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2.583
秒,为您找到
232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林兰英的成才故事
26
2024-11-14
《科学家成才故事》
林兰英的成才故事 林兰英的成才故事 林兰英(1918-2003),福建莆田人,半导体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20世纪20年代的旧中国,重男轻女的意识还根深蒂固地存在人们脑中,尤其是在封建大家庭中,而林兰英就出生在这样的环境中。 为了能够像男孩子一样去上学,林兰英费尽了心思。她的母亲是一个农村妇女,没什么文化。在传统的观念里,女孩子小时候在家里...
邹.容——少年革命家
25
2024-11-14
《你是天才我也是》
邹.容——少年革命家 邹.容——少年革命家 邹容,四川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著有《革命军》一书。21岁时,被敌人折磨而惨死在狱中。 邹容生于四川一个普通家庭,望子成龙的父亲一心想让儿子出人头地,因此,从小便送他去读书。邹容幼年时聪明过人,读书勤奋,学业一向很好,父亲盼子成才,早日求取功名,便逼着不满13岁的邹容去参加科举考试。 试题刚拿到手,邹容一...
做森林中的树
25
2024-11-14
《梦想就在你前方》
做森林中的树 做森林中的树 有一个僧人,可能就是唐玄奘吧,他刚剃发的时候,在法门寺修行。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的名寺,每天晨钟暮鼓,香客如流。玄奘想静下心神,潜心修身,但法门寺法事应酬太繁。自己虽然青灯黄卷苦苦习经多年,但谈经论道远不如寺里的许多僧人。 有人劝玄奘说:“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纳集了天下的许多名僧,你若想在僧侣中出人头地,不如...
不要轻易否定自己
24
2024-11-14
《喊出时代最强音》
不要轻易否定自己 不要轻易否定自己 这是很多年以前的一根木头。刚开始的时候,父亲是想用它来做房梁的。记得那一年家里在山坡上刚刚建起了一栋新房子,四面的墙已经垒起来了,人们七手八脚把这根木头抬到房顶上。 结果,木匠在山墙上端详了半天,还是无奈地叹了口气,对父亲说:“不行,这根梁用不得。” 木匠说话的时候,父亲正站在另一面山墙上,待了一会儿,父亲又试探...
用身边的故事教育弟子
23
2024-11-14
《天纵之圣孔子》
用身边的故事教育弟子 用身边的故事教育弟子 用身边的故事教育弟子 用身边的故事教育弟子 在杏坛开办私学后,整个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用弟子的故事教育弟子,便是孔子的生动教学法之一。他的得意弟子闵子骞,有时便成了孔子教学的助手。 闵子骞(名损,字子骞)是鲁国人,平民出身,是第一批登上杏坛拜师的孔门弟子,比孔子小15岁...
留住老师的一双球鞋
20
2024-11-14
《谁是你的影子》
留住老师的一双球鞋 留住老师的一双球鞋 天快亮了,母亲喊起了我。妻子把背包打好了,桌子上放着一碗热腾腾的荷包蛋。我顾不得洗脸,匆匆赶到学校,和校园作最后的告别。 那群黄鹂鸟照例欢叫着欢迎我。打开教室的门,我收拾了一下讲台上的粉笔和教科书。再见了,我心爱的校园,我洒下了汗水的讲台。 回转身,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句话: 同学们,实在对不起大家,你们的老...
朱晖守信义不忘重托
20
2024-11-14
《谁为我们喝彩》
朱晖守信义不忘重托 朱晖守信义不忘重托 那是在东汉时,有位贤士叫朱晖,河南南阳人。他幼年时就失去了父母,是舅父收养了他。 朱晖在太学读书时,以人品高尚,团结友爱,受到同学们的敬重。特别是他不负朋友之托,恪守信义,照顾朋友家的事更是感人。 朱晖有个同学叫张堪,在一起读书时很敬重朱晖的人品。后来,张堪突然得了不治之症,自知不能治愈。有一天,他见到朱晖,...
求知欲望非常强烈
20
2024-11-14
《天纵之圣孔子》
求知欲望非常强烈 求知欲望非常强烈 求知欲望非常强烈 求知欲望非常强烈 公元前542年,10岁的仲尼跟随母亲来到了外公家,开始了在外祖父家里的读书生活。 第一天上课,母亲也在场。外祖父颜襄说:“按外孙的功底,该授‘六艺’了。‘六艺’包括礼、乐、书、数、射、御六科。我多年讲授礼、乐、书、数,对这四科还算是通晓,但对射、御两科,虽然...
教育学生要重德知恩
20
2024-11-14
《天纵之圣孔子》
教育学生要重德知恩 教育学生要重德知恩 教育学生要重德知恩 教育学生要重德知恩 在“孔门十哲”中,仲弓是长于德行的。 有一天,仲弓向孔子请教政治。孔子说:“出门的时候,要如同参见大宾一样地恭恭敬敬;差遣人民的时候,要如同承受大祭一样地谨慎。” 仲弓就一直遵守这个教训。 孔子说:“雍也,可使南面。” 冉雍就是仲弓的姓名。“可...
“偷”来的书夜里读
20
2024-11-19
《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
“偷”来的书夜里读 自从进了印刷所当学徒,本杰明整天就跟书打交道,读书的机会自然多了。但是,现有的书本还是难以满足他的阅读胃口,他还得不断地找书来读。一次闲谈中,他听到在书店当学徒的彼得讲起他们店里的书如何如何多,他便央求彼得带他去书店看看。 那天傍晚,本杰明做完了一天的工作,来到彼得的书店。此时,街上所有的店铺都已经关门打烊了。本杰明跟着彼得悄悄走进...
1..
«
20
21
22
23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