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能服钙制剂吗" class="reference-link">高血压患者能服钙制剂吗
江苏省药物研究所 陈志春
导读:
高血压患者适当地补充钙制剂,对降压十分有利。由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钙制剂不可能替代降压药物,如果患者同时服用钙离子拮抗剂和钙制剂则不仅有利于控制血压,还可以减少降压药的使用剂量和种类。需要指出的是,钙制剂的补充并不是越多越好,尤其是过量服用维生素D还会出现中毒反应。
许师傅患高血压已有很多年了。平时他坚持用药(主要是钙离子拮抗剂),注意生活调理,并适当地进行锻炼,血压一直比较平稳。然而,在今年的一次体检中他被诊断患了骨质疏松症。医生让他服用钙制剂。这使对医药知识了解得并不多的许师傅感到有些糊涂。他不清楚自己同时服用钙制剂和钙离子拮抗剂是否会产生不良的后果。现今,像许师傅这样的高血压患者,同时还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确实很多,尤其在中老年人中这种现象更为多见。因此,患者往往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需要服用钙制剂。然而有些人却担心同时服用这两种药物会引起动脉硬化,甚至还有人担心会导致肾结石。那么,高血压患者能否服用钙制剂呢?
医学研究发现,钙离子拮抗剂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人体细胞内外均有钙离子,细胞外液的钙离子与细胞内液的钙离子有着完全不同的生理效应。钙离子不能自由地通行于细胞内外,进入细胞内时需要通过钙通道(一种特殊膜蛋白),而由细胞内出来时则需要钙泵的辅佐。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导致血压升高。钙离子拮抗剂能与细胞膜中的特殊膜蛋白结合,阻止钙离子流入细胞内。对血管而言,钙离子拮抗剂能松弛血管平滑肌(舒张血管),从而使血压下降。因此,也有人将钙离子拮抗剂称为钙通道阻滞剂。
补钙可以调节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增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因子的生成,减轻胰岛素抵抗所致的钙泵活性下降的程度,故补钙对降低血压是有好处的。当人体缺钙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就会增多,骨质里的钙就会释放出来,以保持血清钙离子处于一个大致正常的水平。甲状旁腺激素还可使细胞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增加,促使细胞外液的钙离子流入细胞内,这就是为什么缺钙可使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人体摄入足够的钙之后,其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就会下降,细胞外液的钙离子便不易进入细胞内。
此外,补充钙制剂不仅不会导致动脉硬化,反而可以防治动脉硬化。医学研究发现,补钙后人体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将减少11%左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基本保持不变。这是因为,缺钙后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就会增多,使细胞外液的钙离子能很容易地进入细胞内,从而出现转移性钙化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和严重缺钙的患者中是很常见的。在补钙的同时若适当地补充维生素D还可以预防肾结石,因为维生素D可以增强肾小管对钙的重复吸收,从而减少肾结石发生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