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译文

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因为大家生活在同一片天地上。品性道德高尚的人声望自然高,人们所敬重的并不是他的外貌,而是他的德行。

故事

顾容施炙

顾荣是西晋末年的贵族,他为人谦虚仁善,从来不仰贵也不嫌贫。

在洛阳的时候,顾荣曾经接受别人的邀请赴宴。席中,顾荣刚叉起那焦黄焦黄的鲜嫩烤肉时,看到送烤肉的人,眼睛直盯着那香喷喷的烤肉,带着渴望的目光,顾荣看得出那人很想尝尝,便不慌不忙地把烤肉放在盘子里,递给厨师,让给他吃。同座的人见状都讥笑顾荣,顾荣说:“难道竟有整天拿着烤肉,却不知道它的味道的吗?”同座们无话可说。看着厨师狼吞虎咽吃得津津有味,顾荣开心极了。

西晋末年,发生了“八王之乱”,异族纷纷起义,每次顾荣遇到危险的时候,总有个人出来保护他,帮顾荣化险为夷。后来顾荣才知道,救他的人正是当年在宴会上那个烤肉的厨师。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好人终会得到好报。

泛爱众 - 图1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译文

有才学的人声望自然很大,人们之所以佩服他,不是他能说大话。如果自己有能力,就不要藏着掖着,应该多帮助别人,看到别人有才华,不要蔑视和诋毁人家,要去积极地学习。不能巴结献媚有钱财的人,也不能骄傲看不起贫穷的人,太过自大。不能喜新厌旧,这样是没有道德的。

故事

低调的李固

李固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大忠臣,他具有顽强正义、耿直不屈的性格。他与当时目中无人的梁冀一派腐朽势力坚持斗争。

李固出身于官僚家庭,他的父亲在汉安帝时做过太常、司空,在汉少帝时做过司徒,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李固自少年时代起就胸有大志,虽说他是贵族子弟,然而毫无纨绔子弟的习气。他好读书,常不远千里地寻访名师,同他们研究学问、探讨人生。李固自学生时代起就知识广博,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古通今。在太学里,他也从不因自己是官员的子弟而傲视同窗,同学们与他多年共学,都不知道他是大臣李邰的儿子。

泛爱众 - 图2

他喜好结交四方有志之士,很多读书人慕名而来,向他求学。他不急于功名,当时的司隶校尉五次推举他做孝廉益州刺史,又举他做茂才,他都没有接受,朝廷连连召他去做官,他也托病辞去。他不愿在学业未成之前,过早地踏入官途。

想一想

李固为什么推辞做官?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译文

在别人忙着的时候,就不要因为自己的事情去打扰别人。在别人心里十分慌乱的时候,就不要在一旁闲言碎语,让人更加的烦躁。别人优缺点最好不要揭露,别人的隐私,更不能到处乱说。说别人的美德,这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别人知道了你的赞扬,便会更加勉励自己。

故事

自揭短处的刘邦

刘邦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和指挥家,创造了大汉文明,被称为汉高祖。

刘邦拥有远大抱负,志在统一全国。成为汉王的他,当时最大的对手是西楚霸王项羽,当时不管是在兵力上还是在将领上,他都占下风。他问韩信有何统一天下的良策,韩信说:“大王,您觉得论士兵的英勇、强悍、精良,您同项羽相比孰高孰低?”刘邦沉默良久道:“项羽。”韩信听此淡淡一笑,赞同地说:“我所想的和大王一样,但我们依然能够取得胜利。项王虽然勇猛却不能放手任用贤将;虽然使诸侯称臣,可是却不居关中而建都彭城,违背义帝的约定;把自己的亲信和偏爱的人封为王,诸侯更是忿忿不平。凡是项羽军队经过之处,百姓们无不遭蹂躏残害。天下的人都非常怨恨他,只是在他的淫威下屈服罢了。项羽名义上虽为天下的领袖,实质上他已失去民心。所以大王你只要爱民如子,统一天下大业自然水到渠成。”刘邦听了韩信的话,坚定了信心,最后果真打败项羽,统一了全国。

想一想

项羽为什么拥有精良的军队,却还是失败了?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译文

宣扬别人的缺点和坏处,就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如果批评指责别人太过严重,那么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灾难。应该和善地相互劝说,这样大家都能够得到提升,看到别人有过错却不去规劝,那样对双方都是道德上的缺憾。拿别人东西和送别人东西,要轻重分明。当给人东西的时候,最好多给些。在拿别人东西时则要少拿些。

故事

灌夫骂座

汉朝时期有一个叫灌夫的人,此人生性豪爽直率,且十分看重义气。他与当时朝中大臣窦婴情如父子,那窦婴与后来的丞相田蚧是一对冤家,明争暗斗,田蚧最后赢了窦婴,当起了堂堂的宰相。好友的遭遇让灌夫深感气愤,对那田蚧更是恨之入骨

年后,时任丞相的田蚧娶燕王之女,窦婴与将军灌夫奉皇太后的命令前去祝贺。灌夫给他们敬酒,田蚧和他的手下不理不睬,灌夫再一想到之前的事,火气顿时窜了上来,便开口大骂了田蚧一顿,弄得田蚧在文武百官面前丢尽了颜面,算是出了一通恶气

泛爱众 - 图3

丞相田蚧极为恼火,命人将灌夫抓进牢里,并以越礼放诞、目无朝丞、借酒发疯、心怀叵测为名处死灌夫。可怜一代英杰,就这样丢了性命

想一想

灌夫的做法对吗?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译文

想让别人做事情的时候,要先问问自己愿不愿意去做,如果自己都不愿意做,那么马上停止这样。别人有恩于自己,要想着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最好把它忘掉,对别人的怨仇要越少越好,对别人的感恩则越长越好。

故事

瘦羊博士

东汉时期,有一个官名叫博士,博士富有学问,精通历法典章,负责传述人们知识。一个叫甄宇的人便在京城洛阳任教学博士。

当时皇帝十分关心博士的生活,每年祭拜神灵之后,都要下诏赐予博士们每人一头羊。然而,今年却使负责分羊工作的博士总管很为难。原因是这些羊长得并不均匀,而是有小有肥有瘦,博士总管不知道究竟该怎样分才合理。

有人建议把羊杀了,然后平均分羊肉。还有人建议采用抓阄的方法分羊。甄宇摇摇头说:“我认为这两种方法都不妥,尤其后者更是耻辱,我先来牵走一头。”听完他的话,大家开始议论纷纷,唯恐最肥的那只羊被他牵走。只见甄宇走进羊群,仔细看了看那些羊,认真比较后,他选取了一头最瘦最小的羊。其他人见状,不禁都感到十分羞愧。便不再争执,争先恐后地牵着瘦小的羊离去。

通过这件事,人们从此叫甄博士为“瘦羊博士”。

泛爱众 - 图4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译文

对待婢女和仆人,自身品行端正很重要,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仁慈宽容更加难能可贵。如果凭借权势让别人服从,他们的内心其实并未服从,如果用道理说服别人,那么对方才会心服口服。

故事 宽容的丙吉

汉宣帝时,有一位丞相叫丙吉,这个人人品很好,是个仁者,以善待下属,宽宏大量而著称。

有一次,他的车夫因为喝醉了酒,在跟随他上朝的途中,呕吐不止,把丙吉的车座上铺的席子都弄脏了。没办法,丙吉只好走回了自己的家。回府之后,管家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十分生气,觉得这个车夫不可靠,太过失礼,就大骂了他一通,并准备要辞退他。丙吉听说了这件事,忙找到管家说:“还是让他留下来吧,如果你因为这个辞退了他,日后谁还敢收留他?况且这只是醉酒后的小过失,谁又没有犯错的时候呢?”车夫知道了丙吉为他向管家求情的事,心里万分感激,感到非常惭愧。从此以后,车夫滴酒不沾,一心一意为丙吉赶车。

想一想

丙吉为什么会为车夫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