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1.729
秒,为您找到
226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38
2024-11-19
《近代科学的奠基人:罗伯特.波义尔的故事》
微粒永存 罗伯特一生辛勤研究,他的全部工作都受一种理论的指导,他把这种理论称作“微粒哲学”。在古希腊时期,希罗就曾经认为空气是基本粒子。早期空气弹性实验及其发现波义尔定律,更加强了罗伯特的信念。他认为,物质的微粒及其运动才是宇宙的基本质料。这一思想在罗伯特的《形式和质料的起源》一书中阐述得极为详尽。 罗伯特既接受了欧洲的传统认识,又批判吸收了古希腊的成...
斜塔上的挑战
38
2024-11-19
《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的故事》
斜塔上的挑战 伽利略担任比萨大学数学教授,虽然忙于教授数学,但是比起以前来,他对实验工作也丝毫没有放松。他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做各种实验。他说他的目的是要用实验来重新检验一下亚里士多德有关科学的学说。伽利略主张,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要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要通过实验来检验。 伽利略到比萨大学任教不久,就以大无畏的精神,向当时...
伽利略
37
2024-11-14
《走在前沿的风景》
伽利略 伽利略 ——发现摆动原理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自幼聪明,对抽象的数字感兴趣,爱动手制作小玩具。伽利略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在科学上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历史上他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16世纪中叶,在...
神奇的月海
36
2024-11-14
《天体观测之窗》
神奇的月海 神奇的月海 17世纪时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第一次发现了月球表面有很多阴暗的区域,如同地球上的海洋一般。但它虽称“月海”,却连一滴水也没有。 月球表面共有22个大小不一的月海,向着地球的那部分月海约占月球正面面积的40%,而月球背面的3个月海仅占那半个球面积的25%。这么多奇妙的月海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 ...
抛射体运动的研究
36
2024-11-19
《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的故事》
抛射体运动的研究 在研究惯性运动和落体运动并发现惯性原理和自由落体定律的基础上,伽利略又对力学家们普遍关心的抛射体运动进行了研究。 在伽利略以前,人们普遍有一种糊涂观念,认为抛射体,如炮弹,在发射后是沿直线运动的,等到推力耗尽后,即垂直坠落下来。伽利略发现这与实际现象不一致。伽利略曾到威尼斯参观过兵工厂,并参观过他们的枪炮射击表演。于是,伽利略运用他所...
在逆境中
34
2024-11-19
《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的故事》
在逆境中 1585年,伽利略离开比萨大学,回到佛罗伦萨家中。这时他家正处在种种困难和矛盾之中。父亲的店铺生意很久以来一直不景气,全家8口人全靠父亲养活。几个儿女也都长大了,两个女儿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急需为她们准备嫁妆。二儿子表现出音乐才华,学习音乐需要一大笔钱。三儿子喜欢绘画,学绘画也需资不少。一家人的温饱更少不得用钱。为此,万桑佐长吁短叹,忧心忡忡,...
行星的光环
33
2024-11-14
《走出国际空间站》
行星的光环 行星的光环 光环的发现 1610年,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在宇宙中发现了色彩美丽、排列匀称的光环,但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直至1659年,荷兰科学家才证实那个光环是土星的光环。 1979年,行星探测器飞近土星时发现,土星环由上千个环组成,由土星云层顶部一直延伸至32万千米处。后来,科学家们发现在85万千米以外还有一些外环。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
发现摆动原理的少年
33
2024-11-14
《微笑永远绽放》
发现摆动原理的少年 启迪之光 发现摆动原理的少年 十六世纪中叶,在意大利比萨城有一个没落的贵族,他是数学爱好者和音乐师。在那个时代,靠研究数学和音乐根本找不到谋生的职业,所以,这个充满理想的人,一面四处寻找工作,一面陶醉在数学计算和音乐欣赏中。 1564年2月15日,伽利略出生了,他的到来无形中增加了这个家庭的负担,但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欢乐。由于家...
史蒂芬·霍金——17岁的大学生
33
2024-11-14
《你是天才我也是》
史蒂芬·霍金——17岁的大学生 史蒂芬·霍金——17岁的大学生 史蒂芬·霍金,英国科学家,当代最了不起的科学奇才。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巨著《时间简史》成为全世界最畅销的科普著作。童年和少年时代并非聪明绝顶,喜欢玩机械玩具,对物理和数学感兴趣。 就在现代自然科学奠基人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这天,史蒂芬·霍金出生在英国牛津的一个医生家...
宇宙第五种力的研究
32
2024-11-14
《走出国际空间站》
宇宙第五种力的研究 宇宙第五种力的研究 具有深远意义的实验 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过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实验,让两个重量不等的铁球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结果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得出结论是,任何物体,不管是一个铁球还是一根羽毛,如果在真空中自由下落,其加速度必然是一样的,因而必定同时落地。这一观点直接推动物理学家牛顿总结出了...
1..
«
17
18
19
20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