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脂肪肝篇

患了脂肪肝如何早知道" class="reference-link">患了脂肪肝如何早知道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主任技师 金慰鄂

导 读:

临床实践证明,因营养过剩而引起的脂肪肝患者应调整日常的饮食结构,并要进行减肥;因营养不良引起的脂肪肝患者应增加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合并有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应对糖尿病进行正规的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必须立即戒酒;因其他疾病而引起的脂肪肝患者要积极地治疗原发病。

脂肪肝是由于肝脏的脂肪代谢功能失调,引起肝细胞内的脂肪堆积过多而导致的。可引起脂肪肝的原因主要有:①营养过剩。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进食高脂肪类、高胆固醇类和高糖类的食物明显增多。这是脂肪肝患者增多的重要原因。此外,肝炎恢复期的患者若补充的营养过剩也可导致肝炎后脂肪肝。②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若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引发脂肪肝,尤其是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肪肝的概率更大。③长期大量地饮酒。长期大量饮酒的人,可因乙醇在其肝脏内的大量蓄积而造成肝细胞的代谢功能紊乱,导致其肝内多余的甘油三酯难以被及时清除而引起酒精性脂肪肝。另外,脂肪肝还可由营养不良、妊娠、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或患有慢性肝炎等多种因素所引起。

在临床上,约半数以上的脂肪肝患者没有任何自觉症状;而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若能早发现、早治疗其预后会很好,否则治疗起来会十分困难。那么,脂肪肝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如何做到早知道呢?专家告诉我们,患者若有下面任何一种或几种症状就可能患有脂肪肝:

1.右上腹(肝区部位)有沉重感、受压感或疼痛感,在进餐后或运动时这些感觉更为明显。

2.食欲减退,有腹胀、恶心、嗳气等症状。

3.全身无力、易疲惫、工作效率降低。

4.皮肤上偶尔出现了蛛蛛痣,男性患者出现了乳房肿块,女性患者出现了月经量增多或闭经等情况。

5.有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糜烂的症状,皮肤上有淤血斑或有皮肤角化过度的现象。

6.不明原因的流鼻血。

7.出现了腹水和下肢水肿。

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应去医院做相关项目检查。患者在进行肝脏B超检查时即可显示其肝内是否有脂肪堆积。但要对脂肪肝患者做出明确的诊断还需对其进行血脂等多项检查。诊断脂肪肝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肝脏穿刺检查。

临床实践证明,因营养过剩而引起的脂肪肝患者应调整日常的饮食结构,并要进行减肥;因营养不良引起的脂肪肝患者应增加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合并有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应对糖尿病进行正规的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必须立即戒酒;因其他疾病而引起的脂肪肝患者要积极地治疗原发病。只要去除了致病因素,脂肪肝患者肝脏内的多余脂肪就可很快消失,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但是,如果脂肪肝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得不到纠正,且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则会增加其患高血压、冠心病、糖代谢紊乱、中风等疾病的概率,而且其病情会逐渐向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方向发展。

脂肪肝您了解吗" class="reference-link">脂肪肝您了解吗

上海 副主任医师 邱德凯 范竹萍

导 读:

据调查,在我国的大中城市中,脂肪肝的发病率在10%左右;在某些相关职业的人群中(白领人士、出租车司机、职业经理人、个体业主、政府官员、高级知识分子等),脂肪肝的平均发病率为25%;在肥胖人群与2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0%;在嗜酒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7.7%;在经常失眠、疲劳、不思茶饭、胃肠功能失调的亚健康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60%。

什么是脂肪肝

脂肪肝是因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引起的一种代谢性肝病,根据病程的长短,可将脂肪肝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其中以慢性脂肪肝比较多见。根据病因的不同,慢性脂肪肝又可分为由酗酒引起的酒精性脂肪肝和由糖尿病、高脂血症、营养障碍等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人们常说的脂肪肝多指非酒精性脂肪肝。这种脂肪肝起病比较隐匿,多数病人无明显的症状,往往是在体检时才被发现。少数病人也可表现出食欲减退、恶心、乏力、右上腹胀满等症状。急性脂肪肝比较少见,多由药物中毒引起,起病急骤,常伴有明显的肝功能障碍,病死率在60%以上。

用B超检查脂肪肝结果可靠吗

通过B超检查可以清晰地肝组织的形态和结构,医生可根据B超上显示的肝脏内脂肪浸润的程度,判断患者病情的轻重。另外,用B超检查脂肪肝还有操作简便、费用低、不会给病人带来损伤和痛苦等优点。因此,做B超检查可作为诊断脂肪肝的首选方法。不过用B超诊断肝内脂肪的含量在30%以上的中度和重度脂肪肝的准确性较高,而诊断轻度脂肪肝肝内脂肪的含量在30%以下的准确性却较差。此外,如果检查者的腹壁较肥厚或肠道内的气体过多,也可影响B超的检查结果。因此,专家认为,诊断脂肪肝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肝脏穿刺检查。

如何治疗脂肪肝

无明显症状的脂肪肝病人,只需祛除病因、注意体育锻炼及控制饮食即可,不需用药物治疗。如果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脂肪肝症状,则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即应在调整饮食和增加运动的同时,适当地选用一些具有保肝、降脂作用的药物。脂肪肝病人在服用药物治疗时应意识到,药物虽有促进肝内脂肪消退的作用,但如果应用不当,反而会加重病情。

脂肪肝患者如何进行饮食治疗

脂肪肝患者的饮食原则是:在保证营养充足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具体地说,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保证富含必需氨基酸蛋白质(鱼、瘦肉、牛奶、鸡蛋等)的摄入;②病人也应适当摄入些脂肪类食物,但应以含不饱和脂肪酸高的橄榄油、菜子油、茶油等植物性脂肪为主;③宜坚持低糖饮食,少吃糕点、冰淇淋、干枣、糖果等食品;④应多吃新鲜的蔬菜及水果。

脂肪肝病人如何进行体育锻炼

进行体育锻炼是治疗由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病人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注意掌握运动的量和度:①要合理地安排运动量,运动量不宜过大。一般情况下,病人在运动时每分钟的脉搏数不应超过170减去年龄的等数。②要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病人应当多参加一些有氧运动,因为有氧运动可以增加全身血液循环和组织器官的供氧,兴奋交感神经,增加血中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的浓度,从而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有氧运动包括可以导致出汗的慢跑、中快速步行(115~125步/分)、骑自行车、上下楼梯、打羽毛球、跳绳、游泳、做广播操等。③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病人只有坚持每日或隔日进行一次体育锻炼,才能起到降低体重,治疗脂肪肝的作用。

脂肪肝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如何治疗" class="reference-link">脂肪肝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如何治疗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李梦东

导 读:

在临床上,脂肪肝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在肝脏出现的一种病理改变。据统计,在一般人群中约有10%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肝脏脂肪变性。本文介绍了六种主要引起肝脏脂肪变性的原因和两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健康人肝内的脂肪重量约占肝脏总重量的2%~5%。当一个人肝内蓄积的脂肪重量超过肝脏总重量的5%时即可被诊断患有脂肪肝。在临床上,根据患者肝内蓄积的脂肪量占肝脏总重量的比例,可将脂肪肝分为轻度(占5%~10%)、中度(占11%~25%)和重度(占26%以上)。

那么,能引起肝脏脂肪变性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营养失衡

1.饥饿: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的人容易发生低血糖,而低血糖可刺激人的交感神经,加速其体内的脂肪分解。而过量的脂肪酸一旦进入患者的血液中,便会使血中的游离脂肪酸增多,从而造成肝内脂肪的蓄积。但随着人们禁食时间的延长,身体的其他组织会将脂肪代谢所产生的热量作为身体所需热量的主要来源,从而可使肝内脂肪蓄积的程度有所减轻。

2.高脂饮食:长期摄入高脂饮食的人,可因血中的乳糜微粒和非酯化脂肪酸增多而引起脂肪肝。多数由高脂饮食所致的脂肪肝患者常同时伴有蛋白质缺乏,而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失衡可加重肝细胞的脂肪浸润。

3.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不足是导致脂肪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临床上,将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所致的营养不良称为“恶性营养不良症”。这是因为,患者长期以淀粉食物为主,其体内会缺乏蛋白质。这时其体内白蛋白的合成也会相应的减少,其血浆中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也会下降,从而可使其脂肪组织的分解加速,导致其血中的游离脂肪酸增多;另一方面由于患者体内载脂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使甘油三酯释放入血的速度减缓,从而可引起脂肪在肝内的大量蓄积而导致脂肪肝。

二、饮酒

一个人肝内脂肪的蓄积量与其饮酒量和饮酒持续的时间有明显的关系。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内蓄积的脂肪以甘油三酯为主,若脂肪蓄积过量可使其肝脏的重量达到2~2.5千克,有的甚至可达到4~5千克。

三、肥胖

肥胖患者多伴有明显的肝内脂肪浸润和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导致患者肝内脂肪浸润的原因与其体内的脂肪组织增多及其血中的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有关。此外,肝炎恢复期患者若补充营养过剩或活动量减少还可导致肝炎后脂肪肝。

四、糖尿病

临床研究证实,约有37%~46%的糖尿病患者都合并有脂肪肝,而近半数的脂肪肝患者都合并有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其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较低,糖原贮备不足,所以常常通过分解脂肪来为其机体提供能量,而一旦脂肪分解过度则可使患者血中的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从而可导致其肝脏出现严重的脂肪浸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形大多都较肥胖,其发生脂肪肝的原因则与其体内的脂肪组织增多及其血中的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有关。

五、妊娠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多见于年轻的首孕妇女,其发病时间通常在其妊娠的晚期(36~40周)。该病在临床上虽然比较少见,但患者一旦发病往往病情较重(类似于急性急性重型肝炎),且预后较差,其病死率高达80%以上。目前,导致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不过有学者认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发病可能是由于患者在妊娠的晚期,其体内的儿茶酚胺、肾素以及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均有所升高,导致其肝脏内的血液代谢发生了严重的障碍。此外,上述诸多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还会加速孕妇的脂肪分解,导致其血中的游离脂肪酸水平急剧升高,从而可引起肝细胞的广泛性脂肪浸润。

六、药物中毒

某些药物中含有的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如四氯化碳、氯仿、黄磷、半乳糖胺、放线菌素D、蝇荤素等都可使人发生脂肪肝。它们导致脂肪肝的机理各不相同。

那么,对脂肪肝应如何进行治疗呢?

目前,临床上对脂肪肝的治疗仍以去除其病因为主。脂肪肝患者一方面应注意调整饮食,同时可适当地选用降脂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以有效地控制脂肪肝的进一步发展或使病情发生逆转。

一、进行饮食调理

调整饮食是治疗脂肪肝的重要手段。平时人们应多摄入新鲜的蔬菜、瘦肉(以牛、羊肉为主)和富含亲脂性物质(胆碱、蛋氨酸)的食物,以减轻体重。但需注意的是,脂肪肝患者平时仍须摄入适量的脂肪,并注意控制糖类的摄入。这是因为,当人们摄入不含脂肪的食物时,其机体仍可利用糖类及氨基酸的前身物质合成脂肪酸,而摄入过多的糖类又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使糖转化为脂肪。那么,不同类型的脂肪肝患者应如何进行饮食调理呢?

1.肥胖性脂肪肝患者:该类脂肪肝患者在保证营养物质正常摄入的前提下,应适当地减少脂肪、糖类及总热量的摄入,应选食植物油并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该病患者若能坚持上述做法一年往往能减轻10~20千克的体重,同时其肝脏内的脂肪沉积也会随之消退。但脂肪肝患者在控制饮食时一定要适当,因为过度地限制饮食也会导致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的发生,并可使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高尿酸血症和酮症等不良后果。

2.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单纯性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严格戒酒,同时还要多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纠正营养不良。该病患者每天所摄入的脂肪的含热量不宜超过总热量的15%~20%,并应适当地减少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因为不饱和脂肪酸可通过脂质过氧化作用诱发和加重肝组织的损伤。

3.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该类脂肪肝多见于营养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功能出现障碍以及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治疗此病时患者应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及低纤维素饮食为主,病情严重者可加用复合氨基酸制剂。

4.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饮食疗法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应以低热量、低脂肪、高纤维素饮食为主,其摄入的糖类所含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60%左右。合并有肾病的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限制在1克/千克(体重)以内,以减轻其肾脏的负担。

5.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患者:该类脂肪肝患者可通过实施饮食疗法而获得痊愈。治疗该症时患者应以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和高纤维素饮食为主,要尽量多吃香菇、木耳、芹菜及山楂等食物,以达到降血脂和减少肝脏脂肪沉积的目的。

6.肝炎后脂肪肝患者:该类脂肪肝多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恢复期患者及慢性肝炎患者,其发病原因多半是由于患者摄入的热量过多而活动较少,导致其体重不断增加,造成脂肪在其肝脏内蓄积。该症患者应适当地减少脂肪、糖类及总热量的摄入,同时还要加强体育锻炼。

二、进行药物治疗

对脂肪肝进行药物治疗,包括降脂治疗,护肝祛脂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

1.降脂治疗:由于脂肪肝与高脂血症的关系密切,故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采用降脂药物来治疗脂肪肝,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脂药物有:胆碱、蛋氨酸、烟酸及其衍生物、肌醇、消胆胺、安妥明(氯苯丁酯)、苯扎贝特(必降脂)、弹性酶、美降脂等。此外,一些新的药物,如环丙贝特、非诺贝特(普鲁脂芬)、吉非罗齐、阿西莫司(乐脂平)、克利贝特、苄氯贝特、依托贝特(益多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均具有降低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因而对脂肪肝也有较好的疗效。但种类繁多的降脂药物,大多疗效尚不十分确切。有些降脂药物还有较大的副作用,患者若应用不当还可加重其肝内脂肪的蓄积,甚至可导致或加重其肝功能不全。因此,脂肪肝患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降脂药物,而且治疗的重点应以控制饮食、降低体重为主。

2.护肝祛脂治疗:近年来,一些具有保护肝细胞和纠正肝细胞脂肪代谢作用的药物正在积极地研发之中,部分此类药物已经开始在临床上应用,如:前列腺素E(PGE)、肝得健、马洛替酯、牛磺酸、琉基丙酰甘氨酸等。脂肪肝患者不妨尝试一下这些新药。

3.中医中药治疗:许多中药如丹参、川芎、决明子、山楂、泽泻等对脂肪肝都有一定的疗效,该病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应用这些中药进行治疗,以减轻其症状。例如,肝郁气滞型脂肪肝患者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进行治疗;气血瘀阻型脂肪肝患者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进行治疗;痰浊内阻型脂肪肝患者可用四逆散合导痰汤(加减)进行治疗。此外,民间流传的一些验方如祛脂饮(山楂、泽泻、柴胡)、宁脂片(白术、陈皮、半夏、丹参)、白金丸(白矾、郁金等),以及市场上出售的减肥药物也有一定的降脂作用,脂肪肝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选用。

脂肪肝是怎样形成的" class="reference-link">脂肪肝是怎样形成的

江西 副主任医师 吕云林

导 读:

诱发脂肪肝的原因很多,包括饮酒、肥胖、糖尿病、中毒、营养过剩、内分泌及代谢异常等。脂肪肝是指脂类特别是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内堆积过多。正常人肝脏中的总脂量占肝脏重量的5%(内含磷脂、甘油三酯、脂酸、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如果其总脂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即为患有脂肪肝,超过的重量越多,病情越重。

近年来,40岁以上的脂肪肝患者明显增多。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成人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10%。脂肪肝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

根据不同的病因,脂肪肝如何分类

脂肪肝有很多类型,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营养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和妊娠性脂肪肝等。目前,前四种类型的脂肪肝比较多见,而后两种类型的脂肪肝则比较少见。

1.营养性脂肪肝: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都可以形成脂肪肝,而当前由营养过剩引起的脂肪肝比较多见。有人认为,只要不吃肥肉,少吃油就不会得脂肪肝,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人体在营养代谢的过程中,不仅是动物脂肪和植物油能在体内形成脂肪,淀粉(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食物在体内通过生化反应同样也可以转化为脂肪。特别是当摄入的营养物质超过身体的代谢需要时,剩余的营养就会变成脂肪储存起来,然后可逐渐形成脂肪肝。这就是营养性脂肪肝形成的原因。

2.酒精性脂肪肝:酒精对肝细胞有一定的毒性,它可以使脂肪酸的分解代谢发生障碍,从而导致患者肝内脂肪酸的堆积。同时,酒精还可影响肝细胞对脂肪的代谢和利用,促进脂肪肝的形成。

3.糖尿病性脂肪肝: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从而使游离的脂肪酸显著增加,造成肝脏内中性脂肪的合成亢进,因而并发脂肪肝。

4.肝炎后脂肪肝:我国的肝炎患者往往只片面地加强高糖饮食,而不注意整体调节。由于肝炎患者多伴有肝功能减退,因而摄入高糖饮食后会使大量的糖进入肝脏,使肝脏的负担增加,使摄入的糖不能完全被利用,致使过剩的热量转化为脂肪沉积于肝脏,从而引起脂肪肝。再加上有些患者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造成肝脏内的脂肪酸过多,从而形成脂肪肝。据临床统计,慢性肝炎患者约有50%会发生脂肪肝。

脂肪肝有哪些表现与危害

除妊娠性脂肪肝外,其他类型的脂肪肝患者的病情均有慢性过渡期。由于肝脏代谢机能比较强,所以,有轻度脂肪肝的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仅在体检时才会被发现。中、重度脂肪肝患者可出现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如上腹不适、恶心、厌食、腹胀、乏力、肝肿大、转氨酶增高等。目前,脂肪肝已成为一种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的常见病,其危害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可导致肝脏代谢失常:肝脏是人体内物质代谢最活跃的实质性腺体器官,它参与人体消化、排泄、解毒以及糖、脂肪、蛋白质等的代谢过程,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一旦肝内细胞被大量的脂肪所浸润使肝脏成为肝细胞变性的脂肪肝时,便会使机体对脂类的吸收发生障碍,使能量的代谢发生紊乱,从而降低人体对病原菌、病毒及其他致病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2.会影响其他疾病的恢复:脂肪肝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它多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这些疾病会因脂肪肝程度的不同而受到相应的影响。同时,脂肪肝也是造成许多疾病久治不愈或肝功能得不到恢复的原因之一。

3.会加重体内原有的病变:脂肪肝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有可能使其向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方向发展,使患者肝脏的损害进一步加重。

能否使脂肪肝恢复" class="reference-link">能否使脂肪肝恢复

江苏 副主任医师 吴社群

导 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体检后总会有不少人被诊断患有脂肪肝。脂肪肝是脂肪性肝病的简称,是一种多病因(遗传-环境-代谢)所致、病变主体为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何谓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于肝细胞内甘油三酯超过正常含量所致,可由许多因素引起,如嗜酒、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营养障碍、药物或化学毒物等。通常,人们将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前者又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后者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一般都有长期的饮酒史,其酒龄一般都超过5年,平均每日摄入的酒精量超过40克。酒精量的计算方式为:酒精量(克)=酒的毫升数×度数×0.8。没有达到上述标准的脂肪肝患者一般应被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因此,体检中发现的脂肪肝大多属于非酒精性脂肪肝。但近年来因饮酒所致的脂肪肝较过去明显增多,区别这两种类型的脂肪肝对于患者选择何种治疗方式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怎样正确诊断脂肪肝

目前,大多数脂肪肝是通过B超检查发现的。用B超检查具有无创伤、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优点,但B超检查的结果容易受到检查者的主观意识、患者肠道内气体的干扰和腹壁脂肪的厚度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会产生假阳性的结果。同时,B超对脂肪肝的严重程度也难以进行定量分析。而腹部CT平扫检查可以弥补B超的不足,它不受患者肠道内气体和腹壁脂肪厚度的影响,可以客观地评价患者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在临床上,诊断脂肪肝及其严重程度的金标准是肝活检的结果,通过肝活检可以发现肝细胞内脂肪滴是否增多,有无炎症和肝纤维化,还可以准确地判断脂肪肝的病变程度和疗效。因此,肝脏有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的脂肪肝患者应进行肝穿刺检查,以确定患者的病变程度和是否会转变成肝硬化,而在治疗后进行肝穿刺检查有助于疗效的判断。此外,肝功能等检查也有助于脂肪肝的诊断。

脂肪肝能否逆转

一般认为,无论是酒精性脂肪肝还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在单纯脂肪肝阶段或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纤维化阶段,经过积极的治疗和去除病因后均可发生逆转,但肝硬化是不可逆转的。一般来说,单纯性脂肪肝逆转较容易,需要的时间也比较短;而肝脏已有炎症或坏死者则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到了肝纤维化阶段,则逆转的难度较大,除了要去除肝内脂肪外,还需进行抗纤维化的治疗。

需要指出的是,不少人认为脂肪肝是良性病变,治疗与否无关紧要。现在认为,单纯脂肪肝的进展速度缓慢,转变成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可能性较小。而脂肪性肝炎,无论是酒精性还是非酒精性的,若不进行积极的治疗,后者中有18%的人会转变成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前者转变的概率则更高。因此,积极地治疗脂肪肝,特别是脂肪性肝炎很有必要。

怎样使脂肪肝发生逆转

对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来说,戒酒是最主要的去除病因的治疗方法。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者来说,控制饮食和运动疗法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即通过减少能量的摄入和增加能量的消耗,使肝细胞内沉积的脂肪逐渐减少直至正常。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减轻体重时必须循序渐进,因为体重骤减反而会加剧脂肪肝的程度。

另外,患者也可采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如服用治疗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的药物及保肝药物、抗氧化剂(如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多不饱和卵磷脂、维生素E、硒)等,以减少肝内的脂质。脂肪肝患者是否需用降脂药物进行治疗需听从医生的指导,不要盲目地使用降脂药物,因为这些药物若积于肝脏则会使脂肪肝加重。如果患者已出现肝纤维化,还需进行抗纤维化的治疗。治疗后脂肪肝是否能逆转,主要是根据B超、腹部CT平扫或肝穿刺活检的结果来判定。逆转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脂肪肝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此,患者既不要轻视也不能紧张,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地控制饮食、合理地进行运动并配合进行药物治疗。一般来说,通过这样的治疗,其脂肪肝只要没有达到肝硬化的程度有可能实现逆转的。

轻度脂肪肝患者怎么吃" class="reference-link">轻度脂肪肝患者怎么吃

北京 主任医师 王燕

导 读: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在肝内蓄积过多所导致的病症。因此,轻度脂肪肝患者的饮食治疗原则就是控制总能量、摄入高蛋白饮食,限制脂肪胆固醇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体检时被查出患有轻度脂肪肝,已经成了现代人在健康上面临的普遍问题。脂肪肝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脂肪肝三种。轻度时期是治疗脂肪肝的最佳时期。如果轻度脂肪肝患者能够将饮食调整好,就能控制病情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具体做法是:①轻度脂肪肝患者每天所摄入的总能量应该控制在每日每千克标准体重20~25千焦左右,不宜吃得太饱和太油腻,以避免脂肪过多地合成。②可适当多食用脱脂牛奶、鸡蛋清、鱼类、虾类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以促进肝细胞的复原和再生。③必须限制食用动物内脏、蛋黄、蟹黄、鱿鱼、沙丁鱼、脑髓、鱼籽等高胆固醇食物。④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最好选用粗粮及小米等。⑤不吃或少吃精制糖类、蜂蜜、果汁、果酱、蜜饯、水果罐头和各类甜点。⑥每日的食盐摄入量要控制在5克以下,因为盐能增加胃液的分泌,促进食欲。

专家指出,得了脂肪肝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吃肉,但要限制肥肉、肉皮的食用,可以适当地选用鱼肉、兔肉及煮过的瘦猪肉、牛肉、鸡肉等。在烹饪方法上,最好采用蒸、煮、烩、炖、熬、焖等方法,忌用油煎、炒的方法。一次进食肉制品应控制在75~100克之间,在喝肉汤时要把上面的油撇掉。

此外,轻度脂肪肝患者还应多进食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加速肝细胞的修复。它们所含的膳食纤维还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加速胆固醇的排泄。酸奶、大蒜、洋葱、香菇、木耳、山楂、绿豆等有降脂作用,平时也应多吃。轻度脂肪肝患者不宜喝可乐、雪碧等高糖饮料,要多饮绿茶或喝些含糖少的猕猴桃和山楂饮料。因为酒精可促进内源性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合成,加重脂肪肝的程度,并对肝脏有损害,故脂肪肝患者最好戒酒。

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病变,患者如果能持之以恒地进行饮食调节,并配合适当的运动,是可以使细胞内沉积的脂肪逐渐减少,使肝功能恢复正常的。

轻度脂肪肝是否需要治疗" class="reference-link">轻度脂肪肝是否需要治疗

陕西省宝鸡市卫生局 副主任医师 魏开敏燕

编辑同志:

我最近在体检时被查出患有轻度脂肪肝。虽然医生告诉我暂时不需要治疗,但我还是感到有些不踏实。请问,轻度脂肪肝真的不需要治疗吗?

湖南 吕 凯

吕凯读者:

脂肪肝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通常情况下,肝内脂肪超过肝脏重量的5%即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量可占肝重量的40%~50%。

做B超检查是诊断脂肪肝最为可靠的手段之一。人们一旦被查出患有中重度脂肪肝,则必须进行积极的治疗。而轻度脂肪肝是否需要治疗,目前说法不一。我的看法是,无论是哪种程度的脂肪肝都需要治疗,因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治疗”,不单纯是指药物治疗,还包括非药物治疗。尽管轻度脂肪肝一般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但非药物治疗则是不可缺少的。

轻度脂肪肝的治疗原则是:①控制原发病,消除诱发因素;②调节饮食,纠正营养失衡;③多做运动,以维持理想体重;④保持相对正常的血脂及血糖水平。

根据上述原则,建议您可具体地采取以下治疗措施:首先,要搞清楚自身脂肪肝的形成原因或诱发因素。脂肪肝的形成主要是与过量饮酒和肥胖有关,所以,患者首先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戒酒或减肥的方案,以防止脂肪肝进一步发展。一般来说,轻度脂肪肝患者若进行严格的戒酒和有效的减肥,其病症可在2~6周内出现逆转或消退。其次,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脂肪肝,患者都要重视饮食治疗。饮食治疗的前提是患者要保证摄入充足的热量和蛋白质,但不可过多地食用含单糖多及含有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也就是说,要少吃含有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如各类点心、糖果、油炸煎烤食品等。这类患者的日常饮食要清淡、可口、易消化,并要荤素搭配,还要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再次,凡是体重超标的脂肪肝患者,务必把饮食治疗与运动治疗结合起来,在进行饮食治疗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来治疗,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爬山、打太极拳等。不管选择哪种运动,都要持之以恒,每周最少要运动3次,每次活动30分钟左右。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脂肪肝患者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至少每半年查一次,检查项目应包括B超、血糖和血脂等。

脂肪肝患者咋进行自疗" class="reference-link">脂肪肝患者咋进行自疗

北京 副主任医师 胡同源

导 读:

通过做B超检查,许多没有任何症状的中老年人,甚至一些年轻人,都会被告知患有脂肪肝。而治疗脂肪肝的关键是患者进行自疗,如加强体育锻炼、控制饮食、减轻体重等。那么,自疗脂肪肝都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1.多运动,忌烟酒;

2.选用去脂牛奶或酸奶;

3.每天吃鸡蛋黄不应超过2个;

4.每天食用植物油的总量不应超过20克,少食动物油;

5.少吃动物内脏、鸡皮、肥肉、鱼籽、蟹黄等;

6.忌食煎炸食品;

7.少吃巧克力;

8.多吃豆制品;

9.每天至少食用500克新鲜的绿色蔬菜;

10.吃水果要减少主食的用量,如每日吃1个苹果,应该减少主食50克;

11.山药、白薯、芋头、土豆等高淀粉食物要与米、面粉等主食调换吃,并应限量;

12.每天摄入的食盐量不应超过6克;

13.不宜多吃葱、蒜、姜、辣椒等辛辣食物;

14.多吃鱼、虾等海产品;

15.多吃降脂食品,如燕麦、小米、玉米、黑芝麻、黑木耳、海带、新鲜蔬菜等;

16.晚饭应少吃,睡前不可加餐;

脂肪肝会发生癌变吗" class="reference-link">脂肪肝会发生癌变吗

江西 主任医师 骆景铭

导 读:

专家认为,脂肪肝疾病本身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无直接关系。虽然脂肪肝不是引起肝癌的直接原因,但是脂肪肝的病因,如饮酒、营养不良、药物作用及有毒物质损害等,也可诱发肝癌。因此,脂肪肝的发生可增加肝癌的发病概率。

目前医院在每年的体检中,都发现有不少貌似健康的中青年人(约占10%)患有脂肪肝。而且此病的发病年龄还在日趋年轻化。那么什么是脂肪肝?脂肪肝会不会发展成肝硬化,会不会转变成肝癌呢?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它就像是一个大化工厂,担负着消化、解毒、分泌等重要功能。正常情况下,肝脏会使人体内物质的分解、合成及脂肪代谢等一系列精细而又复杂的功能保持着动态的平衡。肝组织一方面吸收体内的脂肪酸,将其变成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以脂蛋白的形式把合成的甘油三酯缓缓地送到血液里,使其成为人体活动的重要能源。一旦肝脏摄取和转运脂类物质的功能发生了障碍,就会造成脂肪在肝脏内堆积。如果肝内脂肪堆积过多,超过肝重量的10%~15%,就可被诊断为脂肪肝。

国内权威专家认为,脂肪肝可以发展成肝硬化。这是因为脂肪长期、大量地在肝细胞内堆积,会使肝内的血液供应、氧气供应及新陈代谢受到抑制,造成大量肝细胞肿胀、炎症浸润及变性坏死。肝脏内一旦出现纤维增生及假小叶增生,就可被称为肝硬化。

在我国,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肝癌的患者,几乎都伴有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的感染。而嗜酒同时又患有慢性病毒性肝炎者,其肝癌的发生率更高,发病年龄提前,预期寿命也更短。非酒精因素导致的脂肪肝患者,则很少导致肝癌。

对脂肪肝有哪些不正确的认识" class="reference-link">对脂肪肝有哪些不正确的认识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同济医学院 主任技术师 金慰鄂

导 读:

肝脏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脂肪的含量会逐渐增加。如果肝脏内脂肪的含量超过了肝总重量的10%,就被称为脂肪肝。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因此,脂肪肝也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有人说,只有胖人才会患脂肪肝;也有人说,只有血脂高的人才会患脂肪肝。

一、只有胖人才患脂肪肝

胖人确实易患脂肪肝,但瘦人也可患此病。这是因为人的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瘦人常会因热量不足而动用周身组织器官中的脂肪。而这类脂肪在肝脏中不易被分解,久而久之,肝脏中的这类脂肪就越积越多,便形成了脂肪肝。

二、只有酗酒的人才患脂肪肝

脂肪肝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酗酒、患有肥胖症、高脂血症、糖尿病、营养不良等。因此酗酒并不是诱发脂肪肝的唯一因素,不酗酒的人也可能患脂肪肝。

三、只有血脂高的人才患脂肪肝

有些人在被诊断患有脂肪肝后,发现自己的血脂不高,就以为是诊断有误。血脂高的人的确易患脂肪肝,但如果病人的脂肪肝与用药不当、酗酒、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其血脂就不一定高。

四、吃素的人不会患脂肪肝

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吃较多的油腻食物,可诱发脂肪肝,但吃素的人也有可能患上脂肪肝。这是因为肝脏不仅可将油腻的食物转化为脂肪,也可将体内过多的蛋白质和淀粉等素食成分转化为脂肪。过多的脂肪堆积肝脏中,就会形成了脂肪肝。

五、脂肪肝病人应吃素食

许多人认为,既然食用过多的油腻食物可诱发脂肪肝,那么,脂肪肝病人就应该多吃素食。其实不然。如果一个人长期吃素,其体内就会缺乏必需脂肪酸等营养物质,从而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健康。因此,即使病人的脂肪肝与肥胖、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也不能靠“一点荤腥都不沾”这种因噎废食的方法来治疗。实践证明,祛除病因,注意饮食平衡,加强体育锻炼,必要时服用药物才可以避免脂肪肝的发生。

六、治疗脂肪肝减肥就可以了

用减肥的方法治疗脂肪肝,对合并有肥胖症的脂肪肝患者是有好处的。但如果病人的体质瘦弱,则无“肥”可减。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减肥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在短时间内使体重骤减,反而可能诱发肝细胞坏死等严重病症。

七、脂肪肝病人必须服药进行降脂治疗

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血脂不高或略高的脂肪肝病人是不需服用降脂药物的,只需注意饮食、经常参加运动即可。只有那些血脂较高的脂肪肝病人,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脂药物。

总之,脂肪肝的发病与许多因素有关,如肥胖、营养不良、酗酒、患有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但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脂肪肝,只要患者在发病的早期就进行积极的治疗,沉积在肝脏内的脂肪就可逐渐减少,甚至恢复正常。据统计,如果患了脂肪肝后不进行积极的治疗,有25%病人的肝脏会发生纤维化,其中,又有2%~8%的病人会因肝纤维化程度的不断加重而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因此,一旦发现自己患有脂肪肝,既不要过度紧张,也不要掉以轻心,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祛除病因、注意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及服用药物等方法进行积极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