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焦虑" class="reference-link">一、焦虑
焦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安感,并伴有忧虑、烦恼、害怕、紧张等情绪体验。在这个紧张刺激不断增多、竞争不断增强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可能有过不同程度的焦虑体验,适度的焦虑对于保持生命活力是必要的,但过度焦虑则会有损身心健康。在女性月经周期范围内,大多数都有焦虑情绪,而且基本上各类月经失调症状都伴有焦虑。与焦虑有关的月经失调主要有经前期综合征、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
1.焦虑引发经前期综合征
经前期综合征亦称经前期紧张症,是指周期性地在月经前出现的一系列身心症状。患者表现激动易怒、烦躁不安、恐惧、焦虑、忧郁、疲劳、头疼、眩晕、失眠、恶心、心悸、水肿、乳房胀痛、神经过敏、思想不集中等等,导致经前紧张综合征的心理社会因素主要来自不良环境刺激、个人挫折、人际矛盾、动机冲突等。
由于心理紧张和压抑,使下丘脑一垂体释放出更多的催乳激素,引起乳房充血和肿痛、全身水肿、头疼等症状;焦虑可以使女性在经前期的雌激素量增高,黄体酮量低于正常人。而雌激素含量的多少与大脑中制约情绪变化的神经介质如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有密切关系;另外,负性焦虑情绪对经前期综合征的影响可通过人格这一中介变量而起作用。不同人格类型的焦虑易感性不同,因而经前期综合征易感性也不同。研究表明具有神经症样人格(如强迫型人格、依赖性型人格和抑郁型人格)的人比较容易产生经前紧张综合征,因为这类人对经前身体变化特别敏感、对情绪变化不加控制或难于控制,常自寻烦恼;具有情绪不稳定,性格内向,精神质人格者更易导致青春期月经病的发生。心理学家进行的许多实验对比研究证明,那些情绪乐观、豁达开朗、专注于工作、生活有规律的女性中患有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人数,要远远少于经常焦虑、紧张抑郁,有神经症样人格的女性。
因此,要减轻和消除经前紧张综合征,必须合理地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挫折与矛盾,了解女性生理卫生知识;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心身愉快轻松,不必过分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在经前期有意安排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内容,以转移注意力;家人对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患者在经前期的行为应给予理解和抚慰,帮助其平息情绪反应。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或消除各种紧张症状。
2.焦虑引发痛经
痛经与焦虑的关系不仅表现在对痛经带来的痛苦体验的紧张和害怕,还表现在不同的气质类型其焦虑易感性是不同的,有研究表明痛经者的气质类型多属抑郁质与胆汁质,其个性中多有较高的受暗示性和易焦虑等特质,通常情况下,女伴们和家庭中其他女性成员的痛经表现会引起这些受暗示性高,易焦虑的女性产生痛经,使原来无痛经发生痛经,或原来痛经轻微者变得明显严重。另外,来月经时的情绪好坏对痛经是否发作及程度轻重也有影响。情绪好时疼痛轻微,焦虑及情绪低落时疼痛加重。
对于痛经的治疗,除了要根除器质性病变外,还要注意通过情志疗法,克服不良情绪,消除致病的消极心理因素。也可以通过学习女性生理知识,了解月经的形成机制,避免对月经的担忧与害怕,摒弃对月经的偏见和误解(如来月经不吉利或倒霉),注意调剂生活节奏,避免过多的精神刺激,以减少焦虑紧张。科学研究表明,在女生中普遍讲授月经生理卫生知识后,严重痛经发生率显著降低。
3.焦虑引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在患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女性中,70%~80%有情绪障碍,其中包括焦虑情绪。由于性生活、婚姻关系、人际交往和事业方面问题引起的焦虑与紧张情绪,可以影响性腺激素分泌和卵巢功能,使子宫内膜血管扩张,从而引起子宫大量出血。中国古代医籍认为,子宫功能性出血的原因在于情志抑郁,以致肝气郁滞,血行不畅,经量或多或少,淋漓不断,形成崩漏。对子宫功能性出血患者既要使用止血、消炎和调理气血的药物治疗,又要运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谈话疗法、催眠暗示疗法、运动疗法)来调整患者的情绪与心境。
4.焦虑引发的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一般发生在进入更年期的女性身上,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其心理症状主要有情绪不稳、焦虑、心烦、失眠,健忘,严重者甚至会发展成抑郁症,偏执,迫害妄想等。对围绝经伴发焦虑、抑郁的女性进行治疗时,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还要进行相应的情绪疏导。
下面这个表格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焦虑指数,但必须注意的是,它只能作为诱发月经失调的一个原因。
测一测你的焦虑指数
贝克焦虑量表
(注:贝克焦虑量表(Beck Anxi ety Inventory)由美国阿隆·贝克(Aaron T. Beck)等于1985年编制,主要评定受试者被多种焦虑症状烦扰的程度。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主观感受到的焦虑程度。)
本量表含有21道关于焦虑一般症状的问题,请仔细阅读每一道题,指出最近一周内(包括当天),被各种症状烦扰的程度,并按以下标准进行选择:选①表示“无”,计分为得1分;选②表示“轻度,无多大烦扰”,计分为得1分;选择③表示“中度,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计分为得1分;选④表示“重度,只能勉强忍受”,计分为得1分。
(1)麻木或刺痛
①没有这种情况;②程度轻,没有带来太多烦扰;③出现这种情况,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④程度较重,只能勉强忍受。
(2)感到发热
①没有这种情况;②程度轻,没有带来太多烦扰;③出现这种情况,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④程度较重,只能勉强忍受。
(3)腿部颤抖
①没有这种情况;②程度轻,没有带来太多烦扰;③出现这种情况,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
④程度较重,只能勉强忍受。(4)不能放松①没有这种情况;②程度轻,没有带来太多烦扰;③出现这种情况,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④程度较重,只能勉强忍受。(5)害怕发生不好的事情①没有这种情况;②程度轻,没有带来太多烦扰;③出现这种情况,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④程度较重,只能勉强忍受。
(6)头晕
①没有这种情况;②程度轻,没有带来太多烦扰;③出现这种情况,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
④程度较重,只能勉强忍受。
(7)心悸或心率加快
①没有这种情况;②程度轻,没有带来太多烦扰;③出现这种情况,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
④程度较重,只能勉强忍受。
(8)心神不定①没有这种情况;②程度轻,没有带来太多烦扰;③出现这种情况,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
④程度较重,只能勉强忍受。
(9)惊吓
①没有这种情况;②程度轻,没有带来太多烦扰;③出现这种情况,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④程度较重,只能勉强忍受。
(10)紧张
①没有这种情况;②程度轻,没有带来太多烦扰;③出现这种情况,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④程度较重,只能勉强忍受。
(11)窒息感
①没有这种情况;②程度轻,没有带来太多烦扰;③出现这种情况,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④程度较重,只能勉强忍受。
(12)手发抖
①没有这种情况;②程度轻,没有带来太多烦扰;③出现这种情况,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④程度较重,只能勉强忍受。
(13)摇晃
①没有这种情况;②程度轻,没有带来太多烦扰;③出现这种情况,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
④程度较重,只能勉强忍受。
(14)害怕失控
①没有这种情况;②程度轻,没有带来太多烦扰;③出现这种情况,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
④程度较重,只能勉强忍受。
(15)呼吸困难
①没有这种情况;②程度轻,没有带来太多烦扰;③出现这种情况,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
④程度较重,只能勉强忍受。
(16)害怕快要死去
①没有这种情况;②程度轻,没有带来太多烦扰;③出现这种情况,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
④程度较重,只能勉强忍受。
(17)恐慌
①没有这种情况;②程度轻,没有带来太多烦扰;③出现这种情况,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
④程度较重,只能勉强忍受。
(18)消化不良或腹部不适
①没有这种情况;②程度轻,没有带来太多烦扰;③出现这种情况,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
④程度较重,只能勉强忍受。
(19)昏厥
①没有这种情况;②程度轻,没有带来太多烦扰;③出现这种情况,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
④程度较重,只能勉强忍受。
(20)脸发红
①没有这种情况;②程度轻,没有带来太多烦扰;③出现这种情况,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
④程度较重,只能勉强忍受。
(21)出汗(不是因暑热冒汗)
①没有这种情况;②程度轻,没有带来太多烦扰;③出现这种情况,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
④程度较重,只能勉强忍受。
将总分相加,一般将此量表总分大于或等于
45分作为焦虑阳性的判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