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里访何颙
东汉桓帝时期,国家的大权全掌管在宫廷的宦官(也叫太监。我国封建社会经过阉割在皇宫里伺候皇帝及其家族的男人)手中。那些宦官无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贪赃枉法,到处搜刮民脂民膏,公开卖官鬻爵,那些公卿花钱买了官后就残暴地鱼肉人民,横征暴敛,人民生活十分贪苦。公元166年,以李膺、陈蕃、范滂、郭泰、贾彪为代表的文人名士,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宦官专权运动”,昏庸无道的桓帝竟然下令逮捕李膺等200多人,史称“党锢之祸”,他的堂姑父,在洛阳做官的何颙因受牵连也被罢了官。这一年小仲景正当总角之年(16岁),他平素就喜欢读陈蕃、范滂等名士的文章,何颙为官清廉,非常憎恶宦官专权,小仲景两年前还见过这位令他敬慕的姑父。姑父给他讲了许多有关朝廷和太学的事情,并且让他读了当时名士郭林宗、贾伟节等人的书。何颙等人遭朝廷罢官的消息传到家乡,深谙世事的仲景也和大人们一样整日牵念,一日他和父亲商量,想到洛阳去寻访姑父何颙。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张员外深知儿子的忠孝廉仁,他欣然同意仲景去拜访受难中的姑父何颙,并语重心长地嘱咐儿子:“仲景呀,此行要多加小心,到洛阳后不要给姑父添麻烦,要多听听姑父的教导。你今年已16岁了,读了不少书,你姑父毕竟是名士,懂得比我们多,你可以向你姑父讨教如何继续努力,或为立名,或为立业……”
偌大的洛阳城,仲景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洛阳东南的一个依山傍水的林间小院找到了姑父何颙,已届不惑之年的何颙见是仲景远道而来喜出望外,又是带他抚琴,又是考他诗文;或而挥毫弄墨,或而引吭高歌……仲景在何颙这里大开了眼界,长了许多见识。何颙也深爱仲景的温顺敦敏,才华横溢,慨叹仲景生不逢时,才不能为朝廷所用。何颙还带他见了许多洛阳有正义感的士大夫,使仲景对朝政时弊有个清晰的认识。
转眼在姑父身边住了一月有余,仲景恋恋不舍地向姑父辞别。何颙深有感触地对仲景说:“孩子,可敬你小小年纪已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姑父本想荐你为官,替国家出力,可叹当今朝政宦官专权,正不胜邪。我看你性格沉静敦敏,才思颖悟,又喜欢钻研,富有同情心,此次回乡可拜你伯父张伯祖为师,用心医药,将来必成名医。”
“姑父的言语正合我意,仲景一定遵姑父之言用心医药。”遂与何颙洒泪而别。
何颙望着仲景渐渐远去的车骑沉思良久,捋着颌下的胡须目送了许久、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