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也会捣鬼
天空中的奇光
1989年春天的一个夜晚,美国亚利桑那州基特峰国家天文台天文学家阿弗拉,突然发现夜空之中出现了一片红光。最初他还以为是森林着火映红了天空,但是瞬间满天红色又变成绿色的北极光,如一块巨大的幕布悬挂在天上。
阿弗拉所见的情景其实是太阳捣的鬼。太阳与地球大约有1.5亿千米的距离,它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大小约为地球的33.3万倍。这个巨大的星球的组成成分,大部分是氢气,约占72%,氦占27%,其他物质占1%。
太阳核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每秒钟有6亿吨的氢在那里被聚变成氦,然后被送到太阳表面。太阳表面又叫光流层,那里的温度较低,只有5500摄氏度。
太阳是悬浮在空中的天然核反应堆。它释放的惊人的能量是通过核聚变而产生。这些能量形成太阳上的风暴,高速粒子将能量的一部分带到太空中。当风暴吹向地球的时候,地球磁场因为受到它们的干扰而变成椭圆形。
太阳能的作用
太阳表面的能量还以可见光、紫外线和X射线的形式向地球辐射,它们的力量足以穿透地球的大气层,其功率竟高达100万千瓦。也就是说,地球上每平方米都受到来自太阳的1.35千瓦辐射,科学家把这个数字称为太阳常数。
有了太阳能,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才能生长;同时也因为这种太阳能储存在已经变成矿物燃料的古物中,从而为我们提供了煤和石油。太阳给地球送来了热量,促使大气循环,海水蒸发,形成云和雨。
在大气层中,太阳能撞击两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将变成由3个氧原子组成的臭氧分子。臭氧层挡住了太阳的紫外线,另外一小部分透过臭氧层的紫外线,能使人的皮肤晒得黝黑,而且如果照射的时间太长,就会导致皮肤癌。
太阳是地球最稳固的热源,45亿年以来,它使地球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对维持生命的存在是相当重要的,来自太阳的能量无论变多变少都会深刻影响到行星。
太阳之谜
人类对太阳的研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直至今天太阳还有许多秘密仍没有破解。人类将借助于未来的宇宙探测器去解开一些太阳之谜。
透过天文望远镜,人们看到太阳的表面是变化万千、广阔而又恐怖的景象:有的地方像是成荫的绿树林,有的地方像正在起火的大草原。
在半径为70万千米的太阳上,到处充满了氢,那里氢的密度是地球上水的1/1000。
“黏附”在太阳表面上不断抖动着的“微细纤维”,实际上是正在喷射到30万千米高处的数以亿吨计的物质,那些竖立着的“骨针”是比喜马拉雅山还高的高山。太阳的活动与地球的气候直接相关,如热核反应等。
科学家还预测,等太阳上的氢消耗得差不多时,它将膨胀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红色“气球”。膨胀出的部分可以覆盖水星甚至金星,就算地球不至于被火葬,但强烈的热辐射也足以使海洋沸腾蒸干,使地球上的生命灭亡。
不过,这场宇宙大劫难在50亿年内不可能发生,这就给科学家充足的时间去探索离我们最近的恒星的奥秘,寻找拯救地球生命的“诺亚方舟”。
拓展阅读
太阳位于银道面之北的猎户座旋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3万光年,在银道面以北约26光年,它一方面绕着银心以每秒250千米的速度旋转,周期大概是2.5亿年,另一方面又相对于周围恒星以每秒19.7千米的速度朝着织女星附近方向运动。太阳也在自转,其周期在日面赤道带约25天,两极区约为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