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系家园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的集合。在这个大家庭里有8颗行星,(冥王星已被开除了行星的“星籍”),至少有165颗已知的卫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美丽的太阳系
太阳系是个大家庭,成员很多,有蒙着面纱的金星、爱漂亮的土星、蓝色的海王星、烟花般的流星、没有水的水星等,它们很热闹,组成了这个美丽的大家园。
构成
太阳系的中心——太阳,还有行星与它们的卫星、行星环,行星间的尘埃、气体和粒子等星际物质,共同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中的各个天体主要由氢、氦、氖等气体,冰以及含有铁、硅、镁等元素的岩石构成。
小知识
冥王星被视为太阳系的“矮行星”,不再被视为行星。

运动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位于同一个平面的近圆轨道上运行,朝同一个方向绕太阳公转。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大都相同,多为椭圆形轨道,公转周期比较长。
太阳系里面的行星

类地行星
成员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它是个小而密的岩石世界,具有稀少的大气。中心有金属核心,表面有很多坑洞。
巨行星
成员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是一个体积大、质量大、密度小的气体世界。中心有岩石核心,表面有旋涡状的云层。
太阳
每当看到太阳的笑脸,都会不由地让人心情愉快。它给了我们光和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太阳是太阳系的母星,也是太阳系里唯一一个会发光的恒星。大家对太阳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太阳表面

小知识
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颗“黑太阳”,它与地球距离为9.6光年。

太阳内部结构示意图
结构组成
在太阳中,氢占百分之七十一,氦占百分之二十七,其他元素占百分之二。太阳从中心向外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层和大气层。
运行轨道
太阳位于猎户座旋臂上,一方面绕着银心旋转,周期为2.5亿年;另一方面朝着织女星附近方向运动,同时太阳也在自转。
太阳核心
太阳核心是由太阳中心点到0.2太阳半径的区域,它是太阳系内温度最高的场所。

日冕物质抛射可以说是太阳系中最猛烈的爆发现象
太阳活动
太阳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剧烈地运动,有太阳黑子、太阳耀斑和光斑。

太阳黑子就是太阳表面的黑斑
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看上去像深暗色的斑点,温度为4500摄氏度。它们常常是成群出现。
水星
一听到水星,大家是不是就会想它是一颗充满了水的星体?其实,它并不是一颗有水的星球。在古代它被称为辰星,是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密度较高,由石质和铁质构成。
小知识
水星有一个小型磁场,磁场强度约为地球的百分之一。

表面形貌
水星表面很像月球,受到撞击之后到处坑坑洼洼,形成盆地,周围由山脉围绕。在它的演变过程中还会形成褶皱、山脊和裂缝相互交错。
水星温度
水星表面平均温度为452K,变化范围从90到700K,是温差最大的行星。

地质构造
水星是由地壳、结皮、核心构成的,它的外壳是由硅酸盐构成的,核心是一个铁质内核。
大气环境
水星只有微量的大气,主要成分为氦、汽化钠和氧。在白天气温非常高,平均地表温度为179摄氏度,所以水星上不可能存在水。
水星之最
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里,水星获得了几个“最”的记录:离太阳最近,轨道速度最快,公转周期最短,表面温差最大,卫星最少,水星“年”时间最短,“日”时间最长,最小的行星。

金星
在八大行星中,金星是最爱害羞的,它总是蒙着面纱,离地球最近。夜空中亮度仅次于月球,总是在日出前或是日落后才能达到最大亮度。在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星”。
小知识
在金星上有10万个小型盾状的火山,它们分布零散。

本来面目
金星周围有浓密的大气和云层,为金星表面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金星跟地球结构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椭圆形。
地形地貌
在金星表面的大平原上有两个大陆状高地,北边的高地叫伊师塔地,南边的是阿芙罗狄蒂地。

大气环境
金星的天空是橙色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并含有少量的氮。大气压强非常大,是地球的90倍。
地质结构
金星的内部结构和地球相似,有一个铁—镍核,中间是由硅、氧、铁、镁组成的“幔”,外面一层主要是由硅化合物组成的很薄的“壳”。

金星
金星运转
金星自转方向跟其他行星相反,是自东向西。所以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
金星上的大山

日食
在古老的传说中,太阳会被“吃掉”,它会变得很暗甚至消失掉。太阳不会被吃掉,这种现象是“日食”,又叫日蚀。是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挡住了太阳的光线,使太阳看起来一部分或全部消失掉了。
日食种类
日食有三种:日偏食、日环食和日全食。
日食

小知识
在日全食的时候,我们就会在正南方天空观测到猎户座大星云。
产生现象
发生日全食时光线穿过树叶的缝隙投影出新月的影子,动物常常准备睡觉,温度会下降20摄氏度以上,在地平线周围有一个窄的光带。

日环食
日食食相
日全食发生时,有五种食相: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圆;而日偏食发生时只有初亏、食甚和复圆3个过程。

日食

日全食示意图
日全食时各天体情况
土星在太阳东面,接近地面;金星、火星在太阳西边,在地面看来在西方天空;水星也出现在太阳东边,非常明显;天狼星在南方天空。
火星
在太阳系的家庭里,有一个脾气很火爆的家伙,它就是火星。火星是太阳系第七大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是地球的一半,在西方称为战神玛尔斯,中国称为“荧惑”,有一个橘红色外表。

大气环境
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非常干燥,温度低,平均温度零下55摄氏度,水跟二氧化碳容易结冰,部分地球生物可以生存。

小知识
在火星上有明显的四季变化,但季节持续时间比地球的长。
大气结构
火星大气分为低层大气、中层大气、高层大气和逸散层。

地质结构
火星中心有以铁为主要成份的核,外层是包含一层酸盐地函,表面为含有岩石的地壳。

火星探测器
地形地貌
火星和地球一样有多样的地形,有高山、平原和峡谷。南北半球地形有着强烈对比:北方是平原,南方是古老高地,两者之间被一段斜坡分隔。

到地球的距离
火星到地球的距离最近为5500万千米,最远为4亿公里。两者之间的近距离接触大约15年出现一次。
火星的奇景
火星的脾气很暴躁,呈橘红色,在夜空中看起来是血红色的,它是特别的,在它的家里也有很多奇特的景象不容易被我们知道,现在我们就去看一下它到底有哪些奇景。
壮观的地形——奥林匹斯山脉
奥林匹斯山脉在地表的高度有22千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山脉。它的基座直径超过500千米,由一座高6千米的悬崖环绕。

2003年8月27日,哈勃望远镜拍摄的火星图片。
小知识
在火星的低度压强下,水无法以液态存在,大多成为了冰。

尘卷风
在火星上尘卷风就像迷你形龙卷风,当地表被加热时,上方空气上升、旋转,挟带砂石在地表游走,留下深色轨迹。

2001年6月26日至9月4日,拍摄到的火星上的沙尘暴比较图。
火星合月
火星合月就是火星与月亮在天赤道的一个点上,在地球上看就像弯弯的月亮镶在红色的火星上,非常美丽。
火星极冠
它们是火星两极地区的白色覆盖物,随着火星的季节变化,它们在冬天扩大夏天缩小。

火星和它的两颗卫星
木星
在天空中只有一个太阳,可是太阳也会有消亡的一天,没有了太阳我们就没有了光和热,没办法生存。不用担心,在科学家的努力下发现了未来的第二个太阳,那就是木星。
地形外观
木星表面有红、褐、白等五彩缤纷的条纹图案,最大特点就是南半球的大红斑,呈圆形旋涡状。

木星
小知识
在夜空中木星也是很亮的,它被称为是“候补的太阳”。

释放的能量
木星正在向宇宙释放巨大能量,内部存在热源,释放能量的来源一般来自于它本身。一旦发生热核反应,它就充当了释放核能的“发射器”。
大红斑
在木星上有一个红斑,它是位于赤道南侧,长达2万多千米、宽约1万千米的红色卵形区域。它时速可达400千米。

木星大红斑
石质的内核
木星有一个石质的内核,以液态氢的形式存在,使它成了木星磁场的电子指挥者与根源,温度高达20000K。
木星光环
木星光环比较暗,形状像个薄圆盘,由许多岩石材料组成,又小又微弱。光环分为内环和外环,内环较暗,外环较亮。

木星的环
木星的卫星
木星有62颗已知的卫星,它们都由宙斯一生中所接触过的人来命名。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是由伽利略发现的,称为伽利略卫星。除了这四个,其余的卫星半径多是大石头。
木卫的分类
木卫分为三群:最靠近木星的一群、离木星稍远的一群和离木星最远的一群。其中最靠近木星的一群属于规则卫星。
小知识
离木星较远的一群卫星是逆行的,其余的都是顺行。

伽利略发现的四个卫星
木卫一
木卫一是16颗卫星中最著名的一颗,离木星很近,平均距离为42万千米。它的体积不是很大,呈球状,表面光滑而干燥,有平原、山脉和大峡谷。
木卫二
木卫二体积比较小,密度和月球差不多,表面光滑被大量的冰覆盖着,像是一个冰与奶油巧克力混合而成的大球体。

木卫三
木卫三是木星最大的一颗卫星,它的体积比水星大,表面呈黄色,有几处错开的断层、线状地形、相互平行的山脊与深沟。
木卫四
木卫四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陨石坑,有一个像牛眼似的白色核心,外面被一层圆环包围着,类似同心圆盆地。
木卫五
木卫五形状呈卵状,为浅灰色,上有一个长130千米、宽200-220千米的微红区域。木星光环正位于木卫五的轨道里。
土星
在太阳系中,有一个特别爱臭美的行星,大家猜猜它是谁?对了,它就是土星,特别爱漂亮,有一个明显的光环环绕着它。它与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同属气体巨星。在古代称为镇星或填星。
小知识
土星的体积很庞大,密度很小,是比水还轻的一颗行星。

外貌
它与邻居木星十分相像,表面是氢和氦的海洋,上面覆盖着厚厚的云层。土星的光环最惹人注目,它使土星看上去像戴着一顶漂亮的大草帽。
土星光环
土星光环位于土星的赤道面上,由碎冰块、岩石块、尘埃、颗粒等物质组成,它在阳光照射下显得色彩斑斓,是伽利略最早发现的。
结构构成
它有一个岩石构成的核心,核的外围是冰层和金属氢组成的壳层,再往外就是以氢、氦为主的大气。

大气环境
土星大气以氢、氦为主,并含有甲烷和其他气体,大气中漂浮着由稠密的氨晶体组成的云。

哈勃望远镜2004年1月拍摄的土星极光。
著名的白斑
土星有时候会出现白斑,著名的白斑是1933年发现的,它出现在赤道区,呈蛋形,之后就不断扩大,几乎蔓延整个土星表面。

土星
土星卫星
土星是太阳系中卫星最多的一颗行星,在它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卫星紧紧围绕着它旋转,就像一个小家族。土星卫星的形态各种各样,五花八门。下面我们就来一一细数一下几个主要的卫星。

惠更斯号探测土卫六
小知识
土星的卫星至少有18颗,它们大都比较小。
土卫六
土卫六是最大的一颗卫星,半径超过了水星,又被命名为“泰坦”——希腊神话中的女巨神,它拥有浓密的大气,主要成分是氮,大气层厚度约2700千米,是太阳系第二大卫星。

土卫六也叫“泰坦”星,它的大气并不是地球上的空气,而是氮气。
土卫一
它是土星卫星中最小且最靠近土星的一颗卫星,直径392千米,轨道接近圆形,公转周期为23小时。
土卫二
它是土星的第三颗大卫星,地质结构复杂,密度是最低的,以圆形轨道环绕土星公转。

艺术家笔下从土卫八上看土星的景象图。
土卫三
它的主要成分是纯水冰,直径为1060千米。有一条很长的大裂缝和一个环形山及内部巨大的中央峰。

土星与它的卫星(前面最大的是土卫三)
土卫四
土卫四的直径为1120千米,在圆轨道上绕土星顺行,它表面的亮度差别很大,面朝轨道的运行方向的前半面比后半面亮。

土卫四
天王星
天王星是一个很“懒惰”的行星,它“躺”着绕太阳运行,也有人把它称作“一个颠倒的行星世界”。它是太阳系第三大行星,体积比海王星大,质量却比其小。
颜色
天王星是呈蓝色的,是因为它的外层大气层中的甲烷吸收了红光的结果,它也有像木星那样的彩带,但被甲烷层覆盖住了。

天王星的表面非常寒冷。


小知识
天王星的内部温度很低,以至于不能放出过多的热量。
组成
天王星基本上是由岩石和各种各样的冰组成的,仅含15%的氢和一些氦;它的大气层含有83%的氢,15%的氦和2%的甲烷。
天王星上的海洋
天王星上有一个液态海洋,深度达10000千米、温度达6650摄氏度,由水、镁、含氮分子、碳氢化合物及离子化物质组成。

天王星的大气层中83%是氢,15%是氦,2%是甲烷及少量乙炔和碳氢化合物。

躺着的天王星
行星环
天王星有一个暗淡的行星环系统,由黑暗粒状物组成。已知的天王星环有13个圆环。

天王星的光环
磁场
它的磁场不在行星的中心,磁极从行星的中心偏离往南极达到行星半径的三分之一,磁层是不对称的,两极的磁场强度大约是相等的。
海王星
在太阳系中有一颗漂亮的行星,远远望去就像个“蓝精灵”一样,它就是海王星,外观呈蓝色。它是距离太阳最远的一颗行星,体积是太阳系第四大,质量排名第三。
结构
海王星大气层85%是氢气,13%是氦气,2%是甲烷,还有少量的氨气;行星核是由岩石和冰构成的混合体;地幔富含水、氨、甲烷。

小知识
我们用肉眼看不到海王星,它的亮度在星等+7.7和+8.0之间。
大黑斑的位置
海王星的大黑斑位于行星的南半球,在南纬22度,是一个蛋形旋涡,每18.3小时绕海王星一圈。

行星环
这颗蓝色行星有着暗淡的天蓝色圆环,光环数有5条。


目前天文学家确认海王星有5条光环,里面的3条比较模糊,外面的2条比较明亮,比里面的环更完整。
卫星
海王星有13颗已知的天然卫星,只有海卫一质量足够大能成为球体,海卫一运行轨道是逆行的。海卫二的形状是不规则的。

海王星是太阳系中风力最强的一个行星。
风暴
海王星的风暴是太阳系类木行星中最强的,在海王星上太阳能过于微弱,一旦开始刮风,就能保持极高的速度。
海王星冲日
海王星运行到与黄经轨道呈180度角时,就出现了海王星冲日,冲日期间,太阳落山,海王星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直到第二天太阳升起后从西方落下。
冥王星
冥王星的命运很坎坷,它是一个被“降级”的行星,曾经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现在被降级为了矮行星。距离太阳最远,表面温度在-220摄氏度以下,表面有一层固态甲烷冰。
小知识
冥王星很“神秘”,到目前还不能被科学家看到它的全貌。

独特之处
冥王星的赤道面与轨道面几乎成直角;轨道有时候十分反常,会比海王星离太阳更近。

新地平线号在冥王星上
未知数最多的“行星”
冥王星从被发现到现在只有60多年,再加上又小又远,是目前面目最模糊的一颗,它的星体温度、直径等好多都是未知的。

2006年3月的冥王星
卫星系统
目前冥王星有4颗已知卫星:冥卫一、冥卫二、冥卫三、冥卫四。其中冥卫一是这四颗卫星中最大的。

冥王星的卫星是由美国海军天文台的克里斯蒂在1978年7月研究冥王星的照片时偶然发现的

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会议上宣布将冥王星“降”为矮行星。
列为矮行星
2006年8月24日,冥王星经布拉格会议讨论,从九大行星行列中排除,正式降格为矮行星。
彗星
在太阳系家园里,有一个可爱调皮的小成员,它老爱拖着长长的尾巴划过夜幕,它就是彗星,也被称为“扫把星”,由星际间的物质,冰冻和尘埃物组成,在扁长轨道上运行的小天体。

彗尾
小知识
彗星本身是不会发光的,它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运行轨道
彗星的轨道有椭圆、抛物线、双曲线三种。椭圆轨道运行的彗星叫“周期彗星”,不按椭圆形轨道运行的彗星只是太阳系的过客,又叫非周期彗星。
彗星的结构
彗星物质主要由水、氨、甲烷、氰、氮、二氧化碳等组成,彗核则由凝结成冰的水、二氧化碳、氨和尘埃微粒混杂组成,是个“脏雪球”。

“脏雪球”
运行方向
大多数彗星在天空中都是由西向东运行,也有例外,哈雷彗星就从东向西运行。

其实彗星本来并没有尾巴,只是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彗发变大,并在太阳风的压力下,彗发中的气体和微尘被推向后方。
哈雷彗星的组成
它是由水、氨、氮、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不完备分子的自由基组成。
小行星
太阳系里,除了八大行星之外还有许多小行星,它们很热闹,至今为止太阳系里发现了约70万颗小行星,它们是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

小行星

小行星带中的一部分
小知识
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多余物质,集中在行星带区域。
大小
最大的小行星直径只有1000千米左右,微型小行星则只有鹅卵石一般大小,不愧是小行星,真够小的。
分类
小行星分为三大类:“硅质”小行星,占小行星总数的15%,它含有一个铁镍内核;“金属质”小行星,占小行星总数的10%,主要由铁和镍组成;“碳质”小行星数量最多,占了75%,它含有丰富的碳。

看,多么美丽的小行星呀!
轨道
小行星的轨道有的位于小行星带,有的位于火星轨道内,还有的在水星轨道内。
小行星的“第一颗”
第一颗以中国人命名的小行星:1802张衡;第一颗以中国地名命名的小行星:2045北京;第一颗以中国县命名的小行星:3611大埔;第一颗以中国太空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8256杨利伟;第一颗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1125中华。

小行星的“第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