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1.757
秒,为您找到
162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目 录
77
2024-11-14
《让你的青春无敌》
目 录 目 录 版权信息 前言 PREFACE 李杲倡导“脾胃学说” 宋慈撰写《洗冤集录》 郭守敬不懈钻研求索 王祯创作巨著《农书》 黄道婆革新纺织机 吴又可专攻瘟病 潘季驯治理黄河 外科学先驱陈实功 徐光启格物穷理 徐霞客远游探险 谈迁矢志编《国榷》 ...
七、编制新历 应验四时
74
2024-11-19
《学究天人:郭守敬的故事》
七、编制新历 应验四时 郭守敬自1276年主持太史局工作以来,同王恂等人通力合作,设太史院,建司天台,创制简仪、高表,实施四海测验,并根据观测数据,加以精密计算,经过4年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终于在1280年编制出了一部新的历法。郭守敬等人将新历上报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极其满意,并取我国古籍《尚书·尧典》中“钦若昊天,敬授民时”之意,将这种新历法定名为“...
四、重开金口 新建水驿
72
2024-11-19
《学究天人:郭守敬的故事》
四、重开金口 新建水驿 1265年,郭守敬从西夏回到中都。为了考察各地的水利灌溉情况,他特地率领随从人员从中兴州(即西夏都城兴庆府,位于今宁夏银川东南)乘船沿河套迂回地顺黄河而下,船行几昼夜,到达大同府所属的东胜(今内蒙古托克托),证明了这一段水路完全可以通航。这时,忽必烈派往调查黄河水利航运的官员也正好到达东胜,听到这个好消息,立即派人飞马驰奔中都,向...
《二十四史》的天文律历
70
2024-11-14
《天文科技大追踪》
《二十四史》的天文律历 拓展阅读 《二十四史》的天文律历 自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史记》以来,形成了历代为前代撰写史书的传统。从《史记》至《明史》共24部,总称《二十四史》。在《二十四史》中不但记载历代史实,还有关于天文、律历的大量内容。 《二十四史》中有17部专门著有天文、律历、五行、天象诸志。各天文志中均有传统的天象记录,保证了我国古天象记录的...
一、雏燕展翅 志学笃行
69
2024-11-19
《学究天人:郭守敬的故事》
一、雏燕展翅 志学笃行 郭守敬,号若思,南宋理宗赵昀绍定四年(1231)出生在邢州的邢台县,也就是现在的河北邢台县。河北邢台,历史悠久,相传殷王祖乙曾迁都于此。周代的时候,在这里建立了邢国。经汉、唐的发展,到宋代设邢台县,属顺德府。邢台依山傍水,有开矿铸铁、灌溉农田之利,而且位居南北交通要道,社会经济富裕,文化也比较发达。 13世纪初叶,我国北部主要为...
测量天体的浑仪和简仪
68
2024-11-14
《天文科技大追踪》
测量天体的浑仪和简仪 拓展阅读 测量天体的浑仪和简仪 测量天体的仪器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在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在不同的时期发明和制造了各种测量天体的仪器,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 我国古代测量天体的仪器最著名的是浑仪和简仪。这两件仪器的制造,是我国天文仪器制造史上的一大飞跃,是当时世界上的一项先进技术。 浑仪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
演示天象的仪器浑象
67
2024-11-14
《天文科技大追踪》
演示天象的仪器浑象 拓展阅读 演示天象的仪器浑象 浑象也称“浑天象”或“浑天仪”,甚至称为“浑仪”,很容易与用于观测的浑仪互相混淆。浑象是古代根据浑天说用来演示天体在天球上视运动及测量黄赤道坐标差的仪器。 浑象最初是在西汉时由天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创制的。到东汉张衡创制水运浑象,又对后世浑象的制造影响很大。 浑象是仿真天体运行的仪器,是天文学上很有用...
中西结合的《崇祯历书》
67
2024-11-14
《天文科技大追踪》
中西结合的《崇祯历书》 拓展阅读 中西结合的《崇祯历书》 《崇祯历书》是明代崇祯年间为改革历法而编的一部丛书。从公元1629年9月成立历局开始编撰,至公元1634年11月全书完成。 全书主编是徐光启,其后由李天经主持。参加编制的有日耳曼人汤若望、葡萄牙人罗雅谷、瑞士人邓玉函、意大利人龙华民等外国科学家。 《崇祯历书》从多方面引进了欧洲的古典天文学...
显示群星的星表星图
64
2024-11-14
《天文科技大追踪》
显示群星的星表星图 拓展阅读 显示群星的星表星图 我国古代取得了大量天体测量成果,为后人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星图、星表。星表是把测量出的恒星的坐标加以汇编而成的。星图是天文学家观测星辰的形象记录,它真实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天文学家在天体测量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同时,它又是天文工作者认星和测星的重要工具,其作用犹如地理学中的地图。 我国星表的测绘起源较早。...
三、西夏修渠 黄河探源
63
2024-11-19
《学究天人:郭守敬的故事》
三、西夏修渠 黄河探源 郭守敬在家乡邢州修桥治水、初露头角之后,并没有自得自满。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年纪还轻,但学无止境,正像古人说的那样:“吾生有涯而学无涯”。(意思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对知识的学习却是永无止境的。)所以在随后近十年的时间里,他没有进入仕途,而是潜心学术,积累知识,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这段时间里,当年同郭守...
1..
«
13
14
15
16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