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留学

    1872年8月11日,包括詹天佑在内的第一批赴美留学幼童,从上海乘船去美国。轮船走出长江口以后,除了偶尔看到几条渔船之外,便是无边无际的海洋。第一站到达日本横滨。在横滨换乘了海轮,横渡太平洋。从前只是在画报上见过的轮船,这次亲自坐上了,詹天佑感到非常高兴。他和小伙伴儿们一起,站在甲板上眺望着浩瀚的大海,海水拍打着船舷,激起朵朵浪花飞溅,他们快活极了。在船上,他们还听到了许许多多的新鲜事。有一天,詹天佑听轮船上的人说:“东经180°这条线叫做‘国际更换日期线’。”由西向东行驶的轮船经过这里,需要多加一天。而从东向西行驶的轮船经过这里,则需要减一天。詹天佑听了觉得很奇妙。这些新奇的事物,在他幼小的心里都打上了一个个的问号。经过3个多月的海上漂泊,终于到达了美国旧金山。从旧金山改乘火车,经过华盛顿到达纽约,再由纽约到达斯普林菲尔德。

    早在詹天佑等幼童留学启程出国之前,容闳就先行启程到了美国。与当时耶鲁大学校长波特和康涅狄格州教育署长罗索布商量中国留学生的就学及居住等问题。罗索布建议把来美国幼童分成若干组,每两三人为一组,寄居在美国人家庭之中,这样可以迅速学好英语。接待中国幼童留学生食宿的都是一些有文化教养的美国教师、医生或牧师家庭。这些人家对分配给他们的三两个“中国”幼童,都能够给予热心的照料,渐渐地,这些中国幼童思家的心情冲淡了。他们与美国小朋友一起做功课,一起做游戏,在互相熟悉之中,中国幼童留学生的英语进步很快。

    詹天佑住下来后,首先是学习英语。只有学好英语,才能进美国学校直接听课,詹天佑学习英语,进步非常快。到1873年末,他已经能够直接听课了。这样,他被送进了西海文小学的海滨男生学校去学习。这是一所私人办的预备性质的学校。主要任务是训练从中国和南美洲等国家来美国留学的幼童,主要课程是学习英语和了解美国的风俗和社会知识。

    海滨男生学校的学习生活很顺利,很轻松。课余,按着排定的班次,定期到设于赫德福特城里克林街的中国留学生事务所去学习中文传统课程。这里的生活给詹天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75年5月,詹天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纽海文的山房高级中学。在这里,他接触了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通过这些学科的学习,使他懂得了火车、轮船为什么能走,齿轮、发条在机器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由西向东行驶的轮船经过东经180°的时候要多加一天。而由东向西行驶的轮船经过东经180°的时候要减少一天。从前心中的许多问号在这里找到了答案。他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数学。1876年詹天佑为全班考试成绩第二名。一个中国学生通过英语进行学习,成绩居然超过了他同班的美国同学,这件事引起了老师的震惊和赞誉。有一位教师罗索布夫人是最受詹天佑尊敬和爱戴的。她经常鼓励詹天佑努力学习科学,将来做一个科学家。于是他开始系统地学习一些科学基础知识,对于自然科学的实验和采集,他特别感兴趣。1878年,在高中最后一个学期,期终考试取得了全班第一名。最后以全班第一、全校第二的优异成绩读完了高中课程。

    詹天佑不仅学习刻苦努力,对于锻炼身体也十分重视。中国人常常被西方报纸称为“东亚病夫”,这使他很受刺激。他立志要洗去这个耻辱的称号,在课余的时候,他坚持不懈地锻炼身体。他喜欢参加游泳、滑冰、钓鱼、打球等各种体育活动。他特别喜欢打棒球,而且打得很好。留学生在哈特福特城组织了一个“东方人”棒球队,他是其中的队员之一。这个球队曾经同旧金山附近橡地的一个半职业球队进行过一场表演赛,詹天佑高超的球艺使美国人感到惊讶。他说:“要学好功课,非锻炼身体不可。不洗去‘东亚病夫’的耻辱,什么都谈不上。”詹天佑幼年因为家境不好,生活很苦,身体本来不是很好。自从他注意体育锻炼以后,身体变得非常强壮。

    每逢暑假和寒假,容闳常常带着他所喜欢的一些孩子到美国中西部去旅行。詹天佑感到收获很大。除了看到美国各地工业和农业生产的情况外,还看到了一些政治活动。像城市广场上政客的演讲,英格兰式的报纸、六栏标题的攻击性词句,这些资产阶级的所谓民主制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詹天佑在美国中小学求学的几年中,亲身体会到由于祖国贫穷落后,老打败仗。国际地位日益低落,到处受人轻视。因此,他迫切地希望能改变当时中国落后的经济状况。他认为,要想使中国富强起来,首先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然科学知识、生产技术和经济制度,所以,当他中学毕业之后,在教师罗索布夫人和容闳的支持下,接着考上了耶鲁大学的雪菲尔理工学院学习。学院的入学资格考试是很严格的,每一名入学新生必须通过各种考试,其中包括英文、地理、拉丁文、代数、几何、三角及英国历史,学制为3年,詹天佑读的是土木工程系,学习铁路工程科。

    在耶鲁大学学习期间,詹天佑的学习成绩非常好,特别是数学科。在大学一、二年级,他两次获得数学科的奖学金。

    詹天佑留美的时候,正是美国在电机、通讯工业等方面有重大突破的时期,1876年拜耳发明了电话,1878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并亲自在白宫作示范表演,放留声机给美国总统海斯听。1879年,爱迪生又发明了电灯,第二年白宫开始装设电灯、电话。为了展示美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在美国建国100周年时(1876),在费城举办了百年博览会。这次博览会全部展出面积有115公顷,主要展出品有蒸汽机、电话、电梯、印刷机及枪炮等。西方旅客铁路公司还在场内修筑了4.8千米长的铁路,用朱庇特440式的机车拖着车厢,供观众乘坐。这些机电产品在当时都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1876年8月,容闳带着留美中国学生参观了这个庞大的博览会,西方高度的物质文明对詹天佑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增强了他学好科学技术,振兴祖国的决心。

    这时国内已经有一些见识远大的人主张修造铁路以图富强了。詹天佑置身美国,目睹美洲中央大铁路使东西物资交通畅通,人们来往方便,他更深信修铁路是使国富民强的重要产业了。他努力学习,准备回国后为祖国效力。

    在耶鲁大学学习的3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学习成绩非常好,在毕业考试中,他得了第一名。为了准备毕业论文,他从1880年就大量收集资料,进行实地调查,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写成了颇有价值的题为《码头起重机的研究》的论文。获得学士学位,1881年詹天佑于耶鲁大学毕业。

    詹天佑在大学期间,除了努力学习外,在课余时间还阅读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反宗教的优秀作家——卜珈丘的代表作《十日谈》等,又广泛地阅读了英国伟大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作品、美国的民主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他对马克·吐温的作品特别喜欢,这些作品都对詹天佑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容闳觉得詹天佑的确是一个钻研科学的学生,一次,他偷偷告诉詹天佑说:“我替你找一个机会,使你到美国军事学校去研究,你可以在美国多留一个时期,多学一些东西。”有时他还说:“我希望你作中国的伊藤博文,美国人提起亚洲人物来,就是伊藤博文,中国也要有中国的伊藤博文。”

    就在詹天佑大学毕业的这一年,清朝政府下令将留美学生事务所撤销,留学生一律调回国内。

    早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就分为两派——洋务派和顽固派。顽固派坚持闭关锁国,坚持传统的封建主义文化,反对向西方学习,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洋务派则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洋枪洋炮,来巩固清朝政府的统治,向外派遣留学生是洋务派贯彻他们主张的措施之一。

    但是,洋务派向国外派出留学生,主要目的是要他们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回国后为洋务企事业服务,以巩固清朝封建统治。而不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和民主政治思想。因此,洋务派任命顽固派陈兰彬为出洋肄业局正委员既是为了减少顽固派的阻力,也是为了防止幼童出国后,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所以对赴美留学的幼童设置了种种清规戒律。什么在指定的时间内,必须一齐遥向清朝皇帝叩头。随派美国的中文教员,定期向学生讲授“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学生的生活、穿戴仍同国内一样,脑后有长辫,身穿长袍,脚套布靴,举止行为不得“轻飘”,一个个都得像小老头一样。但时间一长,这些幼童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生活上,都受到美国教育和社会的影响。初到美国时,幼童们仍然留长辫子,穿大褂长袍,美国小朋友第一次见到他们,分不清他们是男是女,美国小朋友同他们开玩笑,称他们是中国女孩子。他们自己也感到长辫子挂在脑后很不方便,有些幼童就偷偷地剪掉了长辫。有的学生看到美国学生在运动场上打球跑步进行各种体育锻炼,非常感兴趣,也脱掉长袍,到运动场上玩起来,有时,他们和住在一起的美国人一起上教堂、做礼拜。留学生的这些变化,使陈兰彬十分生气,认为是大逆不道。他把这些学生招来严加训斥,他坚决反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认为一个文人脱去长袍穿着短裤在外奔跑,简直是不成体统。他责令剪去长辫子的学生遥向北京下跪请罪,重新留发。对于胆敢改穿西装或上教堂的学生,则视为叛逆。1875年陈兰彬请假回国,向清朝总理衙门报告了这些情况。

    1876年,陈兰彬以新任驻美全权公使的身份前往美国。吴子登担任留美学生事务所正监督。吴子登也是顽固守旧派,又是陈兰彬的心腹。他到任以后,就不断地向清朝政府夸大事实地进行指控。指责容闳纵容和迁就留学生,让他们少读书,多游戏。模仿美国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对中国教师不尊敬。不肯下跪、叩头等等。吴子登断定长此下去,这批留学生纵然能学成归国,非但无益于国家,并且有害于社会。为此,吴子登最后向清政府提出:为了国家利益,必须从速遣返全部留学生,结束留美学生事务所。

    同时,留美学生在美国也受到排斥。1881年,容闳向美国国务院提出申请,要求输送几名优秀学生进入美国军事院校学习,不断遭到拒绝。回复为“美国军事学校对中国学生一概不接纳”。这是美国政府对中国极为轻视和不友好的决定。

    此时,美国又发生了反对华工、宣传种族歧视的舆论。

    于是吴子登趁此机会,竭力要把留美学生事务所解散。他通过陈兰彬向总理衙门上奏折,要求遣返所有留学生,取消留美学生事务所,在这种情况下,当时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恭亲王奕同意,经慈禧太后批准,1887年下令将留美学生事务所撤销,留美学生一律调回国内。

    清政府的命令到达美国后,容闳遵旨分3批把留美学生遣送回国,这些学生,有33名正在中学读书,60名在大学读书,大学毕业的只有两名,一个是詹天佑,一个是欧阳庚,都是从耶鲁大学毕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