湿画时,用笔宜大,对色彩和形体的掌握要“胸有成竹”,落笔要快,一气呵成。如画面水分干了,只能留待第二次色层加工了。这种方法是,待画干后,用软笔蘸上清水,将所需要加工的部分,轻轻刷一遍,再用湿画法画下去,能取得特殊效果。但在运用时,要看具体情况而定,画面上有些地方,往往最好一次画完。用湿画法涉及到画纸问题,最好将画纸裱在板上画,纸经过一次水分收缩后,画起来顺得多。

干画法:所谓干画法,吸收了油画的表现方法。用水较少,色层可厚可薄,色彩较为丰富,并能巧妙地表达物体质感、色感和空间感,可以层层加工,达到完美的境界,这是干画法的优越性。但是,多色层加工,不能无目的地把色层加得太厚,造成色层高低不平,甚至出现“脏”、“腻”的现象。因此,在用干画法时,首先要根据形体结构来考虑用笔,落笔要肯定,不宜乱涂,这样才能画得生动、活泼。

水粉画的作画方法、步骤

1.在观察、理解对象的基础上,一般先用铅笔起稿,定位置,打轮廓,在起稿时首先要注意构图完整,画面要有主次。构图是体现作画过程的重要一环,如构图不恰当,会影响画面效果。打轮廊要求将形体比例结构画正确,然后用淡蓝或淡棕色,在轮廓基础上再画一遍色线轮廓,并将大体明暗画好。因为水粉色不透明,涂色以后,很容易的把轮廓遮盖住,铅笔线就看不见了。

2.轮廓画正确以后,开始上大体颜色,也就是画面的基本色调。要求从全面整体着眼,先从暗部开始,将对象的基本色调以及背景用大的色块铺起来,这一步用笔要大胆,可多用些水,画薄些,要时刻注意基本调子的正确性,抓住大的明暗关系,边画边调整。切勿将大的色块单纯地毫无变化地平涂一片,这样就感到缺少变化,没有空间感。在大体设色时,要求块面关系明暗,色调冷暖关系肯定。用笔宜大不宜小。大的基本色调画好以后,再从整体检查一下,整体关系是否恰当,若基本正确,就可继续深入下去。在大体设色基础上,下一步就进入局部刻划工作。如果说,大体设色局限于色彩的现象感觉。那么,局部刻划就应当着重深入理解和表现了。但是在局部描绘的时候,还不能停留在局部不放手,要与整体关系作相互联系比较,有些地方需要趁湿衔接好的,这时要趁湿一气呵成。水粉的上色顺序,一般可从暗部开始画,暗部色彩画准以后,以暗部色为依据,再画明暗交接处和中间色,逐步向亮部推移,高光最后画。在用笔上要一笔笔“摆”上去。凡与明暗结构、体、面关系作用不大的地方,应尽可能概括、省略。背光部的用色尽量薄,不宜厚,受光部颜色可适当厚一些。在调色不能将颜色调的过匀,过“熟”,可把色彩略调“生”点,但要避免过分生硬。最后是整理、部分作重点处理。这一步不能当作普遍的加细工作,所以,落笔要审慎。检查一下整体效果,对存在的问题须加以适当修改、调整,该加强的加强,该减弱的减弱。使整个画面色彩丰富,统一和谐。

水粉画的用笔技法

首先是如何执笔。画大面积色块,执笔不能太低,应当执在画笔上半部。以便视线能照顾到画面全局。画细小的局部,执笔可在画笔下半部,用笔直大不宜小。只有在画局部细小地方时,如眼睛、嘴角等可适当用小些笔作细致刻划。有些笔触看上去很小,实际上是利用大笔侧着笔锋画出来的。运笔方向应根据形体的块面结构来塑造,立体的形是大小不同块面所组成的,这些块面有着不同的色彩和层次,要顺着这些块面结构,理解地自然运笔。画大面积的色块,用大笔来画,物体的明暗转折处,用笔要肯定,要准。背光部分则适当融和些。近景笔触强烈些,远景则应弱一些,使受光与背光、近与远、虚与实有明显对比。水粉画用笔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有:

1.刷。用笔在画面来回移动,笔触成片块状。

2.摆。用较干的颜色,依据形体块面结构一笔一笔摆上去,形体块面刻划清楚,宜于塑造形体。

3.拖。使笔卧倒拖,露笔锋,带“飞白”,用来画枯枝和虚、实线条。

4.扫。蘸色后,把笔上颜色撂干,笔触画在纸上成枯笔,适用于画密集的枯枝,皮毛等蓬松物体,大部分用虚笔。

5.点。用笔尖或笔肚,在画面上按捺出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点。

6.线。用扁笔画切线,用圆笔画弧线。除表现物体本身轮廓外,也可以用线来加强物体结构,用线要注意线的虚实变化。

7.洗。笔上少蘸些清水,在画面上趁底色未干时,吸去被洗部分的水分及颜色。适宜表现云雾、烟等。

8.刮用笔杆或调色刀刮出线条来,此法适应表现深色上淡色的树枝和杂草等。

水粉画的表现

特色水粉画是水调合粉质颜料画在纸上或布上的一种绘画,颜料中含有粉质颜色不透明。因此,遮盖力强。也由于粉质关系,颜色湿时和干后稍有差别,湿时略深,干后变淡。水粉画所需的工具比较简单,携带方便,既能作大面积的画幅,又能作细致的刻划;它既有油画表现力,又有水彩画韵味。因此,水粉画应用的范围很广,被广大美术爱好者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