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特地理
大自然是地球上最伟大的雕塑师,它以自己的鬼斧神工创造了地球上众多的地理奇观,神秘莫测的溶洞、绚丽多姿的化石林、神奇壮观的波浪谷、美丽迷人的大堡礁、高大雄伟的乞力马扎罗山……众多地理景观共同构成地球上的极致之美。
四季变化
地球上有四个不同的季节,这是由于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球南北所受到太阳照射的强度和太阳光线的角度不同,于是就出现了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现象。
春季
春季时,太阳直射点向北半球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变长,气温开始提升,树木发芽,百花盛开,万物复苏,候鸟开始从南方迁徙到北方。
夏季
夏季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所以北半球十分炎热。这时,白天时间变长,雷雨会经常出现,天空中雷声隆隆,电闪雷鸣,暴雨增多。夏至(每年6月21日或22日)是北半球白天最长的一天。
小知识
在地球上,有些地方只有两个季节:湿季和干季。

秋季
秋季来临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天气逐渐变冷。树叶开始变黄、脱落,夜晚逐渐变长。早晨总是雾蒙蒙的,有时也会结霜。候鸟开始向南方迁徙。

落叶缤纷的秋季
冬季
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白天变得很短,天气十分寒冷而且多风,有时还会下雪。冬至(每年12月21日或22日)是北半球白天最短的一天。

四季变化的过程
不同的四季
在北半球,每年的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在南半球,各个季节的时间刚好与北半球相反。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时,北半球是夏季。
溶洞

溶洞是一种天然的地下洞穴。在石灰岩地区,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地下水会对石灰岩进行侵蚀溶解,经过漫长的岁月之后,最终就会形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拥有奇异景观的溶洞。
桂林七星岩
七星岩又名栖霞洞、碧虚岩,洞内石中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变幻莫测,玄妙无穷,组成一幅幅绚丽的图景。洞内还有深不可测的竖井和地下暗河。
桂林七星岩


小知识
我国是世界上溶洞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猛犸洞
位于美国肯塔基州中部山区的猛犸洞是世界上最长的溶洞群,由255座溶洞分五层组成,上下左右相互连通,洞中还有洞,宛如一个巨大而又曲折幽深的地下迷宫。猛犸洞以溶洞之多、之奇、之大称雄世界。
云水洞
北京上房山的云水洞也是我国著名的溶洞,洞内的石钟乳、石笋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在“十八罗汉堂”,一群石罗汉前呼后拥,错落有致,形态各异。
腾龙洞
我国最长的溶洞位于湖北省利川市腾龙洞风景名胜区,整个洞穴系统十分庞大复杂,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水洞旱洞相连,洞中景观千姿百态,神秘莫测。腾龙洞以雄、险、奇、幽、绝的独特魅力驰名中外。
溶洞

石钟乳
在神秘莫测的溶洞中,我们总会看到许多千姿百态的石钟乳,它们是溶洞顶部向下增长的碳酸钙淀积物。石钟乳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沉积物就会形成十分壮观的天然建筑物。
形成原因
当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后,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这溶解了碳酸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由于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由上而下逐渐增长,最终就形成了石钟乳。

形状奇特的石钟乳
小知识
由于形成时间漫长,石钟乳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千姿百态
在溶洞底部常有许多碧澄的小湖,湖畔千姿百态的石头,往往就是石钟乳,它们有笋状、柱状、帘状、葡萄状,还有的似各种各样的花朵、动物、人物,清晰逼真,栩栩如生。

越南洞穴中的石钟乳
石笋
在溶洞内,洞顶上的水滴落下来时,水中所含的石灰质在地面上一点点沉积起来,就像地面上冒出的竹笋。由于石笋比较牢固,所以它的生长速度比石钟乳快。

布克瓦岩洞中的石钟乳
石钟乳资源
我国石钟乳资源最丰富的省区是广西和云南。这两个省区所产的石钟乳光泽剔透,形状奇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阿切斯岩拱
在美国犹他州的沙漠中,有一些高耸的岩拱光秃秃地立在砂岩上,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迷人的光辉,这就是著名的阿切斯岩拱,正是这无数的岩拱和上千座石柱,为美国犹他州荒原增添了缤纷的色彩。
岩拱的形成
几亿年前,阿切斯岩拱所在的地区曾是一片大海,后来大部分海水退去,留下的部分海水蒸发成厚厚的盐层,随后,从山上冲下来的沙石与盐层混合,堆积成盐丘。再经过风霜雨雪和河流的不断侵蚀,这些“盐”石内部终于剥落崩塌,缺口慢慢变大,岩拱由此诞生。
阿切斯岩拱

小知识
在阿切斯岩拱地区,共有2000多个岩拱。
奇特的平衡石
平衡石是这一地区最著名的景观之一,这是一块高高的岩石上顶着一颗尖尖的小石头,两块石头只有很少的接触面,可就是在风吹雨打中,这个平衡石已经矗立千万年了。

平衡石
垂老的纤拱
著名的纤拱是世界最大的岩拱之一,它飞跨100米,高三四十米,顶部却已变得很薄,随时有坍塌的可能,所以说,纤拱已经进入了它生命中的暮年。

拱门
火壁炉拱
火壁炉拱是一群朱红色的石墩,高低错落,据说在下午的阳光下,石头通体通红,就好像点燃的壁炉。
陨石坑

陨石坑是陨石高速撞击地表或其他天体表面所形成的坑穴。在月球、水星、火星上,分布着很多的陨石坑。由于侵蚀作用以及古老地貌被较年轻沉积物覆盖,使古老的陨石坑不易辨认或已消失,所以地球上所发现的陨石坑比较稀少。
尤卡坦陨石坑
闻名于世的尤卡坦陨石坑位于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奇科苏卢布小镇附近,陨石坑先被石油勘探工作者发现,随即又被“奋进”号航天飞机通过遥感技术证实了它的存在。

尤卡坦陨石坑大部分在海下
巴林杰陨石坑

小知识
陨石在海上撞击所造成的危害比陆上撞击的要大得多。
恐龙的灾难
如今,科学家们普遍认为,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大约10千米的陨石从天而降,飞快地撞击了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引起的巨大海啸和森林大火,最终导致恐龙的灭绝。

想象中的恐龙逃难图
地球的“磨难”
有学者估计,过去2.5亿年以来,地球遭到直径1000米以上陨石撞击的次数可能在440次左右,但迄今只发现了175个陨石坑,其中包括尤卡坦陨石坑在内的38个大陨石坑。
巴林杰陨石坑
大约5万年前,一颗直径40米的小行星,以每秒25千米的高速冲进地球大气层,在现今美国亚利桑那州留下一个大坑,即巴林杰陨石坑,它被称为“全世界第一个被科学家确认的陨石坑”。
火山喷发

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地壳内部的岩浆从地壳薄弱的地方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火山喷发时,常常遮天蔽日,飞沙走石,并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如此惊天动地的景象实在令人心惊胆战。
地质现象
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这个灾难性的自然现象曾经使很多古老的文明消失于瞬间。
火山喷发

小知识
火山地区景象奇特,常常成为旅游胜地。
火山带
地球上的火山都很有规律地分布在大陆板块的边界,我们将火山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带叫做火山带,全世界有4个火山带:环太平洋火山带、大洋中脊火山带、东非裂谷火山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

卡瑞姆斯卡火山爆发
影响气候
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这些火山物质会遮住阳光,导致气温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昏暗的白昼和狂风暴雨,甚至泥浆雨都会困扰当地居民长达数月之久。
著名的火山
夏威夷群岛是世界上著名的火山岛,这里坐落着基拉韦厄火山、冒纳罗亚火山等诸多火山。此外,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非洲的尼拉贡戈火山、南美洲的尤耶亚科火山都闻名遐迩。

夏威夷岛上的冒纳罗亚火山是世界著名的活火山之一
白色悬崖
世界闻名的白色悬崖位于英国东南部的多佛尔,是大不列颠岛距欧洲大陆最近的地方,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白色悬崖高高地耸立于海面上,其闪烁着的耀眼的白色是许多航海家对英格兰的第一印象。
绝壁危崖
白色悬崖是一段垂直伸入海里近百米高的绝壁,朝海的一面裸露着白色岩石,因此被称为“白色悬崖”。站在崖边远眺,多佛尔海峡白浪滔天,水天相连,气势磅礴。

壮观的白色悬崖
形成原因
白色悬崖是远古时代,无数微生物的躯体和富含碳酸钙的贝壳死后沉入海底,再经过沉积作用、海水和风力的侵蚀作用逐渐形成的。
小知识
天气好时,站在白色悬崖上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对岸的法国。

三面环山的多佛尔白色悬崖
珍贵的植物
在白色悬崖上生长一种叫做海甘蓝的植物,它的叶片大而嫩绿,花朵为黄色。1548年,英国著名的植物学家威廉姆·特纳就曾对此花作过描述。此外,这里还生长着海蓬子、海罂粟和几种野兰花。
古城多佛尔
多佛尔是英国著名的古城,它三面环山,被广袤原野和绿色丛林所环绕,一面临海,依偎着蜿蜒曲折蓝如宝石般的多佛尔海湾。从海上看,小城依托青山绿林与蓝海相映成趣,气势雄浑,十分迷人。

国会礁
在美国西部犹他州的荒野之中耸立着一道天然的屏障,它是一片庞大令人生畏的红岩峭壁,峭壁上方覆盖有如穹顶般的白色岩层,令人联想到美国的国会大厦,因此得名“国会礁”。
自然景观
国会礁是一处奇美的自然景观,它是科罗拉多高原岩层皱褶的突出部分,由多种色彩的岩层组合而成,长达上百千米。这里的地质景观具有丰富的考古学、历史学研究价值。

国会礁的石桥
国会礁国家公园

小知识
国会礁著名的景观还有保存完好的印第安人的岩画。
形成过程
6500万年前,当时科罗拉多高原正在逐渐抬高,与其相连的其余部分相对下沉,造成岩层的大规模扭曲。但是,大块的岩石层没有在皱褶的部分断裂开来,而是自然地垂在皱褶上。再经过千百万年风沙侵蚀,渐渐形成了平行的山脊和峡谷相间的地貌。

国会礁红岩峭壁
波浪形的皱褶
这里最醒目的大地景观为南北纵横160千米的“水穴褶曲”。这块地域原本是海底的一部分,它们跟随科罗拉多高原一起经过几千万年从海底拱出水面,后就行成了这种波浪形的皱褶。
“水壶”
在国会礁的有些皱褶的地方,由于岩石的表面比较平滑,而且在其上有许多坑穴,每逢下雨时,就会积聚许多雨水,因而这些坑穴被人们称为“水壶”。
布莱斯峡谷
布莱斯峡谷是由千千万万根石柱组成的石柱阵,气势磅礴。其位于美国犹他州南部、科罗拉多河北岸,它像一个天然的罗马竞技场。当地的派尤特人说该区“直立的红色岩石就像站在一碗形峡谷中的人群”。
峡谷的诞生
大约6000万年以前,布莱斯峡谷所在的地区被淹没在水里,这里有一层由淤泥、沙砾和石灰组成的600米厚的沉积物。后来地壳运动使地面抬升,水逐渐退去,庞大的岩床断裂、被风化后就形成了如今奇形怪状景象。
布莱斯峡谷

小知识
冬季的布莱斯峡谷,红石、白雪、蓝天、翠柏,色彩斑斓,风姿楚楚。

红色的布莱斯峡谷岩石
色彩斑斓的峡谷
岩石所含的金属成分则给一座座岩塔添上了奇异的色彩。峡谷内的岩石呈红、淡红、黄、淡黄等60多种色度不同的颜色,加上光彩变幻,使岩石的色泽光彩夺目。
美国的“兵马俑”
站在峡谷顶部向下望,千千万万石柱无声地耸立在寂静的峡谷中,仿佛成千上万整装待发的将士在默默等待着出征的号令,难怪有人又将它称作美国的“兵马俑”。
神奇的石柱
峡谷中的石柱远看整整齐齐,仔细看,有的像佛像,有的则像戴着官帽的大臣,有的独自一个,有的几十个连在一起,像国际象棋的棋子密密麻麻地排着,令人惊叹不已。
壮观的石柱群

化石林
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北部阿达马那镇四周,有一处世界上最大、最绚丽的化石林集中地,这里遍布五彩斑斓,如同镶金叠玉的树木化石,年轮清晰,纹理明显,在阳光之下光彩夺目,使人眼花缭乱。
树木化石
在这里,数以千计的树干化石倒卧在地面上,直径平均在1米左右,长度在15~25米之间,最长达40米。化石林分6片林区,最漂亮的是“彩虹森林”,还有“碧玉森林”“水晶森林”“玛瑙森林”“黑森林”和“蓝森林”。
树干化石

历经沧桑
化石林是史前林木,由于洪水冲刷裹带,逐渐被泥土、沙石和火山灰所掩盖,几经地质变迁,沧海桑田,陆地上升,使这些埋藏地下的树干重见天日。

化石林的荒漠沙堆和泥土堆
小知识
如今,化石林所在地已经建立了国家公园,占地面积381平方千米。
染色的树干
然而这些树干的木质细胞经历矿物填充和改替的过程,又被溶于水中的铁、锰氧化物染上黄、红、紫、黑和淡灰诸色,这就成了今天的五彩斑斓,镶金叠玉的树化石。
遗失的化石
据说,在最早一批探险家发现化石林之前,岩石晶体的颜色还要丰富得多。后来,随着人们纷沓而至,将晶体开采运出园外,许多曾经常见的晶体,现在已经见不到了。

酋长石
酋长石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中部的约瑟米蒂国家公园内,是世界上最大的岩石之一。在历史上冰川运动的作用下,这个花岗岩石头被削掉了一半,它看起来险峻壮观。酋长石对于所有的攀岩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印第安传说
酋长石所在的地方是早前印第安人的居住地。传说曾经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酋长去世了,大家难以表达对他的思念,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块巨石,象征着这位被整个部落所尊重的酋长如巨石般刚毅坚强。
历经沧桑的酋长石

小知识
酋长石自底部到顶端高达1095米。
奇特的酋长石
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酋长石有着不同的形状。从西北面看过去,它是一个露出地面的圆形大石头,但是它的东南面十分陡峭,就好像这边不知在何时倒塌了下去一样。

地质形成
冰雪是这里的创造者,200万年前的冰河冲刷着这片土地,切割出深深的峡谷,雕琢成险峻的山峰,创造出巨大精美的花岗岩块,冰河将这里昔日的小丘变成目前雄伟壮观的地形。
约瑟米蒂瀑布
在酋长石不远处,壮观的约瑟米蒂瀑布分三段俯冲而下,蔚为壮观。这座巨大的分段瀑布总长为739米,是世界十大最高瀑布之一,居北美瀑布高度之冠。巨大的水幕墙随风摇曳,跃过石壁,溅湿木桥,将周围的草木淋得郁郁葱葱。
壮观而秀美的约瑟米蒂瀑布

波浪谷
波浪谷是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朱红悬崖的帕利亚峡谷,其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一样,所以这片地方叫做波浪谷。由于这里到处都是红色的岩石,而且每一处都很相像,因此在这里非常容易迷路。
奇石风景区
波浪谷是一个由五彩缤纷的奇石组成的风景区。身处谷中,如同站在巨大的红色漩涡里,甚至有种一切在流动的错觉。

使人眩晕的波浪谷
小知识
波浪谷展示了由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砂岩而成的奇妙世界。
形成原因
波浪谷岩石的复杂纹路由1.5亿年前沉积的巨大沙丘组成。当时,这里沙丘不断地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沙所覆盖,天长日久,水中的矿物质把沙凝结成了砂岩,最终形成了层叠状的结构。

层次清晰的波浪谷的岩石纹路
令人目眩的纹路
后来,随着科罗拉多平原的上升,加上漫长的风蚀、水蚀,峡谷里砂岩的层次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平滑的,具有雕塑感的砂岩和岩石上呈现出了流畅的纹路,创造了一种令人目眩的三维立体效果。
纹路的变化
纤细的岩石纹路清楚地展示了沙丘沉积的运动过程。纹路的变化反映出每一层砂岩随着沉积矿物质的含量不同而产生的颜色深浅差异。
澳洲波浪岩
波浪岩是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的高原的一块独特的巨石。在陡峻的石壁上布满了纵向的波浪似的条纹,所以人们称其为波浪岩。波浪岩可谓名副其实,它就像一片席卷而来的波涛巨浪,十分壮观。
生动的“波浪”
波浪岩位于西澳大利亚州首府柏斯以东340千米处的海顿附近,属于海登岩北部最奇特的一部分,岩石表面有黑色、灰色、红色、咖啡色和土黄色的条纹,这些深浅不同的线条使波浪岩看起来更加生动,就像滚滚而来的海浪。

小知识
波浪岩是澳大利亚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摄影师的发现
1963年,一位美国的摄影师在一次旅行中拍摄了波浪岩的画面,在美国纽约的国际摄影比赛中获奖,之后照片又成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一时之间声名大噪,之后波浪岩成为摄影师争先恐后取景的地点。

波浪岩的命名是因为它的形状很像一排即将破碎的巨大且冻结了的波浪
漫长的形成过程
波浪岩是由花岗岩石所构成的,大约形成于25亿年前,经过大自然的风霜雨雪,波浪岩的表面被刻画成凹陷的形状,加之日积月累风雨的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逐渐形成了波浪岩如今的形状。
奇特的岩石
波浪岩附近另有一座美丽的岩石,名叫马口岩。它是一座空心岩,外形像河马的嘴。向北几千米处还有一组奇特形状的岩石,名叫驼峰岩。

马口岩
巨人之路
巨人之路又称巨人岬,是英国北爱尔兰安特里姆郡西北海岸的岬角,它以其井然有序,磅礴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它从峭壁伸至海面,数千年如一日地屹立在大海之滨。
自然的阶梯
巨人之路是由峭壁伸至海面的3.7万多根六边形、五边形或四边形的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1692年,人类终于发现了这一奇特景观,随后,无数慕名而来的游人踏上了这条自然天成的阶梯。
巨人岬

小知识
与“巨人之路”类似的柱状岩石地貌景观在我国江苏也有分布。
鬼斧神工
这3.7万多根玄武岩石柱形状很规则,看起来好像是人工凿成的。有的石柱高达12米,矮的也有6米多,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延伸向大海,宛若鬼斧神工的仙境。

巨人之路的石柱参差不齐
冷却的熔岩
巨人之路是由于地质运动产生的。在5000万~6000万年以前,地下的熔岩从裂缝中挤出,像河流一样流向大海。熔岩遇到海水后迅速冷却而变成固态,最终分裂成大的柱状体。
面临威胁
现在,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巨人之路正在面临威胁。科学家预测到21世纪末,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加之海浪和风暴袭击,到22世纪初,人们很可能将难以见到部分巨人之路上的独特景观。
面朝大海的巨人之路

峡湾
峡湾是一种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北欧国家挪威以峡湾闻名,在这里,无穷尽的曲折峡湾和无数的冰河遗迹构成了壮丽精彩的峡湾风光。此外,大洋洲的国家新西兰的峡湾风光也绝不逊色。
“峡湾国家”
挪威是欧洲纬度最北的国家,全境1/3的土地位于北极圈内,挪威的海岸线蜿蜒曲折长达2.5万千米,是南北疆域直线距离的10倍以上,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着诸多的峡湾。
形成原因
远古时,这里覆盖着大量的冰川。从一万年前开始,冰川开始融化并向海洋移动,由此产生的巨大力量将山谷切割成U型,海水倒灌的地方就形成了峡湾。
挪威峡湾

松恩峡湾
在众多的峡湾中,松恩峡湾是世界最长、最深的峡湾。航行在平如镜面的松恩峡湾上,两岸风景如画,远处“七姐妹峰”上白雪皑皑,另一边的弗利亚瀑布倾泻而下,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壮观之美。
宁静的松恩峡湾

米佛尔峡湾
米佛尔峡湾是世界著名的壮丽峡湾,同时也是最完美地保存了新西兰自然景观的一处峡湾。这里青山凝碧,绿水含幽,怪石嶙峋,瀑布飞泻,巍峨的冰川和白雪皑皑的山岭,无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米佛尔峡湾

小知识
米佛尔峡湾的山涧瀑布众多,所以该峡湾又有“千条瀑布湾”之称。
乞力马扎罗山
雄伟的乞力马扎罗山是粗犷剽悍的非洲人的象征,它位于赤道附近的坦桑尼亚东北部,素有“非洲屋脊”之称,在赤道附近“冒”出这一晶莹的冰雪世界,使乞力马扎罗山以神秘和美丽而享誉世界。
形成原因
在大约2500万年前,东非本是一个巨大而平坦的平原,在非洲大陆和欧亚大陆相撞后,地壳出现了巨大的裂口和薄弱点,导致了该地区众多火山的形成,乞力马扎罗山就是其中之一。
“赤道上的白雪公主”
乞力马扎罗山的景色优美,轮廓鲜明。酷热的日子里,山麓的气温有时高达59℃,而峰顶的气温又常在-34℃,故有“赤道上的白雪公主”之称。

乞力马扎罗山
两个主峰
乞力马扎罗山有两个主峰,一个叫基博,另一个叫马文济,两峰之间有一个10多千米长的马鞍形的山脊相连。基博峰顶火山口的内壁是晶莹无瑕的巨大冰层,底部耸立着巨大的冰柱,冰雪覆盖,宛如巨大的玉盆。

日益减少的山顶冰冠
一度消失的“雪冠”
因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近年来,乞力马扎罗山顶的积雪融化,冰川退缩非常严重,乞力马扎罗山“雪冠”一度消失。如果情况持续恶化,15年后,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冰盖将不复存在。
远眺乞力马扎罗山

小知识
乞力马扎罗山距离赤道仅300多千米。
肯尼亚山
肯尼亚山是东非高原上著名的死火山,位于肯尼亚东部,横跨赤道,是非洲仅次于乞力马扎罗山的第二高峰。肯尼亚山烟雾缭绕,峰顶若隐若现,冰河形成的山谷紧靠群山,到处呈现一片瑰丽的景色。
火山喷发形成
肯尼亚山是由间歇性火山喷发形成的。沟谷大都是冰川侵蚀造成,大约有20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冰斗湖,它们犹如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肯尼亚山雄壮的山体上。

小知识
自古以来,生活在肯尼亚山当地的基库尤人一直尊这座山为“圣山”。
山顶冰川
肯尼亚山气势恢宏,终年的积雪覆盖在山顶,这里的12条冰川终年不化,一直向山中海拔4300米高的地方延伸。其中,路易斯冰川和亭达尔冰川是两条最大的冰川。

肯尼亚山顶
森林广阔
肯尼亚山自然森林面积广阔。雪松是这里最常见的树木。隆冬季节,一棵棵雪松披着一身洁白的雪,迎风傲雪,巍然屹立向大自然展示出坚挺、高洁的本色。
肯尼亚山上的植物

野生动物的天堂
在肯尼亚山的森林里生活着长颈鹿、大象、狒狒、小羚羊、野猪、香猫、土狼、岩狸、白尾獴、非洲象、黑犀牛、岛羚、黑胸麂羚等动物。珍稀动物有大羚羊、肯尼亚鼹鼠、蜥蜴等,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大堡礁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以东,巴布亚湾与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海域,由400多种绚丽多彩的珊瑚组成,造型千姿百态。从上空俯瞰,若隐若现的礁顶如艳丽的花朵,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上怒放。
美丽的珊瑚礁
大堡礁由众多不同阶段的珊瑚礁、珊瑚岛、沙洲和泻湖组成,这些珊瑚礁有的似开屏的孔雀,有的像雪中红梅;有的浑圆似蘑菇,有的纤细如鹿茸;有的白如飞霜,有的绿似翡翠……

小知识
大堡礁沿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线绵延2000余千米。
如何形成
珊瑚虫是大堡礁的建筑师,它们以浮游生物为食,群体生活,能分泌出石灰质骨骼。老一代珊瑚虫死后留下遗骸,新一代继续发育繁衍,如此年复一年,日积月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连同藻类、贝壳等海洋生物残骸胶结一起,堆积成一个个珊瑚礁体。

珊瑚虫死后堆积而形成珊瑚礁
海洋生物博物馆
大堡礁还是一座巨大的天然海洋生物博物馆。礁上椰树、棕榈树挺拔遒劲、郁郁葱葱。珊瑚丛中游曳着众多的软体动物,这里也是儒艮和大绿龟等濒临灭绝动物的栖息之地。
千奇百怪的鱼
大堡礁海域生活着大约1500种热带海洋鱼类,有泳姿优雅的蝴蝶鱼,有色彩华美的雀鲷,漂亮华丽的狮子鱼,还有天使鱼、鹦鹉鱼等各种热带观赏鱼。

狮子鱼
十二使徒岩
作为澳大利亚的地理标志之一,十二使徒岩又一次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些雄伟的石柱堪称海洋和陆地撞击出的美丽杰作,至今,部分石柱仍以不同造型风姿绰约地屹立在海上。
名字的由来
十二使徒岩由海边十二块各自独立的岩石构成,其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耶稣的十二使徒,因此就以《圣经》故事里的这“十二使徒”加以命名。
出尘美景
十二块巨大的礁石紧靠着海岸线屹立,在海浪的冲击下,显得更加壮丽。而这里的天气诡谲多变,使得十二使徒岩更增添几分神秘色彩,这种震慑心灵的出尘美景,无论如何,是人类所无法炮制的。
壮美的十二使徒岩

大自然的杰作
十二使徒岩原本是火山熔岩,经历了数万年海水、雨水和劲风的侵蚀,才从普通的岩石脱胎换骨变成惟妙惟肖的石柱。越南下龙湾海面、我国海南的三亚、浙江的舟山群岛以及青岛的崂山海面都有岩柱景观,但都不及十二使徒岩壮观。

海岸上奇特的景观是大自然的杰作
小知识
十二使徒岩位于澳大利亚东南海岸的坎贝尔港附近,濒临南印度洋。
崩塌的岩柱
近年来,十二使徒岩中的几块都先后崩塌了,如今,十二使徒岩只剩下了“八位”。最近的一次崩塌发生在2005年7月3日。据估计,这块岩柱在崩塌前至少抵挡了6000年的海浪冲击。
部分石柱仍屹立在海边

鲨鱼湾
鲨鱼湾是澳大利亚大陆最西端印度洋上的一个海湾,这里有绿宝石般的海水、蔚蓝的天空、壮观的海滩、重要的海草床,因而这里成了海洋生物的乐园。此外,奇特的地貌、罕见的生物群落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三大自然景观
鲨鱼湾被海岛和陆地所环绕,以其中三个无可比拟的自然景观而著称,即世界上最大的和最丰富的海洋植物标本,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儒艮和叠层石。在鲨鱼湾内,还同时保护着五种濒危哺乳动物。
小知识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鲨鱼湾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巨大的海草床
鲨鱼湾浅海岸温暖的海水为海草生长提供了理想的条件,这里海草平原的面积非常广阔,达到4000多平方千米,种类也有12种之多,这对于海洋公园和科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名字的由来
由于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鲨,所以被命名为鲨鱼湾。鲸鲨与其他鲨鱼不同,虽然体形巨大,但性情温和,食物主要以浮游生物为主。
叠层石
叠层石是一种具有很细纹层的石灰岩或白云岩,是地球最古老的生命体化石。鲨鱼湾地区的现代叠层石群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典型地貌。
鲨鱼湾的叠层石

怀特岛
大洋洲的新西兰仿佛是一个微型地球,这里拥有雪山、沼泽、火山、冰河等各种地貌。怀特岛是新西兰唯一的海洋活火山,虽然火山口低于海平面,却因四周高耸的岩壁形成了天然屏障,造就出独一无二的水平线下活火山。
地理概况
怀特岛位于新西兰丰盛湾,它由三座火山锥组成,是新西兰最活跃的火山,形状像马蹄。怀特岛是新西兰最令人惊奇的自然奇观之一。
喷发的火山口
最年轻的火山锥经常喷发,热水、蒸汽和有毒气体从火山口溢出。有记录温度曾达到800℃火山口的地面被火山灰覆盖。

怀特岛上的火山口
大海中的孤岛
远眺怀特岛,它的火山口低于海平面,四周有高耸的岩壁挡住海水。虽然小岛被茫茫大海所围绕,但火山口上却已形成了一个封闭区,不会被海水侵袭。封闭区积着酸性热水,这是由雨水所形成。
小知识
怀特岛的陆地游览面积约4平方千米。
喷气洞
火山岛上有许多喷气洞,每一个喷气洞的温度都不相同,有些喷出的气体还含有毒性。
俯瞰怀特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