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2.523
秒,为您找到
562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自然史》
243
2024-11-14
《脍炙人口的科普经典》
《自然史》 一、概述 二、内容简介 三、大师传奇 《自然史》 一、概述 布丰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个卓越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一向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他在科学上是拉马克、达尔文的前驱,在文学上与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并驾,是一位“兼有思想天才与文笔天才”的大作家。作为18世纪法国著名博物学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布丰把有机界的发展历史和地球的...
山本五十六之死
243
2024-11-27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内幕篇》
山本五十六之死 1.帝国“英雄”惨遭截击 2.“复仇行动” 3.谁是击落山本的英雄 山本五十六之死 1.帝国“英雄”惨遭截击 1943年4月18日,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乘坐的飞机在太平洋上空突然遭遇美军飞机。战斗中,山本五十六的座机被美军飞机击落,山本五十六坠机死亡。这条消息在日本引起巨大轰动,因为山本五十六是袭击珍珠...
消声器事件
231
2024-11-14
《科学探索的故事》
消声器事件 消声器事件 〔英国〕阿瑟·克拉克 给你这么一说,倒真有些怪,为什么凡是和教授作对的人到头来总是自己倒霉。不过,你说这话的意思似乎是教授一定采用了什么不正当的手段,这样对教授就有点不公道了。他可真是一位好心人。除非万不得已,他就连一只苍蝇都不会去伤害的。我倒不是说他软弱好欺,不好斗,但是他和别人斗起来总是光明磊落,绝不搞小动作,耍小手腕。你...
不断地汲取新的思想
231
2024-11-14
《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
不断地汲取新的思想 不断地汲取新的思想 不断地汲取新的思想 不断地汲取新的思想 在法国工作的半年时间里,培根熟练地掌握了法语会话。当他熟悉了外交公文和办事程序之后,就把主要精力放到了学习法国文化、参加巴黎的文化活动上。 作为少年外交官,培根频繁地参加巴黎上流社会的各种沙龙。他英俊的相貌、炯炯有神的眼睛、才思敏捷的头脑,使他走到哪...
229
2024-11-19
《传播中国古代科学文明的使者:李约瑟的故事》
考察大足石窟 在欧洲人写的书籍中,第一个企图乘坐火箭飞行的人是16世纪初的中国人,他叫万户。为了进行乘坐火箭上天的实验,他把自己绑在一个特别的架子前部,架子后部则是47支当时最大的“起花”(火箭),他自己手持大风筝,想借火箭的力量飞上天空。当他让人点燃所有“起花”,只听一声巨响,浓烟过后,万户连同他的飞行器不知去向。这是一个伟大而悲壮的试验。无独有偶,在...
野兽主义绘画
222
2024-11-14
《教你西方绘画史》
野兽主义绘画 野兽主义绘画 野兽主义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野...
印象派和后印象派
221
2024-11-14
《教你西方绘画史》
印象派和后印象派 印象派和后印象派 印象主义的出现是美术史上的一次较大的革命。始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它使美术进一步摆脱了对历史、神话和宗教的依赖,也脱离了讲故事的传统方式。画家们大胆地抛弃传统创作观念和程式。内容和主题不在重要。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纯粹的视觉感受上。但印象主义者并没有抛弃再现的传统,而是把形体再现变成了光色再现。 “后印象主义”一词,是由...
蓝宝石案
219
2024-11-14
《福尔摩斯探案选》
蓝宝石案 蓝宝石案 刚过了圣诞节,我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我熟悉的贝克街211B号,探望我的朋友夏洛克·福尔摩斯。他穿着一件紫红色的睡衣,舒适地斜靠在沙发上,眼前放着一堆折叠了的报纸,很显然他刚刚读过。沙发旁有一把木椅,靠背上挂着一顶又脏又破的毡帽,想不出谁还能戴这样破烂得裂了缝的帽子。椅子上还放着一个放大镜和一个镊子,说明福尔摩斯是为了便于检查才把...
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
219
2024-11-14
《发明家的故事》
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 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 莱特兄弟是美国俄亥俄州人,威尔伯•莱特生于1867年4月16日,他的弟弟奥维尔•莱特生于1871年8月19日。两兄弟的父亲是一个牧羊人,母亲是一位音乐教师。他们的父亲米尔顿•莱特从不指责他们把身上仅有的一点儿零用钱花在买工具、材料上,反而常在这方面鼓励他们。他还敦促孩子们尽量多地挣钱来弥补他们创造性劳动所需要的开...
惨淡的人生
219
2024-11-14
《欧也妮·葛朗台》
惨淡的人生 惨淡的人生 欧也妮已经三十岁了,但是还没有尝过生活的任何乐趣。她惨淡的童年是在一位心迹不被人了解,倍受伤害而且一直受苦的母亲的身边度过的。这位在去世时才庆幸自己已得到解脱的母亲可怜女儿还要独自在人世上活下去,女儿的心里产生了些许的惆怅,总是没完没了地觉得是自己对不起母亲。这些烦恼的根源都是源于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爱情。只是和情人见了几天面...
1..
«
21
22
23
24
»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