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月经失调与心理社会因素" class="reference-link">第二章 月经失调与心理社会因素
月经失调是一类妇科常见病,随着心身医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月经失调的发生机制已难以用纯生理病理学说阐明,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生与转归中起重要作用。洪素和曾就心理社会因素对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消化性溃疡、月经不调、感冒等疾病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对躯体疾病的影响主要为精神紧张导致自主神经变化引起,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是预防躯体疾病的重要措施。心理社会因素在月经失调的发病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又无法用生物学的检查直接测量到。近年来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女性情绪有着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的周期性波动,例如月经初潮往往使少女心烦意乱、惊恐失措和羞愧不安;月经来临前许多女性有程度不同的烦躁、抑郁、沮丧和焦虑等消极情绪;另外,月经周期的生理因素变化又可以导致一定情绪变化,情绪异常又反过来导致月经失调。生理变化与情绪变化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它们与月经失调的关系不能以简单的线性因果给予解释,因为这之间还存在个体差异,各人只有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对负性情绪与月经失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才能制定适合自己的调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