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1.752
秒,为您找到
165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85
2024-11-19
《镭的母亲:居里夫人的故事》
她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 1920年的一天早晨,一位叫威廉·布朗·多隆内夫人的美国女记者来到玛丽的实验室,她早就渴望见见居里夫人。她问居里夫人: “若是把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任你选择,你最愿意要什么?” “我需要有1克镭来继续我的研究工作。”玛丽爽快地回答。 当多隆内夫人知道居里夫人没有用自己的伟大发现而获得任何物质利益时,感到非常惊讶。她回国后,立即在美...
牛 顿
83
2024-11-14
《科学家的故事》
牛 顿 少年时的牛顿 牛顿和苹果的故事 色彩的出现 牛 顿 少年时的牛顿 牛顿生于英格兰东密德兰林肯郡南凯斯蒂文埃尔斯索普的埃尔斯索普庄园。牛顿出生前3个月父亲便去世了。两岁时,母亲改嫁,牛顿由外祖母抚养。5岁开始,他被送到公立学校读书,12岁时进入中学。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资质平常,成绩一般,但他很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
詹姆斯·瓦特
83
2024-11-14
《外国大发明家的故事》
詹姆斯·瓦特 詹姆斯·瓦特 一壶水开了,蒸汽把壶盖冲得噗噗直响。这在常人眼里司空见惯的现象,却引起了一个叫瓦特的英国小男孩的兴趣。他在炉子旁足足呆了几个小时,目不转睛地凝视着翻动不止的壶盖和不断冒出的蒸汽,苦苦思索着其中的奥妙。这一思索不要紧,它诱发了后来世界上一项最伟大的发明,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1736年,詹姆斯·瓦特出生在英国苏格兰...
回到新中国
78
2024-11-19
《中国近代民族化学工业的拓荒者:侯德榜的故事》
回到新中国 回到新中国 在侯德榜赴印援助期间,中国国内正在进行一场解放战争。他第五次赴印期间,解放战争的形势已经日渐明朗了,他始终关心国内的塘沽、南京两厂的情况,嘱咐两厂的负责人及时地把永利厂的情况报告给他。 到印不久,他收到国内电报,说解放塘沽以后,解放军入厂后保护工厂,未犯秋毫,碱厂已经开工,南京硫酸铵厂新中国成立后也完好无损。消息传来,使侯德榜...
钱伟长
77
2024-11-14
《科学家的故事》
钱伟长 艰辛求学路 弃文学理为救国 登上科学理论高峰 钱伟长 艰辛求学路 钱伟长1912年出生在江苏无锡县七房桥的一个小村庄,在这美丽富庶的鱼米之乡生活的人民,由于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双重剥削与压迫,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钱伟长就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幼年与童年。 因贫病交加,钱伟长的祖父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父亲继承祖父旧业,以教私塾为生,挑起了全...
76
2024-11-19
《他架起代数与几何的桥梁:笛卡尔的故事》
回头的浪子 回头的浪子 回头的浪子 回头的浪子 1616年笛卡尔在普瓦蒂埃(Poitiers)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去巴黎当律师。 当时的巴黎非常繁华,汇聚了许多在学术上颇有名气的专家、学者,也聚集了一些纨绔子弟。笛卡尔是怀着走向社会、“读世界这本大书”的想法来到巴黎的,但是他来到巴黎后觉得百无聊赖,对那些法律程序毫无兴趣,对巴黎这个...
75
2024-11-19
《近代科学的奠基人:罗伯特.波义尔的故事》
不爱钱财爱科学 钱财并非是人见人爱的东西。 许多理论家以为人们的行为动机背后,最深刻的原因离不开经济。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钱财的刺激,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动力。 罗伯特的一生则是一个反例。 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永无止境地探索,构成了罗伯特的一生。 罗伯特生于一个爱尔兰的富豪之家,是约克公爵的第七个儿子。在17世纪的英国,一个爱尔兰伯爵拥有大量的田...
世人瞩目斯德哥尔摩
74
2024-11-19
《现代科学的最高奖赏:诺贝尔奖的故事》
世人瞩目斯德哥尔摩 *希腊神话中诗歌与吟唱之神。这尊像由瑞典最著名的雕刻家卡尔·密勒(1875—1955)塑造。 世人瞩目斯德哥尔摩 每年的12月初,世界各国的目光都注视着瑞典王国的首都斯德哥尔摩。这座城市坐落在14个小岛和半岛上,东临波罗的海,西接一望无际的梅拉伦湖。市内水道纵横,由70座桥梁相连接。它以“北欧的威尼斯”、“水上之城”而闻名遐迩。在...
73
2024-11-19
《镭的母亲:居里夫人的故事》
科学搭鹊桥 1894年,玛丽开始在索普曼教授的实验室对不同钢种的磁性进行研究。由于地方太小,放不下她需要用的各种笨重设备。她要分析各种砂石,收集各种金属样品,但不知道可以从哪里借到一个这样的地方。她把她的困难告诉了一位科学界的波兰朋友科瓦尔斯基。科瓦尔斯基是和他的妻子到巴黎来度蜜月,同时也是来讲学的。 科瓦尔斯基严肃地看着她。他认为事关重要,但是他来巴...
73
2024-11-19
《镭的母亲:居里夫人的故事》
在人们的中永远光芒四射 当时,尸体解剖认为,导致她死亡的罪魁祸首就是镭。 生前,玛丽曾嘱咐亲人,她死后决不要为她举行惊动社会的葬礼,她希望埋葬到巴黎郊区的梭镇,和她的丈夫皮埃尔永远在一起。 1934年7月6日下午,玛丽被葬在一个乡村墓地里。她的棺木放在皮埃尔的棺木上面,她姐姐布罗妮雅和哥哥约瑟向墓穴洒下一把他们从波兰带来的泥土。墓碑上又加了一行新字:...
1..
«
11
12
13
14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