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之材——楠木
在某年某月农历十五的那一天,有一棵楠木树变成了一个英俊的青年,他长着四方脸,双眼炯炯有神。青年化名为“汉楠”,赶到贵州寨蒿去参加那里的青年男女相亲盛会。
寨蒿有一个姑娘叫做“项银”,人长得漂亮,心也高,所有的青年她都看不上眼,唯独一眼看上了英俊的汉楠,并问汉楠的家在哪里。
汉楠说:“我家在大利的冲脚下。”
于是,在盛会上,项银把最好的花带、鞋垫、绣花帕子送给汉楠。
可是,盛会很快结束了,项银依依不舍,一直把汉楠送到村口,问汉楠什么时候会再来。
汉楠回答说:“下一次月圆的时候。”
可是,项银等到十五,又等到二十,就是不见汉楠来。于是,她就独自跑到大利去,在村口就远远地看见冲脚下果然有一户人家。但当她跑到冲脚下的时候,却又什么也没有了。她一直找到天黑,才回到村里。
第二天,一个早早到冲脚干活的村民,看见一个楠木树上挂着花带、鞋垫还有绣花帕子,觉得很奇怪,就回到村里告诉大家。
项银听说了以后,才发现自己原来看上了一棵楠木树,她很伤心,哭着就跑开了。
这时,楠木又变成了汉楠,他跑过去想要拦住项银。但每次一追上项银,他又消失不见,变成一棵楠木树了。伤心的项银唱了很多悲歌,质问楠木树为什么不肯见她,但是楠木树是不会回答她的。
最后,项银说:“既然你要变成楠木树,那我就变成一座山陪着你吧!”于是,项银真的变成了一座美女山,和楠木树遥遥相对。
其实,故事中的楠木为大乔木,高达30余米,树干通直。芽鳞被有灰黄色贴伏长毛。楠木的小枝通常较细,有棱或近于圆柱形,被灰黄色或灰褐色长柔毛或短柔毛。
楠木的叶革质,椭圆形,少为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7厘米至13厘米,宽2.5厘米至4厘米。楠木的叶先端渐尖,尖头直或呈镰状,基部楔形,最末端钝或尖。
叶上面光亮无毛或沿中脉下半部有柔毛,下面密被短柔毛,脉上被长柔毛,中脉在上面下陷成沟,下面明显突起,侧脉每边8条至13条,斜伸,上面不明显,下面明显,近边缘网结,并渐消失。
叶横脉在下面略明显或不明显,小脉几乎看不见,不与横脉构成网格状或很少呈模糊的小网格状。楠木的叶柄较细,长1厘米至2.2厘米。
聚伞状圆锥花序十分开展,长6厘米至12厘米,纤细,在中部以上分枝,最下部分枝通常长2.5厘米至4厘米。每个伞形花序有花3朵至6朵。
楠木的花中等大,长三四毫米,花梗与花等长。花被片近等大,长3毫米至3.5毫米,宽2毫米至2.5毫米,外轮卵形,内轮卵状长圆形,先端钝,两面被灰黄色长或短柔毛,内面较密。
第一、二轮花丝长约2毫米,第三轮长2.3毫米,均被毛,第三轮花丝基部的腺体无柄,退化雄蕊三角形,具柄;子房球形,无毛或上半部与花柱被疏柔毛,柱头盘状。
楠木的果呈椭圆形,长1.1厘米至1.4厘米,直径6毫米至7毫米。果梗微增粗,宿存花被片卵形,革质,紧贴,两面被短柔毛或外面被微柔毛。
花期四五月,果期九十月。楠木种子属多胚型,每粒种子能抽出两三苗。
楠木是中性深根性树种,有较强的萌生力,能耐间歇性的短期水浸。幼时耐荫性较强,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冲积土或壤质土上生长最好,在干燥瘠薄或排水不良之处,则生长不良。
楠木的寿命长,300年生尚未见明显衰退。其主根明显,侧根发达,根部新芽能长成大径材。幼年期耐荫蔽,一年抽3次新梢。其生长速度中等,五六十年达生长旺盛期。
楠木适宜生长在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的地方,特别是在山谷、山洼、阴坡下部及河边台地,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壤质土壤上,生长尤佳。
幼年期的楠木,顶芽发达,顶端优势明显,主干端直茁壮,侧枝较细短,冠层厚而密,整个树冠呈尖塔形。
至壮年期,随着高生长的减慢,侧枝的扩展,树冠变为钟形,但冠层仍较厚。幼树的顶芽一年形成3次,一般春梢生长慢,夏梢和秋梢生长快。
特别是在6月上中旬夏梢期,顶梢10天可增高三四十厘米,为全年生长的最高峰。八九月也有一次生长高峰,但不如前者快。胸径生长主要是在5月至11月,其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70%至90%。
一般天然生楠木,初期生长甚缓慢,20年生楠木,高和胸径的生长量仅5.6米和0.04米,六七十年生以后,才达生长旺盛期,具有后期生长迅速的特性。但在人工林中,楠木初期生长则远较天然林生长迅速。
楠木幼年期根系生长发育较好,主根能深入土壤下层,侧根数量也较多。分布于阴湿山谷、山洼及河旁。分布区位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西部,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温17度左右,年降水量1400毫米至1600毫米。
楠木产地范围小,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北和湖南等省区海拔1000米至1500米的亚热带地区阴湿山谷、山洼及河旁。
楠木木质坚硬耐腐,用途广泛,传说水不能浸,蚁不能穴,南方人多用作棺木或牌匾。
宫殿及重要建筑之栋梁必用楠木。楠木木材优良,具芳香气,硬度适中,弹性好,易于加工,很少开裂和反挠,为建筑、家具等的珍贵用材。
据《博物要览》记载:
楠木有3种,一曰香楠,又名紫楠;二曰金丝楠;三曰水楠。南方者多香楠,木微紫而清香,纹美。金丝者出川涧中,木纹有金丝。楠木之至美者,向阳处或结成人物山水之纹。水河山色清而木质甚松,如水杨之类,惟可做桌凳之类。
楠木木材和枝叶含芳香油,蒸馏可得楠木油,是高级香料。该种为高大乔木,树干通直,叶终年不谢,为很好的绿化树种。
楠木的木材有香气,纹理直而结构细密,不易变形和开裂,为建筑、高级家具等优良木材。其色浅橙黄略灰,纹理淡雅文静,质地温润柔和,无收缩性,遇雨有阵阵幽香。
南方各省均产,唯四川省产为最好。明代宫廷曾大量伐用,现北京故宫及京城上乘古建多为楠木构筑。
楠木不腐不蛀有幽香,皇家藏书楼、金漆宝座、室内装修等多为楠木制作。如文渊阁、乐寿堂、太和殿、长陵等重要建筑都有楠木装修及家具,并常与紫檀配合使用。现存最大的楠木殿是明十三陵中长陵棱恩殿,殿内共有巨柱60根,均由整根金丝楠木制成。
楠木极其珍贵,是我国的特产树种,已被列入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之中。
有关部门已经对楠木制订了有效的保护措施,严禁砍伐,并积极进行抚育管理,防治病虫害,保护好现有资源。同时大力开展育苗造林,扩大栽培范围,特别在植物园、公园应大量栽培,有效地进行保护。
拓展阅读
据《郫县志》记载:当年司马池在郫县做县尉时,他的夫人在这里生下了司马光。为了纪念在官署得子,司马池特在庭下亲手栽植松树、楠树各一株。司马池父子辞世后,松树枯萎,唯有楠木树仍苍翠欲滴。当地的百姓认为,楠木树茂盛是托司马光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