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流芳
郑和七下西洋,是一次规模空前的伟大壮举。不仅在中国航海史、地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外关系史、贸易史也有着巨大的贡献。中国人民和亚非各国人民都深切缅怀这位伟大的航海家。世界各地都保留着许多郑和航海遗迹和纪念物,流传着许多有关郑和的神奇故事……
在印尼的爪哇岛上,有一个著名的城市——三宝垄,相传郑和最初在此登陆和开港,所以港叫三宝港,城曰三宝垄。在三宝垄附近狮头山上,有个三宝洞,洞中塑有郑和像。洞前建有三宝公庙。三宝庙终日香火不断。华侨中的善男信女,多来朝拜祈祷。相传农历的六月三十日是郑和首次在爪哇登陆的日子,因此,每逢这一天,当地华侨必组织盛大的迎神出巡的庆祝纪念大会,如同中国庙会,抬着郑和神像出游。街上锣鼓喧天,爆竹齐鸣。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三宝庙有许多名人所题横匾竖联,到印尼旅游的华人也必到此一游。三宝洞旁还有一王景弘墓,传说王景弘随三宝下西洋,卒葬于此。但这是后人的假托。三宝洞前还有一三宝墩,相传郑和船队停泊在此,曾有一艘船沉没海中,后来逐步变成陆地而成仙境。华侨便修一土墩,作为纪念。
三宝洞左侧有一小亭,亭中供有郑和的遗物——铁锚。右侧摆放着宝船模型。三宝洞旁还有一井,传说郑和到此凿泉取水,供士兵饮用,华侨便称此为三宝井。井水清澈甘甜,当地百姓群集井畔,汲其水以冲凉,可祛病延年。因此到井上汲水者,终日络绎不绝,成为一大奇观。
在泰国曼谷,三宝公庙的香火最盛。庙门上有一副对联:“七度下邻邦,有名胜迹传异域;三宝驾度航,万国衣冠邦故都。”反映了当地华侨对郑和的尊敬。
此外,马来西亚吉隆坡有三宝井、三宝城;文莱苏丹有中国碑;柬埔寨也有三宝庙。
在东南亚诸国,还有许多有趣的传说,如在爪哇、马来西亚等地,有禁食节,它的来历都与郑和有关:
郑和到爪哇期间,曾教爪哇人于新年前的一个月中,日不火食,只有晚上可以吃饭,称禁食节。其实禁食节并不始于郑和。
南洋一带,有一种水果叫榴梿,相传郑和到南洋,当地百姓流行疾病,郑和用榴梿果治病,非常灵验。所以起名“榴莲”,即流连,表示华侨对祖国流连忘返之意。
在南洋诸国中,人们还撰写郑和传记来纪念他。有马来文《郑和传》15册,《三保大人传》3册等等,凡是郑和使团访问过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他的故事流传。
在中国,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以此为题材的有戏剧、评话《奉天命三保下西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等等。
有一段时间,郑和曾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其下西洋的资料被烧毁,他的贡献也多被埋没。现在,世界各地都掀起郑和热,对他的大规模航海给予高度评价。我国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杰出的和平使者,已在郑和的家乡云南昆明滇池南岸昆阳镇的新月形山丘上,修建了郑和公园。云南晋宁县昆阳镇郑和故里祖墓、南京郑和墓、南京马府街郑和故居、南京静海寺、郑和下西洋所用铁锚、铁釜、祈保航海平安所铸铜钟等遗迹、遗物,都被保存下来,以供后人瞻仰、凭吊。在福建长乐县也建立了郑和纪念馆,这里有长乐天妃宫、长乐三清宝殿、长乐三宝岩等遗迹。
郑和下西洋是十五世纪人类历史发展中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对历史有多方面的贡献。尽管郑和下西洋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和它的进步意义相比,毕竟是微不足道的。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大海的儿子,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将永垂史册,万古流芳!
附:郑和七下西洋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