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官归里操旧业
长沙太守张仲景为差役治病,替犯人疗疾,甚至到乡村草舍出诊,还在初一、十五停止办公专让群众到大堂看病的消息传到那些士大夫的耳中,他们对仲景的所作所为嗤之以鼻,认为仲景不守做官的规矩,有失太守的尊严。仲景听了“哈哈”一笑,仍然我行我素。
刘表听说仲景在长沙深得民心,长沙之城虽水旱灾害严重,但没有饥民冻馁现象,并不感到高兴,对仲景的所作所为也甚为不满。连年来他命仲景征收赋税仲景敷衍,他让仲景扩军仲景借口战乱灾荒违旨,这次他索性派差役来通知仲景,命其送5万兵丁去荆州。
仲景痛恨连年军阀混战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详述长沙伤痕未愈,灾荒初度,百业待兴需要壮士的实际情况,表示宁愿辞官归故里,不愿为虎作伥的决心,那刘表争霸心切,岂听仲景忠言?仲景便愤愤地辞官而去。
仲景回到南阳地域,不禁黯然神伤:那满地的衰草尚有战火的痕迹,那原来一望无际的良田早已荒芜,隐约中草丛里的白骨历历可见,在阳光下闪着哀怨的寒光,仿佛向仲景诉说着什么。
仲景来到他家的旧宅,原先的高宅大院没有了,仅剩几间不大的过去伙计所住的偏房,仲景敲开了门,只见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望着他愣了一下神,就一下扑到他的怀中失声痛哭起来:“仲景呀,你终于回来了,愚兄在家不但没守住祖宗的产业,而且落得孤身一人,穷困潦倒。你伯父、伯母、你哥哥、嫂嫂、侄儿、侄女,都被连年的瘟疫怪病夺去了生命呀,仲景。要是当初听你的话也逃难荆州,要是你在家乡,我哪里会到这步田地!”
仲景耐心地抚慰这位堂兄,他了解到家乡连年传染病流行,他的家庭200余人,在他离家这不到10年间已有2/3相继遇难身亡,其中死于疫病的就有七成。巫医在地方趁机骗人,许多病人被胡乱治死。于是,他决定在家乡行医救人。
一个男孩10余岁,白天像好人一样,夜里即胡言乱语,梦话连篇。巫婆用咒语、符水给他驱逐附身之鬼也毫无效果。孩子的父亲听说仲景辞官回来了,就急忙向仲景求治。
仲景给孩子诊脉看舌,又摸了孩子的胸口、头额等处,对围观的众人大声说:“哪里有什么鬼神?孩子得的是一种热病,夜晚发高热,所以就胡言乱语,白天不发热,才跟正常人一样,你们有病要求医吃药,决不能听信巫医之言。”孩子吃了仲景开的药,没多久就好了,仲景的话于是在南阳一带传开了。
一位妇女终日悲哀哭泣,打呵欠,伸懒腰,饮食无常。巫婆说是鬼神附身,家里人都很恐惧。请来巫婆下神,又是念咒语,又是吞符水,病情丝毫不减,反而逐渐食少懒言,嗜卧神疲,病情有所加重。仲景听说后主动上门救治,对她的家属说:“你们不要害怕,这不是鬼怪为病,她得的是脏燥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癔病’),是身体虚弱,内脏阴液不足所致,服上几服汤药就好了。咒语、符水岂能治病?”说着他开了几服叫甘麦大枣汤的中药方子给病人家属,果然在病人吃了几服药后病就好了。当地的群众再也不相信鬼神、咒语和符水了。
一个寒冷的冬夜,忙碌一天的仲景,正挑灯夜读,整理几天来的临床心得,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张医生,张医生,快去救救我的儿子吧!”一个男子悲泣地求救。
仲景不顾连日来的劳累,更没有去想冰天雪地和刺骨的寒风,背起盛药具的小囊跟着男子就走。由于雪深路滑看不清,仲景一下跌入了一个大水坑,那男子急忙把仲景拉起,仲景的衣服已湿了大半。那男子看着仲景被冻得瑟瑟发抖的样子,竟哭出声来。
“没关系的,救孩子要紧,我们走吧!”仲景笑着安慰男子,带头大步向前走去。
到那男子家,那男孩母亲正抱着孩子在痛哭。仲景赶忙给孩子诊断治疗。只见孩子已经昏迷,全身泛发紫色斑丘疹,身上很热,皮肤灼手。仲景又细问了孩子发病的前后经过情况,说:“孩子得的是天花,得赶快治疗。”于是先给孩子进行针刺治疗,使孩子从昏迷状态中清醒过来。接着又给孩子喂服了一些药丸,孩子渐渐地退了热,脱离了危险。由于30余里雪地跋涉,加之整日来为民众治病的劳顿,又跌入水坑受了风寒,仲景体力不支一下跌坐在男子家的地上……
过了一年多,一个姓卫的男子带一个10多岁的男孩求见。见了仲景,该男子即命男孩跪在地下谢仲景救命之恩。经过询问,仲景方知孩子即是冬夜救治的天花患儿,名叫卫汛。
“我们全家难报先生救命之恩,更崇尚先生高尚的医德。小儿卫汛为先生所给之生命,自小聪颖,读过不少经史之书,我们有意将其送给先生为徒,一学先生活人之术、做人之道,二可侍候先生左右,聊报先生救命之恩。”孩子父亲声泪俱下。
“既然不怕我误了孩子的前程,我愿收卫汛为徒。”仲景见其心诚,欣然应允,又转身对卫汛说:“学医生涯,终身以济世救人为信念,你不怕吃苦吗?”
“我愿以您为榜样,勤奋学习,不辞劳苦,如遇患者相求,不畏千辛万苦,有求必应,奋力救治……”小卫汛滔滔不绝地说道。
仲景听了小卫汛所言,欣慰地笑了。他相信这个孩子定能成为济世良医。
后来的事实证实了仲景当年的眼光,卫汛成为他的高徒之一。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仲景辞官回乡,专心医事已经两年有余。
这是一个初春的晌午,仲景趁人们午饭之时,来到他的书房临窗远眺,那碧绿的田野,繁花掩映,五颜六色,仲景惋惜那不是少年时熟悉的麦苗,回想当长沙太守时的那几年惩治贪官污吏、鼓励人民垦荒兴家的情景,顿时感慨万千,恨不能像当年那样,赈济灾民,现只能施展医技,为家乡人民做一点儿事情。
忽然卫汛来报:“京兆杜陵人杜操求见先生。”
“杜操?”只见仲景惊喜万分:“快快请他进来。”
原来,仲景做长沙太守时就知道有个京兆少年叫杜操,字伯度,“识见宏敏,器宇冲深,淡于矫矜,尚于救济”,是个难得的人才。
“杜陵人杜操参见神医太守。”杜操进门即施礼说道。
“什么神医太守,就叫我张仲景的好。早闻公子大名,久仰呀!”仲景谦逊地说着,请杜操坐下叙话。
“晚生恨透官宦之人贪赃枉法,唯利是图。军阀连年混战,疫病流行,民深受其苦。素仰先生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杜操想拜在先生门下,学先生济世之术,为人之道,不知先生能否收留。”杜操直言快语,竟立刻说明来意。
仲景听了欣然应允:“难得杜操品行端正,仁心常怀,仲景有你为徒也是幸事。”
从此,杜操即为仲景的入室弟子,以后亦成了汉代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