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助人就是助己

——让孩子做个乐于助人的人

我们赞赏许多美德:坚毅、勇敢、宽厚、坦诚、谦逊。闪烁这种种美德光辉的行为都不止一次让我们敬佩和感动,但是,如果我问你:你最赞赏什么美德?恐怕我们大多数人会把“乐于助人”摆在第一位。

《楚天金报》报道这么一件事:武汉六中初二(6)班举办了一次“最佳男女生”评选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当选者是同学们公认的人际关系好并乐于助人的学生。该班班主任黄海媛告诉记者,她没有预先通知,就召开了以上述内容为主题的班会。老师先让女生们说出心目中男子汉的形象应该是怎样的。全班29名女生畅所欲言,结果发现她们的价值取向惊人相似:男子汉应该具有宽容、有责任感、乐于助人的品质。而后男生的回答也非常一致。黄老师认为,走入社会后,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会更受人欢迎,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远比只有成绩好更能成就一番事业。

助人为乐乃中华民族之美德,每个人都应视其为义务和责任,要想别人所想,帮别人所需,看到别人有难,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而是主动伸出双手,尽自己所能,拉人家一把,帮人家一下。

要知道,帮别人,其实也是帮自己。谁敢说自己一辈子不求人?每个人不管是学习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不管是年轻人还是年长者;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会经常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需要别人的帮助,都渴望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既然每个人都会有求于别人,那么自己又为何不先给予别人呢?

助人从来就是一种美德。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讲,助人是起码的道德要求,它体现着个人幸福与共同幸福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说过,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活着,那么他的生命是黯淡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具有意义。助人是一个人的生活具有意义的外在表现,只有具备了乐于助人的品质,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值得人们尊敬的人。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历来提倡社会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助人为乐、克己奉公成为为人称道的道德行为。谁都不愿意生活在一个冷冰冰的社会,工作在一个凉飕飕的单位,都希望生活在友善、友好、友爱的氛围中,都希望周围多一些善心、善意、善举。助人为乐的人多了,就会增强凝聚力、向心力,社会就会和谐、稳定得多。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一个美好的人间。

古人云:“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你要想“成”,就要先用“功”:你要想摘取树上的果实,就必须先要给树浇水、施肥;你若想在工作上干出成绩,就必须先要付出心血和汗水;你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必须先要去帮助别人;你要想得到别人的爱,就必须先要爱别人。然而有些人是如此的自私,如此的吝啬,他们只想得到,却不想付出。要知道人们天生就有一种倾向,就是鄙视那些从不关心别人,无视他人利益,只知为己获利的家伙。

林肯为什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人尊重的伟人之一,原因就在于他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去帮助别人,这使得他在任何场合中都能与别人打成一片。他在律师事物所的合伙人亨恩顿先生说:“在林肯先生的住所住满了人的时候,他会把自己的床让给别人。然后,他自己就到店里的柜台上睡,卷一卷布当枕头,似乎谁有困难都会想到向他求助。”

当我们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就谙熟了司马光砸开水缸救助同伴的故事。我们羡慕那位古代少年的机智,更赞赏他助人的美德。“助人为乐”是人类文明绽放出的灿烂花朵,“助人为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石。

但是,面对“当别人碰上麻烦事,你会怎么办?”的提问时,不少人却抛弃了“乐于助人”,而选择了“悄悄走开”。是的,在生活实际的答卷上也有许多同样的选择。我曾看到,一个路人滑倒在寒风冰雪里,旁边的人笑得前仰后合却无一人上前搀扶;我还曾读到,流氓闯入某校女生宿舍施暴,隔壁八名男生,一个个屏气敛声,把头缩进棉被……可悲啊,为什么我们的“知”与“行”如此背离?为什么我们最赞赏的品质,在需要自己身体力行时,却缩裹进了“明哲保身”的硬壳,如寒风冰雪,没有半点热度?

一个能成就大事的人一定是一个胸怀开阔、乐于助人的人。我曾听说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抱着柴禾的人坐在寒冷的夜里,对着一只因缺柴而熄灭的大火炉叫道:“你什么时候给我以温暖,我什么时候才会给你添加柴禾。”殊不知,你先不给火炉添加柴禾,火炉怎么会给你温暖?我们都应该记住必须为自己需要的东西首先付出,然后才能得到回报。如果别人不对你微笑,你就不妨开始笑着对别人问好;如果你想得到金钱,你就应该多多给予别人金钱。人际交往的最高原则是“施大于受”。

我认为,乐于助人有如下好处:

一、乐于助人,助己成功

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开车参加一个重要工作的面试。当他在路上行驶时,他突然发现前面有一辆车子由于轮胎漏气而抛锚了,一位中年妇女从驾驶室里出来,一脸沮丧地等待救援。他的良心使他停下车来,他帮她换了轮胎,然后才开车赶赴面试。等他风驰电掣地赶到面试地点,他已经迟到了20分钟。他想没有希望得到这份工作了,然而,当他填好求职表走进人事部主任办公室时,却异乎寻常地立刻被录用了。原来,人事部主任就是他在路上帮助换轮胎的那个女人!

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费城,在一个阴云密布的午后,由于瞬间的倾盆大雨,行人们纷纷逃进附近的店铺躲雨。这时,一位浑身湿淋淋的老妇,蹒跚地走进费城百货商店。面对她狼狈的姿容和简朴的衣裙,所有的售货员都对她心不在焉。

这时,一个年轻人诚恳地对她说:“夫人,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老妇人莞尔一笑:“不用了,我在这儿躲会儿雨,马上就走。”老妇人随即又心神不定了,不买人家的东西,却借用人家的屋檐躲雨,似乎不近情理,于是,她开始在百货店里转起来,哪怕买个头发上的小饰物呢,也给自己的躲雨找个光明正大的理由。

正当她神色迷茫时,那个小伙子又走过来说:“夫人,您不必为难,我给您搬了一把椅子,放在门口,您坐着休息就是了。”两个小时后,雨过天晴,老妇人向那个年轻人道谢,并随意地向他要了张名片,就颤巍巍地走进彩虹里。

几个月后,费城百货公司的总经理詹姆斯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将这位年轻人派往苏格兰收取装潢一整座城堡的订单,并让他承包自己家族所属的几个大公司下一季度办公用品的采购订单。詹姆斯震惊不已,匆匆一算,只这一封信带来的利益,就相当于他们公司两年的利润总和。

当他迅速与写信人取得联系后,方才知道,这封信是一位老妇人写的,而她正是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詹姆斯马上把这位叫菲利的年轻人,推荐到公司董事会上。毫无疑问,当菲利打起行装飞往苏格兰时,他已经成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那年,菲利22岁。

随后的几年中,菲利以他一贯的忠实和诚恳,成为“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左膀右臂,事业扶摇直上、飞黄腾达,成为美国钢铁行业仅次于卡内基的富可敌国的重量级人物。功成名就的菲利为全美国的近100所图书馆,捐赠了800万美元的图书,用知识和爱心帮助更多的年轻人走向成功。

无独有偶,前任挪威驻中国大使石丹梧的夫人杨二车娜姆之所以能够在在事业和爱情上的一帆风顺,也是因为她的“乐于助人”。

杨二车娜姆是一个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泸沽湖畔的摩梭乡下女孩,娜姆初到美国留学时,生活很拮据。她白天学习音乐和英语,晚上就在一个小餐厅里当服务生。那天,一个面露憔悴、凄苦神情的老人,因为躲避外面的狂风走进餐厅,所有的人都漠视他,甚至有人看他衣着寒酸,要赶他出门。只有娜姆心生恻隐之心,她知道有很多美国老人晚年都很孤独凄凉,于是,她搬了一把软椅让老人休息,并自掏腰包为他要了饮料。为了让老人开心,还专门为他点唱了中国的民歌,并热情邀请他参加中国留学生的聚会。渐渐的,老人笑逐颜开了。

两个月后,这个老人递给娜姆一封信和一串钥匙,信里装着一张巨额支票,娜姆惊愕万分。信的内容如下:娜姆,我年轻的时候收养了3个越南孤儿,为此一直没有结婚。可当我含辛茹苦地培养教育他们长大成人并且自立后,他们却抛弃了我这个养父。我退休前在一家公司当工程师,有着丰厚的收入,但钱对我这个历尽沧桑、将要入土的老人毫无意义,我需要的是亲人的温暖和友谊。娜姆,只有你给过我这种金钱难买的情谊。现在,我已回到乡下落叶归根,我把这一生的积蓄和房子都留给你,用这些钱来实现你源于泸沽湖畔的音乐梦吧。

从此,老人如黄鹤杳然。娜姆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为了告慰老人,她用这笔钱做了一张风靡全球的中国民族音乐专辑,并开始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也因此结识了她的真命天子——前任挪威驻华大使石丹梧,他真挚的爱情让娜姆的歌声插上了幸福的翅膀,尽情地翱翔在世界歌坛。她甜美的歌声响彻全世界,被世人喻为中国的“夜莺”。

二、乐于助人,救己一命

一天,天空突然下起了一阵滂沱大雨,溪水暴涨,正在小溪边喝水的一只小蚂蚁被冲卷而下。它用尽全身力气想要靠近岸边,但没一会就游不动了,在原地打转,小蚂蚁近乎绝望地挣扎着。这时,在河边觅食的一只小鸽子见小蚂蚁生命垂危,便衔片树叶放在水面上。小蚂蚁挣扎着爬上树叶,得以脱险。

后来,有一天,鸽子蹲在大树枝上昏昏欲睡。这时,一个猎人悄悄地走过来,躲在树旁的草丛中,用枪瞄准鸽子,准备射杀它。这一幕被那只小蚂蚁看见了,在猎人端枪准备抠动扳机的千钧一发之际,小蚂蚁使劲咬了他一口。猎人一分神,子弹打偏了。枪声把鸽子惊起,振翅飞远了。尽管蚂蚁是比鸽子弱小许多的小动物,但它却用自己的力量帮助鸽子躲过了一次杀身之祸。

“蚂蚁和鸽子”虽然只是一个童话故事,但却给我们深刻的启迪:今天你的一次微不足道的善举,可能就会成就明天功德无量的业绩。善行必有善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打得异常惨烈。有一天,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乘车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那天大雪纷飞,滴水成冰,气温甚低,艾森豪威尔的汽车一路奔驰。

忽然,他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马路旁边,冻得瑟瑟发抖。他立即命令身旁的翻译官下车了解详情,一位参谋急忙阻止说:“我们得按时赶到总部开会,这种事还是交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

艾森豪威尔坚持说:“等到警方赶到的时候,这对老夫妇可能早已冻死啦!”

原来,这对老夫妇正准备去巴黎去投奔自己的儿子,但因为车子抛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不知如何是好。于是,艾森豪威尔立即把这对老夫妇请上车,特地绕道去了趟巴黎。送完这对老夫妇之后,他才风驰电掣般地赶去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助人的双手比祈祷的双唇更神圣。尽管艾森豪威尔根本没有行善图报的动机,然而,他的善心义举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回报。原来,那天几个德国纳粹狙击手虎视眈眈地埋伏在艾森豪威尔必须经过的那条路上。如果不是因善行而改变了行车路线,他恐怕就很难躲过这场劫难。

“帮助别人,常常就是帮助自己。”这话虽不能理解成简单的因果报应,但从总体上看,却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乐于助人,使己快乐

两个钓鱼高手到鱼池垂钓,不久收获颇丰。忽然间,鱼池附近来了十多名游客,也开始垂钓。没想到,他们怎么钓也是毫无成果。

话说那两位钓鱼高手,一位孤僻而不爱搭理别人,单享独钓之乐;而另一位却是个热心、爱交朋友的人。

爱交朋友的这位高手,看到游客钓不到鱼,就说:“这样吧!我来教你们钓鱼,如果你们学会了我传授的诀窍而钓到一大堆鱼时,每十尾就分给我一尾。不满十尾就不必给我。”

对方欣然同意。就这样,这位热心助人的钓鱼高手,把所有时间都用于指导垂钓者,获得的竟是满满一大箩筐鱼,还认识了一大群新朋友,同时,左一声“老师”,右一声“老师”,备受尊崇。而另一位同来的钓鱼高手,却没享受到这种服务人们的乐趣。他闷钓了一整天,收获也没有同伴的多。

当你帮助别人获得成功——钓到大鱼后,自然在助人为乐之余而得到回馈。在改变自我的同时帮助他人一起改变,这么美好的理念,不正是成功的真正含义吗?

四、乐于助人,收获多多

巴勒斯坦有两个海。

一个是淡水,里面有鱼。绿色装饰着河岸,树木的枝叶覆盖着河面,树木的根部吮吸着甘美的淡水。从山上流下来的约旦河带着飞溅的浪花,成就了这个海。它在阳光下歌唱,人们在它周围盖房子,鸟类在树上筑巢,每种生物都因它更幸福。

约旦河向南流入另一个海。这里没有鱼的欢跃,没有树叶,没有鸟类的歌唱,也没有儿童的欢笑。除非事情紧急,旅行者总是选择别的路径。水面空气凝重,没有那种生物愿意在此饮水。

这两个海彼此相邻,何以又如此不同?不是因为约旦河,它将同样的淡水注入。不是因为土壤,也不是因为周边的国家。区别在于:伽里里海接受约旦河,但决不把持不放。每流入一滴水,就有另一滴水流出。接受与给予同在。另一个海则精明厉害,它吝惜地收藏每一笔收入,决不向慷慨的冲动让步。每一滴水它都只进不出。伽里里海乐善好施,生气勃勃。另外那个则不付出,它就是死海。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世上有两种人。

美国南部有一个州,每年都会举办南瓜品种大赛,其中有一个农夫的成绩相当优异,经常是头奖、特等奖的得主。奇怪的是,他得奖后,在街坊邻居间分送得奖的种子,毫不吝惜。一位邻居很惊讶地问他:“你的奖项得来不易,每个季度都看你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改良品种,为什么还这样慷慨地将种子送给我们呢?难道你不怕我们的南瓜品种因此超越你的吗?”

这位农夫回答说:“我将种子分给大家,帮助大家,其实也就是帮助我自己,因为只有你们的南瓜品种改良了,蜜蜂才不会在传播花粉的过程中,将邻近较差的品种带来污染我的南瓜。”

我们的社会充满着竞争,但竞争的内涵决不是你死我活,鱼死网破,而应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索取前先学会给予,你将发现日后不仅收获丰硕的果实,还有受惠者一颗感恩的心。

五、乐于助人,精神健康

著名的精神病学家曼林格博士曾被问到,对于精神状态濒临崩溃的人有何建议。他建议他们离开家,越过铁轨,随便找个需要帮助的人,然后伸出援助之手。

一项新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关爱他人、喜欢倾听并乐于助人可能会使人们的精神更健康。美国马诸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2016人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发现乐于助人的人较少关注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沮丧,从而比普通人精神更健康。

俗话说:“给予之后,你才会被给予。”静下心来想一想:朋友最多的人是不是最友善的?获得爱最多的人是不是最具有爱心的?请付出你时间、你的赞同、你的微笑、你的关注、你的智慧、你的敬意、你的幽默感、你的才能、你的鼓励、你的爱,所有这一切都会大量地流回到你的身边。

“人”字是由一撇一捺巧妙地构架起来,具有高度的稳定感和平衡感。这不正启迪我们要在互相帮助和互相支撑中走完我们的人生旅途?人是一种具有七情六欲的高等动物,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自我安慰,他人轻声的安抚和温热的手掌更是我们所渴求的。

最后,我要给大家讲述人际交往的四大原理:

1、储蓄原理:假如你不肯在你的生命中放些什么进去,你就不能从你的生命中取得什么出来。正如你没有把钱存进银行,你就不能从你的银行提款一样。你如果想要得到爱,你就必须先要付出爱。你如果想要得到别人的帮助,你就必须先去帮助别人。

2、播种原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种爱心,收获美德;播种勤奋,收获成功。

3、复印原理:你想得到什么,你必须先付出什么。你得到你奉献的东西。

4、回音原理:如果你对着别人“心灵的山谷”大声喊到:“我爱你!”对方的回音是“我爱你!”如果你对着别人“心灵的山谷”大声喊到:“我讨厌你!”对方的回音是:“我讨厌你!”所以,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家长要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家长就必须以身作则,示范给孩子们看。要是你言行不一,孩子只会模仿你的行为;所以,即使你把原则和指令讲得头头是道,也没有用。

让我们把“乐于助人”四个大字庄严地写进自己人生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