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9.089
秒,为您找到
204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光武兴,为东汉。
17
2024-11-14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光武兴,为东汉。 光武兴,为东汉。 原文 光武兴,为东汉。 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 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 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 宇文周,与高齐。 译文 汉光武帝推翻王莽政权,建立东汉。两汉共延续了四百多年,到汉献帝时灭亡。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鼎...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16
2024-11-14
《为生命的成长护航》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那是在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征伐魏国,魏国派司马懿领兵迎战。双方对阵于渭南五丈原。 诸葛亮因操劳过度,病死在军中。临终前,诸葛亮料到他死后蜀军要撤军,司马懿可能会追击,因此,他对姜维和杨仪说了一条“返魂计”。 诸葛亮死后,姜维和杨仪下令撤军。司马懿闻讯率军从后面追来。姜维得到报告,就按照诸葛亮临终前的吩咐,命令...
先有鸡后有蛋
16
2024-11-14
《权宜应变故事》
先有鸡后有蛋 先有鸡后有蛋 为了联合破曹,诸葛亮来到东吴。周瑜听说诸葛亮才智过人,妒忌得很,总想难倒他。 这天,周瑜备好酒菜,邀来文武百官作陪,宴请诸葛亮。酒过三巡,周瑜挟起个鸡蛋,突然又放下来,对诸葛亮说:“我有件难解的事,想向先生请教。你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诸葛亮随口答道:“先有鸡嘛!”周瑜暗暗高兴,心想诸葛亮总算钻进他的袋子里去,立即反问...
“斗胆”的来历
15
2024-11-14
《了不起的每一个词》
“斗胆”的来历 “斗胆”的来历 三国后期,诸葛亮去世,刘备的儿子——蜀国后主刘禅信任宦官黄皓。他们整天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根本不考虑魏国进攻的威胁,形势与诸葛亮在世时大不一样。 这时蜀国统领大军的是姜维,他抵御着邓艾与钟会统领的魏国大军。 后来,钟会夺取了汉中,姜维只得退守剑阁。不久,邓艾又破了阴平,魏军直逼蜀国都城成都。刘禅及一般官员这时慌作一团...
诸葛亮吊孝
15
2024-11-14
《权宜应变故事》
诸葛亮吊孝 诸葛亮吊孝 诸葛亮三气周瑜,第三次把他气得口吐鲜血,昏倒马下。周瑜回到东吴,便躺在棺材里装死,骗诸葛亮来吊孝,乘机将他杀死。 诸葛亮接到讣告,决定带赵云前去致祭。刘备劝他不要冒险,诸葛亮说:“生周瑜我都不怕,还怕死周瑜吗?” 来到周瑜灵堂,只见东吴将领荷刀佩剑分列两旁,又见棺盖开着许多气孔,心中有了主意。他不慌不忙地提上祭品,点烛焚香,...
自幼就聪明好学
15
2024-11-14
《千古谋臣诸葛亮》
自幼就聪明好学 自幼就聪明好学 自幼就聪明好学 自幼就聪明好学 岁月荏苒,时光如梭。诸葛亮已经从一个咿呀学语的稚子长成了珠玑满腹的孩童。 3岁的时候,诸葛亮已认识数百字了,4岁便能诵读诗词,5岁时,父母把他送到官办的文学馆读书。 由于诸葛亮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学业上进步很快。师长讲课时,他认真听讲,不懂就问,力求弄懂弄通,有独...
《出师表》刻石由谁手书
14
2024-11-14
《文艺奥秘与探奇》
《出师表》刻石由谁手书 《出师表》刻石由谁手书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墓前有一块镌刻着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的刻石。其书法字体遒劲,气韵生动,是碑刻艺术的珍品。河南南阳、汤阴、项城、浙江杭州、江苏徐州、山东济南、四川成都、陕西岐山、湖北黄冈等地均有摹刻。关于书法的作者,多数人认为是岳飞,但也有持否定论者。 认为是岳飞所书者,其依据是,南阳武侯祠、汤阴岳飞庙摹刻...
用智慧解决难题
13
2024-11-14
《走进梦的深处》
用智慧解决难题 用智慧解决难题 赤壁大战前夕,诸葛亮过江与周瑜合作,共商破曹大计。诸葛亮的机警聪明引起了周瑜的强烈忌妒,决心除去诸葛亮,免掉东吴后患。 有一天,周瑜有意为难诸葛亮,委托他监造10万支箭,限期10天。诸葛亮答应三天内造齐,并立下军令状,到期不完,按军法处置。 以正常工期估算,造10万支箭,大约需两个月的时间。三天之内无论如何都不能完成...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
13
2024-11-14
《增广贤文·弟子规》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 译文 不能只通过人的外貌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海水也是不能用升斗来测量的。不远千里送一根鹅毛,礼物虽然轻,情意却很重。 故事 人不可貌相 三国时期有一个叫庞统的人,此人机智多谋,思维敏捷,精通治国练兵之法,是一个难得的奇才,但他的命运却没有同...
三个臭皮匠,不顶一个臭皮匠
12
2024-11-14
《调皮笑话》
三个臭皮匠,不顶一个臭皮匠 三个臭皮匠,不顶一个臭皮匠 (成语新编之二) 刘备第三次光顾诸葛草庐,言敦请之意。亮曰:“皇叔何故缠我不休?未闻‘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乎!”备对曰:“率下皮匠不乏其人,吾亦考察日久,观今时皮匠怪臭,非扯皮不止,即推诿不休,奈何?”诸葛亮闻此,授备一锦囊,备归而阅之,但见上书:“可只留一臭皮匠。纵然臭,使其无扯皮对手,推...
1..
«
18
19
20
21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