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内的新行星

冥外行星存在吗

自从1930年发现的行星冥王星以后,轨道偏移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因为天王星的计算轨道还是和实际观测到的不相符合。而海王星的计算轨道也只是符合近期,时间越长产生的误差越大。天文学家们一直没有停止对更远行星的寻找,可是直至今天仍收效甚微。

“冥外行星”是否存在?从理论上说是有可能的。因为太阳的质量相当于八大行星质量总和的740倍,附近却只有8个行星,这种结构不太合理。太阳的引力作用范围是很大的,大约应该可达到4500个天文单位,而冥王星最远距离太阳只有49个天文单位。因此推断,太阳系的边缘远在冥王星之外很远很远。在这片冥外空间,应该存在第九颗,甚至第十颗行星。

发现新行星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麦克·布朗及其研究小组2005年7月29日称,他们在太阳系发现一颗新的行星。

这颗行星距离太阳约97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为1.5亿千米,相当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3倍于冥王星到太阳距离,是迄今发现的太阳系中环绕太阳转动的最远的星体。其轨道为椭圆形,环绕太阳周期是560年,最近点距太阳约53亿千米。

由麦克·布朗、双子座天文台学者查德·特鲁希略和帕洛马尔天文台学者戴维·拉比诺维茨组成的3人小组曾在2003年10月利用“奥辛”天文望远镜首次拍摄到这颗行星。此外,由于该星体表面温度低达零下405摄氏度,无法被“斯皮策”红外太空望远镜观测到,所以天文学家们认为它的直径应该小于2900千米。

新星能否被称为第九大行星

对这颗新发现的行星是否能被称为太阳系“第九大行星”,天文学界还存争议。自1930年冥王星被发现到被除名于太阳系行星以来,很多人都曾宣称发现了第九大行星,但他们发现的天体没有一个直径是大于冥王星的。但此次的发现打破了这一纪录。事实上,天文学家目前对什么是行星也没有一个正式的定义,甚至有人认为如果冥王星在今天才被发现的话,或许也不会被定义为行星。

第九颗行星疑问

有天文学家曾经宣称发现了第九颗行星,并指出行星的距离、轨道、质量、位置和亮度,但多家天文台据此寻找,却怎么也发现不了,因而也不可能确认它了。1977年底,美国天文学家科瓦尔在天王星和土星之间发现一个环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后经天文学家半年多的努力观测,认为它还不够大行星的资格,基本上认为它只是一颗小行星,即“喀戎”小行星。现在,我们完全可以不借助已知行星的偏移来寻找新的行星了。空间探测器的精密仪器已经伸进了遥远的行星际空间。

拓展阅读

太阳系: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恒星系统。它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冥王星已被开除、至少165颗已知的卫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