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1.922
秒,为您找到
271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进入航空航天局
111
2024-11-14
《航天之父布劳恩》
进入航空航天局 进入航空航天局 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号"成功发射以后,美国的空间技术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在之后的几星期乃至几个月中,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少争论。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两个超级大国正在进行一场白热化的竞赛。 布劳恩提出,美国应该立即着手发展大型航天器,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赞同他的想法了。 "你认为我们还要多长时间才能赶上苏联人?"在全国的...
世界气象组织奖
110
2024-11-14
《科学家的最高荣誉》
世界气象组织奖 世界气象组织奖 2006年7月6日世界气象组织宣布:第51届“国际气象组织奖”颁发给瑞典教授本特松,以表彰他40余年为促进气象科学和国际合作所作出的贡献。此次颁奖,又将世人关注的目光聚焦在这项号称“气象诺贝尔奖”的科学大奖上。 国际气象组织奖得名于世界气象组织的前身国际气象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873年,此奖算得上是世界气象组织的最高奖...
109
2024-11-19
《遨游太空:人类探索太空的故事》
并非海市蜃楼 自古以来,文学家和诗人的笔下都不乏关于天上的描绘。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节家喻户晓、老少皆知。我国宋代的大诗人苏轼也曾经写过:“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大约在60多年前,一个叫诺尔顿的德国人,设想在高空安放一个直径30米的大车轮,轮子里面供人居住,它还附有一个机器站和一个观察站。不久以后,英国人克...
月球是怎样诞生的
109
2024-11-14
《天体观测之窗》
月球是怎样诞生的 月球是怎样诞生的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著名诗章《春江花月夜》中有云:“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其实,在世界古往今来许多民族的传说中,月亮是诗文创作始终摆脱不开的主题之一。地球人这样的热爱月球,关心月球,于是就少不了会产生一种迫切的原望:与地球朝夕相伴的月...
极光的形成原因
108
2024-11-14
《气象卫星直播》
极光的形成原因 极光的形成原因 极光是什么样的 在万籁俱寂的夜晚,苍茫天穹中,蓦然出现一片红色绒幕。正当人们惊疑之际,它又突然变成一片蓝色草地。时而有似蟒蛇游动,时而有似骏马奔驰;或者像山间燃起巨火,刀光剑影,旌旗变幻;或者像天神睁开了慧眼,光焰喷射,窥视人间……人们把这种在夜晚天空中出现的光怪陆离的奇景,称为极光。 人们知道极光至少已有2000年...
太空潜艇
104
2024-11-14
《世界文学名著经典科幻故事》
太空潜艇 太空潜艇 〔美〕夏利·哈利逊 清晨,淡淡的朝阳笼罩着丹麦名城哥本哈根,北欧航运公司杰出的船长黎汉逊坐在面向大海的阳台上一边用早餐一边打开刚送来的报纸。 头版头条新闻赫然入目,令他大吃一惊:昨天傍晚,丹麦外交部长办公室发生窃案,窃贼撬开了存放D字反应飞行器机密文件的档案柜,并用无声手枪杀害了值班的警卫人员。 外长办公室被窃、警卫人员被杀,...
大岛浩
101
2024-11-27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悍将篇》
大岛浩 1.狡猾的谍报人员 2.签署:“《日德防共协定》” 3.狂妄的使馆武官 4.翻云覆雨的日本军部 5.被德国人玩了一把 大岛浩 1.狡猾的谍报人员 1886年4月19日,大岛浩生于名古屋,其父大岛建一是军人出身,年轻时曾留学德国,对德军的训练教育感受很深,他生得鼻直口方,很是英武。大岛健一教育儿子完全是德国式教育。他命令大岛浩每天必须...
“隐形”杀手
101
2024-11-14
《微生物:显微镜下的世界》
“隐形”杀手 “隐形”杀手 微生物给人们带来益处,也造成危害。人们利用微生物酿酒,生产柠檬酸,制造抗菌素和酶制剂等。然而微生物也有有害的一面,人、动物和植物的大部分疾病,以及工业、商业、外贸等部门的许多材料和制品的霉变、腐蚀、受损,都是微生物造成的。 这里,我们先来谈谈微生物的破坏作用。 在银行,计算机电子回路的增强塑料表面繁殖了霉菌,会导致计算机...
退而不休的老人
96
2024-11-14
《汽车巨子艾柯卡》
退而不休的老人 退而不休的老人 退而不休的老人 退而不休的老人 1992年,艾柯卡从克莱斯勒退休,但却始终闲不下来。他做过电动自行车,也和通用汽车合伙开发过社区电动车,甚至投资过一家加州炸鸡连锁店。“有事就做,我从不规划如何退休。”他说。 他还投入大量资金与心血,成立艾柯卡基金会,赞助糖尿病新药的研究开发。他的结发爱妻玛丽因糖尿...
“黑客”之迷
94
2024-11-14
《网络:共建地球村》
“黑客”之迷 “黑客”之迷 1988年,美国芝加哥银行的网络系统就曾受到一名“黑客”的袭击,这名“黑客”通过电脑网络,涂改了银行账目,把7000万美元的巨款转往国外,从而给该银行造成巨大损失。无独有偶,1995年8月,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花旗银行遭受了同样的厄运,一名“黑客”使用同样的手法从该银行偷走了40万美元。前不久,英国也发生了一起轰动整个大不列颠岛...
1..
«
16
17
18
19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