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3.811
秒,为您找到
152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战国策》是属于国别体史书吗
60
2024-11-14
《文学奥秘与探奇》
《战国策》是属于国别体史书吗 《战国策》是属于国别体史书吗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西汉刘向著。刘向,约生于公元前77年,卒于公元前6年,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代皇室宗亲,楚元王刘交是其太祖。刘向历仕宣帝、元帝、成帝三朝。宣帝时,初为谏大夫,后迁给事中。元帝时任散骑宗正给事中,与太傅萧望之等4人忠心治政。曾多次上书弹劾外戚、宦官专权,...
60
2024-11-19
《大胆革新的元代医学家:朱丹溪的故事》
求学东阳 浙江金华东阳九华山有一座颇有名气的学堂,讲学的先生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四传弟子许谦。 朱熹(1130—1200)生于福建省的延平,祖籍徽州婺源,是南宋时期最大的理学家。他学识相当渊博,注解阐释了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所做的《大学》、《中庸》章句和《论语》、《孟子》集注以及《太极图说解》、《通书解》等集中反映了他的理...
59
2024-11-19
《宰相科学家:徐光启的故事》
学种棉花 徐光启中了秀才,就成为一名县学的生员了。县学是县里的官办学校,设在文庙(就是孔庙)里面。县学里有教官,向秀才们传授孔孟之道。县学不经常上课,而是定期聚会或考核。 按明朝社会的一般习俗,秀才可以得到官府的津贴,但很少,难以用来养家糊口。所以秀才们只得一面应付县学里的作业,同时找个村学或家馆去教书,徐光启也是走的教书这条路。 徐光启的教学是很有...
目 录
58
2024-11-14
《文学奥秘与探奇》
目 录 目 录 版权信息 前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吗 关雎 国风 小雅 大雅 周颂 鲁颂 商颂 二南 周南 七月 生民 《左传》是我国最早的史书吗 《春秋》是鲁国的史书吗 《论语》是孔子所著吗 《九歌》包括...
学习
58
2024-11-14
《生活总有滋味》
学习 学习 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额外的报酬,也许就是罪过。 〔法〕巴尔扎克:《驴皮记》 学习不仅是明智,它也是自由。知识比任何东西更能给人自由。 〔俄〕屠格涅夫:《关于〈父与子〉》 学习是劳动,并且应当永远是劳动,是充满了思想的劳动。 〔俄〕乌申斯基:《〈儿童世界〉第一版序言》 学习是一种很幸福...
陈寅恪勤学敬业
56
2024-11-14
《名人的教育智慧》
陈寅恪勤学敬业 陈寅恪勤学敬业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他不仅是现代著名的史学家,而且是出类拔萃的语言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 陈寅恪从小酷爱史学。他记忆力惊人,勤学不辍。在20岁时,就已经阅读了大量经史古籍。“十三经”、“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等无所不读。“十三经”是中国古代13部儒家经典要著,包括《周礼》、《礼记》、《...
季氏篇
54
2024-11-14
《论语》
季氏篇 季氏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
简 介
53
2024-11-14
《天纵之圣孔子》
简 介 简 介 简 介 简 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据有关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的后裔。周朝推翻商朝的统治后,周武王将宋地封给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当时宋是夏的都邑。微...
深受中国哲学思想影响的汤川秀树
53
2024-11-14
《科学家是怎样学习的》
深受中国哲学思想影响的汤川秀树 深受中国哲学思想影响的汤川秀树 汤川秀树(1907—1981),日本物理学家。因提出一种新的基本粒子——介子理论,预言介子的存在,于194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汤川秀树出生在日本东京。父亲是京都大学地质学教授,母亲是一个有知识的现代女性,她非常注重对孩子们的教育,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意识。 秀树从小就表现出独特的个...
顾欢痴心求学
51
2024-11-14
《名人的教育智慧》
顾欢痴心求学 顾欢痴心求学 顾欢,字景怡,南北朝时吴郡盐官人。 他从小就勤奋好学,6岁那年他捡到几片残缺的甲子竹简,上面刻有古代数学的计算方法,他像得了宝贝似地拿回家反复研读,就凭几片残缺的甲子简,他竟然弄通了古代数学《六甲》。 顾欢的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民,看到孩子喜欢读书很高兴,一心一意支持顾欢学习。可是象他们这样的家庭哪...
1..
«
10
11
12
13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