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3.488
秒,为您找到
217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水浒传》书名是怎么来的
27
2024-11-14
《文学奥秘与探奇》
《水浒传》书名是怎么来的 《水浒传》书名是怎么来的 元朝小说家施耐庵,一面教书,一面根据元人话本《张叔夜擒贼》写作《江湖豪客传》。 几年后,施耐庵完成了书的创作,他对书中大部分情节感到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 当时他的学生罗贯中建议他把书名改做《水浒传》。 施耐庵一听,非常高兴,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
智斩“千岁爷”的典故
27
2024-11-14
《老北京的民间与趣闻》
智斩“千岁爷”的典故 智斩“千岁爷”的典故 清朝年间,圆明园是皇家的行宫御苑,园外常年有御林军看守,若是没有皇上的恩准,一般人是不能私自入内游逛的。 在乾隆时期,就有一个叫肖老万的人,进出圆明园就像过城门,没人敢管,连那些看门人的也对他必恭必敬,他即有当朝皇上乾隆亲笔题写的“御帖”。 肖老万真名叫肖万才,家住在离圆明园不远的肖家河村。因为他家有百八...
“娘子军”的出现
26
2024-11-14
《了不起的每一个词》
“娘子军”的出现 “娘子军”的出现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太原留守李渊也乘机起兵,进攻长安。李渊的第三个女儿嫁给了柴绍,于是,柴绍也随着岳父李渊带兵出征去了。 柴绍的妻子是个好强的人,此时留在家中。她想,父亲、丈夫都征战沙场,自己却闲在家中,这也太不好了。她虽是女子,但不甘寂寞、不甘落后,她打算组织一支队伍。 主意打定后,她拿出家中的一些钱财...
顾炎武挥毫吓退敌寇
25
2024-11-14
《妙笔生花怎么来的》
顾炎武挥毫吓退敌寇 顾炎武挥毫吓退敌寇 顾炎武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他写得一手好诗文,又能作画并配以好书法。传说他曾画过一幅《七竹图》,竟然吓退了倭寇,解了昆山之围。 有一年,倭寇从宝山登陆,在嘉定、太仓一带大肆抢掠,随后直逼昆山。昆山县令率领1000官兵,朱凤带领700民军坚守抵抗,当时,顾炎武也在城中助战。 ...
光绪题金匾的考证
24
2024-11-14
《老北京的名人与轶事》
光绪题金匾的考证 光绪题金匾的考证 北京颐和园东宫门的牌匾是清代皇帝光绪题写的,这块九龙金匾上的“颐和园”三个大字苍劲有力,挥洒自如。据说,光绪题金匾还有一段典故呢! 相传,颐和园修复完毕后,需要在东宫门上挂一块题有“颐和园”三字的金匾,工部大臣思索大半天,不知让谁题写为好。最后,他想到颐和园是皇家林园,还是请皇帝题写较好。 于是,工部大臣参见了光...
“孺子牛”的来历
24
2024-11-14
《了不起的每一个词》
“孺子牛”的来历 “孺子牛”的来历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景公有个儿子叫荼,他幼小的时候,十分活泼天真,齐景公很宠爱这孩子。孩子要什么,他就给什么,并且常常逗孩子玩耍,父子在一起常常玩得非常快乐。 孩子看见牧童骑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心里很羡慕,也想要骑牛。一次景公逗着孩子玩时,孩子噘着小嘴,要求骑在景公的背上。景公对他百依百顺,满口答应了。 齐景公弯下...
上方寺和下方寺的典故
24
2024-11-14
《老北京的地名与典故》
上方寺和下方寺的典故 上方寺和下方寺的典故 距北京西山农场场部四五里远的地方,有一条山沟叫鳄鱼沟,鳄鱼沟的山上有一座石塔,还有古庙的残址。据说,这山上原来有一座住着和尚的上方寺;山下还有一座住着尼姑的下方寺。 在教规森严的佛门里,男女相通是有悖佛道的。为了隔绝僧、尼的往来,两个庙的长老让人在两寺之间修筑了一道高墙,这样,这两座佛门之内的和尚与尼姑就只...
贾岛驴背“推敲”留典故
23
2024-11-14
《名人的教育智慧》
贾岛驴背“推敲”留典故 贾岛驴背“推敲”留典故 贾岛(779—843),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唐朝诗人。 他小时候,家境贫寒,落拓为僧,后还俗。曾任长江主簿,人称贾长江。著有《长江集》。他的诗注重锤炼,刻意求工。“推敲”的典故就是由诗句“僧敲月下门而来。” 唐朝贞元年间。有一天,贾岛又吟了一首诗:“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
李商隐的诗为何多名为《无题》
22
2024-11-14
《文学奥秘与探奇》
李商隐的诗为何多名为《无题》 李商隐的诗为何多名为《无题》 李商隐(813~858年)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既受杜甫诗歌的影响,又受到梁陈宫体诗的影响,还吸取了李贺诗歌的手法,表现出情深绵邈、绮丽精工的风格。 他的诗作中,咏史诗和爱情诗最能体现其艺术风格,而以“无题”为题的爱情诗成就最高。他的无题诗,多以爱情生活中的相思为主题,着重抒发那种处在重...
“锦标”的典故
22
2024-11-14
《了不起的每一个词》
“锦标”的典故 “锦标”的典故 唐朝有两个读书人卢肇和黄颇都很勤奋,而且同在一个郡里。虽是同乡,但家境大不一样。卢肇自幼贫穷,生活很困苦;而黄颇家里很富有,在郡里很有地位。 为了进京赶考,两人都要离开家乡,而且是在同一天启程。 当时能读书赶考的人是不多的,在郡里也多是知名的人物。卢肇因为贫穷,官员都看不起他;而黄颇就不同了,一批官员前去欢送,郡守还...
1..
«
19
20
21
22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