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2.513
秒,为您找到
152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曹宗对诗得大鱼
82
2024-11-14
《奏响人生的旋律》
曹宗对诗得大鱼 曹宗对诗得大鱼 那是在明朝弘治年间,在广东省沿海附近的一个农民家中,有个叫曹宗的孩子,生得聪明伶俐,自幼爱好读书。家中没钱送他去上学,他便在学校的教室门口听课,等放学后,再向上学的孩子借书抄下来读。 曹宗就是利用这种方法,在一年的时间内,把《论语》和《诗经》两本书读得烂熟,而且能联对作诗,成了当地出了名的小神童。 有一天,曹宗上山放...
欢笑
82
2024-11-14
《情感是种体验》
欢笑 欢笑 欢笑是人类的专利。 〔法〕拉伯雷:《巨人传》 笑是愉快、滑稽和诙谐的代名词。 〔法〕让·诺安:《笑的历史》 笑是一种宜人的疾病,也是一种传染病。 〔法〕让·诺安:《笑的历史》 笑是种嬉戏,一种呼吸运动,一种生理与心理上的“喜形于色”。 〔法〕罗克尔:《精神与身体的观点》 笑与玩笑一样,都是一种单纯的喜悦。 〔荷〕斯宾诺莎:...
为政篇
80
2024-11-14
《论语》
为政篇 为政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 文 孔子说:“以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处于固定的方位,群星都在它的周围环绕。” 阅读赏析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在《为政篇》的第一章中,他就指出,统治者如果以德治国,黎民百姓就会像众星围绕北极星旋转一样绕着你转,强调了道德对政治生活...
学而篇
79
2024-11-14
《论语》
学而篇 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 文 孔子说:“学习而且能经常进行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值得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并不因此而怨恨,这样的人难道不能称为君子吗?” 阅读赏析 《学而篇》是《论语》的第一篇。《论语》本没有篇名,后人摘取每一篇第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吗
76
2024-11-14
《文学奥秘与探奇》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吗 关雎 国风 小雅 大雅 周颂 鲁颂 商颂 二南 周南 七月 生民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吗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共有“风”、“雅”、“颂”3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
恐惧
73
2024-11-14
《情感是种体验》
恐惧 恐惧 过于恐惧而太不自信,则是怯懦。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伦理学》 恐惧只是保持权位的一个可怜的护卫。 〔古罗马〕西塞罗:《道德的义务》 超越渴望、愤怒和恐惧的旅途并不存在。如果存在那样一种旅途,全人类都会涌向那里。 〔古罗马〕塞涅卡:《书信集》 凡是理智向他们提供的办法,都给恐惧的心情所取消了。 〔英〕笛福:《鲁滨逊飘流记》 ...
73
2024-11-19
《东西方文化的产儿:汤川秀树的故事》
书香世家 汤川秀树是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先让我们看看他的家世吧。 1907年(明治四十年)1月23日,正值梅花傲岸霜雪、争芳斗艳的时节。小川琢治和小川小雪的第三个儿子在东京都麻布市兵卫町呱呱坠地。他就是汤川秀树。 秀树一岁零两个月的时候,父亲因赴京都帝国大学(现京都大学)任教授,遂举家迁往京都。秀树的小学、中学和大学都是在京都念的,他一生大部...
颜渊篇
72
2024-11-14
《论语》
颜渊篇 颜渊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 文 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
抓周的预示
72
2024-11-14
《文曲巨星曹雪芹》
抓周的预示 抓周的预示 抓周的预示 抓周的预示 转眼一年过去,小霑儿快满周岁了。像曹府这样大的官宦人家,孙儿周岁,可算是一桩喜庆大事呢,必定要热热闹闹大大操办一下的。何况这曹雪芹乃是老织造曹寅、曹颙一脉,遗腹单传的根苗,日后曹家盛衰,万贯家资,将全系在他一人身上,这周岁生日自然应当办得越隆重越好。 这些大户人家,也要借这样那样的...
做仁人君子的楷模
64
2024-11-14
《天纵之圣孔子》
做仁人君子的楷模 做仁人君子的楷模 做仁人君子的楷模 做仁人君子的楷模 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一个经常性的问题迫使他不断思索:培养自己的弟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并进而从事对社会的改造?经过不断的探索,这时他终于有了自己的理想的人格楷模,那就是做一个仁人君子。 在孔子看来,仁人君子不仅要有宏远的理想和对于这种理想的执着追求,...
1..
«
8
9
10
11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