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3.609 秒,为您找到 180 个相关结果.
  • W·R·哈密顿

    W·R·哈密顿 W·R·哈密顿 19世纪爱尔兰著名数学家W·R·哈密顿提出了一个世界著名的问题:周游世界问题。 1859年,哈密顿拿到一个正十二面体的模型。我们知道,正十二面体有12个面、20个顶点、30条棱,每个面都是相同的正五边形。 他发明了一个数学游戏:假如把这20个顶点当作20个大城市,比如巴黎、纽约、伦敦、北京……,把这30条棱当作连接这...
  • 华蘅芳自学成才

    华蘅芳自学成才 华蘅芳自学成才 那是在清代末年,江苏无锡出了一个著名的数学家,他的名字叫华蘅芳。他7岁的时候,鸦片战争爆发了。鸦片战争的炮声,使一些人的思想受到很大震动,逐渐地感觉到了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也发出了读“四书五经”到底有什么用的疑问。 少年的华蘅芳立志要探求新知识。可是,当时整个中国没有一所传授新知识的学校,华蘅芳到...
  • 最大的数学专著

    48 2024-11-14 《技术发明之最》
    最大的数学专著 最大的数学专著 《数学原本》是一本博大精深的著作,有7000多页,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数学巨著。它涉及现代数学的各个领域,概括某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其严谨而别具一格的方式,将数学按结构重新组织,形成了自己的新体系。内容包括集合论、代数、一般拓扑、实变函数轮、线性拓扑空间、黎曼几何、微分拓扑、调和分析、微分流形、李群等分支。1965年出到31...
  • 约翰·豪尔绍尼

    约翰·豪尔绍尼 约翰·豪尔绍尼 1920年5月29日,约翰·豪尔绍尼出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他父母让他到布达佩斯最好的中学路德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1937年,当豪尔绍尼从这所学校毕业时,他在全匈牙利高中生年度竞赛中得到数学第一名。 1946年,豪尔绍尼再度进入布达佩斯大学。由于以前大学的基础课已学过,所以在学习一年的课程和写了一篇哲学论文后,1947...
  • 45 2024-11-19 《华罗庚的故事》
    没读过大学的清华园教授 华罗庚在清华园里埋头读书,浑然忘了身外的世界。他在苦心钻研数学的同时,还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很快,他就在外国的数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了三篇用英文写的数学论文。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数学系。原本对华罗庚抱有怀疑态度的人,也都转变了看法,人们开始对这个初中毕业的残疾青年刮目相看了。 华罗庚依旧勤勉、谦逊。他任劳任怨地做着各种琐碎的工作;...
  • 欧.拉——听象棋故事的孩子

    欧.拉——听象棋故事的孩子 欧.拉——听象棋故事的孩子 欧拉(1707~1783),瑞士数学家。自幼聪明好动,对什么都感兴趣,后对数学兴趣浓厚。 在土地肥沃风景宜人的瑞士北部有个城市叫巴塞尔。城里住着一个叫保罗·欧拉的神甫。他酷爱数学。在他的书房里,除了神学书以外,几乎全是数学书。 1707年,保罗·欧拉的儿子出生了。他万分激动,跪在地上不停地祈祷...
  • 第七章 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及其治理

    第七章 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及其治理 一、害虫抗药性 二、植物病原菌抗药性 三、杂草抗药性 第七章 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及其治理 使用化学农药是保证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随着化学农药的发展和广泛地应用,病、虫、草等有害生物抗药性已成为化学防治中的严重问题。随着抗药性的产生和不断发展,田间用药量、用药次数不断增加,而防治效果却逐年下降,不但增加成本...
  • 高.斯——8岁发现求等差级数和

    高.斯——8岁发现求等差级数和 高.斯——8岁发现求等差级数和 高斯(1777~1855),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早期研究数论,著有《算术》一书,此外还有关于向量分析的高斯定理、代数基本定理的证明、质数定理的验算等研究成果。 德国著名的科学家高斯的故乡在德国的布劳恩什维格,他的家境贫寒,祖父是个老实厚道的农民,父亲靠给人打短工来维持一家人的...
  • 数学中的“诺贝尔奖”

    数学中的“诺贝尔奖” 数学中的“诺贝尔奖” 一年一度令世人瞩目的诺贝尔奖中,竟然没有数学这个“科学之王”的份,使得数学这个重要学科失去了在诺贝尔奖领奖台上展示风采的机会。不过,1936年出现的菲尔兹国际数学奖,弥补了数学家们的心中缺憾。也许正因为是这一原因,这个国际性的数学大奖跟随后出现的沃尔夫数学奖一起,被世人誉为“数学中的诺贝尔奖”。在各国数学家的...
  • 模糊数学的最早创立者

    40 2024-11-14 《技术发明之最》
    模糊数学的最早创立者 模糊数学的最早创立者 一粒种子肯定不叫一堆,两粒也不是,三粒也不是……另一方面,所有的人都同意,一亿粒种子肯定叫一堆。那么,适当的界限在哪里?我们能不能说,123585粒种子不叫一堆,而123586粒就构成一堆同样的,高与短、美与丑、清洁与污染、有矿与无矿、甚至像人与猿、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生物与非生物等等这样一些对立的概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