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2.649
秒,为您找到
246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激光
39
2024-11-14
《未来科技走向何方》
激光 激光 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电脑、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激光的最初中文名叫做“镭射”、“莱塞”,是它的英文名称laser的音译,是取自英文Light At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各单词的头一个字母组成的缩写词...
从砒霜到尼古丁
38
2024-11-14
《科学犯下的那些错》
从砒霜到尼古丁 从砒霜到尼古丁 一条蜈蚣摆在你面前,你敢吃吗?一个中医对你说:“入药吃吧,不但没事,而且病还会好的……” 其实,许多中药都有毒性。砒霜和水银是有名的毒药,雄黄、乌头和附子等,也有毒。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师兼药剂师帕阿苏认为,药物的毒性在于剂量。其实,任何物质都有一个致死量。例如,科学家在研究猝死于“马拉松”的运动员之后发现,死因是...
陆战武器坦克
38
2024-11-14
《见证前沿科技》
陆战武器坦克 陆战武器坦克 坦克也称为战车,是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有“陆战之王”的美称,它是一种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很强的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主要执行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的有生力量。 坦克全身都由钢铁构成,最普通的轻型坦克也有二三十吨重,重型坦克重达五六十吨。如此...
37
2024-11-19
《分子构造的世界:高分子发现的故事》
原子,分子,大分子 “原子”,是古希腊文化的产物。 古希腊一位名叫德谟克利特的圣人,最早天才地猜测:宇宙间的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意思就是最微小、坚硬、不可再分的物质粒子。德谟克利特及其追随者认为,万物是原子的堆积,其所以不同,是由于万物本身的原子的数目、形状和排列次序不同而形成的。 19世纪,英国科学家道尔顿确立...
最早测算地球周长的人
37
2024-11-14
《技术发明之最》
最早测算地球周长的人 最早测算地球周长的人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略为扁平的球体,它的赤道半径稍长些。现代科学技术已测得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0公里。如果设想用通过地球中心的平面去切割地球的话,地球大圆的周长就约为40000公里。其实,地球大圆的周长为40000公里的数值,早在2300多年前,就有人已测算出来了。他就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
37
2024-11-19
《过渡时代的奇人:徐寿的故事》
考证乐律 徐寿终其一生都爱好乐律学的研究。他年轻时,以复制古乐器开始为人所知,晚年的时候又因为研究律管而赢得了西方科学界的赞誉。 自从到曾国藩幕下之后,徐寿忙于造船和译书,但是,他对于音乐的研究并没有忘情。因而在翻译馆开设不久,他就询问傅兰雅,欧洲有没有研究音乐的科学。当他得知有声学这门科学后,就立即叫徐建寅同傅兰雅抽空翻译英国著名物理学家丁铎尔(Jo...
创作《气球上的五个星期》
35
2024-11-14
《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
创作《气球上的五个星期》 创作《气球上的五个星期》 儿子的出生,着实让凡尔纳与整个家族兴奋了一段时间,但这期间,他又陷入了无尽的烦恼之中。 首先,他必须考虑经济问题,他明显感觉到负担加重了。作为一家之主,他不得不担负起养活妻子和儿子的责任。但他却还想摆脱家庭事务的束缚,挤出时间来进行创作。 同时,米歇尔是个桀骜不驯的小家伙,脾气暴躁,动辄大哭大叫,...
35
2024-11-19
《世界发明之王:爱迪生的故事》
好奇心极强的孩子 爱迪生的好奇心并不是从六岁才开始的。在他母亲的影响下,从一懂事开始,爱迪生就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具有极大的好奇心。 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米兰。 米兰是个小镇。镇边有个小山,山上有座简陋的房子。爱迪生的家就住在山上。山村风景优美,四面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山下有平坦广阔的田野。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像飘带一样在田野...
会画图的电脑
35
2024-11-14
《网络:共建地球村》
会画图的电脑 会画图的电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绘图技术不断进步,使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几乎拓展到各行各业。 或许有人不明白,什么是电子计算机绘图呢? 简单说来,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图像。 科学家们利用电子计算机制图技术,不仅能把受大量变数影响的复杂现象“加工”成相对简单的数学模型,而且,能把数学模型或方程式转化成图像画面。从而,...
从砒霜到尼古丁
34
2024-11-14
《哪里是科学的起点》
从砒霜到尼古丁 从砒霜到尼古丁 一条蜈蚣摆在你面前,你敢吃吗?中医认为:“蜈蚣入药,不但可以吃,而且还能治病……”其实,许多中药都有毒性。砒霜和水银是有名的毒药,雄黄、乌头和附子等,也有毒。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师兼药剂师帕阿苏认为,药物的毒性在于剂量。其实,任何物质都有一个致死量。例如,科学家在研究猝死于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之后发现,死因竟是“水中毒...
1..
«
21
22
23
24
»
..25