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1.799 秒,为您找到 182 个相关结果.
  • 宋应星15岁脱衣换书

    宋应星15岁脱衣换书 宋应星15岁脱衣换书 宋应星从小热爱科学,非常喜欢读关于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的书籍。在他15岁那年,听说宋代沈括的《梦溪笔淡》是一部价值很高的科学著作,于是他就渴望着能读一读。每见读书识字的亲友或邻居,他都急切地询问人家是否有这本书。 有一天,他听说镇上的文宝斋书铺刚购进一批新书,就急匆匆赶去买书;可是书架上摆的都是四书五经,没有...
  •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梦溪园中的科学老人:沈括的故事/管成学,赵骥民主编.—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0  ISBN 978-7-5384-6088-9  Ⅰ.①梦… Ⅱ.①管… ②赵… Ⅲ.①沈括(1031~1095)—生平事迹—通俗读物 Ⅳ.①K826.1-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156229号...
  • 陨石迷

    陨石迷 沈括通过练气功治好了疾病,于1062年(嘉祐七年)秋季参加了在母亲故里苏州举行的解试,一举夺魁,中了解元。 解试是在地方上举行的科举考试,考中的人才有资格到京城去参加进士考试。解试中第一名的学子称解元。 沈括中了解元后,于1063年(嘉祐八年)初到汴京,和其他各州的解元一起受到了宋仁宗的召见。 这年三月,沈括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扬州司理参军...
  • 整治沭水

    整治沭水 沭阳(今江苏省沭阳县)位于苏北贫困地区,因在沭水之滨而得名。沭阳隶属于海州。 1054年(至和元年)正月,沈括到沭阳就职,当上了主簿。 主簿是县令属下的文职官员,相当于县令的助手,除了负责为县令管理簿记外,还有很多杂事要做。 沈括就职不久, 曾给友人崔肇写过一封信。信中有这样的话: 做官最微贱劳苦的,莫过于主簿。沂、海、淮、沭一带,周围...
  • 二胡

    二胡 二胡 二胡,拉弦乐器。又名胡琴、南胡、嗡子、胡胡。由唐宋以来的奚琴、嵇琴、胡琴演变而来。 奚琴因出自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奚人而得名。宋欧阳修《试院闻奚琴作》诗云:“奚琴本出奚人乐,奚人弹之双泪落”。早期奚琴是弹弦乐器。宋陈肠《乐书》(1101年成书)载:“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书...
  • 扉页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梦溪园中的科学老人 沈括的故事 丛书主编 管成学 赵骥民 编著 于 元 吉林出版集团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王之涣吗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王之涣吗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王之涣吗 要问《登鹳雀楼》的作者是谁,大家都会说:当然是王之涣。但是,却也有不少人持否定态度。其理由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卷十五中记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诗者甚多,唯李益、王文涣、畅渚三篇能状其景。……王文涣诗曰:‘白日依山尽……’。”王文涣是什么人?沈括没说...
  • 沈 胸怀坦荡的沈周

    沈 胸怀坦荡的沈周 沈 胸怀坦荡的沈周 姓氏起源 沈 源于“姬”姓。周文王第十子季载,受封于沈(今河南省平舆县北),后以国名“沈”为姓。 历史名人 【沈括】 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 【沈周】 明代著名画家。 【沈约】 南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声律学家。 故事 胸怀坦荡的沈周 明代的大画家沈周是个心胸宽广、心地善良的...
  • 东海任上

    东海任上 1055年(至和二年),二十五岁的沈括因政绩突出,被调往百里之外的东海县担任代理县令。 为了了解民情,沈括走遍了东海县。 一天,沈括路过两座古墓,对古墓的碑文产生了兴趣,便传令随行的官员暂时休息一下。 碑面虽然有些剥蚀了,但字迹尚可辨认清楚。沈括站在碑前,认真地阅读碑文。读罢碑文,沈括发现碑文中提及东海县的沿革,所说与图经不符。 图经属...
  • 昭文馆里与众不同的人

    昭文馆里与众不同的人 1066年(治平三年),沈括到了汴京(今河南开封),被安排在昭文馆校书。 昭文馆是皇家图书馆,是全国藏书最多之处。校书就是把书中的错字纠正过来,保证书的质量。沈括博学多才,干这件工作是胜任有余的。 因为书中的错字并不多,所以校书的工作很清闲。 一天,沈括见同僚把书上本来没有错的字用墨笔涂掉了。然后又在旁边写上一个相同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