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1.745 秒,为您找到 647 个相关结果.
  • 博学多才的徐光启

    174 2024-11-14 《发明家的故事》
    博学多才的徐光启 博学多才的徐光启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徐光启生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为了纪念徐光启而改名为徐家汇)的一个小商人的家里。徐光启的家,从其曾祖父时起,在六七十年间,曾有三次较大的起伏。而徐光启则刚好是诞生在家道第三次中落后的谷底,家境不算好。但这个家庭对农业和手工业、商业的生产活动是熟悉的。 徐光启的父亲弃商...
  • UFO频显中国领空

    174 2024-11-14 《天外飞碟真相》
    UFO频显中国领空 一束光而已 不明人造物 特殊飞行器 1999年12月10日广东发现UFO 1999年12月12日台湾了看到了UFO 1999年12月12日中央电视台“逮住”UFO 1999年12月14日强光掠过重庆 1999年12月11日UFO飞到长春 1999年12月20日UFO再现长春 1999年报道的UFO 2000年1月7日,...
  • 小行星与希腊神话

    173 2024-11-14 《天文知识看台》
    小行星与希腊神话 小行星与希腊神话 哥白尼的日心论把原来做为宇宙中心的地球贬为一颗普通的行星,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当时的科学家们经过细致的计算,测出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到太阳的距离。当天文学家提丢斯将这几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排成一个表以后,他很快就发现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并不是随随便便愿意多大就多大的,而是月枞着一种数学的规律。...
  • 海底城探险

    海底城探险 海底城探险 在大西洋的百慕大群岛上,有一所美丽的潜水军官学校。我就是这里的一员,从来到这的那天起,我就渴望战斗,渴望去海底探险。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一天下午,值日军官突然通知我到司令部报到。消息灵通的瑞恩得意地对我和莫尔说,我们3人将被派到海底卡拉喀托去。 卡拉喀托是我最向往的地方,这不仅因为它是最大最新的海底城,而且还因为我惟一的亲人...
  • 170 2024-11-19 《华罗庚的故事》
    被迫辍学 本世纪初,中国大地上乌云低垂、百业萧疏,正酝酿着一场巨大的革命。无数百姓艰难的挣扎在饥馑困饿之中。 一天深夜,江苏省丹阳县城中突然腾起一股冲天烈焰,大火和浓烟顷刻间把一座房子吞噬了。火光中,人影闪动,哭喊声连成一片。很久,很久,火势渐弱渐灭,救火的人相继散去。天光大亮时,周围的邻居发现废墟上坐着愁眉苦脸的华老祥,一夜间,他憔悴的几乎难以辨认了...
  • 竺可桢

    169 2024-11-14 《科学家的故事》
    竺可桢 年少时期的竺可桢 气象事业的拓荒者 有趣的物候学 竺可桢 年少时期的竺可桢 竺可桢出生在浙江绍兴东关镇(今上虞县)的一个普通人家,父亲竺嘉祥以做小生意为生养活全家6个儿女。虽然竺可桢是最小的,但他十分勤奋好学,善于思考。两岁时,有一次跟随父亲上街,走进一家布店,父亲问道:“认识这些字吗?” 小可桢摇摇头。 父亲又问道:“那你知道这是...
  • 核战导弹部队战术

    核战导弹部队战术 核战导弹部队战术 战略导弹部队的核战术,是军队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导弹核武器使。于战术行动和导弹核武器战略运用中的战术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 战略导弹部队的核战术理论的内容通常应包括:核战斗的性质;核战斗的特点;核战术基本原则;核战斗行动方式;阵地配置和队形编成;战场条件对核战斗行动的影响;防突然袭击和实施核突击战斗的行动方法;...
  • 新历成就

    新历成就 新历成就 一行花了那么多的心血指导创制了较前代同类仪器的功能更广泛、效率更高的新仪器;一行费了那么大的力量发起组织如此大规模的、史无前例的全国性的天文大地测量,目的都是为了一个——编订新历法。所以在开元十一年(723),黄道游仪投付使用,各种较精确数据不断取得之后,开元十二年(724),各地观测队伍陆续派出之后,他事实上已经开始着手编制新历的...
  • 同胞兄弟彗星和流星

    164 2024-11-14 《天文知识看台》
    同胞兄弟彗星和流星 同胞兄弟彗星和流星 太阳系的基本成员除了太阳、九大行星及卫星、无数颗小行星以外,还有彗星、流星和行星际物质。 彗星,许多中国人爱叫它“扫帚星”,这不仅因为它的形状像扫帚,更主要的是,长期以来,由于不懂科学知识,人们总是把彗星的出现当成是灾祸的预兆,把它和战争、饥荒、洪水、瘟役、政乱等联系在一起。这些错误的认识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已经没...
  • 163 2024-11-14 《昆虫记》
    蝉 蝉 树上的行吟诗人 在昆虫界中,蝉也许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昆虫。每到夏天,这种昆虫就会成群结队地飞到我家门前的那两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从日出到日落,此起彼伏地唱个不停,就像一群行吟诗人在一起吟诗聚会,真是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许多文学家都将这种可爱的小家伙写进寓言故事中。在外国那个著名的《蝉和蚂蚁》的寓言中,蝉被刻画成了一个上门乞讨的乞丐,因为它在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