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乐趣

裁缝的妻子

到了冬天,外祖父又让我去瓦西里家做学徒了。

“你应该有个正经事干啊!”他对我说。

是啊,我觉得自己在整个夏天经历了很多事情,越来越能适应生活了。虽然老板家还是一如 1既往的枯燥无味,但我在这里工作能赚到不少钱。我来的第一天晚上,老板一家人就要求我给他们讲我在船上的生活。于是,我就绘声绘色地把自己的经历讲给他们听。有的时候,我会讲得出神,把听众都忘记。

为了重新适应老板家沉闷的气氛,我尽可能多找一些活儿干。主要的工作完成以后,我会采取劈柴的方式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不满。不过,像这样的机会也是很少的,因为在这所院子里,经常有勤务兵来往,他们在院子里大声谈论着各种新闻,让我无法安心工作。

经常到柴棚来找我的是叶尔莫欣和西多罗夫两个勤务兵。

叶尔莫欣是卡卢加人,身材瘦削,后背有些驼。他的头很小,眼色浑浊,手上布满了青筋。这个人既迟缓又懒惰,还十分好色。西多罗夫出生在图拉,和叶尔莫欣一样瘦弱,成天唉声叹气,性格怯懦。他最喜欢待在阴暗的角落里,总是发着呆,别人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那些勤务兵大多都不识字,所以我经常给那些勤务兵代写家信或者代写情书,这差使真有趣。但是在这些人中,我最喜欢替西多罗夫写信。每逢星期六,他一定给自己在图拉的妹妹写一封信。

西多罗夫每次让我替他写信,都会把我叫到厨房里,在桌子边和我并排坐下,两手使劲揉着乱蓬蓬的头发,然后靠在我身边低声说:“好,你写吧。”

西多罗夫说的总是这么一套东西:“亲爱的妹妹,祝你长寿。我过得很好,请你不要担心。你不要轻信别人,因为有些人是骗年轻姑娘的老手。还有,你如果存钱,一定要放在隐秘的位置上……”

西多罗夫一接到妹妹的来信,就很不安地请求我读信给他听。于是,我就把一张写得歪歪斜斜的,简短空洞得使人遗憾的信对他连念三遍。

西多罗夫尽管是个很怯懦的人,对女人却很粗暴。我气愤地问他,为什么当兵的都欺负女人,可他只是嗤着鼻子轻轻一笑,这么说:“哈哈,你年纪小,你还早呢……”

院子里住着一个裁缝,他很沉默,也很和气,不是俄罗斯人。裁缝的妻子长得很娇小,没有孩子,一天到晚只知道读书。这对夫妻住在这样吵闹的、满是酒徒的院子里毫不引人注目。他们不接待客人,也不去别人家串门,只在过节的时候才去戏院看戏。

裁缝一早出去干活,直到深夜才回来。他的妻子每周去两次图书馆。我经常能望见她像个跛子似的,在堤上一瘸一拐地迈着小步赶路。她长得很秀丽,也很会打扮,就像摆在梳妆台上的小瓷人。我听那些勤务兵们说,她身体右边少一条肋骨,所以走起路来身体摇得特别奇怪。但是在我看来,这样走路很有意思。

院子里的人都说这位娇小的裁缝妻子脑子有毛病,是个书呆子,不会管理家务。那些军官老爷想捉弄她,便每天轮流写纸条给她,向她“表白爱情”。她回信给他们,要他们别去打扰她,并且为自己的回信感到抱歉。军官们拿到回信后围在一起高声朗诵,嘲笑裁缝的妻子,然后又用另外一个人的名字,再次给她写信。

读书的乐趣 - 图1

我很看不惯这种行为,就想去告诉裁缝的妻子。等她家的厨娘去地下室的时候,我就从后楼梯跑进裁缝妻子的房间里。只见这个女人坐在桌子边,一手端着一只笨重的镀金茶杯,另一只手拿着一本打开的书。她看到我,先是吃了一惊,随即露出了笑容。

我一口气把我想说的话都说完了,就转身向门口走。她开口叫了一声:“等一等!”然后把书放在桌上,合叠两手,低声说:“你真是个奇怪的孩子……过来好吗?”

我 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她拉住我的手,温和地问我:“你是自己要来的吗?是吧?我相信你是自己要来的……”过了一会儿,她放开我的手,闭上眼,低声说:“那些当兵的真是太无耻了。”

“你应该从这里搬走。”我认真地说。

“为什么?”

“哎呀,因为他们喜欢捉弄你呀!”

裁缝的妻子爽朗地笑了起来,接着问我:“你上过学没有?喜欢看书吗?”

“想,但是没有时间。”

“不会看不到书的,你会如愿的!好吧,谢谢你!”

告别了裁缝的妻子,我觉得心情愉快。看样子,她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如果我跑去向她借书,会怎么样呢?

后来,我鼓足了勇气向裁缝妻子借书。她仍然坐在同一个地方,手中拿着同样的书。当她拿出一本黑色封面的书给我时,嘴里含混地不知说了一句什么。我拿了书,高兴地走了。

读书的乐趣 - 图2

我把书拿到厨房里,埋头看了起来,不知不觉就走神了。到了深夜,工作都结束了,我又开始看起书来。为了省蜡烛,我借着月光看书,没过多久就趴在凳子上睡着了。没想到,老太婆发现我的书了,她拿起书向我的肩头狠狠地打。维克托惊醒了,在床上嚷了起来:“妈妈,别吵!这日子真没法过了……”

“糟了,书一定会被她撕碎的。”我想。

喝早茶时,老板一家人因为突然出现的书而审问我。老板严厉地问:“你从什么地方弄来的书?”

女人们七嘴八舌地嚷着。维克托满腹2狐疑地嗅嗅书页说:“这书怎么有股香水味儿?”他们听我说这本书是神父的以后,又把书重新瞧了一瞧,既而诧异而又愤怒地说:“神父也看小说?”虽然老板对我大谈看书的危害性,可是这毕竟让大家略微放心了。

老板一家人不愿意让我看书,认为这是不务正业,耽误工作。我只好把书拿到西多罗夫那里,要他帮我保管。西多罗夫默默地打开小箱子,拿出一条干净的毛巾,把书包裹好,装进箱子里,然后说:“别听你的老板胡说八道,你就在我这儿看书吧!我不会对别人说的。如果你来的时候我不在,钥匙在圣像后边挂着,你就自己打开箱子拿书看吧……”

我害怕这本书会在西多罗夫那儿丢失,如果是那样,那我还怎么向裁缝妻子交待呢?

老板的母亲总是紧紧地盯着我,怕我去勤务兵那里,经常骂我:“你净看些什么书呀?你瞧那个爱看书的女人,什么都不会干,简直是个废物!”

我不敢替裁缝的妻子抱不平,生怕这个老太婆猜到那本书就是裁缝妻子的。

艰苦的读书环境

读书的乐趣 - 图3

我总是没机会看书,不由得心神恍惚,连觉也睡不着。终于有一天,裁缝家的厨娘在院子里把我叫住了:“我家主人要你还书,书在哪儿呢?”

我不好意思地去了裁缝家,裁缝的妻子像第一次我们见面那样接待了我。我告诉她:“老板家的人禁止我看书。”

“这些人真无知!”她皱了皱眉头说,“不如我给你的老板写一封信吧?恳请他让你看书。”

“不,不要写信!”我请求她说,“他们会笑话您,甚至会骂您呢!”

裁缝的妻子叹了一口气,说:“真没办法呀!这样吧,如果你的老板允许你看书,你就到我这儿来看书吧……”梳妆台上放着三本书,我挑了最厚的一本,然后便和裁缝的妻子告别了。

为了看书,我受到了许多难堪的屈辱和恐吓,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既伤心又可笑。我为了防止裁缝妻子的书被老太婆发现,每天早上就去面包店租一些五彩封面的连环画回来看。

我经常躲在阁楼里看书,如果看不完,就在半夜起来点着蜡烛看。这样一来,老板的母亲就发现蜡烛使用过多了,大声叫嚷。维克托心烦,就告诉她我每天跑到面包店租书,半夜在阁楼点蜡烛看书。老太婆马上跑到阁楼里,找到了书,把书撕得粉碎。

读书的乐趣 - 图4

我想尽一切巧妙的办法继续看书。我没有钱买蜡,便把蜡盘上的蜡油搜集起来,装在一只沙丁3鱼罐头盒里,再加上一点长明灯的油,用棉线做灯芯,最终做成了一盏简易的长 明灯,想用它来通宵看书。灯光昏暗,油烟熏人,看书十分困难。但这一切不便,都在我看图片说明的快乐中消失了。

这些连环画的文字说明用简单易懂的话把国外的奇闻异事告诉了我,把从古至今的许多事讲给我听。但是,也有许多事和许多名词是我不能理解的,这使我感到苦恼。就拿“形而 4上学”和“宪章运动”这两个名词来说吧,我根本就不懂得它们的意义,只好问老板。可他对此不做任何解答,反而说:“彼什科夫,人生下来是要做有意义的事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啊?”

读书的乐趣 - 图5

那时我也很固执,越是不懂,越要找到问题的答案。我觉得解释名词得去找药房里的药剂师巴维尔·戈利特贝格,他不但很和气,还很有智慧,经常戴着一副金丝眼镜。

药剂师是个博学多才的人,可以解答很多问题。当我问他什么是“形而上学”的时候,他用两个手指头把眼镜正一正,从厚玻璃片中盯住我的眼睛,对我说:“好朋友,弄明白一个名词并不是最主要的,我们应该透过这个名词看到问题的本质。名词就像是树上的枝叶,思想体系才是树的根本。如果你想了解这一切,必须努力学习。书好比一座美丽的园子,园子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有的叫人见了舒服,有的对人有用处,也有的叫人勤于思考。”

从此以后,我经常借着为别人买药的机会去药房,顺便找药剂师请教问题。他那简短而富有教益的指导,使我对书籍的态度更加端正了。

遭到毒打

一天,我收拾屋子前,先把茶具生上了火。等我一走,老板家最大的孩子就跑到厨房里来,把茶具上的龙头拔下,拿到桌子底下玩。茶具里的炭火很旺,水蒸发得很快,很快茶具就被炭火炙烤了。当时我在起居室里,听见茶具的响声很怪,就跑到厨房里,发现整个茶具都变青了,插龙头的嘴口裂了一条大口子,软软地耷拉下来。茶具的盖子歪在一旁。把手底下,是已经融化了的锡。

正在此时,外边的门铃响了。我开了门,老太婆劈头就问我茶烧好了没有,我在慌乱中回答:“哦,茶烧好了!”

这瞒不住老太婆,她很快就发现了烧化了的茶具,气不打一处来,顺手操起一把松木柴痛打了我一顿。到了傍晚,我的背肿得像枕头一样高。第二天中午,老板不得不把我送到医院里去。

一个瘦医生检查过我的后背,用低沉的声音不慌不忙地对老板说:“现在已经不允许滥用私刑了,我得写一个验伤单。”

老板羞愧得无地自容,两脚沙沙地蹭着地板,小声地对医生说了些什么话。医生两眼越过他的头望着我,口气生硬地回答:“不可能,我不能这样做。”

过了一会儿,医生走过来问我:“你要告发你的老板吗?”

我只是说:“不!我现在很痛,请您快点儿给我治伤吧……”

我随医生来到手术室里,躺在手术台上。医生拿专用的钳子一边钳着我背上的木刺,一边开玩笑似地说:“小兄弟,你后背上的木刺可真不少呀,够你和别人炫耀一阵的了。难道你经常挨打吗?”

我想了一想,回答他:“我最近好像没怎么挨过打呢!”

医生听了这句话,哈哈大笑,然后说:“朋友,一切都会好的,不要对生活丧失信心啊!”

医生手术完,就带我到老板那儿,对他说:“请你把这孩子领回去吧,我已经把伤口处理好了。明天再来换一次纱布就行了。算你运气好,这孩子不打算控告你……”

我们坐上马车回去的时候,老板对我说:“老弟,其实我在你这个年纪挨过的打不比你少,但有什么办法呢?学徒都是这样挺过来的。倒是还有我同情你,可是我在你这个年纪没有人同情过我呀!”

我觉得老板一家虽然很可恶,但老板能放下架子跟我谈话,这又让我心里多少有些安慰。

马车到了老板家的门口,老板一家人像迎接英雄一样迎接我。我知道他们因为我不愿意控告他们而松了一口气。这真是一个机会,我可以大胆请求他们允许我向裁缝妻子借书看。他们不敢在我伤没好的时候欺负我,就很痛快地答应了。

过了一天,我去裁缝家借书。裁缝的妻子见到我很高兴,急切地对我说:“院子里的人都说你得病住院了。你瞧,他们在造谣。”

我没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她,因为我觉得还是不把这些凶暴的事告诉她为好,以免伤害她那颗纯洁的心灵。她和别人多少有些不同,就足以使我心里得到安慰了。

现在我又能看书了,觉得自己过得十分充实。学习的生活激励着我,使我在前进的路上有了动力。自制的蜡台又开始放出昏红的光来。我彻夜看书,过了一段时间便降低了视力。老太婆无可奈何地说:“真是个书呆子,这么看书会变瞎的。”

我在书里看到了许多,也察觉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明白了上流人跟下等人是不同的:在外国,没有那么多粗暴的人。书里的恶徒虽凶,但都凶得有道理。可是我所见过的凶恶的行为,却都是毫无目的,也毫无意义的,仅仅是为了发泄而已。

我每看一本新书,就觉得俄罗斯式的生活与外国的生活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经常使我感到茫然和懊丧。时间一长,我就开始怀疑这些书的真实性。

后来,我得到了龚古尔写的一本名叫《桑加诺兄弟》的长篇小说,我用一整夜的时间将它读完了。让我感到惊奇的是,这本书描写了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故事,于是我反复看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这本书里并没有太复杂的东西,甚至可以说过于简单。这不是一本让人拿起来就感兴趣的书,但这本书叙事的语言很朴素,很准确,丝毫不讲究华丽的辞5藻和复杂的句式。我刚读这本书的时候还觉得无聊,可是看了一会儿就入迷了。那些朴素精练的句子远胜于措辞巧妙的句子,使我很容易就铭记在心。这本书讲述了马戏师两兄弟的悲剧,我看到书中描写主人公为了练习技术而偷偷登上阁楼那一段,觉得自己和主人公一样可怜,不禁落下了伤心的眼泪。

我把这本好书还给裁缝妻子的时候,请求她再借一些这样的书给我。

“你为什么会喜欢这样的书呢?”她笑着问我。

她这一笑让我感到很不好意思,我呆立在她面前,说不出话来。她说:“这本书多么无聊啊,等一等,我拿一本有意思的给你看吧……”几天之后,她将一本格林伍德的《一个小流浪儿的真实故事》借给我。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觉得很不是滋味儿——我不就是“小流浪儿”吗?我带着抑郁的心情翻阅这本书,可是没看几页,我的心中就开始绽放微笑,而且我一直含着这样的微笑把全书看完,有些精彩的段落我还念了两三遍。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在外国,也有像我一样过着艰苦生活的少年呢!而且我要比他们幸福多了,起码我有书看!

读书的乐趣 - 图6

在读过流浪儿的故事以后,裁缝的妻子又借给我一本名叫《欧也妮·葛朗台》的书。裁缝的妻子告诉我说,这是一本“正经书”。

我看到这本书描写的葛朗台,立即想到了自己的外祖父。这部小说虽然篇幅不长,但描绘的人物场景相当真实,让我爱不释手。

我终于明白“正经书”能使人得到多么大的欢喜,可是裁缝的妻子没有太多的“正经书”,这就让我十分犯愁了。后来,我总结出来其中的原因了:我不喜欢浪漫主义文学,我喜欢的是现实主义文学。

每次我去裁缝家的时候,总是尽可能打扮得整洁一点,指望裁缝的妻子看到我这副整洁的模样,心里会好受一些。可是她见到我,只是问:“上次借你的书看完了吗?觉得怎么样?”

“嗯,我不太喜欢。”我实话实说。

裁缝的妻子微微挑起眉头,瞧着我,发出一声叹息,随即问我:“这是为什么呀?”

“书上面写的都是爱情故事。”

她皱了皱眉头,脸上绽放出甜蜜的笑容,说:“是啊。可是没有一本小说,不写爱情的呀!”

院子里的人现在谈起裁缝的妻子来更加不堪入耳,嘲讽得更加恶毒了。我听了那些恶意制造出来的谎言,觉得不堪忍受。我很同情她,替她担心。可是我一走到她跟前,瞧见她一副乐天派的样子,对她的怜悯和担心便都云消雾散了。

后来,到了春天,裁缝的妻子不知搬到哪里去了。过了几天,她的丈夫也搬走了。我心里很难过。我想再见一见她,并且告诉她,我是多么感激她……

阅读思考

1.“我”把裁缝妻子的书藏在哪里了?

2.为什么“我”受了重伤却不打算控告老板?

词语积累

一如既往 满腹狐疑 沙丁鱼 形而上学 辞藻

阅读笔记

本章描写了“我”第二次在瓦西里家打工时的经历和见“我”从单纯、善良的裁缝妻子手里借书看,由此成为一闻。个真正爱学习的人。为了读书,“我”忍受了无数的痛苦。我们应该学习这种苦中作乐的精神。

注解:
1完全跟过去一样。
2狐疑:像狐狸那样多疑。一肚子的疑惑。比喻疑惑不解的神态。
3鱼类的一种,体侧扁而长,银白色,生活在海洋中,吃浮游生物等。是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通常用来制罐头。
4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它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于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
5诗文中工巧的词语,常指运用的典故和古人诗文中现成的词语。也作词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