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阿司匹林有哪些错误的做法" level="2">使用阿司匹林有哪些错误的做法

    使用阿司匹林有哪些错误的做法" class="reference-link">使用阿司匹林有哪些错误的做法

    山东省莱阳市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宋丽华

    导读:

    大量临床观察证明,部分冠心病或脑血管疾病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以降低致命和非致命性冠心病的发生,也能降低中风和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但是,由于很多人对阿司匹林的毒副作用不甚了解,常发生一些用药不当的问题。

    阿司匹林作为解热镇痛药,可有效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其作用机理是使血栓素(该物质生成增多会使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生成减少,起到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因而,阿司匹林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脑梗塞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作用。

    1. 人人皆宜

    虽说阿司匹林能有效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但它并不是人人皆宜。现将不宜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分列如下:①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胃出血或穿孔;②患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如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症患者不宜使用;③部分哮喘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可出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喉头水肿、哮喘大发作等;④孕妇在怀孕3个月内服用阿司匹林,可致胎儿发育异常,之后若长期服用,可致分娩延期,并有出血的危险,故分娩前2~3周应禁用;⑤病毒性感染伴有发热的儿童不宜使用。有报道,16岁以下患流感、水痘或其他病毒性感染者若服用阿司匹林,可出现严重的肝功能不全甚至出现肝性脑病。

    1. 可与其他药同用

    ①阿司匹林与维生素B1同服,会增加患者的胃肠道反应;②阿司匹林与抗凝药中的双香豆素合用,易致患者出血;③与降糖药D860同用,易致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④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易诱发溃疡;⑤与甲氨蝶呤同用,可增强其毒性;⑥与利尿剂同用,容易造成患者水杨酸中毒。

    1. 可长期服用

    ①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即使是小剂量,亦可能损伤患者的胃肠道黏膜,使其发生胃出血或穿孔。因为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能导致患者有出血的倾向。②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能引起中毒,使患者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和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酸碱平衡失调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③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会使患者发生皮下出血、皮肤青紫或有出血点、牙龈出血或鼻出血。老年女性患者尤甚。患者若遇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服此药,及时就医。

    1. 忽视剂型和用量

    减少对胃黏膜刺激的角度来选择阿司匹林的剂型,应以肠溶阿司匹林为最佳(每片25毫克),其次为水溶片剂巴米尔片(每片0.1克)。肠溶片每日服用50~75毫克为常用剂量,最大剂量每日也不要超过100毫克。在服药期间患者应注意皮肤及牙龈有无出血,并应定期复查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聚集率等。

    另外,饮酒后服用阿司匹林能加剧胃黏膜的损伤,从而导致胃出血。同时,阿司匹林在潮解后易形成水杨酸与醋酸,患者服用后可引起强烈的胃肠道不适,因此不宜服用潮解后的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