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止泻药,你会正确使用吗" level="2">止泻药,你会正确使用吗

    止泻药,你会正确使用吗" class="reference-link">止泻药,你会正确使用吗

    江苏省药物研究所 陈志春

    导读:

    腹泻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可以引起脱水、水和电解质的紊乱、消化及营养吸收障碍等。由于腹泻可以由很多种不同的病因所引起,所以治疗腹泻时,除了应针对病因治疗外,一般情况下还需服用止泻药。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止泻药,是人们必须了解的用药常识。

    提到腹泻,每个人都不会觉得陌生,它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尤其是到了夏季,如果吃了不干净的水果或者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及暴饮暴食等都会引起腹泻。

    腹泻是由于肠蠕动亢进或肠管内水分吸收减少而引起的一种症状。如果粪便中的水分、脂肪增多或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或脓血,那么粪便的黏稠度就会降低,就会使排便的次数增多,造成腹泻。止泻药可通过减少肠道蠕动或保护肠道黏膜免受刺激而达到止泻的目的。根据止泻药的作用原理,临床上常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胃肠解痉药

    这类止泻药能提高胃肠平滑肌的张力,抑制肠蠕动,制止胃肠的推进性收缩,因而可以减缓食物的推进速度,使水分有充分的时间被胃肠吸收,从而达到止泻的目的。常用的此类药物有复方樟脑酊、阿托品等。

    1. 吸附剂

    此类药物可通过药物表面所具有的吸附作用,吸收肠道中的细菌、病毒、外毒素以及多余的气体,阻止它们被肠道黏膜吸收或者损害肠道黏膜。常用的此类药物有药用碳、白陶土等。药用碳为黑色粉末,该药若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湿,所以应该密闭保存。药用碳的分子间空隙多,表面张力大,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口服后能吸附肠内大量的化学物质、毒素及气体,从而能对抗肠内容物的发酵,阻止毒物被人体吸收;同时药用碳还可以减轻肠道内容物对肠壁的刺激,使肠蠕动减慢,起到止泻的作用。

    药用碳适用于腹泻及胃肠胀气的患者,也可以用于食物及药物中毒的解救。用于腹泻时,成人每次口服1~3克,每日服用三次,饭前服用;儿童每次口服0. 3~0. 6克,每日服三次,饭前服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长期或大量地服用药用碳不仅可以引起便秘,还可影响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因此3岁以下儿童禁用此药。另外,该药物不宜与维生素、抗生素、生物碱、激素、乳酶生及各种消化酶同时服用。因为该药能吸附上述药物,影响它们的疗效。

    1. 收敛保护剂

    此类药物进入人体后会在肠道黏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使肠道免受刺激,同时它还具有收敛作用。常用的这类药物有鞣酸蛋白、次碳酸铋(音必)等。鞣酸蛋白(单那尔滨)的特点是:口服后在胃内不分解,到小肠内遇碱性肠液后经胰蛋白酶的作用会缓慢释放出鞣酸,后者再与肠黏膜表层内的蛋白质发生反应,使蛋白质凝固后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起到减轻对肠道刺激的作用;同时,鞣酸还能使肠黏膜血管收缩,减少炎症渗出物,抑制肠蠕动,起到收敛、止血作用。鞣酸蛋白适用于急性肠炎、非细菌性腹泻及小儿消化不良。成人使用该药时,每次口服1~2克,每日服三次,空腹服用;儿童使用该药时,1岁以下的每次口服0. 125~0. 2克,2~7岁的每次口服0. 2~0. 5克,每日服三次,空腹服用。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大剂量地服用鞣酸蛋白也容易引起便秘。另外,鞣酸蛋白也不宜与乳酶生、胰酶、胃蛋白酶等一起服用,因为与这些药物同时服用会影响这些药物的活性。

    1. 其他类型

    除以上几种类型的止泻药外,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还有:可通过提高肠道内的酸度而止泻的乳酶生;可通过抑菌或杀菌而止泻的促菌生、盐酸黄连素;可通过在肠道内与胆酸络合而止泻的消胆胺;可通过调整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与组合而止泻的整肠生、丽珠肠乐等。盐酸小檗碱(黄连素)对细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可抑制肠道细菌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对幽门螺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适用于因肠道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和腹泻。使用黄连素时,成人每次口服0. 1~0. 4克,每日服三次;儿童1岁以下的每次口服0. 05克,1~3岁的每次口服0. 05~0. 1克,4~6岁的每次口服0. 1~0. 15克,7~9岁的每次口服0. 15~0. 2克,10~12岁的每次口服0. 2~0. 25克,12岁以上的每次口服0. 3克,以上均为每日服三次。值得一提的是,该药物不可与含鞣酸的药物同时服用,因为鞣酸是生物碱的沉淀剂,二者结合会生成能沉淀的难溶性的鞣酸盐,不易被人体吸收,从而使药效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