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2.465 秒,为您找到 62 个相关结果.
  • 创作《海底两万里》

    创作《海底两万里》 创作《海底两万里》 从“大东方号”起航出发时起,凡尔纳便打算写一部游记。他在接近美洲海岸的时候写给赫泽尔的一封信中谈到,“因遇到的事件和不幸发生的事故太多”,他相信“关于‘大东方号’的书将比他原先所希望的更为丰富。” 他弟弟保尔承认,从未见过这么凶猛的大海,“‘大东方号’虽然体积硕大,却像一根羽毛那样在海面上漂荡,船首被卷走了,这...
  • 经历战争和国内革命

    经历战争和国内革命 经历战争和国内革命 拿破仑三世自从1851年12月2日发动政变,执政近20年,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由于他昏庸无能、倒行逆施,人民的愤怒情绪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杰出的工程师斐迪南·德·雷塞布因于1859年至1869年10年间完成横断亚非大陆、沟通亚非欧三大洲水上交通的伟大工程苏伊士运河,受到世人称赞,并获得法兰西帝国的勋章和勋位。 ...
  • 深深忧虑儿子的成长

    深深忧虑儿子的成长 深深忧虑儿子的成长 凡尔纳衣、食、住、行一直保持清苦俭朴的习惯,唯一属于“高消费”的,就是养船。凡尔纳热爱大海,因此他爱船如命。 购买游船给凡尔纳带来了欢乐,但这不能掩盖他那日渐增多的忧虑。给他造成最严重忧虑的当然是他的儿子米歇尔。 从1874年至1878年,凡尔纳住在南特絮弗朗街1号的一套住宅里,他儿子上中学。他在信中这样说过...
  • 描绘北冰洋上的奇观

    描绘北冰洋上的奇观 描绘北冰洋上的奇观 《气球上的五个星期》的出版,奠定了凡尔纳作为一名杰出小说家的地位。 回顾1848年儒勒·凡尔纳来到巴黎求学,取得法律学位之后,本可以返回南特,继承父业,过上外省安适平静的生活,但他宁愿留在巴黎孤军奋战,穷困潦倒,探索他的独特的文学道路。 如果当初他一直从事他喜欢的戏剧,那他只能成为一个第四流的作家。而现在,他...
  • 地下“热库”

    地下“热库” 天然“大锅炉” “温泉水滑洗凝脂” 羊八井的“福气” 不容遗忘的“干热岩” 地下“热库” 天然“大锅炉”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脚下是“坚如磐石”的大地,可大地之下又是什么呢? 最简单的想法是地下统统是坚硬的岩石,整个地球就是一个大石球。不过也有人猜想地球的内部是空荡荡的,只要挖个洞,人就能钻到地下去——法国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幻想...
  • 孤身体验海岛生活

    孤身体验海岛生活 孤身体验海岛生活 在凡尔纳这个极富想象力的孩子头脑中,始终难以抗拒大海的诱惑,每当他读到有关海洋的书,就会如醉如痴地沉入无边的幻想之中。 当时,凡尔纳最喜欢读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以及瑞士作家怀斯的《瑞士家庭鲁滨孙》。 凡尔纳时常为书中那些生动的故事和丰富多彩的细节描写而激动不已,每每看到主人公那英勇顽强、扣人心弦的冒险经...
  • 胜利凯旋

    胜利凯旋 胜利凯旋 告别登月舱后,三位宇航员经过刚才几小时的冒险活动,已有些筋疲力尽。他们开始了短暂的休息。这时,“阿波罗11号”围绕月球运转已进入第29圈。此时,休斯敦实际时间计算机综合装置繁忙地工作着,计算着“阿波罗11号”脱离月球轨道或进入地球喷射的燃烧数据。 21日午夜0时10分,休斯敦通知“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开始进入地球喷射。”喷射...
  • 出版《八十天环游地球》

    出版《八十天环游地球》 出版《八十天环游地球》 在海上有高速客轮、陆上有纵横交错的铁路网,交通工具变得越来越快的时代,环游我们这个小小的地球,实在不需要多少时间。在蒸汽时代,实际上需要多少天才能周游我们居住地一圈呢? 1870年发表在《美景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给我们提供的答案是:80天。这就是凡尔纳的新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 《八十天环游地球》使他...
  • 前言

    前言 前言 科幻故事,主要是描写想象中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 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而这种表现,在工业革命之前是不可能的。 科幻...
  • 有探险精神的孩子

    有探险精神的孩子 有探险精神的孩子 1912年3月23日,韦纳·冯·布劳恩出生于德国东普鲁士波森省维尔西茨的一个贵族家庭。布劳恩出生时,家里还有一个大他一岁的哥哥。 他的父亲马格努斯·冯·布劳恩男爵是省议会议员,以善于解决问题和判断准确而闻名。他的母亲埃米·冯·布劳恩男爵夫人是一个出色的业余天文爱好者。她出身于贵族世家,兼有瑞典和德国血统,有很好的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