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1.763
秒,为您找到
165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居里夫人的成才故事
120
2024-11-14
《科学家成才故事》
居里夫人的成才故事 居里夫人的成才故事 居里夫人,1867年生于波兰,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于1903年、1911年两次获诺贝尔奖。 1921年5月,远洋轮船“奥林匹克号”徐徐靠近了美国的海岸城市纽约,码头上身穿节日盛装、挥动着花束的欢迎人群,顿时沸腾起来,鼓乐齐鸣,美国、法国和波兰的国旗,冉冉升起。一幅幅巨大的欢迎标语,用三个国家的文字写着:“欢...
118
2024-11-19
《中国近代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的故事》
毕生耕耘 1966年3月6日,北京下了一场近年罕见的春雪。地面积雪在十几厘米,但雪后天晴,积雪很快融化,空气湿润,促使花草树木,发出嫩芽。北京的春天依然妩媚动人。竺可桢虽然已经是76岁高龄,还总在铭记着毛主席详细询问的气候变化问题,潜心于历史气候变迁的研究,决心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资料。完成这个研究课题。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从5月份开始的“...
117
2024-11-19
《华夏神医:扁鹊的故事》
身虽逝医名远扬 载史册启迪后人 一代名医扁鹊虽然被秦国的贼医李醯杀害了,但是,扁鹊的医术医德以及他的医学思想、医疗准则却深深扎根在劳动人民心中,两千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怀念和敬仰。 扁鹊的一生,是为民服务的一生,他周游列国,体恤民情,关心民疾,不论贵贱,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总结了春秋以前我国劳动人民的医疗经验,通过自己数十年的临...
徐光启的成才故事
116
2024-11-14
《科学家成才故事》
徐光启的成才故事 徐光启的成才故事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明代徐家汇(今上海)人,著有《农政全书》。 徐光启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为了生活,他只好在私塾里当了教书先生。 一天,他读到了李时珍的医药巨著《本草纲目》。他为李时珍那种花费整整27年时间,历尽千辛万苦著书立说的精神深深感动。 一个初秋的下午,徐光启拜别了...
《西方科学的起源》
105
2024-11-14
《脍炙人口的科普经典》
《西方科学的起源》 一、概述 二、内容简介 三、大师传奇 《西方科学的起源》 一、概述 对于西方近现代科学的成就,有不少读者是熟知的,即使不太了解,我们也至少置身于这些成就塑造的现代文明之中,或多或少有一些感受。但对于西方早期的科学,以及中世纪的科学,我们不但了解有限,而且颇多错误的认识。著名科学史教授戴维·林德伯格的《西方科学的起源》作为一本...
104
2024-11-19
《传播中国古代科学文明的使者:李约瑟的故事》
非凡的童年 福冈是日本九州的一座美丽的海港城市,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1990年8月4日,由福冈市政府等创立的首届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获奖者纪念讲演会在该市政府15楼会议厅举行。会场内600余位各界人士济济一堂,气氛热烈。 一位满头银发的九旬老翁坐着轮椅,在讲台上,作了简短而精彩的演讲。他深情地回顾了自己所经历的长达90年的人生旅程,及其致力于中国科...
遇到志同道合的伴侣
103
2024-11-14
《镭的母亲居里夫人》
遇到志同道合的伴侣 遇到志同道合的伴侣 遇到志同道合的伴侣 遇到志同道合的伴侣 玛丽已经把恋爱和结婚在她的生活计划中彻底抹掉了。 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奇怪,一个贫寒的青年女子因为初恋而遭到了失望和屈辱,她便发誓永远不再恋爱了。 玛丽已经决定就这样独自住在巴黎,每天只在索尔本和实验室遇见青年男子。 她的梦想始终萦绕在心头,贫苦折磨...
达·尔文的良师益友
100
2024-11-19
《近代地学及奠基人:莱伊尔的故事》
达·尔文的良师益友 19世纪杰出的英国自然科学家达·尔文,是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主义的创始人,世界名著《物种起源》的作者。 当他于1831年大学毕业时,莱伊尔已是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了。然而,这一老一少两位科学家之间,确实存在着质朴而深厚的友谊,他们相互支持,取长补短,共同为发展科学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1832年,达·尔文刚刚大学毕业,就由老...
备受尊敬的理论物理大师
99
2024-11-19
《现代理论物理大师:尼尔斯.玻尔的故事》
备受尊敬的理论物理大师 20世纪上半叶,物理学的发展像一头怒吼的雄狮,以接连不断的新成果咆哮在科学界,极大地推动了整个人类科学事业的滚滚车轮。因此,人们称那是物理学发生“革命”的年代。其中,亲自领导这场伟大革命的头面人物之一便是尼尔斯·玻尔(Bohr. Niels HenrikDavid)。 在玻尔领导下推进的量子物理学,成功地拓宽了人类思维领域的新视...
领奖台上的华人科学家
99
2024-11-14
《科学家的最高荣誉》
领奖台上的华人科学家 领奖台上的华人科学家 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胰岛素,很多国内外的著名科学家对这一重大科学成就都给予了肯定,认为是当年诺贝尔奖的大热门、最有力的竞争者,而我国也正式提出申报,但是这一重大成果还是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不过,在诺贝尔奖这一科学巨奖的领奖台上,也不乏华人科学家的身影。 用普通话发言 杨振宁和李政道是美籍...
1..
«
9
10
11
12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