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的三大法宝
木星的磁场
木星有较强的磁场,强度达3高斯至14高斯,比地球表面磁场强得多,地球表面磁场强度只有0.3高斯至0.8高斯。
木星的正磁极指的是地球南极,由于木星磁场与太阳风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木星磁层。
木星磁层的范围大而且结构复杂,在距离木星140万千米至700万千米之间的巨大空间都是木星的磁层,而地球的磁层只在距地心50000千米至70000千米的范围内。
木星的4个大卫星都被木星的磁层所屏蔽,使之免遭太阳风的袭击。地球周围有条称为范艾伦带的辐射带,木星周围也有这样的辐射带。
1981年初,“旅行者2号”探测器在早已离开木星磁层飞奔土星的途中,曾再次受到木星磁场的影响。
由此看来,木星磁尾至少拖长到6000万千米,已达到土星的轨道上。
木星的极光-2
木星的两极有极光,这是从木卫一上火山喷发出的物质沿着木星的引力线进入木星大气而形成的。太阳风到达木星这么远的地方,带电粒子也衰减得很多了,但由于木星强大的磁场,仍然可能捕捉到太阳带电粒子,这在理论上完全成立,过去却一直没有观测到。
1979年,“旅行者1号”探测器在转到木星的背面时,观看到了一场动人的极光“演示”,夜幕中,一条长约30000千米的巨形光带,在长空摇曳生姿,翩翩舞动。
木星的光环
1979年3月,“旅行者1号”探测器在考察木星时,拍摄到木星环的照片,不久,“旅行者2号”探测器又获得了木星环的更多情况,终于证实木星也有光环。
木星环像个薄薄的圆盘,很暗,也不大。由大大小小的黑色块状物构成,外围离木星中心12万千米。光环分为内环和外环,外环较亮,内环较暗,几乎与木星大气层相接。光环也环绕着木星公转,7小时转一圈。
木星体积巨大之谜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一颗行星,科学家研究发现,它体形如此巨大的原因是它曾吞噬了一颗相当于地球10倍大小的行星。
科学家认为,木星曾与一个相当于地球10倍大的星体碰撞,它的内核中的金属等重元素物质在剧烈的撞击中汽化,与大气中的氢气和氦气混合在一起,这也是木星大气层密度较大的原因。而那颗本可以成长为大型行星的星体则在这场碰撞中被木星吞噬殆尽。
这个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在太阳系形成之初,各个行星之间曾经展开过残酷而激烈的“生存竞争”。当时的太阳系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战场,小行星之间不断发生碰撞结合,产生的较大行星则继续吞噬其他小行星。
事实上,我们的地球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诞生的,两颗体积相当于火星和金星的星体撞击在一起,形成了早期的地球和月球,当时地球的温度达到7000摄氏度,岩石和金属都被熔化。
拓展阅读
1994年7月,“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碰撞木星,具有惊人的现象,甚至用业余望远镜都能清楚地观察到木星表面的现象。碰撞残留的碎片在近一年后还可由哈勃望远镜观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